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塞弗:电视新闻的传奇人物

来源 :疯狂英语·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他以84岁高龄宣布退休,遗憾的是,他还没来得及享受退休生活,就在一周后因病去世,可以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从24岁起,他就在电视新闻业打拼。他曾在中东和越战前线采访,先后采访过九场战争,他关于越战的揭露性报道促成了美国国内舆论向反战方向扭转。他在1970年加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六十分钟》新闻节目,成为主播之一,一干就是46年,是为这个节目工作时间最长的记者。他精湛的叙事方式和友善平和的采访技巧一直是新闻界的标杆。从业以来,他获奖无数,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电视观众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他,就是电视新闻界泰斗级人物——莫利塞弗。
  参考译文
  莫利·塞弗从事电视新闻报道61年,其中有46年在这个节目工作,是《六十分钟》资历最深的人。以行者的角度说,他的历程也堪称纪录:他坐过飞机、火车、船,甚至骑着自行车跑遍天涯海角,而且有些地方通常不止去一次。
  他到35岁时就已经去过欧洲、中东、非洲和东南亚作新闻报道。莫利见识渊博、报道出色,在今时今日可谓无人能及。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所有人的新闻报道都更上一层楼。他的文笔是同行人中最棒的,他的刻苦、仁慈和幽默名扬千里。
  这个行业节奏很快,有时竞争异常激烈。他勤奋过人,才智过人,采访时总是尽力寻根究底,加上比他人长寿,结果是他不仅从业至今,而且成绩斐然。
  汤姆·布罗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播音员):他不会自视过高,让人觉得他矫揉造作。在电视屏幕上,他展现的是他的真我。他的嗜好、才智和幽默全部都表露无遗,大家有目共睹。
  但莫利坚信,精彩的电视节目有一点至关重要。莫利:节目要以观众耳听的为重,而非眼看的内容。言语比影像更有影响力。
  换句话说,文笔很重要。
  莫利:他站在指挥台上紧盯着下面,好像一只和蔼可亲的猛禽,目光越过硕大的鸟喙注视着乐团成员。
  不管是对指挥家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的描写,还是对已故伟人的专题介绍,他的稿件如同乐章般精彩。莫利:在他挚爱的法国乡村,在他画笔下栩栩如生的麦田边缘,是文森特·梵高的长眠之地。
  大卫·麦卡洛(历史学家):他行文精辟,不造作,不卖弄。镜头所表现的一切因他的旁述和报道而更有深度、更具人性价值。换了其他记者肯定达不到同样的效果。
  他从事电视新闻报道61年,报道的题材从冷战到网络空间,应有尽有。他的节目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洞察力和智慧,以及幽默感。
  杰夫·费格(监制):我认为,莫利最令人钦佩的就是其涉猎范围之广。我是说,我相信在电视新闻史上,若论作品的重要性、多样性和数量之大,没有人比得上莫利·塞弗。
  莫利·塞弗在24岁时碰到了改变其一生的机会。他被加拿大广播公司——加拿大最重要的广播电视网——聘用为电视新闻撰稿人。他很快就成了一名驻外记者,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他的护照很快就填得满满的。他从在伦敦的基地报道阿尔及利亚和塞浦路斯的战争,他曾到布达佩斯、特拉维夫、安曼、大马士革和罗马进行采访。1963年末,莫利获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高层的赏识,应邀加入该公司的伦敦分社。但他刚刚在伦敦安顿下来,就被六千英里(约9600公里)以外的一场战争卷了进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纽约的高层打电话告诉他:“你要去越南了。”他一共去了三趟越南,用海明威式的简洁语言进行报道。
  莫利:眼前的景象就像朝鲜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旧新闻片。同样的年轻脸孔,同样的破碎山河,同样的痛苦煎熬。
  大卫:他的话饱含同情,同时也带有一种忧愁和伤感。
  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几年后,他登上了由伦敦飞往纽约的飞机,加盟《六十分钟》节目。对于莫利来说,加盟这个节目是一场赌博,因为当时节目正在摸索前进,收视率并不理想。
  而在46年后……
  莫利:我是莫利·塞弗,以上这些就是今晚《六十分钟》节目的内容。
  他是在黄金时段电视节目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将重点研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 学生 自主学习 培养  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开发自主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英语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