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行业诚信缺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我国存在,在其他各项制度均比较健全的国家也依然存在。我国现阶段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尤其严重,财政、审计部门所进行的历次检查都会发现大量的会计造假问题,这些造假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必须对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深入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行业;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立身之道、立业之本。它不仅是一种人文道德要求,同时也是商业道德要求,更是评价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当今社会缺乏有足够凝聚力的信仰、信念,人们的奋斗目标过多地局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社会各个群体都在自己的领域里谋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我们的制度设计、执法方式、司法体系等也不够完善,无法形成宏扬正气、抑制不良倾向的社会氛围。凡此种种,不讲诚信的现象形成了某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加上个别政府部门在面对重大事件的应对失当,使社会公众随时会产生质疑情绪。
一、会计行业诚信的意义
1.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要求。尽管会计概念在会计学界尚未有定论,但是,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均认为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向利害相关方传递有关信息的系统,只有通过会计行为人员的会计工作提供了真实、完整、客观的信息,才能给利害相关方有价值的参考。因此,诚信是会计行业本身应有之意。诚信也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基本要求。法律、法规的内容均表明:会计人员诚信,如实反映本组织或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对会计行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2. 会计行业诚信是国家宏观决策的前提之一。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职能,国家必须能够准确掌握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关信息,准确的会计信息无疑是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基础。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公共管理职能,为了提高人民整体福祉,必须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如国有企业以税金或分红的方式上缴国家,其他所有制经济更多是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无论是分红形式还是税金形式,都必须以健全、准确地会计信息为基础。
3. 会计行业诚信是国家有效监管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国家各职能机构对各市场主体的有力监管。国家权力机构对行政机构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对各级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的财政监督,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有效监管等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源于会计诚信,没有会计诚信就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国家的各个层次的监管就会落空。
二、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1. 各类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现象。 我国现行制度下,国有经济占主要地位,财政部重点检查的对象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有资产,所涉领域通常都是能源、通信、金融、邮政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上市公司涉及到公众投资者,其影响范围均非常广泛,易引发社会问题。从检查情况来看,国有企业需对上级负责,管理层的职务与经营业绩密切相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公布在社会公众视野之下,而上市公司通常还会有再融资需求,这些企业都有更大的财务造假的冲动。
2. 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不认真履行审计职责的现象。审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在证券市场上出现的规模巨大的财务造假的事件,如郑百文、琼民源、绿大地等,无一不显现出会计事务所不遵守职业操守、不讲诚信、丧失底线、为造假行为背书的影子。会计师事务所原本是企业之外的中介机构,社会期望其对所审计的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状况出具客观、公允的审计意见。但是有些会计师事务披着中立的外衣,与造假单位同流合污,从而给信任其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
3.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现象。行政、事业单位也普遍存在会计造假情况。做为“看门人”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单位,责任心不强,不能坚持职业操守,或者是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成为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不良信息的化妆师,从而给国家、投资者、有关利害关系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造假现象,一方面造成财政支出的浪费和行政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构建会计行业诚信体系的对策
1. 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加强公民诚信教育,为社会诚信机制形成打下坚实基础。面对社会公众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基本信任,诚信氛围缺失,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全社会诚信教育,从幼儿园抓起,在各个教育环节,不断强化诚信意识,树立道德意识、公德意识。二、加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诚信教育,约束其造假冲动。负有监管责任的在关部门,比如财政、审计、工商,以及社会组织监管机构——民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教育,制定严密的规范,引导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走上诚信的道路,对于讲究诚信的企业、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表张和鼓励。
2.广泛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强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约束力。造成会计人员只对本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而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负责,为满足本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讲诚信,制作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善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委派,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决定会计人员的聘任、报酬、职级升降待事项。因而,有必要强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委托人身份,强化会计人员为投资者服务的意识,从制度改变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状况。为此必须做到如下两点:规范现行会计委派制,明确委派主体;扩大会计委派制适用范围,为会计行业诚信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语
会计行业诚信缺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我国存在,在其他各项制度均比较健全的国家也依然存在。我国现阶段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程度不高、核心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以及过份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背景有关。同时,又有深层次的制度上的原因。只有在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下,才有可能对会计行业人员进行有效约束,使会计信息真实、可信。
参考文献:
[1] 朱敏. 试析会计诚信的缺失及对策[J]. 特区经济,2008(3):233.
[2] 张前. 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0 (8):110.
关键词:会计行业;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立身之道、立业之本。它不仅是一种人文道德要求,同时也是商业道德要求,更是评价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当今社会缺乏有足够凝聚力的信仰、信念,人们的奋斗目标过多地局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社会各个群体都在自己的领域里谋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我们的制度设计、执法方式、司法体系等也不够完善,无法形成宏扬正气、抑制不良倾向的社会氛围。凡此种种,不讲诚信的现象形成了某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加上个别政府部门在面对重大事件的应对失当,使社会公众随时会产生质疑情绪。
一、会计行业诚信的意义
1.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要求。尽管会计概念在会计学界尚未有定论,但是,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均认为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向利害相关方传递有关信息的系统,只有通过会计行为人员的会计工作提供了真实、完整、客观的信息,才能给利害相关方有价值的参考。因此,诚信是会计行业本身应有之意。诚信也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基本要求。法律、法规的内容均表明:会计人员诚信,如实反映本组织或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对会计行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2. 会计行业诚信是国家宏观决策的前提之一。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职能,国家必须能够准确掌握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关信息,准确的会计信息无疑是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基础。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公共管理职能,为了提高人民整体福祉,必须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如国有企业以税金或分红的方式上缴国家,其他所有制经济更多是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无论是分红形式还是税金形式,都必须以健全、准确地会计信息为基础。
3. 会计行业诚信是国家有效监管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国家各职能机构对各市场主体的有力监管。国家权力机构对行政机构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对各级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的财政监督,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有效监管等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源于会计诚信,没有会计诚信就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国家的各个层次的监管就会落空。
二、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1. 各类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现象。 我国现行制度下,国有经济占主要地位,财政部重点检查的对象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有资产,所涉领域通常都是能源、通信、金融、邮政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上市公司涉及到公众投资者,其影响范围均非常广泛,易引发社会问题。从检查情况来看,国有企业需对上级负责,管理层的职务与经营业绩密切相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公布在社会公众视野之下,而上市公司通常还会有再融资需求,这些企业都有更大的财务造假的冲动。
2. 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不认真履行审计职责的现象。审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在证券市场上出现的规模巨大的财务造假的事件,如郑百文、琼民源、绿大地等,无一不显现出会计事务所不遵守职业操守、不讲诚信、丧失底线、为造假行为背书的影子。会计师事务所原本是企业之外的中介机构,社会期望其对所审计的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状况出具客观、公允的审计意见。但是有些会计师事务披着中立的外衣,与造假单位同流合污,从而给信任其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
3.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现象。行政、事业单位也普遍存在会计造假情况。做为“看门人”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单位,责任心不强,不能坚持职业操守,或者是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成为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不良信息的化妆师,从而给国家、投资者、有关利害关系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造假现象,一方面造成财政支出的浪费和行政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构建会计行业诚信体系的对策
1. 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加强公民诚信教育,为社会诚信机制形成打下坚实基础。面对社会公众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基本信任,诚信氛围缺失,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全社会诚信教育,从幼儿园抓起,在各个教育环节,不断强化诚信意识,树立道德意识、公德意识。二、加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诚信教育,约束其造假冲动。负有监管责任的在关部门,比如财政、审计、工商,以及社会组织监管机构——民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教育,制定严密的规范,引导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走上诚信的道路,对于讲究诚信的企业、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表张和鼓励。
2.广泛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强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约束力。造成会计人员只对本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而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负责,为满足本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讲诚信,制作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善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委派,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决定会计人员的聘任、报酬、职级升降待事项。因而,有必要强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委托人身份,强化会计人员为投资者服务的意识,从制度改变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状况。为此必须做到如下两点:规范现行会计委派制,明确委派主体;扩大会计委派制适用范围,为会计行业诚信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语
会计行业诚信缺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我国存在,在其他各项制度均比较健全的国家也依然存在。我国现阶段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程度不高、核心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以及过份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背景有关。同时,又有深层次的制度上的原因。只有在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下,才有可能对会计行业人员进行有效约束,使会计信息真实、可信。
参考文献:
[1] 朱敏. 试析会计诚信的缺失及对策[J]. 特区经济,2008(3):233.
[2] 张前. 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0 (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