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本质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科学联系。构建“三有”经济体制是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实现“三有”经济体制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抓住两大改革重点,推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要处理好三大关系,推进实现宏观调控“有度”。
关键词:市场机制有效 微观主体有活力 宏观调控有度 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17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下文称其为“三有”的经济体制)构建“三有”经济体制的本质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科学联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构建“三有”经济体制是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证明,构建“三有”经济体制是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路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更加明确、清晰和具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科学论断。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此论断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三有”的科学内涵,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二、当前构建“三有”经济体制面临的问题
(一)实现市场机制有效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机制有效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在于提升要素市场化程度,但目前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具体体现在:(1)普遍存在二元结构双轨运行现象,(2)存在价格扭曲,(3)存在市场壁垒。没有要素市场化配置,要素就达不到自由流动,就不可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企业家信心问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些传统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下滑,而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方向存在不明确性,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因此民间投资呈下降态势,一些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发展心存忧虑。二是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目前,一些企业转型升级遇到困难,表现在:第一,企业缺乏对企业适用性较强的人才,企业的用人成本较高。第二,企业转型升级投入大,一些企业感觉力不从心。
(三)实现宏观调控有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市场与政府关系问题上,仍需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目前政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二是,在长期和短期的关系问题上,长期以来,宏观调控注重短期调控,而对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关注不足。三是,在内部和外部的关系问题上,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把握好“度”,这是宏观调控应该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三有”经济体制的对策建议
(一)抓住两大改革重点,推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十九报告特别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讲了两个重点:一是,加强产权制度的完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比如知识产权,在特别重视创新的当今社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健全相关制度十分重要,而且在严格依法保护的同时还要实施好产权激励。例如,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等政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起到长期激励作用。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十九大闭幕后不久,2017年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目的是着力破除限制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价格机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次机构改革有两个新机构,一个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个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这两个机构的角色,一个保护竞争,一个保护产权。
(二)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心任务可以归纳为以“四新”促“四化”,所谓的“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谓的“四化”,即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其中,产业智慧化,是突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智慧产业化,就是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此,重点要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一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要发挥好政府的调节作用,整合无效资源,盘活无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率效率。二要让新生产要素进入传统产业,以知识、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促进传统产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要适应需求升级新趋势,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层次,研发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四要推动实现品牌高端化,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培育壮大新动能。一要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二要积极培植特色新兴产业。就是要实施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工程,形成新动能主力体量。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设计等,促进分享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的业态与模式健康成长。三是,实施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就是行业领域交叉渗透、跨界发展,这是适应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培育挖掘新增长点的需要。包括农业“新六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等。当前,跨界融合大有作为。
(三)处理好三大关系,推进实现宏观调控“有度”
一是,把握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度”。这要求建立“有效市场”、构建“有为政府”,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规范和优化政府职能,并要将政府职能制度化,以此,主要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实施调控。二是,把握好长期和短期调控之间的“度”。目前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由长期以来注重短期调控转向重点对长期性、结构性问题的调控。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统筹和协调。三是,把握好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度”。在我国正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因此,宏观调控必须着眼全球视野,平衡和协调国家利益和全球责任,特别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参考文献:
[1]范恒山.30年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验和展望[J].改革,2008(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3]刘佳.“四新”促“四化”助力新旧动能转换[J].理论学习,2017(8).
[4]何自力,乔晓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
[5] 何立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 2017(34).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市场机制有效 微观主体有活力 宏观调控有度 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17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下文称其为“三有”的经济体制)构建“三有”经济体制的本质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科学联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构建“三有”经济体制是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证明,构建“三有”经济体制是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路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更加明确、清晰和具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科学论断。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此论断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三有”的科学内涵,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二、当前构建“三有”经济体制面临的问题
(一)实现市场机制有效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机制有效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在于提升要素市场化程度,但目前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具体体现在:(1)普遍存在二元结构双轨运行现象,(2)存在价格扭曲,(3)存在市场壁垒。没有要素市场化配置,要素就达不到自由流动,就不可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企业家信心问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些传统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下滑,而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方向存在不明确性,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因此民间投资呈下降态势,一些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发展心存忧虑。二是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目前,一些企业转型升级遇到困难,表现在:第一,企业缺乏对企业适用性较强的人才,企业的用人成本较高。第二,企业转型升级投入大,一些企业感觉力不从心。
(三)实现宏观调控有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市场与政府关系问题上,仍需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目前政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二是,在长期和短期的关系问题上,长期以来,宏观调控注重短期调控,而对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关注不足。三是,在内部和外部的关系问题上,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把握好“度”,这是宏观调控应该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三有”经济体制的对策建议
(一)抓住两大改革重点,推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十九报告特别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讲了两个重点:一是,加强产权制度的完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比如知识产权,在特别重视创新的当今社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健全相关制度十分重要,而且在严格依法保护的同时还要实施好产权激励。例如,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等政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起到长期激励作用。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十九大闭幕后不久,2017年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目的是着力破除限制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价格机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次机构改革有两个新机构,一个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个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这两个机构的角色,一个保护竞争,一个保护产权。
(二)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心任务可以归纳为以“四新”促“四化”,所谓的“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谓的“四化”,即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其中,产业智慧化,是突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智慧产业化,就是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此,重点要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一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要发挥好政府的调节作用,整合无效资源,盘活无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率效率。二要让新生产要素进入传统产业,以知识、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促进传统产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要适应需求升级新趋势,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层次,研发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四要推动实现品牌高端化,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培育壮大新动能。一要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二要积极培植特色新兴产业。就是要实施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工程,形成新动能主力体量。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设计等,促进分享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的业态与模式健康成长。三是,实施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就是行业领域交叉渗透、跨界发展,这是适应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培育挖掘新增长点的需要。包括农业“新六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等。当前,跨界融合大有作为。
(三)处理好三大关系,推进实现宏观调控“有度”
一是,把握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度”。这要求建立“有效市场”、构建“有为政府”,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规范和优化政府职能,并要将政府职能制度化,以此,主要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实施调控。二是,把握好长期和短期调控之间的“度”。目前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由长期以来注重短期调控转向重点对长期性、结构性问题的调控。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统筹和协调。三是,把握好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度”。在我国正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因此,宏观调控必须着眼全球视野,平衡和协调国家利益和全球责任,特别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参考文献:
[1]范恒山.30年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验和展望[J].改革,2008(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3]刘佳.“四新”促“四化”助力新旧动能转换[J].理论学习,2017(8).
[4]何自力,乔晓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
[5] 何立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 2017(34).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