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水生昆虫学》是生物科学专业湿地特色课程之一,本文对近年来《水生昆虫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 《水生昆虫学》 湿地特色课程 建设目标
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地球上的昆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极其广泛,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种类对人类是有益的,有些种类也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麻烦。目前,全球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其中约30,000多种昆虫的一个或多个生活史阶段生活在水中,它们统称为水生昆虫。水生昆虫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幼虫可用于水质监测。其中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对水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较敏感,常用于检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为强化特色人才培养,学院生命科学系召集专业骨干教师,集中研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设立水生昆虫学、水质监测与评价、湿地植物资源学、衡水湖鸟类资源学、湿地生态学六门湿地特色课程。
1.《水生昆虫学》课程概述
《水生昆虫学》是根据生物科学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及地域实际情况构建的湿地特色课程之一。2009年《水生昆虫学》开始单独开课,该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学时由最初的21学时(12 9)变为20学时(8 12),其中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发生变化,实验课由9学时变为12学时,加大实验比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水生昆虫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研究方法,掌握水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水生昆虫中的常见主要类群,具备一定的水生昆虫生态学基本知识。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有关水生昆虫的科研、生产和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水生昆虫学》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水生昆虫形态学,主要讲授水生昆虫主要结构特征,包括头、胸、腹三个部分及其主要结构,如触角、口器、翅膀、附肢等的结构、功能和类型。
(2)水生昆虫的分类与鉴定,根据水生昆虫的形态结构特征,依据检索表进行鉴定,分类鉴定到目或者科级分类单元。
(3)水生昆虫在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介绍水生昆虫群落特征与其生境各项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淡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监测体系。
2.《水生昆虫学》教学模式探索
《水生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具有内容丰富、基本概念多、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双语教学,使学生既加强特色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又锻炼专业英语能力。
2.1课堂教学
经过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及教案编写工作,已制作完成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部多媒体课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对教案和课件进行充实和更新。该课程没有统一教材,目前课程组成员正在进行教材撰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以拓宽学生视野。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做到概念清晰、教学重点及难点突出、紧密联系实际,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推行“趣味”教学法。将趣味昆虫知识与课堂讲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讲授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一些昆虫百科知识竞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实用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具有深厚的水生昆虫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养。
2.2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标本采集及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熟悉各类昆虫的采集和标本制作技能,要求通过采集、制作和鉴定昆虫标本,熟悉昆虫的栖境和生活习性;最后将采集到的成虫制作成标本;《水生昆虫学》除教给学生识别、采集、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外,还将逐渐建立完整的衡水湖湿地水生昆虫标本资源库。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常见目和重要科的鉴别上开展组间的评比活动,将优秀作品存放在标本室,进行展览,供学生参观学习。
改进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教学包括野外水生昆虫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昆虫标本制作两部分,以往在成绩评定时,只要学生参加都视为合格,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经过课程组成员讨论,改进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成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小组采集标本的种类(目、科)及标本的制作质量,一部分为对标本采集常识、标本识别及制作的理论知识(笔试)的掌握情况。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成绩评定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3.教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经费欠缺,尽管学校在近几年对《水生昆虫学》课程建设加大投入,但由于资金不足,难以支持高水平的教学实践活动。
(2)实验室设备及教具陈旧,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室现有标本少,有待进一步丰富。
(3)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尽管我们参加多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但总体校际间交流不够,相互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借鉴相对较少,特别是与国外的教学交流更少。
4.进一步建设目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托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和教学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丰富和完善与生物科学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材建设,尽快完成理论教材及实验教材的编写;进一步充实实验室标本,逐步建成完整的衡水湖湿地水生昆虫标本资源库;加强和完善网站建设,逐步将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文件上传到网站,建立网上水生昆虫档案馆,并将学生制作的优秀昆虫标本上传到网站,让学生随时观看、学习,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适时开展实习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用结合;继续充实和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力争在三年内使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水平,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对非重点院校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等.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5):85-86.
[2]钟昆明,陈国发,李伟,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5):161-164.
[3]董会,杨广玲,张卫光.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3(6):152-154.
[4]刘勇,赵春青.普通昆虫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5):77-79.
[5]吕淑敏,王敦,李鑫.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8):3740-3741.
基金项目:2010年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4年衡水学院特色课程项目(2014TSL002)。
关键词: 《水生昆虫学》 湿地特色课程 建设目标
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地球上的昆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极其广泛,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种类对人类是有益的,有些种类也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麻烦。目前,全球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其中约30,000多种昆虫的一个或多个生活史阶段生活在水中,它们统称为水生昆虫。水生昆虫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幼虫可用于水质监测。其中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对水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较敏感,常用于检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为强化特色人才培养,学院生命科学系召集专业骨干教师,集中研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设立水生昆虫学、水质监测与评价、湿地植物资源学、衡水湖鸟类资源学、湿地生态学六门湿地特色课程。
1.《水生昆虫学》课程概述
《水生昆虫学》是根据生物科学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及地域实际情况构建的湿地特色课程之一。2009年《水生昆虫学》开始单独开课,该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学时由最初的21学时(12 9)变为20学时(8 12),其中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发生变化,实验课由9学时变为12学时,加大实验比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水生昆虫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研究方法,掌握水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水生昆虫中的常见主要类群,具备一定的水生昆虫生态学基本知识。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有关水生昆虫的科研、生产和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水生昆虫学》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水生昆虫形态学,主要讲授水生昆虫主要结构特征,包括头、胸、腹三个部分及其主要结构,如触角、口器、翅膀、附肢等的结构、功能和类型。
(2)水生昆虫的分类与鉴定,根据水生昆虫的形态结构特征,依据检索表进行鉴定,分类鉴定到目或者科级分类单元。
(3)水生昆虫在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介绍水生昆虫群落特征与其生境各项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淡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监测体系。
2.《水生昆虫学》教学模式探索
《水生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具有内容丰富、基本概念多、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双语教学,使学生既加强特色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又锻炼专业英语能力。
2.1课堂教学
经过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及教案编写工作,已制作完成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部多媒体课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对教案和课件进行充实和更新。该课程没有统一教材,目前课程组成员正在进行教材撰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以拓宽学生视野。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做到概念清晰、教学重点及难点突出、紧密联系实际,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推行“趣味”教学法。将趣味昆虫知识与课堂讲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讲授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一些昆虫百科知识竞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实用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具有深厚的水生昆虫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养。
2.2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标本采集及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熟悉各类昆虫的采集和标本制作技能,要求通过采集、制作和鉴定昆虫标本,熟悉昆虫的栖境和生活习性;最后将采集到的成虫制作成标本;《水生昆虫学》除教给学生识别、采集、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外,还将逐渐建立完整的衡水湖湿地水生昆虫标本资源库。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常见目和重要科的鉴别上开展组间的评比活动,将优秀作品存放在标本室,进行展览,供学生参观学习。
改进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教学包括野外水生昆虫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昆虫标本制作两部分,以往在成绩评定时,只要学生参加都视为合格,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经过课程组成员讨论,改进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成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小组采集标本的种类(目、科)及标本的制作质量,一部分为对标本采集常识、标本识别及制作的理论知识(笔试)的掌握情况。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成绩评定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3.教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经费欠缺,尽管学校在近几年对《水生昆虫学》课程建设加大投入,但由于资金不足,难以支持高水平的教学实践活动。
(2)实验室设备及教具陈旧,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室现有标本少,有待进一步丰富。
(3)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尽管我们参加多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但总体校际间交流不够,相互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借鉴相对较少,特别是与国外的教学交流更少。
4.进一步建设目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托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和教学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丰富和完善与生物科学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材建设,尽快完成理论教材及实验教材的编写;进一步充实实验室标本,逐步建成完整的衡水湖湿地水生昆虫标本资源库;加强和完善网站建设,逐步将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文件上传到网站,建立网上水生昆虫档案馆,并将学生制作的优秀昆虫标本上传到网站,让学生随时观看、学习,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适时开展实习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用结合;继续充实和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力争在三年内使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水平,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对非重点院校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等.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5):85-86.
[2]钟昆明,陈国发,李伟,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5):161-164.
[3]董会,杨广玲,张卫光.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3(6):152-154.
[4]刘勇,赵春青.普通昆虫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5):77-79.
[5]吕淑敏,王敦,李鑫.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8):3740-3741.
基金项目:2010年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4年衡水学院特色课程项目(2014TSL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