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b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工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既肩负着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使命,也是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摇篮。因此,应像基础教育一样得到重视。然而,高校的扩招直接挤压了中专、技校的招生空间,进入技校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普遍下降,厌学情况十分严重。如何使这些学生愿意听课,愿意学习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等现象,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法,采用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教法教学,就成为技工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
  一、传统的技校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
  技校传统教学往往给学生以心理上的郁闷感和压抑感,部分学生听课时表现出不安和心不在焉。这当然不能排除教材、学生本身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教师采用“我教你学,我给你得”的“论文式”教学方法是主要原因。学生因受到“压抑”而“对所教不感兴趣”,表现为不爱听,行为结果就是成绩差、文化理论差、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可见,只有教师讲得痛快,却不能保证学生学得愉快的一讲一听式传统教学,在技校已显得苍白无力。究其原因有三:
  1.忽略技校学生的需要
  “我教你学,我给你得”的教学方法,原是普通中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法,它注重知识传授,重视学生智力培养。由“普中”转到为提高素质、技能的“技校”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目的都改变了,技校学生迫切需要能力与技术的提高。为此,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2.学习动力不强
  技校学生大都认为反正升不了大学,文化课学得好不好关系不大。所以部分学生贪玩,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针对上述情况,如果文化课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爱听课也是很自然的。
  3.忽略技校培养“专业技术、特长”人才的特点
  技校学生学的一切课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应用”和“技能”的目标。教师走进教室之前,必须考虑自己所教的内容能否给学生以某种“技能”,或者实用的知识。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老套式而不是根据培养特点而定的教学方法,课堂效果肯定达不到预定目标。
  二、新形势下需要转变思路实施新型教学方法
  1.实施一体化教学,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从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技工学校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2.提高技工学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技工学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企业生产现场,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进行。提出问题,通过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学习、思考讨论、训练,寻求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教学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
  从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运用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使教学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
  目标教学法对人的认识目标按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顺序,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六个层次。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制定出教学目标并分层次进行教学,形成一种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
  5.探索使用新的教学传播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从现代信息技术对技工学校的影响出发,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技校毕业生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训练的手段和学习课程的内容。目前,技校教材专业课程内容知识面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内容的广、博、新,往往是难以完成的。因此,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信息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的演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轻松掌握所学内容,又能增加所学知识的广度。
  综上所述,为适应提高技校学生素质,促进技校学生成才的迫切需求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出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新的教学方法,对技校教师来说,既是十分必要的大事,也是十分迫切的大事。只要我们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就一定能交出一份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我国技工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下,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形成了技工学校、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多层次良性发展的格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技术人才,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技工教育的龙头,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任重道远,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  一、强化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近年来,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我国中等职
成立  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  日前,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据悉,该委员会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的专家咨询机构,包括物流、机械、化工、服装等43个行业(专业)。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政府要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文章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三峡》为例,论述如何运用文言文教学“四读法”来引导学生感知内容、品味语言、体悟情感、积累语言素材。  [关键词]以读为本;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說:“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文章结合从《魔法保姆麦克菲2》中获得的启发,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探析了一些培养语感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语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4-0019-02  影片《魔法保姆麦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效打开方式。议题式教学具有生活性、思辨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的特点,突出强调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50
[摘 要]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和现状进行分析,文章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充满温情的学科,需要回归生活。同时,从教师、课堂等几个角度阐明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赋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该有的温度,使学生从内心认同这门课,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法治教育落地生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温情;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一、现实状况  中职技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在学习中职技校语文第四版下册的《雷雨》前,笔者在班上做了个小调查,请读完《雷雨》的同学举手,全班竟无一人。于是降低标准,请只要是读过的同学举手,竟然只有两个学生很迟疑地举起了手。问这两个学生能不能说出大概的内容、相关的人物,有一个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另一个说好像有一个叫周
摘要:本文立足于本院实际,从实用的角度,探讨校园文化的考核评价,提出考核指标体系,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加以考量,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办学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考核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迟,大多是从中专升格或新建的,校园文化的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较弱,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功能
[摘 要]随着新课程在初中阶段的推行,历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史为鉴,用经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他们能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以史为鉴;经典讲述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69-02“
[摘要]历史教学设计要在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既要从宏观着眼,使学生建构起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促进知识体系的形成,同时又要有从微观着手的细节设计,以使课堂顺畅和丰富二者巧妙结合,才能打造出生动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宏观着眼;微观着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1-0073-02  历史作为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