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降水条件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可能影响,为当地春玉米种植品种熟型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5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7年分为2个时间段(1961—1985年和1986—2017年).基于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2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1981—2007年玉米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分析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条件的变化特征,并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降水条件变化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 3300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降水条件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可能影响,为当地春玉米种植品种熟型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5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7年分为2个时间段(1961—1985年和1986—2017年).基于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2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1981—2007年玉米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分析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条件的变化特征,并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降水条件变化对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1)1961—2017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的敏感地带内实际播种期呈提前趋势,成熟期呈推迟趋势,实际生产中品种熟型的调整导致实际生育期延长.(2)敏感区域内春玉米品种熟型的调整,使生育前期(播种—拔节)和后期(开花—成熟)需水量增加,生育中期(拔节—开花)需水量减少;同时,生育前期有效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生育中期和后期有效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3)品种熟型调整后,春玉米生育中期有效降水量满足率最低.(4)品种熟型调整后,气候生产潜力在中晚熟品种调整为晚熟的区域5南部和西部的宽甸和通榆站点呈减小趋势,波动性增加,在特早熟品种调整为早熟的区域1和早熟品种调整为中熟的区域3北部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且波动性降低.[结论]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东北地区敏感区域内有效降水量满足率在生育中期和后期降低,气候生产潜力在研究区域的西部和南部减小、东部增大且不稳定性高.因此,在敏感区域的东部、西部和南部仍要进一步关注品种熟型的选取,同时在春玉米生育中期和后期,及时进行灌溉补充水分,确保春玉米产量.
其他文献
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后,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毕业于南昌大学的袁权顺势而为,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枣庄市成立了龙潭家庭农场,开启农业创业之旅.创业之初面对资金难题,袁权通过培育西红柿种苗打开市场,在此基础上,乘胜追击,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打造西红柿产业王国.其间通过合伙人制度和抓大放小的管理理念,有效解决了人才问题、管理难题,通过借助外力开展技术合作,实现农场的快速发展.
在中国白羽肉鸡产业进程中,1996-2006年可以视为成长和调整期,其背景是国企改革,特征是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由此拉开了序幕,一大批国有祖代和父母代种禽企业纷纷改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百业待兴.国家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郊区建立了一批大型国有养殖企业,大力发展工厂化养鸡、养猪生产,以解决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农村政策的逐渐放开,一大批有胆有识的农民开始发展家庭副业,其中尤以养鸡者居多.中国现代家禽养殖业正肇始于此,尤以蛋鸡和白羽肉鸡为先.
规模问题是家庭农场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他许多问题都由其衍生或与之相关。传统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是指在当前生产力水平条件(技术、制度)下,家庭农场根据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生产条件,通过增加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投入,以实现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最终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传统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也可以称之为要素型的规模经营。
2017年之后,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持续十余年的动荡与低迷中全面复苏,进入恢复和反弹期,其背景是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特征是高质量发展.rn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的]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FORMED,PIN)是控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关键蛋白,水稻OsPIN9是单子叶植物特有的PIN基因,但其生物学功能仍有待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OsPIN9进行编辑,获得OsPIN9发生突变的基因编辑株系,对进一步深入研究OsPIN9功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OsPIN9序列设计特异性编辑位点,构建OsPIN9编辑载体,以日本晴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抗性植株,通过PCR鉴定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通过PCR和测序明确OsPIN9的突变类
[目的]建立小麦成株期氮效率评价方法,挖掘和筛选氮高效种质资源,为小麦氮效率的生理机制研究和氮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2018—2020年,以108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4个氮肥处理水平(0、180、240和360 kg·hm-2),调查不同氮水平下小麦株高、穗长、旗叶长、旗叶宽、茎粗、可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和单穗产量11个农艺及产量性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小麦品种进行耐氮性评价和基因型差异分类.[结果]连续2年的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自动集蛋产蛋箱代替传统人工集蛋产蛋箱已经被行业充分认可,成为快大型白羽肉种鸡平养本交饲养模式下主流(集蛋)设备.rn笔者对216批使用各种款式自动集蛋产蛋箱的肉种鸡饲养信息和数据分析得知,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窝外蛋、脏蛋、破蛋、暗纹蛋四种不合格蛋中,对自动集蛋产蛋箱的性能及使用效果影响最大的首要参考指标是窝外蛋的比例,在一些种鸡场,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肉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不同土壤硝态氮残留梯度下减施氮肥后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变化,为保证合理减施氮肥,有效降低麦田土壤硝态氮残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硝态氮残留情况下氮肥减施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产量构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农户施肥相比,监控施肥的氮肥用量减少55 kg·hm-2(26%),产量为5885 kg·hm-2,比农户施肥增产3.1%,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2.4 g·kg-1,与农户施肥相比无显著差异.当1
[目的]解析山苍子间作条件下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茶-山苍子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综合运用GC-MS、ICP-MS,以及16S、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土壤浸提液成分、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间作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土壤中参与氮(N)、磷(P)和锰(Mn)等过程的功能性细菌丰度显著增加,植物致病细菌和真菌丰度显著降低,根系分布层具有溶解磷(P)功能的伯克氏菌属伯克氏菌丰度是对照的86倍,镰刀菌属镰刀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