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脑海中针对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风格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想象的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听觉,其能够充分保障激活个体不断积累的声音概念。在进行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保障在音响出现之前就开始各种内心听觉,起到引导实际音响的作用,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心听觉的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以及先导性,因此在进行演奏或者是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内心听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器乐演奏中“内心听觉”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器乐演奏;“内心听觉”;重要性
引言
内心听觉能力指的是演奏者在具体演奏过程中对音乐感及内心感的有效感知,唯有具备较强内心听觉能力的器乐演奏者,才可实现演奏曲目的形象化演奏。在器乐演奏中,演奏者若想把个体情感和音乐曲目充分融合,需要加强锻炼自身内心听觉,以此来提高自己器乐演奏水准。内心听觉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训练和培养而生成,演奏者要借助科学与丰富的培养方法,强化音乐艺术感知力,进而确保自身器乐演奏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内心听觉
在音乐记忆的帮助下,内心听觉可以内部调节音高、旋律、节奏、音色和声音的音乐形象,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能力。内心听觉是在旋律和和声中进行细分的。旋律内心听觉是一种旋律想象能力,和声内心听觉是一种对比想象能力,旋律内心听觉的训练速度较快,处理音乐的人一般都有这种能力。然而,和声内心听觉的形成相对缓慢,达不到演奏和应用旋律的程度。而所谓的内心音高听觉,是指内心对音乐的感知。它是一种内在感知的现象,也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表达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二、器乐演奏中“内心听觉”的重要性
借助于内心对乐曲的全部面貌及其细节进行演练,能够帮助器乐演奏者了解自身在乐曲演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器乐演奏者能够对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得更加自然。可见,借助于这种内心听觉活动,能够增强演奏的表现效果。而每个人在演奏过程中所注入的中心思想不同,乐曲演奏出来的效果也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演奏一首乐曲所表现出的情感,也是器乐演奏者进行内心听觉时所感受到的第一感觉。当然,器乐演奏者会根据乐器质量、心理状态等对乐曲演奏进行调整,这也是器乐演奏者在不断挖掘内心的情感。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有的人弹奏钢琴更注重技术,而有的人则更侧重于对乐曲蕴含的情感进行传达。器乐演奏者的技术、对音乐作品的个人理解、文化修养以及在思想上的造诣,能够使器乐演奏呈现出多样化的效果。
三、内心听觉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乐感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乐感,而乐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同时也是聆听音乐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并非对单一的音乐要素的感知,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的表述。音乐作为音乐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演奏中任何一项指标的缺失,都会影响听众的感受。因此,我们在聆听音乐时,对于节奏不稳且跑调等现象会感到不适,而聆听到旋律优美且节奏通顺的音乐时,内心会感到十分舒畅,这是音乐语言自然表达以及音乐情感构建的共鸣,也是乐感所能够包容的实际范畴。
(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正确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培养内心听觉更加高级的手段。站在接受声音的角度,也就是音乐欣赏的角度而言,若只听到一系列的物理意义上的声音,并不能真正称之为音乐欣赏,在进行器乐作品把握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内心情感的参与。在理性参与的情况下对器乐演奏的特点和审美对象进行理解与评价的能力就是对器乐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培养。首先,我们在培养器乐演奏的内心听觉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音乐的内在美作为欣赏器乐演奏的基本原则,例如,在欣赏某一个乐曲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风格我们应当进行充分的把握,真正明确乐曲中流露出现的音乐流派以及音乐表现等,这更是一种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满足这种前提条件才能够真正保障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
(三)形成发声意识
“内心听觉”是演奏者声音意识的控制中心,它支配着演奏者的声音意识。从演奏的本质上讲,优美的歌曲都是由演奏者积极创作的,表演者要想在心中树立准确的声音形象,必须以“内心听觉”为导向。由于表演者的心态时刻处于动态的过程,其在以“内心听觉”为导向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波动的心态的影响,同时视唱时的声音意识也是动态的,所以为了能够得到稳定的“内心听觉”,确保演奏者声音意识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内心听觉”应在反复的训练中获得,这也与良好的音乐基础与情感感受能力的形成直接相关。
(四)重视情感的演绎和表达
一般而言,内心听觉能力和演奏人员自身演奏情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演奏作品演奏过程当中,在音乐情感表达层面,演奏者往往会融合自身实际与演奏作品乐谱的记忆展开。在此种情感表达过程当中,亦会呈现出演奏人员对自身听觉记忆的深度发掘。所以,情感表达对演奏演奏中的内心听觉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二者间亦存在互相影响与互相依托的关系。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演奏人员若可以充分感受演奏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在演奏当中借助情感表达,可以切实强化演奏人员内心听觉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其演奏曲目演奏水准的目标。对演奏曲目中所蕴藏的情感表达,必须符合实际,切忌随意进行更改,需要以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情感表达依托,从而充分呈现出演奏作品所蕴藏的情感内涵。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是器乐演奏教学中的任务之一,其包括了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是保证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学习器乐演奏的重要基础。在器乐演奏教学活动中,视奏练习和作品分析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音律和节拍上,对弹奏、斷奏、连奏等弹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都是培养外在听觉的途径。与外在听觉相比,内在听觉更加重视学生的“心领神会”,也就是常说的“找感觉”。想要培养学生的内在听觉,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元化教学法将作品与情境元素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找到“感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的器乐演奏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燕子.器乐演奏过程中融入情感的思考[J].艺术品鉴,2020(23):189-190.
[2]韩岩岭.器乐演奏音乐感染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20(12):48.
[3]田泓.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J].四川戏剧,2019(02):97-99.
关键词:器乐演奏;“内心听觉”;重要性
引言
内心听觉能力指的是演奏者在具体演奏过程中对音乐感及内心感的有效感知,唯有具备较强内心听觉能力的器乐演奏者,才可实现演奏曲目的形象化演奏。在器乐演奏中,演奏者若想把个体情感和音乐曲目充分融合,需要加强锻炼自身内心听觉,以此来提高自己器乐演奏水准。内心听觉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训练和培养而生成,演奏者要借助科学与丰富的培养方法,强化音乐艺术感知力,进而确保自身器乐演奏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内心听觉
在音乐记忆的帮助下,内心听觉可以内部调节音高、旋律、节奏、音色和声音的音乐形象,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能力。内心听觉是在旋律和和声中进行细分的。旋律内心听觉是一种旋律想象能力,和声内心听觉是一种对比想象能力,旋律内心听觉的训练速度较快,处理音乐的人一般都有这种能力。然而,和声内心听觉的形成相对缓慢,达不到演奏和应用旋律的程度。而所谓的内心音高听觉,是指内心对音乐的感知。它是一种内在感知的现象,也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表达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二、器乐演奏中“内心听觉”的重要性
借助于内心对乐曲的全部面貌及其细节进行演练,能够帮助器乐演奏者了解自身在乐曲演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器乐演奏者能够对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得更加自然。可见,借助于这种内心听觉活动,能够增强演奏的表现效果。而每个人在演奏过程中所注入的中心思想不同,乐曲演奏出来的效果也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演奏一首乐曲所表现出的情感,也是器乐演奏者进行内心听觉时所感受到的第一感觉。当然,器乐演奏者会根据乐器质量、心理状态等对乐曲演奏进行调整,这也是器乐演奏者在不断挖掘内心的情感。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有的人弹奏钢琴更注重技术,而有的人则更侧重于对乐曲蕴含的情感进行传达。器乐演奏者的技术、对音乐作品的个人理解、文化修养以及在思想上的造诣,能够使器乐演奏呈现出多样化的效果。
三、内心听觉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乐感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乐感,而乐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同时也是聆听音乐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并非对单一的音乐要素的感知,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的表述。音乐作为音乐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演奏中任何一项指标的缺失,都会影响听众的感受。因此,我们在聆听音乐时,对于节奏不稳且跑调等现象会感到不适,而聆听到旋律优美且节奏通顺的音乐时,内心会感到十分舒畅,这是音乐语言自然表达以及音乐情感构建的共鸣,也是乐感所能够包容的实际范畴。
(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正确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培养内心听觉更加高级的手段。站在接受声音的角度,也就是音乐欣赏的角度而言,若只听到一系列的物理意义上的声音,并不能真正称之为音乐欣赏,在进行器乐作品把握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内心情感的参与。在理性参与的情况下对器乐演奏的特点和审美对象进行理解与评价的能力就是对器乐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培养。首先,我们在培养器乐演奏的内心听觉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音乐的内在美作为欣赏器乐演奏的基本原则,例如,在欣赏某一个乐曲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风格我们应当进行充分的把握,真正明确乐曲中流露出现的音乐流派以及音乐表现等,这更是一种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满足这种前提条件才能够真正保障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
(三)形成发声意识
“内心听觉”是演奏者声音意识的控制中心,它支配着演奏者的声音意识。从演奏的本质上讲,优美的歌曲都是由演奏者积极创作的,表演者要想在心中树立准确的声音形象,必须以“内心听觉”为导向。由于表演者的心态时刻处于动态的过程,其在以“内心听觉”为导向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波动的心态的影响,同时视唱时的声音意识也是动态的,所以为了能够得到稳定的“内心听觉”,确保演奏者声音意识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内心听觉”应在反复的训练中获得,这也与良好的音乐基础与情感感受能力的形成直接相关。
(四)重视情感的演绎和表达
一般而言,内心听觉能力和演奏人员自身演奏情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演奏作品演奏过程当中,在音乐情感表达层面,演奏者往往会融合自身实际与演奏作品乐谱的记忆展开。在此种情感表达过程当中,亦会呈现出演奏人员对自身听觉记忆的深度发掘。所以,情感表达对演奏演奏中的内心听觉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二者间亦存在互相影响与互相依托的关系。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演奏人员若可以充分感受演奏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在演奏当中借助情感表达,可以切实强化演奏人员内心听觉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其演奏曲目演奏水准的目标。对演奏曲目中所蕴藏的情感表达,必须符合实际,切忌随意进行更改,需要以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情感表达依托,从而充分呈现出演奏作品所蕴藏的情感内涵。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是器乐演奏教学中的任务之一,其包括了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是保证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学习器乐演奏的重要基础。在器乐演奏教学活动中,视奏练习和作品分析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音律和节拍上,对弹奏、斷奏、连奏等弹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都是培养外在听觉的途径。与外在听觉相比,内在听觉更加重视学生的“心领神会”,也就是常说的“找感觉”。想要培养学生的内在听觉,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元化教学法将作品与情境元素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找到“感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的器乐演奏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燕子.器乐演奏过程中融入情感的思考[J].艺术品鉴,2020(23):189-190.
[2]韩岩岭.器乐演奏音乐感染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20(12):48.
[3]田泓.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J].四川戏剧,2019(0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