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寺堡区集民族区、干旱区、移民区、贫困区于一身。为落实好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谋划好“十三五”各项工作,加快追赶发展步伐,红寺堡区在“十三五”期间将突出打好“七场战役”。
一是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红寺堡区作为宁夏扶贫攻坚的重点县,扶贫攻坚工作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最难啃的“硬骨头”。从扶贫成绩来看,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红寺堡区历时16年,将“苦甲天下”“贫困之冠”的西海固贫困带23万人迁移到红寺堡。以红寺堡为主战场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实施,使长期缺水受穷的宁南山区群众走出了祖辈居住的大山,离开望天田,告别苦咸水,种上水浇地,踏上致富路,逐步过上了幸福生活。经过16年矢志不渝的扶贫开发,红寺堡区的贫困人口比重从1999年的75%下降到2014年的23%,贫困发生率下降了55个百分点,先后有10.5万人稳定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5836元,增长11.6倍。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2.42亿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13.97亿元,成功实现了“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喜人目标。国家扶持、军队援建、政策推动、社会参与,让红寺堡用短短十余年时间在亘古荒漠上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移民开发史诗。一个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移民新区已经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傲然崛起。红寺堡区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国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成功范例。
过去的成就来之不易,将来的攻坚之路依然艰辛,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红寺堡区必须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与全区、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是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常年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立地条件差,是宁夏中部荒漠化重点控制区。开发建设之前,人烟稀少、风起尘扬。开发建设以来,红寺堡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平田整地、防沙治沙,历时16年,变一片沙丘为良田,累计开发整理水浇地60万亩,人工造林169.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不到6%,达到了现在的11.8%,昔日宁夏中部的干旱带核心区的广袤荒原,变成了如今的千里粮仓。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红寺堡区的生态环境依旧脆弱,对“生态立区”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必须把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红寺堡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三是打好旅游产业升级战。红寺堡位于牛首山、烟筒山、罗山之间,紧靠富庶美丽的塞上江南发源地吴忠,集沙漠风光、森林景观、草原景观为一体,汇伊斯兰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文化、诗旅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旅游资源体量庞大,潜力巨大。以宁夏移民博物馆、新庄集移民旧址所浓缩的移民文化景观,以云青寺、弘佛寺为代表的佛道文化景观,以罗山叠翠、西邻秋容、石关积雪为代表的罗山春、秋、冬三季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以遍布新区、各具特色的清真寺建筑所展现的回乡文化景观,以黄河梯级扬水景观及区内众多引黄设施所代表的黄河文化景观,以弘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慈善文化景观、工业旅游景观,将红寺堡这片热土装点得多姿多彩,旅游景点的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要在现有的旅游景点开发基础上,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对“移民风情游”“罗山生态游”“航空航模游”“工业产业游”“宗教风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用3~5年时间培育出红寺堡区叫得响的精品旅游线路及景点,使红寺堡区旅游品牌初步形成,旅游知名度逐步扩大,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力争将红寺堡打造成宁夏中部的移民、慈善、航空、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四是打好平安建设翻身战。针对2014年平安建设被列为重点管理县的实际,一年来,红寺堡区围绕自治区、吴忠市平安建设48项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以“大宣传”为载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大联防”为基础,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以“大走访”为纽带,全面摸清民情民意,以“大整治”为抓手,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以“大落实”为保障,扎实推进平安创建,确保了平安建设工作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整改到位。当前,虽然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平安建设工作任务依然繁重。2016年,红寺堡区将继续采取“开处方”的方式,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平安红寺堡建设法治化;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管理技术,推动平安红寺堡建设信息化;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平安红寺堡建设网络化;紧盯考核细则,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平安建设目标任务,实现平安建设成功摘帽。
五是打好文化建设加速战。历经16年的开发建设,23万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汇聚红寺堡,锻造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使红寺堡移民区由开发之初的“文化荒漠”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文化新区”,文化产业发展魅力初显。立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澜壮阔的移民开发历史,红寺堡区先后组织编纂了《荒漠绿洲红寺堡》《红寺堡民间传奇故事集》等富有移民地方特色的文化书籍。区委政研刊物《慈善兴业红寺堡》,文联自办刊物《罗山文苑》成为移民区政策研究、文学创作的旗帜标杆,催生了一大批本土写作队伍。文化活区开花结果,出版发行了《红寺堡移民开发史》《旱塬播绿》《拓荒者》《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集》《罗山神韵》《见证—红寺堡开发建设之路》等系列书籍,累计字数超过350万字,全景记录了红寺堡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发生的巨大变迁,集中展示了党和政府为民谋福祉的鲜活实例,传达了移民新区百姓对党恩、党情的无限感激。2016年,红寺堡区将继续立足四省八县多元移民文化优势,加大移民文化的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移民精品文化力作,用文化富饶这片土地,滋养这片厚土。
六是打好慈善产业提升战。红寺堡作为慈善产业发祥地、黄河善谷核心区,慈善是红寺堡最大的招牌,也是最大的旗帜,这面大旗只能高举,决不能放弃。2016年,红寺堡区将把慈善与工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慈善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通过营造深厚的慈善文化,在全社会造成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氛围,让广大移民群众享受到党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努力建成慈善红寺堡。
七是打好葡萄产业促销战。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品牌优势,壮大经营规模,提升特色品牌,加快葡萄销售走出去、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步伐,努力将红寺堡打造成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生产、加工、观光为一体的明星产区。
(作者系红寺堡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谢 斌
一是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红寺堡区作为宁夏扶贫攻坚的重点县,扶贫攻坚工作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最难啃的“硬骨头”。从扶贫成绩来看,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红寺堡区历时16年,将“苦甲天下”“贫困之冠”的西海固贫困带23万人迁移到红寺堡。以红寺堡为主战场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实施,使长期缺水受穷的宁南山区群众走出了祖辈居住的大山,离开望天田,告别苦咸水,种上水浇地,踏上致富路,逐步过上了幸福生活。经过16年矢志不渝的扶贫开发,红寺堡区的贫困人口比重从1999年的75%下降到2014年的23%,贫困发生率下降了55个百分点,先后有10.5万人稳定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5836元,增长11.6倍。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2.42亿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13.97亿元,成功实现了“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喜人目标。国家扶持、军队援建、政策推动、社会参与,让红寺堡用短短十余年时间在亘古荒漠上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移民开发史诗。一个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移民新区已经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傲然崛起。红寺堡区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国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成功范例。
过去的成就来之不易,将来的攻坚之路依然艰辛,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红寺堡区必须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与全区、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是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常年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立地条件差,是宁夏中部荒漠化重点控制区。开发建设之前,人烟稀少、风起尘扬。开发建设以来,红寺堡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平田整地、防沙治沙,历时16年,变一片沙丘为良田,累计开发整理水浇地60万亩,人工造林169.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不到6%,达到了现在的11.8%,昔日宁夏中部的干旱带核心区的广袤荒原,变成了如今的千里粮仓。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红寺堡区的生态环境依旧脆弱,对“生态立区”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必须把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红寺堡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三是打好旅游产业升级战。红寺堡位于牛首山、烟筒山、罗山之间,紧靠富庶美丽的塞上江南发源地吴忠,集沙漠风光、森林景观、草原景观为一体,汇伊斯兰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文化、诗旅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旅游资源体量庞大,潜力巨大。以宁夏移民博物馆、新庄集移民旧址所浓缩的移民文化景观,以云青寺、弘佛寺为代表的佛道文化景观,以罗山叠翠、西邻秋容、石关积雪为代表的罗山春、秋、冬三季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以遍布新区、各具特色的清真寺建筑所展现的回乡文化景观,以黄河梯级扬水景观及区内众多引黄设施所代表的黄河文化景观,以弘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慈善文化景观、工业旅游景观,将红寺堡这片热土装点得多姿多彩,旅游景点的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要在现有的旅游景点开发基础上,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对“移民风情游”“罗山生态游”“航空航模游”“工业产业游”“宗教风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用3~5年时间培育出红寺堡区叫得响的精品旅游线路及景点,使红寺堡区旅游品牌初步形成,旅游知名度逐步扩大,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力争将红寺堡打造成宁夏中部的移民、慈善、航空、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四是打好平安建设翻身战。针对2014年平安建设被列为重点管理县的实际,一年来,红寺堡区围绕自治区、吴忠市平安建设48项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以“大宣传”为载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大联防”为基础,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以“大走访”为纽带,全面摸清民情民意,以“大整治”为抓手,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以“大落实”为保障,扎实推进平安创建,确保了平安建设工作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整改到位。当前,虽然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平安建设工作任务依然繁重。2016年,红寺堡区将继续采取“开处方”的方式,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平安红寺堡建设法治化;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管理技术,推动平安红寺堡建设信息化;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平安红寺堡建设网络化;紧盯考核细则,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平安建设目标任务,实现平安建设成功摘帽。
五是打好文化建设加速战。历经16年的开发建设,23万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汇聚红寺堡,锻造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使红寺堡移民区由开发之初的“文化荒漠”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文化新区”,文化产业发展魅力初显。立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澜壮阔的移民开发历史,红寺堡区先后组织编纂了《荒漠绿洲红寺堡》《红寺堡民间传奇故事集》等富有移民地方特色的文化书籍。区委政研刊物《慈善兴业红寺堡》,文联自办刊物《罗山文苑》成为移民区政策研究、文学创作的旗帜标杆,催生了一大批本土写作队伍。文化活区开花结果,出版发行了《红寺堡移民开发史》《旱塬播绿》《拓荒者》《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集》《罗山神韵》《见证—红寺堡开发建设之路》等系列书籍,累计字数超过350万字,全景记录了红寺堡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发生的巨大变迁,集中展示了党和政府为民谋福祉的鲜活实例,传达了移民新区百姓对党恩、党情的无限感激。2016年,红寺堡区将继续立足四省八县多元移民文化优势,加大移民文化的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移民精品文化力作,用文化富饶这片土地,滋养这片厚土。
六是打好慈善产业提升战。红寺堡作为慈善产业发祥地、黄河善谷核心区,慈善是红寺堡最大的招牌,也是最大的旗帜,这面大旗只能高举,决不能放弃。2016年,红寺堡区将把慈善与工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慈善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通过营造深厚的慈善文化,在全社会造成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氛围,让广大移民群众享受到党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努力建成慈善红寺堡。
七是打好葡萄产业促销战。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品牌优势,壮大经营规模,提升特色品牌,加快葡萄销售走出去、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步伐,努力将红寺堡打造成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生产、加工、观光为一体的明星产区。
(作者系红寺堡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谢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