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斧形皮瓣在睑缘痣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睑缘色素痣是皮肤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较小的睑缘痣常用激光治疗,但对于较大睑缘痣,或者侵犯了睫毛根部睑板及结膜的睑缘痣,则需要手术切除,不仅要将皮肤面肿物切除,还要将睑板及结膜面的病变一起切除,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容易形成局部瘢痕或睫毛缺失,影响外观.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采用改良带睫毛斧形皮瓣法修复痣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取得满意效果。

其他文献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复发且难以治愈。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四肢伸侧、头皮和背部以及生殖器部位覆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银屑病的发病率具有地理性和种族性差异,欧洲的患病率约为2%~4%,约20%-30%的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系统性治疗,才能控制症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质量的降低和负面情绪的增加。外用药物一直是治疗轻度银屑病(受累体表面积低于10%)的主要方法,同时外用药物也常与系统性
期刊
患者男,60岁,发现右面部结节7年就诊于我科.患者于7年前右面部出现米粒大小灰白色丘疹,无临床症状,未予治疗,逐渐增大,近两月瘤体迅速增大,至鸽蛋大小,中央出现绿豆大小溃疡,并可见少量淡黄色及血性渗出物,自行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药物,无明显好转.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面颊部见一约3.5 cm×3.3 cm大小灰白色至淡红色结节,界
期刊
目的 探讨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白癜风患者分为2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组30例和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组30例.负压吸疱获取患者正常表皮片,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经2~5代体外培养,受皮区应用超脉冲CO2激光磨削去表皮后进行黑素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均至少跟踪观察6个月.结果 3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平均复色47%,7例复色面积超过90%,9例复色面积为50%~89%,5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对强脉冲光治疗后面部皮肤修复的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对298例强脉冲光术后患者的面部皮肤外用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或生理氯化钠溶液面膜,并对其中68例患者第3、7、14天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同时对所有患者的结痂脱落情况、患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4d后,在68例患者中,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为25.32±4.14,经表皮水分丢失为14.0
期刊
为了抵御有害活性氧簇的生成,细胞应对内源性代谢或环境应激压力的主要策略是诱导产生抗氧化剂和(或)第二相解毒酶.存在一部分的第二相酶专门针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例如,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能够使反应性醌失活;血红蛋白氧化酶1(HO-1)能够产生有效的抗氧化剂胆红素,刺激铁蛋白生成,减少游离铁含量,后者是Fenton反应的催化剂;γ-谷酰基半胱氨酸合成酶(GCL)调控谷胱甘肽的生产,
期刊
患者男,44岁,发现右食指包块6个月.约6个月前发现右食指米粒大小结节,伴轻微疼痛,未治疗.以后肿块逐渐增大,疼痛加剧,轻微瘙痒,有时渗出淡血性液体.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未触及表浅淋巴结肿大.皮肤科情况:右食指末节背侧有一类长圆形包块,约1.0 cm×1.5 cm×1.0 cm,表面糜烂,结黑色痂,可见淡血性渗出物.肿块不可移动,质硬,与表皮连接,与周围分界不清晰,触痛明显
期刊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om,XP)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主要为色素沉着、干燥、萎缩、角化或癌变,日晒后病情加重.XP患者皮肤细胞内的DNA受日光紫外线照射损伤后,因细胞内先天性缺乏核酸内切酶而不能修复,易形成带有异常DNA的细胞株,故易发生癌变[1],有时会诱发多种皮肤癌[2].根据国外报道,XP患者100%会发生癌变[3],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预
期刊
绝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且有30%以上的患者会留下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和生活质量.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联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入院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激素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
期刊
目的 探讨蘘荷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淋巴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蘘荷氯仿提取物(CFMG)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α分别诱导或按不同顺序联合诱导HDMEC不同时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水平.使用γ计数器测定HDMEC对T淋巴细胞和Ra
目的 检测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中的突变位点.方法 对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128 mg/L]、20株大观霉素敏感菌株(MIC 32 mg/L和16 mg/L各10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DNA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16S rRN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的16S rRNA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其中2株(MIC>256 mg/L)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