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兴起的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对发韧于此背景下的欧柏林学院与中国一百多年的交流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初步分析了支撑欧柏林师生与中国交往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原因。
美国学生海外传教欧柏林铭贤山西农业大学欧柏林帮(The Oberlin Band),意指美国欧柏林学院十九世纪末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欧柏林山西布道团。
欧柏林学院与中国的交流,兴起于19世纪末的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历经磨难和坎坷,一直持续到现在。系统研究和发掘欧柏林学院与中国交流一百多年的历史,探究欧柏林学院师生与中国交流的动因,特别是研究欧柏林学院所特有的教育宗旨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传教浪潮是19纪末兴起的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
1886年,在福音复兴运动激起的拯救异教徒和改造社会愿望作用下,以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罗伯特.怀尔德为首的100名立志到海外传教的青年学生联合发表了“普林斯顿宣言”,表示愿意献身于传教事业,并成立了“学生立志国外传教运动执行委员会”,负责海外传教学生的招幕、组织和培训工作。1886年至1936年的学生志愿传教运动活动中,有5万名大学生参加,其中1万3千人到国外传教,占美国全部海外传教士数目的一半。
在这场传教浪潮中,中国成为最重要的宣教对象。1886至1918年,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派往外国的传教士达8140人,其中三分之一,即2524人被派到中国。
这次运动和以往的传教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其领导者和推动者主要是大学生而非旧有的保守的上层宗教人士,既有年轻人的热情,又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强调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改革。在方式上,他们并不急于拯救个人灵魂,而试图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并且提出了无论布道、治病还是办学都是传布福音的中介,而通过这些中介提高非基督教国家人们的地位是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并进而提出传教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即消除传统社会的罪恶和传播西方社会的新思想。
学生传教运动的崛起与神学理论的突破,使海外传教运动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欧柏林帮在山西
1.欧柏林帮的组成及其工作目标
欧柏林学院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颇具特色的基督教大学。早在1881年,欧柏林就成立了以对华传教为目标的“欧柏林帮”,他们认为,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如果皈依基督教将是全世界福音化中最有意义和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欧柏林帮在中国的活动早于1886年正式兴起的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因此,从时间意义上说,“欧柏林帮”是此运动的先驱。
据统计,从1882年到1900年,共计有30位男女传教士先后在山西传教会(以下称山西公理会)工作,其中24人与欧柏林学院有关。因此,山西公理会又被称为“欧柏林传教会”。其中重要成员有,1881年秋首先来华的史蒂森(ML Stmion)及妻子,1882年秋来华的文阿德(I J Atwood)、丁家立(C.D. Tenney)和凯弟(C.M.Cady)以及他们的妻子。
欧柏林帮的工作目标是在山西开办基督教中学、大学和神学院;为中国人培养自己的牧师和教师;设立出版社给中国人提供基督教读物。
山西公理公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敌视,通过行医施药取得当地人们的认可,1883年在太谷,1886年在汾州建立了传教点。
2.欧柏林帮的医疗和戒烟工作
“欧柏林帮”最初对在华传教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踏上山西的土地近3年之后,他们终于认识到“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里人民的语言、宗教道德思想和习惯,才能找到最明智的(工作)方式”。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医药工作。
文阿德接受过一位英国医生的指导,因此达到了可以做白内障眼科手术的水平。1884年初,他开设了一个诊所,为不少病人作了诊断与治疗。更让他得意的是,他还为知县的孩子治好了结膜炎,获得了知县颁发的保护布告一份。文阿德后来凭着日益增长的医术,在1888年回国度假期间,只花了两年时间就顺利地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他们另外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开办戒烟所。义和团运动前夕仅太谷一个传教站就办有4个戒烟所。当时山西省种植罂粟、吸食鸦片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太谷有一个说法,即每10个男人中有9个是吸鸦片的,并且所有的女人都吸鸦片;另外一个说法是,每10个男人中有11个人吸鸦片,因为父母躺在炕上吸鸦片也影响到他们身边的孩子。
这种状况使传教士们看到了利用戒烟来促进传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鸦片吸食者可以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接受宗教教导。丁家立后来说:“我们相信在我们帮助下戒掉鸦片的那些人中,有几个已经学会了象赞扬外国人的医术那样,赞扬基督教真理。”
3.欧柏林帮1900年前的办学工作
1900之前,欧柏林帮在太谷建设了一所位于南门外的女子学校,和一所设在城内只收男童的华美公学。华美公学是一所男童寄宿学校。与同时代同类学校相比,这所学校的特点是实行入学收费。这年学校一直由来浩德夫人(Mrs.Clapp)负责,另外一位女传教士贝如意(S.R.Bird)也分担了一些工作。来浩德夫人也是欧柏林学院学生,并且在美国有过教学的工作经历,于1885年随丈夫来山西。贝如意于1880年在欧柏林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890年来山西。她们二人均受过高等教育,所以把学校办得很正规,对适龄少年儿童有吸引力。
在中国创办欧柏林式的大学毕竟是心中不可泯灭的梦想,1898年4月,山西公理会决定在太谷建立一所中学,认为“这是一项决定性的前进步骤”。
4.欧柏林帮在山西的传教工作
欧柏林帮在发展信徒方面也取得了成绩,戒除烟瘾的人、治愈病痛的人、教会学校里的学童、传教士家中的佣工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信教者。有的还成长为传教士的有力助手。教徒人数从80年代的寥寥几人上升至90年代的19人。到义和团运动前夕,共有正式信徒(领受圣餐者)117人。 三、义和团运动中的遇难欧柏林帮成员及教会的重建
1900年,中国北方暴发了盲目排外的义和团运动,在这期间,山西全省的外国教会势力均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以欧柏林帮为主要成员的山西公理会也不例外。
欧柏林帮成员在义和团运动遇难的成员,多年来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有的用的是中文译名,有的用英文名,中文译名还不一致。经过对主要材料的分析,比对,确定在山西遇难的欧柏林帮成员共15人。他们是:在太谷的遇难的校友有6人,他们是:来浩德夫妇(Dwight Howard C1app,Mary Jane C1app),贝如意小姐(Susan Rowena Bird),露美乐小姐(Mary Louise Partridge),卫禄义牧师(George Louis Williams),德富士牧师(Francis Ward Davis),共二男四女。在汾州府遇害的校友有9人,他们是艾牧师,即阿特沃特牧师夫妇(Ernest Richard Atwater,B1izabath Graham Atwater)及他们的两个分别为11岁和8岁女孩;贾牧师,即普赖斯牧师夫妇(Clharks Westey Price,Eva Jane Price)和他们的女孩Plorence Price;埃尔德瑞德小姐(Miss Annie E1dred)和伦德格伦小姐(Aton Lundgren)。
据有关材料分析,太谷的刽子手以义和团和暴民为主,但汾州府的屠杀却是清兵的所为。
1900年,文阿德正在美国休假,因而成为山西公理会唯一幸存的男传教士。当年之内,他即返回中国,参与处理了义和团运动善后事宜,并继续着手重建教会,开展新的工作。1904年,又有多名欧柏林学院的学生来到山西,其中康保罗于1903年毕业于欧柏林学院,他特别愿意到山西来传教,认为“欧柏林至少应该派一个男人去这个领域,她有那么多儿子被指派到这个地方作出了崇高的牺牲”。
四、欧柏林学院与山西铭贤学校延续百年的历史渊源
山西铭贤学校是由欧柏林校友孔祥熙在欧柏林学院的资助下成立的。
孔祥熙,1880年生,祖籍山西太谷县。他少年时曾因眼疾得到欧柏林帮传教士的帮助。并到“华美公学”学习。义和团运动后,孔祥熙先后在美国欧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学成回国之前,在欧柏林学院“中国同学会”举办的欢送会上,有人提议乘他回国之便,带一笔捐款,为“庚子殉难传教士”建立一所纪念堂,立碑勒石以为永久纪念。孔祥熙认为,死的纪念物固然重要,但不如造就活的纪念物。“设立学校,造就人才,使庚子殉难教友的精神长存人间”。这一倡议得到校方和校内外人士的赞同,并立即成立“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负责筹款办学。在筹款的过程中,得到了学院的校友、美国制铝工业界巨头查理.霍尔(Charies.Hall,因发明电解铝获得专利)的支持。他将专利获得的一部分奖金75万美元捐献给“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
孔祥熙回国后在故乡太谷,创设了铭贤学校,英文校名为(Oberlin Shanxi Memorial School,欧柏林山西纪念学校)。
此后,直至1951年,欧柏林学院学生每人每学年缴交美金2元以资助铭贤的校务支出;欧柏林学院每年都举行一次“山西日”纪念集会,在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友圈中为铭贤学校筹募基金。
两位殉难者幸存的夫人,即卫禄义(George Louis Williams)夫人和德富士(Francis Ward Davis)夫人和孩子们因为健康原因暂时回美国,因此躲避了1900年夏天的浩劫。她们都不因此怪罪中国,更倾全力负起募款及照顾中国留美学生的责任。1920年,后来担任燕京大学代校长的梅贻宝在欧柏林留学时,就感受到她们的关爱。他在半个多世纪后写自传时还记得,“这两位老人家心慈面软,中国学生以维母(Mother Williams)、达母(Mother Davis)称之。从来未听她们说过一句对中国的怨言,而且还特别优待中国学生。”两位夫人的子女后来都曾来华服务,继续父亲未尽的事业。
在欧柏林学院和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据统计,铭贤学校教育经费总量达到了百万美元以上,每年均有4万元固定经费。正是由于资金充足,铭贤学校才以教学设施完备、教学质量高而享誉全省。
欧柏林学院后来还接收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前往学习,主要代表人物有梅贻宝、蒋廷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黄自(作曲家)等。每年欧柏林学院选出在学学生代表二至三名,到山西铭贤学校教英文。1930年代更投入太谷及周边地区的乡村建设工作,即使在美国经济大恐慌时期,或中国内乱外患兵马倥偬之际,也未间断。
其中的杰出代表是1921年毕业的瑞蒙得﹒莫亚尔(Raymond.Moyer)。他来到铭贤学校任教后,亲眼目睹了由于经常性的干旱导致农作物粿粒无收,人们因此生活困苦。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瑞蒙得回到美国康奈尔大学重新学习农业,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出了耐干旱的玉米品种。上世纪20年代末,他又回到山西工作了多年,推广这种新品种。直到现在,山西所种的玉米,几乎全是瑞蒙得的玉米。也是从瑞蒙得进修农学开始,铭贤教育方向明朗化,于1928年开启农科,朝农业专门学校发展。
1951年后,山西私立铭贤学院中农学部分改为公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7月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
1951年以后,欧柏林学院退出中国,将服务经费转移至战后的日本、孟加拉国,并在台湾协助设立东海大学。今日东海校园内,尚有铭贤堂、欧柏林广场。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欧柏林与中国新的教育交流很快得到恢复,山西农业大学接受从欧柏林派来的英语教师;山西农业大学在“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的帮助下,每年有数位教师赴美进修,还有更多的学生到欧柏林学院学习。
五、欧柏林学院师生义举的内在原因 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中,许多大学都有学生来到中国。但为什么只有欧柏林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持续了百年而未绝,这个现象的内在动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探究。
1.基督教的内在原因
基督教坚信一神论的上帝观。它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唯一的神,神是独一的,上帝是天地的主宰、万物的唯一造物主。只有笃信耶和华的信仰才是唯一真实的信仰。基督教在产生初期就具有强烈的世界主义倾向。基督教唯我独尊的上帝观和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感成为传教运动的内在动力。
2.新教价值观的变化
自宗教改革以来,新教价值观既为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又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科学进步的影响下实现了同近代科学和哲学成果的调和。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正是新教的这些特点使来华传教士在进行宗教布道的同时,还从事了积极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改革活动,决定了美国在华传教事业的近代性质和近代风貌,因而促进了晚清中国的现代化运动。
3.欧柏林学院的办学育人宗旨
欧柏林学院创办于1933年。因纪念欧洲著名的宗教人士和慈善家欧柏林(Jean Frederic Oberlin)而命名,希望在美国发扬欧柏林的和平主义、国际主义及追求美好和谐至善社会的理想。
从创办一开始,欧柏林学院就充满了理想主义,同时教育学生树立为理想社会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因此,欧柏林学院以开明的改革态度而闻名。它在1833年建校之初即实行男女同校,是美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1835年,它又宣布录取学生“不分种族”,自此发展成为美国废奴运动史上一个著名的反对奴隶制的中心。
正是由于欧柏林学院多年的精神塑造,欧柏林帮的学生才养成了服务社会、拯救大众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义和团运动时,欧柏林帮在生命危殆时的表现,全都非常坚定,不后悔他们来华宣教的初衷,在他们写给在美国亲友的信和遗留下的日记中,到处可以看到他们为理想献身的勇敢和义无反顾。本来他们也备有少量自卫用的枪,至少可以杀死数名拳众,但他们并未使用,却勇敢就义。来浩德(Dwight Howard C1app)在他生命的末期写给在美亲友信上的一句话“The blood of the martyrsis the seed of truth.”(殉道者的鲜血是真理的种子)表达了他的理想和坚定信念。后为欧柏林学院为了纪念在太谷殉道的校友,在校园中的广场建了一座拱型纪念碑,上面就刻着这句遗言。
正在欧柏林学院这种办学思想和育人宗旨,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充满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用自己的行动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共同的进步。
六、结束语
回顾欧柏林学院与中国交往的百年历史,发掘教育交流在化解文明冲突,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中的作用,探究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对于现在各种文明冲突仍然存在的世界,对于我们学校怎样教书育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立英.布道与牺牲——基督教布道团在山西(1882-1900)\[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04):370-373.377
\[2\]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建华.从奥伯林到铭贤——兼及孔祥熙早年与美国教会的关系\[J\].近代史研究,1995,(01):192-207.
\[4\]E·H·爱德华兹.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山西传教士\[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5\]王泽民.义和团和清廷的大屠杀\[J\].文宣,2003,(167).
\[6\]岳谦厚.新教与山西近代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12-15.
\[7\]梅贻宝.大学教育五十年——八十自传.联经出版社,1982.29.
美国学生海外传教欧柏林铭贤山西农业大学欧柏林帮(The Oberlin Band),意指美国欧柏林学院十九世纪末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欧柏林山西布道团。
欧柏林学院与中国的交流,兴起于19世纪末的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历经磨难和坎坷,一直持续到现在。系统研究和发掘欧柏林学院与中国交流一百多年的历史,探究欧柏林学院师生与中国交流的动因,特别是研究欧柏林学院所特有的教育宗旨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传教浪潮是19纪末兴起的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
1886年,在福音复兴运动激起的拯救异教徒和改造社会愿望作用下,以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罗伯特.怀尔德为首的100名立志到海外传教的青年学生联合发表了“普林斯顿宣言”,表示愿意献身于传教事业,并成立了“学生立志国外传教运动执行委员会”,负责海外传教学生的招幕、组织和培训工作。1886年至1936年的学生志愿传教运动活动中,有5万名大学生参加,其中1万3千人到国外传教,占美国全部海外传教士数目的一半。
在这场传教浪潮中,中国成为最重要的宣教对象。1886至1918年,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派往外国的传教士达8140人,其中三分之一,即2524人被派到中国。
这次运动和以往的传教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其领导者和推动者主要是大学生而非旧有的保守的上层宗教人士,既有年轻人的热情,又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强调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改革。在方式上,他们并不急于拯救个人灵魂,而试图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并且提出了无论布道、治病还是办学都是传布福音的中介,而通过这些中介提高非基督教国家人们的地位是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并进而提出传教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即消除传统社会的罪恶和传播西方社会的新思想。
学生传教运动的崛起与神学理论的突破,使海外传教运动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欧柏林帮在山西
1.欧柏林帮的组成及其工作目标
欧柏林学院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颇具特色的基督教大学。早在1881年,欧柏林就成立了以对华传教为目标的“欧柏林帮”,他们认为,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如果皈依基督教将是全世界福音化中最有意义和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欧柏林帮在中国的活动早于1886年正式兴起的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因此,从时间意义上说,“欧柏林帮”是此运动的先驱。
据统计,从1882年到1900年,共计有30位男女传教士先后在山西传教会(以下称山西公理会)工作,其中24人与欧柏林学院有关。因此,山西公理会又被称为“欧柏林传教会”。其中重要成员有,1881年秋首先来华的史蒂森(ML Stmion)及妻子,1882年秋来华的文阿德(I J Atwood)、丁家立(C.D. Tenney)和凯弟(C.M.Cady)以及他们的妻子。
欧柏林帮的工作目标是在山西开办基督教中学、大学和神学院;为中国人培养自己的牧师和教师;设立出版社给中国人提供基督教读物。
山西公理公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敌视,通过行医施药取得当地人们的认可,1883年在太谷,1886年在汾州建立了传教点。
2.欧柏林帮的医疗和戒烟工作
“欧柏林帮”最初对在华传教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踏上山西的土地近3年之后,他们终于认识到“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里人民的语言、宗教道德思想和习惯,才能找到最明智的(工作)方式”。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医药工作。
文阿德接受过一位英国医生的指导,因此达到了可以做白内障眼科手术的水平。1884年初,他开设了一个诊所,为不少病人作了诊断与治疗。更让他得意的是,他还为知县的孩子治好了结膜炎,获得了知县颁发的保护布告一份。文阿德后来凭着日益增长的医术,在1888年回国度假期间,只花了两年时间就顺利地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他们另外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开办戒烟所。义和团运动前夕仅太谷一个传教站就办有4个戒烟所。当时山西省种植罂粟、吸食鸦片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太谷有一个说法,即每10个男人中有9个是吸鸦片的,并且所有的女人都吸鸦片;另外一个说法是,每10个男人中有11个人吸鸦片,因为父母躺在炕上吸鸦片也影响到他们身边的孩子。
这种状况使传教士们看到了利用戒烟来促进传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鸦片吸食者可以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接受宗教教导。丁家立后来说:“我们相信在我们帮助下戒掉鸦片的那些人中,有几个已经学会了象赞扬外国人的医术那样,赞扬基督教真理。”
3.欧柏林帮1900年前的办学工作
1900之前,欧柏林帮在太谷建设了一所位于南门外的女子学校,和一所设在城内只收男童的华美公学。华美公学是一所男童寄宿学校。与同时代同类学校相比,这所学校的特点是实行入学收费。这年学校一直由来浩德夫人(Mrs.Clapp)负责,另外一位女传教士贝如意(S.R.Bird)也分担了一些工作。来浩德夫人也是欧柏林学院学生,并且在美国有过教学的工作经历,于1885年随丈夫来山西。贝如意于1880年在欧柏林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890年来山西。她们二人均受过高等教育,所以把学校办得很正规,对适龄少年儿童有吸引力。
在中国创办欧柏林式的大学毕竟是心中不可泯灭的梦想,1898年4月,山西公理会决定在太谷建立一所中学,认为“这是一项决定性的前进步骤”。
4.欧柏林帮在山西的传教工作
欧柏林帮在发展信徒方面也取得了成绩,戒除烟瘾的人、治愈病痛的人、教会学校里的学童、传教士家中的佣工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信教者。有的还成长为传教士的有力助手。教徒人数从80年代的寥寥几人上升至90年代的19人。到义和团运动前夕,共有正式信徒(领受圣餐者)117人。 三、义和团运动中的遇难欧柏林帮成员及教会的重建
1900年,中国北方暴发了盲目排外的义和团运动,在这期间,山西全省的外国教会势力均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以欧柏林帮为主要成员的山西公理会也不例外。
欧柏林帮成员在义和团运动遇难的成员,多年来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有的用的是中文译名,有的用英文名,中文译名还不一致。经过对主要材料的分析,比对,确定在山西遇难的欧柏林帮成员共15人。他们是:在太谷的遇难的校友有6人,他们是:来浩德夫妇(Dwight Howard C1app,Mary Jane C1app),贝如意小姐(Susan Rowena Bird),露美乐小姐(Mary Louise Partridge),卫禄义牧师(George Louis Williams),德富士牧师(Francis Ward Davis),共二男四女。在汾州府遇害的校友有9人,他们是艾牧师,即阿特沃特牧师夫妇(Ernest Richard Atwater,B1izabath Graham Atwater)及他们的两个分别为11岁和8岁女孩;贾牧师,即普赖斯牧师夫妇(Clharks Westey Price,Eva Jane Price)和他们的女孩Plorence Price;埃尔德瑞德小姐(Miss Annie E1dred)和伦德格伦小姐(Aton Lundgren)。
据有关材料分析,太谷的刽子手以义和团和暴民为主,但汾州府的屠杀却是清兵的所为。
1900年,文阿德正在美国休假,因而成为山西公理会唯一幸存的男传教士。当年之内,他即返回中国,参与处理了义和团运动善后事宜,并继续着手重建教会,开展新的工作。1904年,又有多名欧柏林学院的学生来到山西,其中康保罗于1903年毕业于欧柏林学院,他特别愿意到山西来传教,认为“欧柏林至少应该派一个男人去这个领域,她有那么多儿子被指派到这个地方作出了崇高的牺牲”。
四、欧柏林学院与山西铭贤学校延续百年的历史渊源
山西铭贤学校是由欧柏林校友孔祥熙在欧柏林学院的资助下成立的。
孔祥熙,1880年生,祖籍山西太谷县。他少年时曾因眼疾得到欧柏林帮传教士的帮助。并到“华美公学”学习。义和团运动后,孔祥熙先后在美国欧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学成回国之前,在欧柏林学院“中国同学会”举办的欢送会上,有人提议乘他回国之便,带一笔捐款,为“庚子殉难传教士”建立一所纪念堂,立碑勒石以为永久纪念。孔祥熙认为,死的纪念物固然重要,但不如造就活的纪念物。“设立学校,造就人才,使庚子殉难教友的精神长存人间”。这一倡议得到校方和校内外人士的赞同,并立即成立“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负责筹款办学。在筹款的过程中,得到了学院的校友、美国制铝工业界巨头查理.霍尔(Charies.Hall,因发明电解铝获得专利)的支持。他将专利获得的一部分奖金75万美元捐献给“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
孔祥熙回国后在故乡太谷,创设了铭贤学校,英文校名为(Oberlin Shanxi Memorial School,欧柏林山西纪念学校)。
此后,直至1951年,欧柏林学院学生每人每学年缴交美金2元以资助铭贤的校务支出;欧柏林学院每年都举行一次“山西日”纪念集会,在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友圈中为铭贤学校筹募基金。
两位殉难者幸存的夫人,即卫禄义(George Louis Williams)夫人和德富士(Francis Ward Davis)夫人和孩子们因为健康原因暂时回美国,因此躲避了1900年夏天的浩劫。她们都不因此怪罪中国,更倾全力负起募款及照顾中国留美学生的责任。1920年,后来担任燕京大学代校长的梅贻宝在欧柏林留学时,就感受到她们的关爱。他在半个多世纪后写自传时还记得,“这两位老人家心慈面软,中国学生以维母(Mother Williams)、达母(Mother Davis)称之。从来未听她们说过一句对中国的怨言,而且还特别优待中国学生。”两位夫人的子女后来都曾来华服务,继续父亲未尽的事业。
在欧柏林学院和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据统计,铭贤学校教育经费总量达到了百万美元以上,每年均有4万元固定经费。正是由于资金充足,铭贤学校才以教学设施完备、教学质量高而享誉全省。
欧柏林学院后来还接收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前往学习,主要代表人物有梅贻宝、蒋廷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黄自(作曲家)等。每年欧柏林学院选出在学学生代表二至三名,到山西铭贤学校教英文。1930年代更投入太谷及周边地区的乡村建设工作,即使在美国经济大恐慌时期,或中国内乱外患兵马倥偬之际,也未间断。
其中的杰出代表是1921年毕业的瑞蒙得﹒莫亚尔(Raymond.Moyer)。他来到铭贤学校任教后,亲眼目睹了由于经常性的干旱导致农作物粿粒无收,人们因此生活困苦。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瑞蒙得回到美国康奈尔大学重新学习农业,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出了耐干旱的玉米品种。上世纪20年代末,他又回到山西工作了多年,推广这种新品种。直到现在,山西所种的玉米,几乎全是瑞蒙得的玉米。也是从瑞蒙得进修农学开始,铭贤教育方向明朗化,于1928年开启农科,朝农业专门学校发展。
1951年后,山西私立铭贤学院中农学部分改为公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7月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
1951年以后,欧柏林学院退出中国,将服务经费转移至战后的日本、孟加拉国,并在台湾协助设立东海大学。今日东海校园内,尚有铭贤堂、欧柏林广场。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欧柏林与中国新的教育交流很快得到恢复,山西农业大学接受从欧柏林派来的英语教师;山西农业大学在“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的帮助下,每年有数位教师赴美进修,还有更多的学生到欧柏林学院学习。
五、欧柏林学院师生义举的内在原因 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中,许多大学都有学生来到中国。但为什么只有欧柏林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持续了百年而未绝,这个现象的内在动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探究。
1.基督教的内在原因
基督教坚信一神论的上帝观。它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唯一的神,神是独一的,上帝是天地的主宰、万物的唯一造物主。只有笃信耶和华的信仰才是唯一真实的信仰。基督教在产生初期就具有强烈的世界主义倾向。基督教唯我独尊的上帝观和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感成为传教运动的内在动力。
2.新教价值观的变化
自宗教改革以来,新教价值观既为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又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科学进步的影响下实现了同近代科学和哲学成果的调和。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正是新教的这些特点使来华传教士在进行宗教布道的同时,还从事了积极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改革活动,决定了美国在华传教事业的近代性质和近代风貌,因而促进了晚清中国的现代化运动。
3.欧柏林学院的办学育人宗旨
欧柏林学院创办于1933年。因纪念欧洲著名的宗教人士和慈善家欧柏林(Jean Frederic Oberlin)而命名,希望在美国发扬欧柏林的和平主义、国际主义及追求美好和谐至善社会的理想。
从创办一开始,欧柏林学院就充满了理想主义,同时教育学生树立为理想社会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因此,欧柏林学院以开明的改革态度而闻名。它在1833年建校之初即实行男女同校,是美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1835年,它又宣布录取学生“不分种族”,自此发展成为美国废奴运动史上一个著名的反对奴隶制的中心。
正是由于欧柏林学院多年的精神塑造,欧柏林帮的学生才养成了服务社会、拯救大众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义和团运动时,欧柏林帮在生命危殆时的表现,全都非常坚定,不后悔他们来华宣教的初衷,在他们写给在美国亲友的信和遗留下的日记中,到处可以看到他们为理想献身的勇敢和义无反顾。本来他们也备有少量自卫用的枪,至少可以杀死数名拳众,但他们并未使用,却勇敢就义。来浩德(Dwight Howard C1app)在他生命的末期写给在美亲友信上的一句话“The blood of the martyrsis the seed of truth.”(殉道者的鲜血是真理的种子)表达了他的理想和坚定信念。后为欧柏林学院为了纪念在太谷殉道的校友,在校园中的广场建了一座拱型纪念碑,上面就刻着这句遗言。
正在欧柏林学院这种办学思想和育人宗旨,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充满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用自己的行动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共同的进步。
六、结束语
回顾欧柏林学院与中国交往的百年历史,发掘教育交流在化解文明冲突,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中的作用,探究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对于现在各种文明冲突仍然存在的世界,对于我们学校怎样教书育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立英.布道与牺牲——基督教布道团在山西(1882-1900)\[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04):370-373.377
\[2\]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建华.从奥伯林到铭贤——兼及孔祥熙早年与美国教会的关系\[J\].近代史研究,1995,(01):192-207.
\[4\]E·H·爱德华兹.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山西传教士\[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5\]王泽民.义和团和清廷的大屠杀\[J\].文宣,2003,(167).
\[6\]岳谦厚.新教与山西近代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12-15.
\[7\]梅贻宝.大学教育五十年——八十自传.联经出版社,19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