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众多《电工学》教学工作者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本文就此问题从发挥教学活动中师生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重视实验、实训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工学 多元化 教学效果 实践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笔者结合几年来教授《电工学》的心得和体会就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重视师生的主要地位及师生间的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所以在《电工學》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在《电工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高素质的教师是前提和保障,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要上好课,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专业的专业需求,实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专业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课前把课本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作好相应地记录,认真写好备课笔记。备课时教师还要精心合理地挑选有针对性的习题,把平时学习中忽视的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例题来讲解。而例题一定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解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上课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课堂上气氛要活跃,热烈而有序。
此外,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师也在不断提出新标准、新要求,作为高素质的教师来讲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课后注意进修,提高自我是保持紧跟时代的最好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学习过程具体的实施者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力,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分析、探究、总结,使学生在层层思维活动中领悟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学能力。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是师生间心灵和情感间的交流和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鼓舞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拓展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注重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电工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念和规律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如概念的比较,电压和电位的概念进行比较;如定律、规律的比较,磁路欧姆定律和电路欧姆定律进行比较。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法,可以起到前后照应,密切教材的内在联系的作用。此外,对同类或不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就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力。
2.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启发、引导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在很多时候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暂时的停顿、恰当的提问、含蓄的点拨可以唤醒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从而开启他们自主探究的思维闸门。
3.注重链式教学法的应用
《电工学》课程系统性较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很强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如能注重前后联系,由以前学过的知识导入,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授课时层层推进,既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复习旧知识,巩固基础,又减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降低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难度。这样做能很好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前面学过的知识渗透到新知识中,同时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学生对本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重视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实训教学
实践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授较为抽象或和现实生活关系较远的知识时,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可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完成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观察到实践的过度。而且,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实践意识,通过实验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熟悉电子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有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厂参观实习,增强感性认识,高效地学习和消化课本上的知识,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在学习《电工学》的同时,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维修电工考证的培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学》课程教学,要紧跟科学技术的脉搏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人的作用,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电子类新型人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秦曾煌.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4):39~41.
[4]阎聪,梁英.对《电工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1999,(2).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关键词]电工学 多元化 教学效果 实践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笔者结合几年来教授《电工学》的心得和体会就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重视师生的主要地位及师生间的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所以在《电工學》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在《电工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高素质的教师是前提和保障,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要上好课,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专业的专业需求,实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专业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课前把课本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作好相应地记录,认真写好备课笔记。备课时教师还要精心合理地挑选有针对性的习题,把平时学习中忽视的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例题来讲解。而例题一定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解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上课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课堂上气氛要活跃,热烈而有序。
此外,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师也在不断提出新标准、新要求,作为高素质的教师来讲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课后注意进修,提高自我是保持紧跟时代的最好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学习过程具体的实施者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力,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分析、探究、总结,使学生在层层思维活动中领悟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学能力。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是师生间心灵和情感间的交流和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鼓舞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拓展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注重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电工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念和规律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如概念的比较,电压和电位的概念进行比较;如定律、规律的比较,磁路欧姆定律和电路欧姆定律进行比较。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法,可以起到前后照应,密切教材的内在联系的作用。此外,对同类或不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就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力。
2.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启发、引导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在很多时候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暂时的停顿、恰当的提问、含蓄的点拨可以唤醒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从而开启他们自主探究的思维闸门。
3.注重链式教学法的应用
《电工学》课程系统性较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很强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如能注重前后联系,由以前学过的知识导入,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授课时层层推进,既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复习旧知识,巩固基础,又减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降低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难度。这样做能很好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前面学过的知识渗透到新知识中,同时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学生对本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重视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实训教学
实践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授较为抽象或和现实生活关系较远的知识时,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可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完成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观察到实践的过度。而且,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实践意识,通过实验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熟悉电子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有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厂参观实习,增强感性认识,高效地学习和消化课本上的知识,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在学习《电工学》的同时,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维修电工考证的培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学》课程教学,要紧跟科学技术的脉搏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人的作用,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电子类新型人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秦曾煌.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4):39~41.
[4]阎聪,梁英.对《电工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1999,(2).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