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但不同时期下的阅读形态,往往获取也将有所差异,休闲茗品时阅读可放松心情,备战题海时阅读可增长知识。在我國教育中,阅读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之中,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基本自我阅读意识,其阅读的难度也应有所增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方式,阅读更是占据试卷中诸多分值,所以关注学生阅读,培养初中生阅读情操,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以语文阅读为出发点,浅析如何有有效开展初中生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教育 语文阅读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079-02
一、前言
语文教育是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思想的主要教育手段,其更是当代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而语文阅读更是打开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钥匙,由此关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阅读思维培养着手,重新建立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教师的帮助下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方式枯燥乏味
当前我国初中阅读多处于静态状态,教师通常给予学生时间阅读,但却不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开始阅读,也不知晓学生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1]。并在自身认为学生已经通读文章后直接开始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套用传统教学思维,从主题思想分析,然后大概讲述文章所写的背景以及基本故事情节,最后带领学生作课后习题。在此其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未能有效的思考,教师直接告诉文章基本情况,加之阅读方式枯燥,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溜号,无法跟随教师教学步伐。
2.缺少对学生的点拨
传统阅读课堂,教师全拦责任,通文分析一遍并讲述给学生听,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记录此篇文章的思想,以及写手手法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常缺乏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与此同时在阅读教学未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点播,更不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文章。
3.未能有效拓展延伸
阅读是知识拓展的一种主要途径,但在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仅限阅读本章本身的分析,并未适当对其拓展,未能有效的开拓学生视野。导致阅读的文章很难让学生展开想象,无法吸收新鲜知识,长此以往将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忱。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剂良药,针对当前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查找学生的兴趣点,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并在教师的督促下引发学生思考[2]。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何为阅读,怎样才是读懂了文章,阅读并非单纯的看完整个文章,而是要明白其中所表达的思想,让学生读懂往往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更有效,要告知学生,是否明白作者观点、是否可以阐述实施、能否明白人物形象机器表达的内涵、能否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师应实施课前导入,贯彻落实导学案思想,做好实现准备,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对其阅读,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借助網络教室,学生通过电脑方式来实现阅读,并在电脑阅读计时下不断的提升学生阅读速度。
2.适当点拨引发学生思考
适当点拨并非要要局限于课后习题问答上,也并未单纯的局限于此文章,教师可首先活跃气氛,以此打破传统教师提问时尴尬的氛围,并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来点评文章之中的句子。如《故乡》中描写闰土的画面,“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可与学生讨论初次阅读该句子时大家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人物是谁,教师“我在初中第一次阅读时还以为是哪吒”,以此来风趣的引导,并其中穿插点拨,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的主动的接受教师点拨,改变传统问答时学生不愿接受点拨的现状。
3.拓展延伸丰富学生视野
阅读的意义并不在于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而是要逐渐的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之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时,来适当的拓展知识点,以此来增长学生的见解[3]。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针对其中所提及的《阿长与<山海经>》话题展开讨论,可以询问哪位同学看过《山海经》,而后对《山海经》中较为著名的《精卫填海》、《青丘山》等进行讨论,将青丘九尾狐与当前火热的电视剧相互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对于先秦古籍的了解。而后将话题逐渐转入文章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你怎样看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让学生讲解一下他们眼中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教师可以做榜样事先阐述,并借鉴文章从远到近,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等写作方式来分享教师童年学习中的趣事,以此来引导学生一同讲解,并学会此种文章描写的方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最为基础的知识,而想要不断提升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寻找到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学生点拨,改变传统阅读问答的课堂现状,让阅读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一种方式,以此让学生喜欢阅读,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丰硕.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50.
[2]吴振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 才智,2015,(01):177-178.
[3]邹燕柳.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49.
【关键词】初中教育 语文阅读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079-02
一、前言
语文教育是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思想的主要教育手段,其更是当代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而语文阅读更是打开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钥匙,由此关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阅读思维培养着手,重新建立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教师的帮助下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方式枯燥乏味
当前我国初中阅读多处于静态状态,教师通常给予学生时间阅读,但却不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开始阅读,也不知晓学生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1]。并在自身认为学生已经通读文章后直接开始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套用传统教学思维,从主题思想分析,然后大概讲述文章所写的背景以及基本故事情节,最后带领学生作课后习题。在此其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未能有效的思考,教师直接告诉文章基本情况,加之阅读方式枯燥,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溜号,无法跟随教师教学步伐。
2.缺少对学生的点拨
传统阅读课堂,教师全拦责任,通文分析一遍并讲述给学生听,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记录此篇文章的思想,以及写手手法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常缺乏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与此同时在阅读教学未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点播,更不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文章。
3.未能有效拓展延伸
阅读是知识拓展的一种主要途径,但在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仅限阅读本章本身的分析,并未适当对其拓展,未能有效的开拓学生视野。导致阅读的文章很难让学生展开想象,无法吸收新鲜知识,长此以往将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忱。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剂良药,针对当前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查找学生的兴趣点,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并在教师的督促下引发学生思考[2]。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何为阅读,怎样才是读懂了文章,阅读并非单纯的看完整个文章,而是要明白其中所表达的思想,让学生读懂往往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更有效,要告知学生,是否明白作者观点、是否可以阐述实施、能否明白人物形象机器表达的内涵、能否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师应实施课前导入,贯彻落实导学案思想,做好实现准备,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对其阅读,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借助網络教室,学生通过电脑方式来实现阅读,并在电脑阅读计时下不断的提升学生阅读速度。
2.适当点拨引发学生思考
适当点拨并非要要局限于课后习题问答上,也并未单纯的局限于此文章,教师可首先活跃气氛,以此打破传统教师提问时尴尬的氛围,并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来点评文章之中的句子。如《故乡》中描写闰土的画面,“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可与学生讨论初次阅读该句子时大家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人物是谁,教师“我在初中第一次阅读时还以为是哪吒”,以此来风趣的引导,并其中穿插点拨,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的主动的接受教师点拨,改变传统问答时学生不愿接受点拨的现状。
3.拓展延伸丰富学生视野
阅读的意义并不在于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而是要逐渐的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之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时,来适当的拓展知识点,以此来增长学生的见解[3]。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针对其中所提及的《阿长与<山海经>》话题展开讨论,可以询问哪位同学看过《山海经》,而后对《山海经》中较为著名的《精卫填海》、《青丘山》等进行讨论,将青丘九尾狐与当前火热的电视剧相互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对于先秦古籍的了解。而后将话题逐渐转入文章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你怎样看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让学生讲解一下他们眼中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教师可以做榜样事先阐述,并借鉴文章从远到近,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等写作方式来分享教师童年学习中的趣事,以此来引导学生一同讲解,并学会此种文章描写的方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最为基础的知识,而想要不断提升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寻找到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学生点拨,改变传统阅读问答的课堂现状,让阅读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一种方式,以此让学生喜欢阅读,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丰硕.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50.
[2]吴振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 才智,2015,(01):177-178.
[3]邹燕柳.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