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ni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的史实。
  【教学重难点】《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大国崛起》片段。
  设计问题: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师生合作探究)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文化上: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瓦特改良蒸汽机。
  外交上:在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
  问题探究:“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当今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一、前提:光荣革命
  (一)学生自学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光荣革命”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1.《大宪章》这个文件是什么矛盾斗争的产物?它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英国传统议会对王权有何限制?
  3.到了17世纪初期,议会与国王为何会产生冲突?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
  4.什么事件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其结果、影响如何?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略)
  (三)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1.光荣革命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原因。复辟王朝的施政措施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2.意义。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学生自主学习该目相关内容,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1.《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多媒体展示材料)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2.《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利?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3.《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1)英国国王。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不受制约。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2)议会权力。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的权力。
  4.从上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1)目的: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
  (2)结果: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重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产生方式;2.内阁成员及相互关系;3.内阁与议会的关系;4.首相的权利。
  四、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原因、条件;2.影响。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和意义
  1.历史进步:结束君主專制制度。
  2.保障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稳定社会:稳定社会秩序。
  4.提供范式:为世界提供政治发展模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探讨新课程下历史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研讨主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内化反馈”展开教学,采取情境导入、设问释疑、启发引导、探究、比较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实践、探索、完善历史新授课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问题探究的兴趣浓厚,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有新知识的生成。
  注:该文系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GS【2015】GHB0278。
  补充说明:本刊上期83页《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在诚信中成长》一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思品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D/2015/02/099。
其他文献
2015年浙江省衢州市《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第21题从一些独到的角度给人以启迪。这道题是这样的: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看,A地区位于。B地区所在国与我国共同濒临洋,该地居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3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景观②对应的地区是(填字母A或B),并分析制约该地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3分)  (3)请列表比较A、B两地区人们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探索一:理念创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发思维  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前提条件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
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广泛地引用多方面的历史材料来讲解历史概念。因此,初中生仅凭历史教材是难以深入理解这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历史概念呢?本文结合历史细节教学和概念教学的研究,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相关教学为例,对历史细节的提出、探究、运用进行实践探讨。  一、历史细节的提出  历史知识原本是生动有趣的,但由于篇幅
预设指的是教学活动发展的预测和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和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教学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对话,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多元的、動态的过程。课堂教学生成的新特点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学过程既不能僵化地执行预设的轨迹,又能够对变化的、动态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把握与掌控,使生成具有明确的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当中,英语学科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学科。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四项学习中,阅读的学习是其中一项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掌握不仅关乎着学生英语阅读方面的技巧和解题思路,还能够促进和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的英语相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来说,单词量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
《圣雄甘地》是高中历史选修4中的内容,相比起三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地位并不显得那么突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持轻视的态度;而提起甘地,人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瘦骨嶙峋的苦行僧艰难地摇着纺纱车的情景,对于距离那个时代十分遥远的学生来说,不解、嫌弃、鄙薄是他们脸上最常流露出的表情。所以,让学生感受甘地的道德灵魂,是本节课的首要主旨。  “什么是圣雄”是我每次上这节课都会提起的开场白。有大胆的学生会
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核心素养观点一经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就转移到了如何让学生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未来教育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将实现从学科到学生、从单一到多元的变革。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中的体现,就是高中生学习地理之后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格,具体来说就是具备核心的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思维与地理品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河南省思想政治优质课教学展示活动是河南省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探索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路径成果的集中汇报。课堂教学凸显了“立德树人细无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共一色;精致预设,精彩生成和美曲;师生相伴而行共成长;学生的精彩表现与教师的个人魅力相辉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一体;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浓缩。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蕴藏着丰富的成语典故资源。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教科书中的成语典故,激发学生主动寻求、积累、升华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博大深厚,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对成语典故运用不当或掌握相关知识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笔者就合理、巧妙地运用成语典故,为提升课堂内涵、升华历史教学进行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