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感染美洲钩虫第三期感染性幼虫后获得性免疫的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

来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仓鼠感染美洲钩虫第3期感染性幼虫(NaL3)后攻击感染NaL3时其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以及NaL3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寻找仓鼠感染NaL3后对攻击感染NaL3的获得性免疫证据.方法 将仓鼠分为攻击感染组和对照组.攻击感染组仓鼠先经皮肤感染NaL3 150条,2周后与对照组同时感染NaL3 900条并于感染后6,24,72 h和1,2同时取感染部位皮肤,观察组织病理反应以及NaL3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对照组6,24,72 h和1,2周的NaL3的切面数分别为15,33,11,0,0个,其变性和死亡虫体切面数均为0个.所有虫体切面形态结构完整清晰,皮肤组织亦未出现明显的炎细胞反应.攻击感染组6,24,72 h和1,2周的NaL3的切面数分别为25,53,15,5,4个,变性虫体切面数为0,24,6,0,0个,死亡虫体切面数为0,0,7,5,4个.24 h起虫体角皮粗糙,肿胀,72 h虫体内部结构疏松,细胞核固缩,甚至模糊不清,1周后虫体切面遭明显破坏,隐约可见其残骸.皮肤组织内炎症反应主要有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死虫肉芽肿形成.结论 仓鼠感染NaL3后埘攻击感染NaL3产生了抵抗力,其获得性免疫反应程度强烈.
其他文献
C4ISR(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系统开发的仿真活动贯穿于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仿真支持过程联系
以Speier催化剂为前体、三乙胺为配体,制备了Pt-N(C2H5)3络合物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3-氨基丙烯与三甲氧基硅烷(TMOS)硅氢加成一步合成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的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的用药知识需求,更好地提供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方法:整理、归纳我院2006年348例临床药物咨询记录,从涉及药品、内容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前后外周动脉硬度的变化及短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以60例OSAHS患者为试验组,正常人60名为
目的 验证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静脉全麻患者时,不同手术步骤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期情况和并发症.方法 5家医院23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的神经外
目的 探讨抗纤维化短肽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大鼠肺内单棱细胞趋化蛋白-1(MCP-1)、ED-1表达的影响在拮抗矽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气管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全层坏死、视神经病变及晚期出现视网膜脱离为主要特征[1,2].
背景:急性心肌缺血后跨壁峰值应变的改变不仅出现在梗死区域,而且出现在顿抑区域。但对顿抑区域的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层心肌的跨壁力学特征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目的 探讨异体骨髓造血干细胞(H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EC)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别传代培养雄性大鼠的MSC和HC备用.实验1组的HC悬液以5-溴-2-脱氧尿嘧啶
目的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对血清可溶性Fas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患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清Fas水平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