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回山东老家,听说多年的老邻居张文绰死了,而且死因蹊跷。
张文绰住在我家东邻,一座泥墙院落里。在我的印象里,他的脾气有些古怪,避人三尺,盛气凌人,对人亦不怎么热情。除了下地干活,他很少走出自己的小院,更不与邻居们往来。他长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才,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在低眉袖手的乡下人中,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
张文绰独身多年,除了与老母亲相依为命,身边再无其他女人。这样一个人没能讨到老婆,多少有些奇怪。对于他的身世,大人们很少谈论,似乎有难言之隐,我们小时候对他的身世也根本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他院子里的枣树。每到枝头果实累累的季节,也是我们垂涎三尺的季节,于是常趁他不在家,潜入小院,上树偷枣。一旦被发现,一场捶床村骂在所难免。张文绰嗓门洪亮,骂声惊人,日升三竿开骂,过午不辍,骂得躲在家里的小贼们个个心惊胆战。骂过之后,照偷不误,那时的乐趣是:与张文绰斗,其乐无穷。
前几年为写一篇乡村记忆,我回老家搜集素材,问起张文绰的身世来,才知晓此公身世凄凉。张家本是村中富户,1949年后在政治上彻底被“贱民化”,一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三年大饥荒期间,张家一共饿死了四口人,分别是张文绰的父亲、哥哥和两个侄子。而他一家一共才七口人,也即死了一大半。那次饥荒,村中饿死百十口人,但一家人饿死这么多,还是显得太过突兀。本家叔叔解释说,挨饿那年,吃得了菜根树皮的,或在村里有势力的,基本上都能挺过来。而那些曾经富过的人家,胃口已经不能消受菜根和树皮,再加上政治上失势,饿死的比例自然会大增。
去年夏天,我回山东老家,还曾看到过张文绰,他已显老迈,但腰杆依然笔直。当时正值雨季,阴雨几日不停,将他的泥墙冲垮。他正徒手抟泥,重修院落。事实上,烂泥根本就扶不上墙,刚垒好,雨一冲,又垮了。他像斗志高昂的堂吉诃德,在雨中抟泥不辍。虽然院子里空空如也,完全败落,但有一个围墙,对他来说似乎比天还重要。
时隔不到一年,这次再回来,他竟然死了。听村上人说,死前几个月,张文绰两眼已瞎,对于一个没亲没故的单身汉而言,简直是天绝之。死前一天,张文绰跌跌撞撞地上街买盐,一连摔了几个跟斗,被街上的几个老婆子小媳妇一通嘲笑。摸回家后,张文绰就再没有出现。接连两日未见人影,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打开了张文绰的小屋,发现此公已死在床上,口吐白沫,药瓶扔在一旁,想必是自绝于世。
一个村民的死,引发了我几多思考。
首先,发生在60多年前的那场革命,改变了多少小人物的命运。革命的触角如毛细血管,已深入到每一座乡村、每一个家庭、每一间茅屋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听老辈人讲,张文绰祖上曾经阔绰,知书达礼,耕读传家,乃标准的中国乡绅。乡绅是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的基础,是乡村生活世界的典范,但一场革命后,传统乡村的柱石倒塌了。对于一个个具体的家庭而言,这种倒塌是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它不会仅仅停留于一代人身上,不会施魅于某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是会像胎记一般,跟随一个家族几代人。鼎革之际,张家为了活命,交出了土地和祖产。随后的岁月,每一次政治运动都会习惯性地找到他们,直到一个个家庭成员悲剧的发生。
第二,乡村养老之难。村民张文绰活过了革命年代,活过了饥荒年代,活过了重赋年代,如今政治斗争不再,农村税负全免,本该平安度过桑榆晚景之时,他却主动寻死了。我想他肯定是没勇气活下去了。在很多内地乡村,养老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34亿,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还是家庭养老,也就是靠子女、后代。没有子女怎么办?那就是“集体养老”,主要形式为“五保制度”。五保也不过是由集体提供点口粮,有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实也是杯水车薪。家中儿女双全者,老境还算安详,至少身边还有个照应,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晚年则要凄惨得多。除了族人、集体提供一碗饭,基本不至于饿死,要说老有所依、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简直就有些奢侈了。而像村民张文绰这样的老光棍、盲翁,既无家人照顾,又无族人可依靠,自觉前景凄凉无望,最终寻死,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乡村道德的溃败让人痛心。如今的乡村传统道德已日渐没落,笑贫不笑娼。谁家的闺女光鲜地从城里回来,立刻引来多少艳羡,风言风语哪能敌金钱的诱惑。在乡村,“穷”是唯一的低贱。村民张文绰固然死于对前途的绝望,而触发点却是几声熟人的嘲笑,是人情冷漠的刺痛。张文绰虽贫贱却也自尊自重,岂能容几个长舌村妇嘲弄。人生而有尊严,但须以礼养之,古人之教导可谓谆谆。何谓礼?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篇》)礼是一种“养”,因人生而有欲,欲心重,道心则微,须善养而使欲心不害道心。“礼崩乐坏”之日,也是人的尊严备受践踏之时。先贤说“礼失求诸野”,然而当主流社会信仰开始错乱,当民风淳朴的乡野之地的道德生活也濒临破产,我们只能徒呼:礼失,求诸何?
现在,我们正致力于“让每一个公民生活得有尊严”,而村民张文绰一生被历史所裹挟,可谓命运多舛,难言尊严。但他尽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守护自己的尊严,并以一死将自己定格为一个有尊严的人,着实令人慨叹。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文绰住在我家东邻,一座泥墙院落里。在我的印象里,他的脾气有些古怪,避人三尺,盛气凌人,对人亦不怎么热情。除了下地干活,他很少走出自己的小院,更不与邻居们往来。他长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才,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在低眉袖手的乡下人中,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
张文绰独身多年,除了与老母亲相依为命,身边再无其他女人。这样一个人没能讨到老婆,多少有些奇怪。对于他的身世,大人们很少谈论,似乎有难言之隐,我们小时候对他的身世也根本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他院子里的枣树。每到枝头果实累累的季节,也是我们垂涎三尺的季节,于是常趁他不在家,潜入小院,上树偷枣。一旦被发现,一场捶床村骂在所难免。张文绰嗓门洪亮,骂声惊人,日升三竿开骂,过午不辍,骂得躲在家里的小贼们个个心惊胆战。骂过之后,照偷不误,那时的乐趣是:与张文绰斗,其乐无穷。
前几年为写一篇乡村记忆,我回老家搜集素材,问起张文绰的身世来,才知晓此公身世凄凉。张家本是村中富户,1949年后在政治上彻底被“贱民化”,一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三年大饥荒期间,张家一共饿死了四口人,分别是张文绰的父亲、哥哥和两个侄子。而他一家一共才七口人,也即死了一大半。那次饥荒,村中饿死百十口人,但一家人饿死这么多,还是显得太过突兀。本家叔叔解释说,挨饿那年,吃得了菜根树皮的,或在村里有势力的,基本上都能挺过来。而那些曾经富过的人家,胃口已经不能消受菜根和树皮,再加上政治上失势,饿死的比例自然会大增。
去年夏天,我回山东老家,还曾看到过张文绰,他已显老迈,但腰杆依然笔直。当时正值雨季,阴雨几日不停,将他的泥墙冲垮。他正徒手抟泥,重修院落。事实上,烂泥根本就扶不上墙,刚垒好,雨一冲,又垮了。他像斗志高昂的堂吉诃德,在雨中抟泥不辍。虽然院子里空空如也,完全败落,但有一个围墙,对他来说似乎比天还重要。
时隔不到一年,这次再回来,他竟然死了。听村上人说,死前几个月,张文绰两眼已瞎,对于一个没亲没故的单身汉而言,简直是天绝之。死前一天,张文绰跌跌撞撞地上街买盐,一连摔了几个跟斗,被街上的几个老婆子小媳妇一通嘲笑。摸回家后,张文绰就再没有出现。接连两日未见人影,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打开了张文绰的小屋,发现此公已死在床上,口吐白沫,药瓶扔在一旁,想必是自绝于世。
一个村民的死,引发了我几多思考。
首先,发生在60多年前的那场革命,改变了多少小人物的命运。革命的触角如毛细血管,已深入到每一座乡村、每一个家庭、每一间茅屋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听老辈人讲,张文绰祖上曾经阔绰,知书达礼,耕读传家,乃标准的中国乡绅。乡绅是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的基础,是乡村生活世界的典范,但一场革命后,传统乡村的柱石倒塌了。对于一个个具体的家庭而言,这种倒塌是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它不会仅仅停留于一代人身上,不会施魅于某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是会像胎记一般,跟随一个家族几代人。鼎革之际,张家为了活命,交出了土地和祖产。随后的岁月,每一次政治运动都会习惯性地找到他们,直到一个个家庭成员悲剧的发生。
第二,乡村养老之难。村民张文绰活过了革命年代,活过了饥荒年代,活过了重赋年代,如今政治斗争不再,农村税负全免,本该平安度过桑榆晚景之时,他却主动寻死了。我想他肯定是没勇气活下去了。在很多内地乡村,养老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34亿,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还是家庭养老,也就是靠子女、后代。没有子女怎么办?那就是“集体养老”,主要形式为“五保制度”。五保也不过是由集体提供点口粮,有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实也是杯水车薪。家中儿女双全者,老境还算安详,至少身边还有个照应,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晚年则要凄惨得多。除了族人、集体提供一碗饭,基本不至于饿死,要说老有所依、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简直就有些奢侈了。而像村民张文绰这样的老光棍、盲翁,既无家人照顾,又无族人可依靠,自觉前景凄凉无望,最终寻死,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乡村道德的溃败让人痛心。如今的乡村传统道德已日渐没落,笑贫不笑娼。谁家的闺女光鲜地从城里回来,立刻引来多少艳羡,风言风语哪能敌金钱的诱惑。在乡村,“穷”是唯一的低贱。村民张文绰固然死于对前途的绝望,而触发点却是几声熟人的嘲笑,是人情冷漠的刺痛。张文绰虽贫贱却也自尊自重,岂能容几个长舌村妇嘲弄。人生而有尊严,但须以礼养之,古人之教导可谓谆谆。何谓礼?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篇》)礼是一种“养”,因人生而有欲,欲心重,道心则微,须善养而使欲心不害道心。“礼崩乐坏”之日,也是人的尊严备受践踏之时。先贤说“礼失求诸野”,然而当主流社会信仰开始错乱,当民风淳朴的乡野之地的道德生活也濒临破产,我们只能徒呼:礼失,求诸何?
现在,我们正致力于“让每一个公民生活得有尊严”,而村民张文绰一生被历史所裹挟,可谓命运多舛,难言尊严。但他尽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守护自己的尊严,并以一死将自己定格为一个有尊严的人,着实令人慨叹。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