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能否称之为一种智力?运动是否具有智力?运动的智力是与其他领域智力相同还是有其特殊性?何为“运动智力”?如何测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引发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思考,同时也是学者们近年来对运动智力研究趋势。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对运动智力概念的众说纷纭,导致运动智力测量研究无法开展,最终运动智力沃土无法应用于实践过程中,还在等待开发。
1 关于“智力概念”
谈到运动智力就必然要了解“智力”,智力犹如运动智力的母体。由于研究学科和角度的不同,学者们以及各学科之间对于智力的定义也有所不同。Alfred Binet认为智力是一种处理言语问题和数量化问题的能力。Combs 和Estes认为智力标示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础的适应性行为,这种行为的有效性是由认知过程及其运行来指导的。A·CraigFisher认为智力取决于某一特定时刻进行加工的知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还取决于大脑对和当前任务的信息进行检索(提取)和编码(储存和表征)的能力。概括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看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①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②智力是学习能力。③智力是处理复杂事物和抽象思维能力。④智力是各种能力的总和。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智力是各种能力的总和。所谓各种能力,系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能力而言,而以思维力为核心。教育学家认为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生物学家认为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计算机科学学家认为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能力。从以上定义我们大致可以将智力归纳为具有以下特点的能力总和:(1)解决问题的能力;(2)适应环境能力;(3)信息加工、提取、编码能力;(4)学习能力;(5)抽象思维、推理、观察、想象、记忆、注意、判断等能力;(6)有效完成任务能力;(7)各种能力的总和。
2 关于“运动与智力关系”
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以下5种:(1)“无关论”:贺秀夫,相原(日本)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肌肉活动,运动水平的高低不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这种观点较为早期,随着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推进逐渐被推翻。(2)“互存论”:松井三雄、上田和小彬认为,“运动水平的好坏受智力水平的制约,体育运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该派认为运动与智力是相互关系。这类观点较为托大了智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不等同于智力,智力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受运动水平的影响,反之亦然。(3)“运动智力结构论”,运动具有专门的智力结构。体育信念,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极为构成运动智力结构的三要素。(4)成分论认为运动是智力在各个领域表现形式中的一种,所拥有的智力成分与其他专业领域相同,只是因运动对智力要素需求侧重点的不同,而是某些智力子要素的水平高于在其他领域方面的水平。(5)“智力制约论”:体育领域在堆智力与运动关系的问题研究上,普遍认为智力制约运动水平,具体表现在不同专项具有不同的智力特征、不同技能学习阶段所要求的智力特征不同、不同运动水平的智力特征具有差异等。
综上,智力与运动的关系既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亦非共存关系。智力与运动是为个体所具有的两种能力,二者之间互为配合关系。智力通过接受外界刺激与大脑内部模式之间形成契合,通过智力调控从而最后形成程序输入身体肌肉及神经系统,而运动则对智力所形成的程序通过身体得以呈现。因此运动与智力是整个过程中的先后组成部分,智力为运动进行程序编码,而运动为智力进行行为演绎。
3 关于“运动智力概念”
国外对运动智力概念主要从运动情景与非运动情景两个角度界定。前者观点主要是:Fisher则认为“运动真正的智力是运动技能纯熟状态”。Berendsen认为“是以灵活的、有效的、高效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在不同环境中理解、觉察、解决功能性问题的能力”。王刚认为“运动智力是一种潜在的,有效适应环境的总合力”。张力为认为“是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王海宏认为“是包括观察、记忆、想象、知觉、言语理解、操作思维,以及一些项目特征的智力因素”。王洪彪认为“是在具体运动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非运动情景取向派认为运动不仅局限于体育运动中,而且也存在与日常生活中。Noah·Riskin认为“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利用空间知觉、本体感觉以及感知觉综合作用,通过肢体的运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是较好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物能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Andreas Lindanl指“是阅读比赛、阅读自己、阅读他人的能力,包括知觉能力和认知能力”。国内学者王丹等人认为“是在运动过程中,大脑对空间知觉、感知觉、重力预判、本体感觉,协调等信息加工结果的运动能力”。综上,运动智力应是指个体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通过大脑对所面临的一切相关环境刺激传入大脑而进行的心理、认知等内部能力的加工调控,作用于身体肌肉等最终表现出来的对运动相关问题解决、学习、适应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4 关于“运动智力要素”
Fisher提出影响运动智力的要素包括信息加工,提取、筛查信息,确定信息形成行动模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决策等。Nash Riskin认为是感知觉,本体感觉,空间知觉,身体多自由度的协调等。王丹认为应包括注意力,继时性加工水平,计划性等。葛春林认为是反应速度,认知策略,认知方式。王洪彪,周成林提出从纵向上应按照一般智力、运动智力、专项运动智力模式划分,横向上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推理。荣敦国等人的研究认为包括运动节奏感、空间感、平衡感、直觉思维、意志注意、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形象思维、情绪记忆等。因此个体心理、认知能力、神经感受等的控制这三方面的能力成为个体运动智力的全部要素源。通常人们总会在个体运动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知道不代表做到”。知道指的是内部各种提取、加工等,做到指的是肌肉骨骼及神经传感系统等,而将大脑加工、编写的动作程序植入到身体记忆中,并使身体记忆与程序编码完美契合并形成特定动作的无形之手即为运动智力的第三要素。
5 关于“运动智力测量”
近年来对于运动智力测量方面主要呈现在从前人关于运动智力要素划分中抽取一种个人较为倾向的划分方法运用于某一专项运动智力或某一类运动群体的运动智力测量操作。而在目前运动智力概念、要素划分各抒己见的状况下进行的测量操作其理论上是不夯实的,出现运动智力测量無法落于实处的根本在于对概念的不清晰,要素的不确定。因此要想实现将运动智力测量模式化需要将前两问题解决。
6 结语
运动智力的研究虽然已经历时较长时间,但由于受概念不清晰化,要素划分多样化的特点影响而一直停滞不前。关于智力与运动的关系上观点各有不同,在此文中对于二者关系认为不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也不属于前文所列举的5中关系,而是先后环节关系。智力先于运动开始并调控运动,运动后于智力对动作做出呈现。基于这种关系的运动智力是需要具有智力概念,并将智力与运动二者关系糅和在一起的关于解决和学习运动的各种能力的总合力。固然,对于运动智力要素划分必然基于概念基础所谈及的大脑等内部能力、身体肌肉等外部能力,以及将内外能力衔接的结合能力三种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
总之,真正的运动智力概念、要素划分应该是能够指导人们对个体运动进行全面、准确的智力方面的测量,并且依据测量结果发现运动的具体不足与缺失。
(作者单位: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2.文山实验小学)
1 关于“智力概念”
谈到运动智力就必然要了解“智力”,智力犹如运动智力的母体。由于研究学科和角度的不同,学者们以及各学科之间对于智力的定义也有所不同。Alfred Binet认为智力是一种处理言语问题和数量化问题的能力。Combs 和Estes认为智力标示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础的适应性行为,这种行为的有效性是由认知过程及其运行来指导的。A·CraigFisher认为智力取决于某一特定时刻进行加工的知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还取决于大脑对和当前任务的信息进行检索(提取)和编码(储存和表征)的能力。概括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看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①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②智力是学习能力。③智力是处理复杂事物和抽象思维能力。④智力是各种能力的总和。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智力是各种能力的总和。所谓各种能力,系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能力而言,而以思维力为核心。教育学家认为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生物学家认为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计算机科学学家认为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能力。从以上定义我们大致可以将智力归纳为具有以下特点的能力总和:(1)解决问题的能力;(2)适应环境能力;(3)信息加工、提取、编码能力;(4)学习能力;(5)抽象思维、推理、观察、想象、记忆、注意、判断等能力;(6)有效完成任务能力;(7)各种能力的总和。
2 关于“运动与智力关系”
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以下5种:(1)“无关论”:贺秀夫,相原(日本)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肌肉活动,运动水平的高低不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这种观点较为早期,随着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推进逐渐被推翻。(2)“互存论”:松井三雄、上田和小彬认为,“运动水平的好坏受智力水平的制约,体育运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该派认为运动与智力是相互关系。这类观点较为托大了智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不等同于智力,智力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受运动水平的影响,反之亦然。(3)“运动智力结构论”,运动具有专门的智力结构。体育信念,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极为构成运动智力结构的三要素。(4)成分论认为运动是智力在各个领域表现形式中的一种,所拥有的智力成分与其他专业领域相同,只是因运动对智力要素需求侧重点的不同,而是某些智力子要素的水平高于在其他领域方面的水平。(5)“智力制约论”:体育领域在堆智力与运动关系的问题研究上,普遍认为智力制约运动水平,具体表现在不同专项具有不同的智力特征、不同技能学习阶段所要求的智力特征不同、不同运动水平的智力特征具有差异等。
综上,智力与运动的关系既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亦非共存关系。智力与运动是为个体所具有的两种能力,二者之间互为配合关系。智力通过接受外界刺激与大脑内部模式之间形成契合,通过智力调控从而最后形成程序输入身体肌肉及神经系统,而运动则对智力所形成的程序通过身体得以呈现。因此运动与智力是整个过程中的先后组成部分,智力为运动进行程序编码,而运动为智力进行行为演绎。
3 关于“运动智力概念”
国外对运动智力概念主要从运动情景与非运动情景两个角度界定。前者观点主要是:Fisher则认为“运动真正的智力是运动技能纯熟状态”。Berendsen认为“是以灵活的、有效的、高效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在不同环境中理解、觉察、解决功能性问题的能力”。王刚认为“运动智力是一种潜在的,有效适应环境的总合力”。张力为认为“是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王海宏认为“是包括观察、记忆、想象、知觉、言语理解、操作思维,以及一些项目特征的智力因素”。王洪彪认为“是在具体运动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非运动情景取向派认为运动不仅局限于体育运动中,而且也存在与日常生活中。Noah·Riskin认为“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利用空间知觉、本体感觉以及感知觉综合作用,通过肢体的运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是较好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物能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Andreas Lindanl指“是阅读比赛、阅读自己、阅读他人的能力,包括知觉能力和认知能力”。国内学者王丹等人认为“是在运动过程中,大脑对空间知觉、感知觉、重力预判、本体感觉,协调等信息加工结果的运动能力”。综上,运动智力应是指个体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通过大脑对所面临的一切相关环境刺激传入大脑而进行的心理、认知等内部能力的加工调控,作用于身体肌肉等最终表现出来的对运动相关问题解决、学习、适应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4 关于“运动智力要素”
Fisher提出影响运动智力的要素包括信息加工,提取、筛查信息,确定信息形成行动模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决策等。Nash Riskin认为是感知觉,本体感觉,空间知觉,身体多自由度的协调等。王丹认为应包括注意力,继时性加工水平,计划性等。葛春林认为是反应速度,认知策略,认知方式。王洪彪,周成林提出从纵向上应按照一般智力、运动智力、专项运动智力模式划分,横向上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推理。荣敦国等人的研究认为包括运动节奏感、空间感、平衡感、直觉思维、意志注意、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形象思维、情绪记忆等。因此个体心理、认知能力、神经感受等的控制这三方面的能力成为个体运动智力的全部要素源。通常人们总会在个体运动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知道不代表做到”。知道指的是内部各种提取、加工等,做到指的是肌肉骨骼及神经传感系统等,而将大脑加工、编写的动作程序植入到身体记忆中,并使身体记忆与程序编码完美契合并形成特定动作的无形之手即为运动智力的第三要素。
5 关于“运动智力测量”
近年来对于运动智力测量方面主要呈现在从前人关于运动智力要素划分中抽取一种个人较为倾向的划分方法运用于某一专项运动智力或某一类运动群体的运动智力测量操作。而在目前运动智力概念、要素划分各抒己见的状况下进行的测量操作其理论上是不夯实的,出现运动智力测量無法落于实处的根本在于对概念的不清晰,要素的不确定。因此要想实现将运动智力测量模式化需要将前两问题解决。
6 结语
运动智力的研究虽然已经历时较长时间,但由于受概念不清晰化,要素划分多样化的特点影响而一直停滞不前。关于智力与运动的关系上观点各有不同,在此文中对于二者关系认为不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也不属于前文所列举的5中关系,而是先后环节关系。智力先于运动开始并调控运动,运动后于智力对动作做出呈现。基于这种关系的运动智力是需要具有智力概念,并将智力与运动二者关系糅和在一起的关于解决和学习运动的各种能力的总合力。固然,对于运动智力要素划分必然基于概念基础所谈及的大脑等内部能力、身体肌肉等外部能力,以及将内外能力衔接的结合能力三种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
总之,真正的运动智力概念、要素划分应该是能够指导人们对个体运动进行全面、准确的智力方面的测量,并且依据测量结果发现运动的具体不足与缺失。
(作者单位: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2.文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