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抓好震前宏观异常

来源 :山西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抓好震前宏观异常田苏平(山西省忻州行署地震局)抓好震前各类宏观异常现象,目的是为了搞好宏微观观测项目的综合分析判断,力求较准确地搞好地震预测预报;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使我国在新的地震活跃期大大增强防震减灾能力;也为了我国在21世纪更安全、更发达
其他文献
为提高太原基准台地震综合预报的决策水平,使计算机在台站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首先建立起太原台观测资料数据库,其中包括前兆数据库和测震数据库;其次收集、掌握地震学方法及前兆各单项手段分析预报实用化攻关软件成果,并结合太原基准地震台观测资料处理、分析预报系统化、适时化,进而提高台站的分析预报水平。在构思和总体设计上,数据库的建立,力求做到台站各观测项目的资料按照地震数据库格式要求存入硬盘的
期刊
滹沱河上游断陷盆地位于山西断陷带的中北部。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断陷盆地边缘受活动性正断层控制。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划分出忻州地区未来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段。经过多年野外实地考察,对区内的地震构造、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行了卫星照片的解译,确定康氏面(20km左右)为易震层。发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滹沱河上游断陷盆地,由于地壳岩性的不均一分布,使地壳块体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分层,水平方向上表
期刊
晋陕豫交界区位于汾渭地震带的南端,南依秦岭褶皱山系北麓,北靠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多变,是历史上强震的多发部位。地球物理场研究表明,区内深浅部重力异常较为集中,重力梯级带几乎全部围绕着盆地周边和断陷带展布,反映了古生代以来地壳上部垂直差异运动的强烈程度,与历史地震活动相吻合。地震活动表明,区内中强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在未来10a乃至较长时间内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的危
期刊
1995年1月17日在兵库县南部发生的7.2级地震,死亡5500余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震害最严重的地震。作为地震学、地震预报研究人员的我,面对如此灾害痛感无能为力。这次地震作为日本西南带内即日本中央构造线之北侧发生的地震,属一般性地震。尽管不少地震学者曾指出阪神地区存在地震危险,但一般以“关西无地震”的说法居多,对地震的防灾意识较差。这种认识的错误已为这次地震所证实。这次地震宣告了日本西南部地震
期刊
1993年6月26日在太原附近发生MS4.3地震,1994年4月26日在山西孝义附近发生MS4.4地震。这2次地震均发生在国家地震局1993年初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区和地震危险区内,并位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的重力监测网内,为研究这2次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该区重力监测网始建于1991年12月,至今已进行过9次复测。太原4.3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的概况如下:(1)自建点之日起至
期刊
通过对大同—阳高6.1级震群现场前兆分析工作的进一步研究,了解到现场前兆分析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及其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起的巨大作用。现场前兆分析是用有限人员、有限数据,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做出临震及中、短期预报,特别是临震的分析判断是能得到立即验证的。我国现场预报的准确率达20%~30%,可见现场前兆分析工作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为做好这一工作,要求现场工作
期刊
“地下流体储量变化是地震和多种前兆发生的附加力源”的新观点、新思路认为一种天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地下流体储量的变化,是一种附加力源。定襄台水氡自1995年9月份以来,其水氡值变化曲线出现反年动态的变化,1996年5月份以后,氡值增大,6月份氡值在趋势上升的背景上出现一组短临突跳变化,最大幅度达51.1Bq/L,且变化幅度超过了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出现的一组短临突跳异常,对此异常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
期刊
浅析山西中南部重力测量的异常变化王建全(山西省地震局)山西中南部重力测量于1991年9月开始踏勘选点,同年12月布网建点。在φN35°00~φN37°51′,λE110°40′~λE112°45′范围内布设了46个点,构成6个闭合环的重力测网。测网...
期刊
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发生5.7级地震,10月19日再次发生6.1级地震,同日又在当地发生了3次5级以上地震。这次地震是1815年平陆634级地震后,山西地震带发生的强度最大的地震。1.5a以后,即1991年3月26日又在大同—阳高一带发生了5.8级地震,在此之前,1月29日在忻州亦发生5.1级地震。综合分析了大同—阳高6.1级地震各前兆学科震前、震后的变化情况,将所有震后变化按其
期刊
对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ML6.1地震的前兆异常频次、空间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依照地震多点多项前兆异常形态“出现—转折—结束”统计上的相似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别绘制出月频次及结束旬频次图像。指出,用曲线的峰值对震情可进行短期、短临及临震追踪预报。a)异常频次和转折频次的空间特征地震前,从1987年6月至1989年10月,在距震中320km范围内观测到了丰富可靠的异常70多项,对异常和异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