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山水画论著作,为后世山水画的审美倾向奠定了基础,对山水画创作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炳信奉佛教师从名师释慧远,著有《明佛论》。本文将探讨宗炳在《明佛论》中佛学思想对其山水画论观点的影响。
【关键词】神不灭;形神;感应;传神
一、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世袭士族。宗炳的祖父宗承,任宜都太守,父亲宗繇之,为湘乡令。妻罗氏。生于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即公元375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即公元443年,年六十九岁。宗炳信奉佛教,师从东晋时期的名僧释慧远,宗炳晚年著有佛学论文《明佛论》、《答何衡阳书》、《又答何衡阳书》,《画山水序》。
二、《画山水序》成于公元430年前后,是中国第一篇山水美学理论性质的论文。通篇围绕着以下几个观点展开:一、提出了“道”、“理”、“神”、“灵”、“圣”;二、探讨了山水画中的远近、透视的问题。比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创立远近法的年代约早一千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三、将“传神论”拓展到山水画之中。“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四、提出了山水画功能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五、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也就是后来说的“师造化”。除去第二点对于透视、画法的问题外,其他观点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
三、《画山水序》开篇中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明佛论》中提到:“若老子与庄周之道,松乔列真之术,信可以洗心养身”。在宗炳看来“澄怀”与“洗心”是一致的,“澄怀”澄清怀抱,使胸无杂念,来品味万物之物象。佛教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化生)、人、畜牲、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出自《六趣轮回经》、《大藏经》)“洗心”同样也是洗去心中污浊杂念修养身心,寻求来世得到好的报应。此处的“含道映物”、“澄怀味象”或“澄怀味道”中的“道”是老庄之道。《道德经》提到:“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
魏晋南北朝的晋宋交替时期发生了佛学与玄学的合流,进而出现了许多以玄解佛的思潮,佛学有意将玄学中的道物概念引入佛学来解释佛学中因果论。“洗心修身”中的“心”影响着人们看待、体味物象的方式。“夫《洪范·庶征》休咎之应,皆由心来;“心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因此宗炳认为,“洗心方可澄怀,澄怀方能观道”,
四、宗炳将“传神论”扩展至山水画的范围,认为山水有其神,“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明佛论》:“无生则身,无身而有神,法身之谓也”。法身是身体之神,在烦恼灭尽后能从肉体中超脱显现出来。《明佛论》另一段中也有记载:“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宿缘绵邈,亿劫乃报乎!”
宗炳是“神不灭”论的支持者,“神不灭”以佛教不灭论为基础,吸收先秦道家思想以及老庄关于重神轻形的思想,主张神妙而形粗,反对形灭神灭。“若使形生而神生,形死则神死,则宜形残神毁,形病神困。……而感托岩流,肃而一体,设使山崩川竭,必不与水土俱亡矣。”山水之神只是寄托于水土之中,不会随着水土消失而毁灭。“重神轻形”是魏晋时期艺术理论的一大特点。
五、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必会与审美主体的画家发生精神层面的交流。宗炳主张感受山水神要“栖丘遁谷” 、“以应目会心”。他的隐逸思想对此影响颇深,“隐逸思想”源于玄学,特别是庄老之学,加之当时“清议”之风盛行,士大夫开始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宗炳将山水审美中的主客体关系表述为“应会感神”。“感应”本为玄学中的观点,《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种思想后来被佛学所吸收,成为释慧远“感应说”的基础,与佛教般若学的缘起论结合在一起用以解释现象世界中变化产生的原因。宗炳肯定了山水美的审美价值,提高了山水画的功能。
山水的审美价值以及山水画的功能是建立在“神不灭”的基础上,通过“感应”得以体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描述了观者从感官到心再到神的完整审美体验过程。
结语
宗炳佛学信仰对其画论观点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生发作用,《明佛论》又是其佛学思想集大成之作。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宗炳《明佛论》中的佛学思想与其画论观点的相通之处。
参考文献:
[1]陈传席 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雍文昴. 佛玄合流与晋宋之际画论家交游研究. 人民出版社,2016
[3]陈传席. 六朝画论研究 中国青年出版社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陈传席,刘庆华.精神的折射——中国山水画与隐逸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7] 勃吕奈莱斯克(PhilippeBrunellesco,1377-1446),意大利画家,创立远近法
[8]《六趣轮回经》是日称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
[9]大藏经为佛教经典的总集,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有多个版本,比如乾隆藏、嘉兴藏等。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的不同可分为汉文、藏文、巴利语三大体系。
【关键词】神不灭;形神;感应;传神
一、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世袭士族。宗炳的祖父宗承,任宜都太守,父亲宗繇之,为湘乡令。妻罗氏。生于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即公元375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即公元443年,年六十九岁。宗炳信奉佛教,师从东晋时期的名僧释慧远,宗炳晚年著有佛学论文《明佛论》、《答何衡阳书》、《又答何衡阳书》,《画山水序》。
二、《画山水序》成于公元430年前后,是中国第一篇山水美学理论性质的论文。通篇围绕着以下几个观点展开:一、提出了“道”、“理”、“神”、“灵”、“圣”;二、探讨了山水画中的远近、透视的问题。比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创立远近法的年代约早一千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三、将“传神论”拓展到山水画之中。“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四、提出了山水画功能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五、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也就是后来说的“师造化”。除去第二点对于透视、画法的问题外,其他观点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
三、《画山水序》开篇中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明佛论》中提到:“若老子与庄周之道,松乔列真之术,信可以洗心养身”。在宗炳看来“澄怀”与“洗心”是一致的,“澄怀”澄清怀抱,使胸无杂念,来品味万物之物象。佛教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化生)、人、畜牲、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出自《六趣轮回经》、《大藏经》)“洗心”同样也是洗去心中污浊杂念修养身心,寻求来世得到好的报应。此处的“含道映物”、“澄怀味象”或“澄怀味道”中的“道”是老庄之道。《道德经》提到:“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
魏晋南北朝的晋宋交替时期发生了佛学与玄学的合流,进而出现了许多以玄解佛的思潮,佛学有意将玄学中的道物概念引入佛学来解释佛学中因果论。“洗心修身”中的“心”影响着人们看待、体味物象的方式。“夫《洪范·庶征》休咎之应,皆由心来;“心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因此宗炳认为,“洗心方可澄怀,澄怀方能观道”,
四、宗炳将“传神论”扩展至山水画的范围,认为山水有其神,“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明佛论》:“无生则身,无身而有神,法身之谓也”。法身是身体之神,在烦恼灭尽后能从肉体中超脱显现出来。《明佛论》另一段中也有记载:“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宿缘绵邈,亿劫乃报乎!”
宗炳是“神不灭”论的支持者,“神不灭”以佛教不灭论为基础,吸收先秦道家思想以及老庄关于重神轻形的思想,主张神妙而形粗,反对形灭神灭。“若使形生而神生,形死则神死,则宜形残神毁,形病神困。……而感托岩流,肃而一体,设使山崩川竭,必不与水土俱亡矣。”山水之神只是寄托于水土之中,不会随着水土消失而毁灭。“重神轻形”是魏晋时期艺术理论的一大特点。
五、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必会与审美主体的画家发生精神层面的交流。宗炳主张感受山水神要“栖丘遁谷” 、“以应目会心”。他的隐逸思想对此影响颇深,“隐逸思想”源于玄学,特别是庄老之学,加之当时“清议”之风盛行,士大夫开始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宗炳将山水审美中的主客体关系表述为“应会感神”。“感应”本为玄学中的观点,《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种思想后来被佛学所吸收,成为释慧远“感应说”的基础,与佛教般若学的缘起论结合在一起用以解释现象世界中变化产生的原因。宗炳肯定了山水美的审美价值,提高了山水画的功能。
山水的审美价值以及山水画的功能是建立在“神不灭”的基础上,通过“感应”得以体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描述了观者从感官到心再到神的完整审美体验过程。
结语
宗炳佛学信仰对其画论观点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生发作用,《明佛论》又是其佛学思想集大成之作。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宗炳《明佛论》中的佛学思想与其画论观点的相通之处。
参考文献:
[1]陈传席 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雍文昴. 佛玄合流与晋宋之际画论家交游研究. 人民出版社,2016
[3]陈传席. 六朝画论研究 中国青年出版社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陈传席,刘庆华.精神的折射——中国山水画与隐逸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7] 勃吕奈莱斯克(PhilippeBrunellesco,1377-1446),意大利画家,创立远近法
[8]《六趣轮回经》是日称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
[9]大藏经为佛教经典的总集,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有多个版本,比如乾隆藏、嘉兴藏等。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的不同可分为汉文、藏文、巴利语三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