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系统承载力反映的是在不损害区域生产力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有限的资源能供养的某一种群的最大个体数。本研究所指的是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区域所能供给的最大人口数量是由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空间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共同决定的。对于一个区域,低层次的承载力以满足区域人口的食物需求为准则,取决于区域食物产出性空间(耕地、牧草地、水域)的综合生产力;高层次的承载力以满足区域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综合需求,主要是食物需求和能源需求为准则,取决于区域各类生产性土地的构成与产出能力。两种情况下的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皆可以借助生态足迹法来评估。
  【关键词】: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丹东
  1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1.1生态足迹计算
  生态足迹是用生物生产性土地来表示各种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生物生产面积主要涉及到6种类型:耕地、化石燃料用地、林地、草场、建设用地和水域。在生态足迹计算中,先将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为相应的基于全球生态平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使得不同区域的土地具有可比性。然后要进行均衡处理,将六类生产力不同的土地面积转化为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采用的均衡因子分别为:耕地和建筑用地2.8,森林1.1,草地0.5,化工能源用地1.1,水域0.2。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rj为均衡因子;使生物生产能力不同的6种土地类型可以转化为统一的、可比较的生物生产面积。
  1.2生态系统承载力计算
  生态系统承载力即是区域内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数量。其计算是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建议,扣除了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人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C为人均生態系统承载力,aj为实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
  1.3生态赤字/盈余计算
  将维持一定消费水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足迹)与同国家和地区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系统承载力)比较,就可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当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其生态系统承载力,就会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区域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若小于其生态系统承载力,则会形成生态盈余,表明人类活动处于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环境处于可持续状态。
  2生态足迹现状评价
  在计算丹东市的生态足迹时,纳入分析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分为六类,具体见表1。
  全世界每人平均可用的土地面积约有2.3公顷,依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估计,至少需有保留12%的生态容量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之用。在2.3公顷中减去12%,则人类每人可用的面积只剩2公顷。以2公顷可作为生态基数,用于和人均生态足迹进行比较。
  经计算,丹东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总体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人均生态足迹供给2.2974hm2,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9043hm2,与实际可利用的人均生态足迹供给相比较,人均生态盈余为0.3931hm2。
  3生态系统承载力预测
  對丹东市生态足迹供需变化进行预测也采用上述计算方法,但与区域承载力现状评价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预测时人口的消费情况与系统的产出情况都是未知的,必须对二者进行合理的估测。
  对丹东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GDP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人均消费足迹预测应该综合考虑人口城乡构成、地区消费偏好、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可以用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来综合表征。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不同地区的衣食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在0.3—0.8hm2/人,非农人口比重增幅不同的情况下,规划区人均生态足迹均不同,因此,采用马尔科夫链法,依据非农人口比重和人均综合消费物资情况综合预测2020年丹东市人均消费的生态足迹。经预测,丹东市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2.0878hm2,人均生态系统承载力2.2874hm2,生态盈余为0.1996。
  4研究结论
  由于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量的增加,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增加幅度小于生态足迹的增幅,因此导致生态赤字的增大。为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需要从县域之间、以及从地区之外大量进口欠缺的资源才能足以平衡生态足迹。丹东市的大部分资源消耗主要体现在能源的消耗上,反映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断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进而导致较高的生态足迹。未来降低生态足迹的需求,关键是减少化工能源的用地足迹的需求,调整能源结构,逐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以促进区域健康协调发展,不仅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这说明采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手段可弥补因资源亏缺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效应。因此要降低生态赤字,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实现常规能源的高效利用。
其他文献
【摘要】: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林业的需求量和开采数量也越来越多,林业可持续发展就相应的出现了压力和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造林绿化成了人们目前重要一项课题。本文就造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寻和分析,为以后的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绿化;问题分析;林业资源  森林显然
期刊
【摘要】: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就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模式构建  【引言】:  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自己的发展历史就是我们所说
期刊
【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林场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生态功能,实现环境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四川国有林场,了解其主要的市场和经济状况,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关键词】:国有林场;经济状况;存在问题;解决方针  前言:我国的林下经济是指完整利用好国内的林地空间与林地自然资源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的业务。这种操作模式起步点低,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操作起来非常的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人生活物质水平的逐渐提升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污水排放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未经过有效处理的污水对城市人居环境会造成非常大污染,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关键词】:污水处理;环境工程;现状;措施  1.城市环境中污水处理的现状  1.1 城市环境中污水处理的特点  在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就是污染物
期刊
【摘要】:环太湖水生态建设,是在绿色生态理念指导下的跨界生态建设,需要在顶层设计的统领下,依靠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以重大重点工程为线,以不同区划安排为面,推动生态示范点建设和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公民个体参与评介监督,确保水生态建设的长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环太湖; 综合治理; 生态现代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水生态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地球上非常稀缺的资源,水资
期刊
【摘要】:人从自然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归自然。无论人的改造自然能力进化的多么强大,人都不可能脱离自然存在。近几十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是提醒着人们这一点。生态建筑是人们找到的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出路,鉴于此,本文对房屋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房屋建筑;作用  1、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
期刊
【摘要】:污染排放和污染治理是直接决定环境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将污染排放和环保投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在标尺竞争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地区间环保投入策略互动和污染排放空间溢出的理论模型,进而考虑了污染排放和环保投入间的内生性和地区交互影响。  【关键词】:环保投入;污染排放;互动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新常态,
期刊
【摘要】: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厂区内异味重、噪声大等常见问题,结合厂区绿地的特点,合理选用苗木进行绿化设计,从而充分发挥绿地功能,改善厂区环境。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绿化设计;厂区环境  1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根据工艺处理方式有不同分类。但处理步骤基本类似。现行的污水处理一般通过进水、粗格栅、提升水泵、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法(或者氧化沟)、二沉池、出水这一系列路径
期刊
【摘要】:在园林工程中,我们能够借助绿地的构造、园林的植物、景观环境的建设等等园林布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随着园林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知道园林施工中新工艺及技术的管理成效,能够直接对整个园林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对此,本文将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技术  1、新工艺技术的新理念  我国园林工程历史悠久
期刊
【摘 要】: 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可分为3个子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供水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及清净下水排水管; 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给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前言】:排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隐藏工程设施,而给水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