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是一起世界间谍史上最成功的间谍案,男主人公是著名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女主人公是苏联间谍玛加丽达……
陷入情网
1933年,爱因斯坦因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高级教授。1935年6月,他接到校方的通知,侨居美国的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尼库夫和妻子玛加丽达应校方邀请,前来为他制作雕像。
他本来想拒绝,但一下被39岁的玛加丽达楚楚动人的身姿和彬彬有礼的举止所吸引,便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这对苏联夫妇与爱因斯坦开始了他们的雕像。两个月后,3个人的聚会变成了两人的约会。在相处中,爱因斯坦了解到玛加丽达是个坚定的反战人士,这让同样反战的爱因斯坦对她好感倍增。
一次,在爱因斯坦的别墅里,他一边殷勤地招待着玛加丽达,一边充满激情地向美丽的女士讲起他的相对论。玛加丽达一边听,一边在纸上乱画,最后竟画出了他的头像。爱因斯坦一见,兴奋地给画像标上了名字“阿玛”,这是他们俩名字“阿尔伯特”与“玛加丽达”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四目相对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有夫之妇。
玛加丽达并不是爱因斯坦唯一喜欢的女人。17岁时,他第一次恋上了聪慧而温柔的乡村女教师玛丽;而塞尔维亚数学家米列娃则与他志同道合,成为他的第一任妻子。后来他与青少年时代的女友安娜相遇,便开始与已为人妻的她幽会。婚外恋暴露后,心高气傲的米列娃在1919年与他离婚。离婚后的爱因斯坦先后爱上过花店女老板、剧团演员,甚至迷恋过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后来,他与威廉皇家研究所的女秘书相恋,两人有过一段激情岁月,随后,45岁的他又与一个德国女科学家相识相恋。
最终,他与表姐艾尔莎结婚,婚后他才发现,艾尔莎爱出风头,自己却不喜欢抛头露面;艾尔莎爱时髦,自己却不修边幅;艾尔莎脾气暴躁,时常吵闹,自己却喜欢安静。
情人真相
碍于这一切,他不敢对眼前这个美丽高贵的女士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1936年初,爱因斯坦的妻子艾尔莎死干肾病。爱因斯坦向玛加丽达表白了爱慕之情,玛加丽达没有拒绝。
一开始,他们似乎还顾及雕塑家的面子,可随着感情的升温,他们不但成双成对出入公共场所,还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频频约会。爱因斯坦在情书中称它为“我们的洞房”,他还另外购置了一套住宅,即爱因斯坦在信件中经常提到的“小屋”,作为每年郊外度假的住处。
那会儿,爱因斯坦不知道,自己所迷恋的玛加丽达,是苏联间谍机构对他设置的巨大圈套中的一枚棋子。
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以及朋友奥本海默、波尔等科学家相继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原子弹研究的原理和基本资料。1939年夏,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提出抢先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他求救于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采纳了爱因斯坦的意见,拨款25亿美元用于原子弹研究——这就是曼哈顿计划。
获悉美国开始了曼哈顿计划后,苏联情报机关开始派遣人员长期潜伏美国,玛加丽达的真实身份是间谍,代号是“卢卡斯”,专门收集美国高科技情报。此次她的任务,就是设法接近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
玛加丽达之所以选中爱因斯坦,有两个原因,一是虽然爱因斯坦没有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但他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而且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和同行。其次,爱因斯坦厌恶战争,他参与并发起了德国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很快,玛加丽达不仅从爱因斯坦的口中收集到总部急需的有关情报,还依仗科学家的声望,结识了许多具有重要身份、掌握原子弹制造秘密的专家、学者,并成功策反了多位专家,使之成为苏联间谍的“线人”。
但玛加丽达没想到,自己会真心爱上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巨匠。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为了和美国竞争,苏联当局指示情报部门铤而走险,他们严令玛加丽达不惜一切代价弄到原子弹的情报。
玛加丽达决定向爱因斯坦摊牌。
1945年8月,玛加丽达与爱因斯坦去萨拉纳克莱克度假。湖光山色中,玛加丽达哭着向爱因斯坦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其实是一名情报人员,此次任务,我的使命是获得美国原子弹计划的秘密,目前上司给了我最后期限,如果完不成任务,我和我的丈夫、家人都会有生命危险……”
纠结中,一个念头在爱因斯坦的脑中闪过:不能让美国垄断原子弹的秘密,为了遏制美国核大国的发展,只有借助苏联,与美国进行力量均衡的核对抗,才能阻止核战争。
第二天,与玛加丽达吃过晚饭后,他说:“亲爱的,你需要我见谁?”玛加丽达欣喜地拥抱住爱因斯坦:“请你去见苏联驻纽约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伊洛夫。”
永远的“小屋”
1945年8月的一天,在苏联的秘密安排下,爱因斯坦与巴维尔在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见了面。在这次密谈中,应巴维尔的建议,爱因斯坦还给苏联科学院发了电报,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此后,他们还见面密谈过4次。
面纱揭去后,爱因斯坦和玛加丽达的感情更加纯粹,两人频频在“小屋”约会。
可告别的日子却来得很快。11月的一天,玛加丽达匆匆赶到“小屋”说:“我的身份已经暴露,总部命令我迅速回国。”爱因斯坦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女人了。他颤抖着取下了腕上那块刻有他名字的德国老式手表,满怀深情地给玛加丽达戴上……
1945年圣诞节,玛加丽达和丈夫突然在美国失踪,几天后,他们出现在克格勃总部。
克格勃首脑阿巴库莫夫和苏多普拉托中将接见了这个在间谍史上创下奇迹的女间谍,并授予玛加丽达特工英雄勋章,丈夫谢尔盖则被批准成为科学院院士。另外,这对夫妇还得到了政府的奖赏——一笔高额奖金和一幢乡村别墅。此后,他们远离城市,隐姓埋名过起了地道的乡村生活。
回到苏联后的玛加丽达,一直忘不了爱因斯坦,她请示上级后寄给爱因斯坦一个虚设的收信地址,用通信的方式安慰爱因斯坦那颗受伤的心。她的雕塑家丈夫明白妻子与爱因斯坦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友谊后,也开始借故疏远她。
1955年2月,爱因斯坦因腹部主动脉瘤被送进了医院,同年4月18日,拒绝接受治疗的一代科学巨匠溘然去世,时年76岁。他在遗嘱中第一句话就是:“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
梅塞街112号,是爱因斯坦和玛加丽达的“小屋”,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忘记。
1980年,玛加丽达也去世了。这之前,她烧毁了爱因斯坦的大部分书信,仅保留了9封情书。
近日,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展出了她保留的情书,一个克格勃女间谍与科学大师的旷世恋情才浮出水面。
(摘自《中外文摘》)
桃之妖妖
陷入情网
1933年,爱因斯坦因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高级教授。1935年6月,他接到校方的通知,侨居美国的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尼库夫和妻子玛加丽达应校方邀请,前来为他制作雕像。
他本来想拒绝,但一下被39岁的玛加丽达楚楚动人的身姿和彬彬有礼的举止所吸引,便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这对苏联夫妇与爱因斯坦开始了他们的雕像。两个月后,3个人的聚会变成了两人的约会。在相处中,爱因斯坦了解到玛加丽达是个坚定的反战人士,这让同样反战的爱因斯坦对她好感倍增。
一次,在爱因斯坦的别墅里,他一边殷勤地招待着玛加丽达,一边充满激情地向美丽的女士讲起他的相对论。玛加丽达一边听,一边在纸上乱画,最后竟画出了他的头像。爱因斯坦一见,兴奋地给画像标上了名字“阿玛”,这是他们俩名字“阿尔伯特”与“玛加丽达”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四目相对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有夫之妇。
玛加丽达并不是爱因斯坦唯一喜欢的女人。17岁时,他第一次恋上了聪慧而温柔的乡村女教师玛丽;而塞尔维亚数学家米列娃则与他志同道合,成为他的第一任妻子。后来他与青少年时代的女友安娜相遇,便开始与已为人妻的她幽会。婚外恋暴露后,心高气傲的米列娃在1919年与他离婚。离婚后的爱因斯坦先后爱上过花店女老板、剧团演员,甚至迷恋过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后来,他与威廉皇家研究所的女秘书相恋,两人有过一段激情岁月,随后,45岁的他又与一个德国女科学家相识相恋。
最终,他与表姐艾尔莎结婚,婚后他才发现,艾尔莎爱出风头,自己却不喜欢抛头露面;艾尔莎爱时髦,自己却不修边幅;艾尔莎脾气暴躁,时常吵闹,自己却喜欢安静。
情人真相
碍于这一切,他不敢对眼前这个美丽高贵的女士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1936年初,爱因斯坦的妻子艾尔莎死干肾病。爱因斯坦向玛加丽达表白了爱慕之情,玛加丽达没有拒绝。
一开始,他们似乎还顾及雕塑家的面子,可随着感情的升温,他们不但成双成对出入公共场所,还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频频约会。爱因斯坦在情书中称它为“我们的洞房”,他还另外购置了一套住宅,即爱因斯坦在信件中经常提到的“小屋”,作为每年郊外度假的住处。
那会儿,爱因斯坦不知道,自己所迷恋的玛加丽达,是苏联间谍机构对他设置的巨大圈套中的一枚棋子。
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以及朋友奥本海默、波尔等科学家相继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原子弹研究的原理和基本资料。1939年夏,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提出抢先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他求救于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采纳了爱因斯坦的意见,拨款25亿美元用于原子弹研究——这就是曼哈顿计划。
获悉美国开始了曼哈顿计划后,苏联情报机关开始派遣人员长期潜伏美国,玛加丽达的真实身份是间谍,代号是“卢卡斯”,专门收集美国高科技情报。此次她的任务,就是设法接近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
玛加丽达之所以选中爱因斯坦,有两个原因,一是虽然爱因斯坦没有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但他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而且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和同行。其次,爱因斯坦厌恶战争,他参与并发起了德国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很快,玛加丽达不仅从爱因斯坦的口中收集到总部急需的有关情报,还依仗科学家的声望,结识了许多具有重要身份、掌握原子弹制造秘密的专家、学者,并成功策反了多位专家,使之成为苏联间谍的“线人”。
但玛加丽达没想到,自己会真心爱上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巨匠。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为了和美国竞争,苏联当局指示情报部门铤而走险,他们严令玛加丽达不惜一切代价弄到原子弹的情报。
玛加丽达决定向爱因斯坦摊牌。
1945年8月,玛加丽达与爱因斯坦去萨拉纳克莱克度假。湖光山色中,玛加丽达哭着向爱因斯坦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其实是一名情报人员,此次任务,我的使命是获得美国原子弹计划的秘密,目前上司给了我最后期限,如果完不成任务,我和我的丈夫、家人都会有生命危险……”
纠结中,一个念头在爱因斯坦的脑中闪过:不能让美国垄断原子弹的秘密,为了遏制美国核大国的发展,只有借助苏联,与美国进行力量均衡的核对抗,才能阻止核战争。
第二天,与玛加丽达吃过晚饭后,他说:“亲爱的,你需要我见谁?”玛加丽达欣喜地拥抱住爱因斯坦:“请你去见苏联驻纽约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伊洛夫。”
永远的“小屋”
1945年8月的一天,在苏联的秘密安排下,爱因斯坦与巴维尔在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见了面。在这次密谈中,应巴维尔的建议,爱因斯坦还给苏联科学院发了电报,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此后,他们还见面密谈过4次。
面纱揭去后,爱因斯坦和玛加丽达的感情更加纯粹,两人频频在“小屋”约会。
可告别的日子却来得很快。11月的一天,玛加丽达匆匆赶到“小屋”说:“我的身份已经暴露,总部命令我迅速回国。”爱因斯坦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女人了。他颤抖着取下了腕上那块刻有他名字的德国老式手表,满怀深情地给玛加丽达戴上……
1945年圣诞节,玛加丽达和丈夫突然在美国失踪,几天后,他们出现在克格勃总部。
克格勃首脑阿巴库莫夫和苏多普拉托中将接见了这个在间谍史上创下奇迹的女间谍,并授予玛加丽达特工英雄勋章,丈夫谢尔盖则被批准成为科学院院士。另外,这对夫妇还得到了政府的奖赏——一笔高额奖金和一幢乡村别墅。此后,他们远离城市,隐姓埋名过起了地道的乡村生活。
回到苏联后的玛加丽达,一直忘不了爱因斯坦,她请示上级后寄给爱因斯坦一个虚设的收信地址,用通信的方式安慰爱因斯坦那颗受伤的心。她的雕塑家丈夫明白妻子与爱因斯坦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友谊后,也开始借故疏远她。
1955年2月,爱因斯坦因腹部主动脉瘤被送进了医院,同年4月18日,拒绝接受治疗的一代科学巨匠溘然去世,时年76岁。他在遗嘱中第一句话就是:“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
梅塞街112号,是爱因斯坦和玛加丽达的“小屋”,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忘记。
1980年,玛加丽达也去世了。这之前,她烧毁了爱因斯坦的大部分书信,仅保留了9封情书。
近日,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展出了她保留的情书,一个克格勃女间谍与科学大师的旷世恋情才浮出水面。
(摘自《中外文摘》)
桃之妖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