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采取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100%,高于参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采取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100%,高于参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24.44%(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患者实施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遥感变化检测旨在通过比较同一位置不同时期遥感影像以检测出存在显著或者潜在的遥感变化的区域. 目前, 大多数相关工作聚焦于正时序变化检测上, 对反时序变化检测表现较差. 为了避免时序对变化检测带来影响, 通常的做法是将正时序和反时序的数据都囊括构成数据集. 然而, 这会导致模型训练时间更长. 本文提出一种双通道孪生网络, 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实现高效的模型训练. 首先, 本文将现有模型改造为对称的结构, 使之既能仅采用原始正时序数据集快速训练, 又能同时学习正时序和反时序变化的特征信息. 然后, 本文提出了
传统的大数据交易集市以促成大数据交易为主, 类似普通商品交易平台, 提供的主要功能偏重于数据目录管理、交易过程的事务管理. 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除公开数据外, 各数据所有者考虑到数据安全、隐私或数据被滥用, 或分享数据损害自身竞争优势, 仍对数据交换持谨慎态度, 同时各企业对不同行业、多领域存在的数据了解有限, 制约了数据的交换, 仅靠数据目录无法完全达到能力输出的目的, 为有效解决上述弊端, 本文设计了一种大数据交易集市平台, 系统采用Spring MVC构建后台整体架构, 集成了Redis、MyB
智能轮椅能有效提高行动不便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但目前智能轮椅的控制方案往往存在着控制动作困难, 响应速度慢等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 本文结合现有生物电机械接口技术和设备控制技术, 提出一套基于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协同控制的设备控制方案, 该方案允许用户仅通过4种简单的头部动作, 即使用眨眼、左咬合、右咬合和专注这4个动作控制设备前进、后退、停止、左右转向和速度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 该套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应用于控制智能小车进行日常运动功能, 且具有较高的控制准确率和较快的控制响应速度.
目的:探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modified neonatal early warning score,MNEWS)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12月的住院2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6月符合标准的患儿为对照组(110例),以2020年7-12月符合标准的患儿为观察组(110例).以MNEWS为研究工具,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MNEWS.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27%)
目的:研究以童趣化理念为导向的整体护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治疗依从性、疲乏程度和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深圳市儿童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6例进行化疗的ALL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分别实施儿童常规化疗护理和以童趣理念为导向的整体化疗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依从性和不适反应变化情况,并利用儿童多维疲乏量表(PedsQLTMMFS)对患儿护理前后的化疗疲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对治疗的总依从率为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P<0
目的:分析时效激励式护理干预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到雷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时效激励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护理1、2、3周后自我感受负担,以及护理3周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6.05±2.85)、(35.12±3.2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2、3周后,研究组自我
目的:探究模块化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纳入的12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模块化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血气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