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良,执着的坚守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a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文化是最光辉的文化。它不但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书画仅是儒家文化的一方面。我们要相互结合,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张子良
  在儒家文化的光耀洒遍全球的今天,“孔子热”不仅仅是种单纯的文化现象。有些商家甚至是个体,都打出了不同的“孔子牌”利用。孔子
  的影响来进行商业炒作。正是因为这样对于孔子文化的报道,我们不免多了几分小心和谨慎。
  中国孔府书画院院长张子良先生,生在孔府,长在孔府也是最后一批离开孔府的人。张家与孔家有怎样的渊源,会有如此深的交往呢?在没走进中国孔府书画院之前,我不免有些疑问盘在心中。孔张两家的渊源
  要说两家的渊源,故事还得从张姥姥说起:孔仁玉是孔子第43代孙
  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三年,仁玉9岁,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孔府被断了朝廷赏赐,其父孔光嗣也失去了爵位,只靠在当地做个泗水令的地方官支撑门面。当时,孔府里有个叫刘末的洒扫户,按当时孔府家规,凡进府当差的外姓人均须改姓孔,故称孔末。直以来孔末早有篡权之心。一天夜里他杀了孔仁玉的父亲
  又要去杀孔仁玉,偏巧这天仁玉去了乳母张妈妈家,孔末追到张妈妈家企图斩草除根。恰巧张妈妈有个儿子与孔仁玉年龄相仿张妈妈便让她的儿子穿上孔仁玉的衣服冒充孔仁玉,结果张妈妈的儿子被杀掉了,之后孔末袭爵俨然以孔子后裔自居。由于时处乱世年月,族人们敢恕不敢言,就这样过了10多正。
  后来
  孔仁玉隐姓埋名和张妈妈以母子相称他发奋读书到了后唐明宗时进京赶考被朝廷授予太学生。他就向皇上禀明了真相,朝廷派官查实后将孔末治罪处死,恩准孔仁玉回孔府袭爵。至此险些断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孔氏家族也尊称孔仁玉为中兴祖。而孔仁玉为了报答张妈妈舍子救命之恩,又奏请皇上恩准孔府让张家为世代恩亲,并称张妈妈为姥姥。
  张姥姥家后人不论哪一代都算孔府家世代恩人必须以贵宾相待。张姥姥死后,张姥姥一职由张家长房儿媳来继承。每逢孔府有重大节目,都要请张姥姥家的人参加并且都要坐首席。
  时至今日
  延续了千年缘分的张孔两家仍然来往密切。在采访期间,我们得知
  孔氏家族最近一次修缮家谱始于1998年负责此事的则是孔德成的堂弟孔德墉,为方便认证调查工作,续谱办公室便设在了济南。从1999年起,孔德墉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孔子世家谱续修活动,期间张子良全家给了孔德塘无条件的支持。张家与孔家的世代缘份就这样默默的延续着传承着。
  孔府精神家产的守望者
  年过7旬的张子良先生,看上去有些清瘦,但却精神矍铄。
  1935年9月张子良出生于海内第世家的孔府大院。1941年到1947年间他与7L府第77代传人孔德懋jL德成等人起就读于孔府东学堂
  受业于晚清翰林庄陔兰学习《论语》等儒家经典,那种私塾式的教育让他练就了深厚的毛笔宇功底,为以后的绘画打下了基础。
  ,
  1944年前后国画大师张大干因要到敦煌莫高窟写生,特地转道曲阜孔家,张子良因此与张大干结缘开始学习中国画后来遂成为了张子良的国画启蒙老师。1958年张子良先生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便直在高等院校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期间,他书画兼修观习诸家书画风格,遍访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采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劲拔飘逸形散神聚的绘画风格。
  张先生说书画不分家
  书法与绘画是相得益彰刍勺
  自己的书画艺术生命起于甲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多年来深厚的国学修养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直在滋育着他的艺术生命,
  1994年退休当年,张子良先生发起并创办了甲国孔府书画院。凭着张先生的人品与书画造诣
  书画院很快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名著名书画家加入。
  近几年,张子良先生以画会友传播孔子文化,他的许多书画或取材于儒学大道,或取材于孔府典型建筑,让人过目不忘。《春早》就是张子良的代表作之
  1997年秋天,张子良应邀去天津塘沽做客,在奉献了几幅书法作品之后,朋友要他即兴作画。在没有画笔的情况下他以手中的香烟过滤嘴为笔创作出了这幅大气的《春早》作品,顿时赢得了满堂彩。曾有人出价15万港币收藏被他婉言谢绝了。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这幅画有着非同寻常的艺术印记吧。
  张子良为了表达艺术工作者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满腔期待之情。2002年奥地利遭遇特大洪灾之际张子良与山东多名画家同创作了28幅中国画精品捐献给奥地利,并将拍卖所得的近十万美元转交到受灾的奥地利人民手中。为感谢中国画家的真情相助,奥地利国家邮政局为张子良发行了个人纪念邮票,这是奥地利第一次采用当代中国书画家的作品作为邮票票面。
  多年来张子良醉心于慈善事业,他定期组织书画院同仁进行义卖,坚持为辍学儿童及生活困难的大学生筹集善款。如今张先生已成为孔子文化交流的使者,不断往返于日本、韩国等国家作为一名已经蜚声海内外的书画家,张子良多年来执着地坚守着孔府的精神家产,并将儒家文化渗透进自己的书画作品里,影响和滋育着更多的人们。
其他文献
国家《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规定,每年6月第三周是食品安全宣传周。6月13日至20日为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是“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在山东,“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市场等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我们的时代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在人们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的同时,对这种隐形杀手的依赖度却越来越高;我们忿忿然抨击了食品添加剂危害之后,在生日聚会上
期刊
一个喜欢在文字上较真的人,肯定不会对“神马都是浮云”这句流行语熟视无睹。自从它于2010年底横空出世以来,我直当作重大课题来研究。研究来研究去,却陷入了黑洞般的困惑。  首先可以肯定,任何马都不是浮云。世上的马有很多种,有白马,有黑马,还有汗血马,更有“宝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女孩子可以把它当作王子来追求,也可以坐在里面哭泣,却无论如何不会当作浮云。在我所知的马类中,只有“野马”跟浮云沾边
期刊
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打通所有的脉络,一个城市才可以健康快速地发展。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的加入,打破了济南既定的老式交通格局,重新塑造新的济南交通路线图。这犹如一双无形的手,把济南交通这副牌重新洗遍。  重新洗牌后的济南交通,衍生出许多新的关系链。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和观念去审视这个承载了厚重齐鲁文化的泉城济南。  高铁的介入,改变了济南对内交通满眼公交的局势,使生活在济南的人们提速。在使济南市
期刊
建筑这件城市的外衣,总是受到太多的关注,很容易就引领潮流的风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真正践行了这一理念,巧妙地运用建筑的影响力,成功塑造了济南的新标志元素。  15个站台、17条高铁线路,近10万平米的主站房……京沪高铁全线5大站之一的济南西站,终于就要“千呼万唤始出来”,初露娇颜的济南西客坫,将齐鲁透,文化的渗厚重元  素的设计、和谐温情的造型,点缀融合成一幅和谐的画卷。卷轴还
期刊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在时间与速度的轨道上,高速铁路带来的不仅仅是新时速,更是金钱与效益。济南不可能放弃隆隆高铁载来的金砖银砖。  专家分析,京沪高铁的通车为“城市开发”向“产业开发”的转型提供了机遇。高铁带来的便利和需求,必然让企业产生更强烈的产业整合需求。把低端产业迁出去,高端服务业迎进来,是一些地方政府近年来  直在追求的事,也是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后劲所在。不是说一条高铁就能带
期刊
高铁带来的巨大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济南的各个行业,尤其是旅游。  “京沪高铁开通之后,带动最直接、最明显的将是旅游业。”在济南康辉旅行社做导游的马小姐说,预计今后山东人去京沪、外地人来山东的客流量,将会非常之大。她透露,武广高铁开通之后,旅游客流猛涨,湖南长沙一家旅行社就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语:“早喝广东茶,午登岳麓山,晚游黄鹤楼。”  如她所言,高铁确实为沿途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带
期刊
日本新干线通车后,在以新大阪站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区建设带动下,所在的淀川河以北地区形成了新的城市副中心;  武广高铁通车后,位于武汉黄陂的中国家具CBD一次就迎来了东莞300多家家具企业抱团进驻,高铁变成了产业转移的桥梁:  今年6月京沪高铁也将通车,它带给济南的不仅是速度,更是一种蜕变的力量。西客站片区三大中心、五大城市综合体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大企业、集团将集中入驻,凸显了槐荫区的投资洼地效应。
期刊
高铁穿济南西部而过,济南迎接高铁的是一座新城。这是济南西部新城,也是一座文化之城。  高铁连接京沪,为位于中国两大最有名城市之间的济南,带来的显然不仅仅是人流、财富、气势磅礴的济南西客站,还有文化创意。毕竟,这两座城市作为中国城市的封面和封底,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文化积淀和创意氛围。  比如北京,它有798。这片商业艺术区,不是悠久的景区,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宾客:不是休闲的场所,却随处
期刊
槐荫区作为济南市“西进“战略的主阵地,西部新城的开发建设将为槐荫带来哪些重大机遇?借助西部新城建设契机+槐荫区有哪些行动和作为7槐荫区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区委书记杨峰。  记者:近年来,在济南市西部新城的开发建设中,以槐荫区为中心的新城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城建设对槐荫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扬峰:西部新城建设对槐荫区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将极大地
期刊
前些日子,解放阁片区的拆迁改造将原先宽厚所街为主的老街陋巷及四合院基本拆得干干净净,只有浙闯会馆,金家大院和李家大院呈三足之势,凸立在一片瓦砾之上,很是异样。而一个多月前,保护了近三年之久的李家大院也莫名且突然倒在了铲车和油锤的巨大的轰鸣之中,被夷为了平地。只有另外两组可怜的建筑,顽强坚守在被称为“明府城的东南隅这片虽然狭小却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土地上。  今天,“被拆迁”事件使金家大院和李家大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