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训练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1.科学搭配,合理分组
科学划分异质小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它对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和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等各种技能,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基本做法是:
1.1 分组方式
首先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文化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其中最优先考虑的应是学习成绩。其次,考虑学生的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变化,每学期进行一次小组重组。
1.2 小组规模
小组规模应视班额大小而定,一般每组由3-8名学生组成。最好是四人一组,优、中、差生的比例大约为1∶2∶1。
1.3 排列方式
一般采用前后两桌排列的方式。合作时,前排同学可回过头来,面对面的进行活动。
教学是以班级集体授课与小组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利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由于各学习小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有利于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公开竞争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具体指导,教会方法
要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2.1 集体预习
在讲授新课前,学生必须预习,做到学生不学,教师不讲。教师要制定出科学实用的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手段传达给各小组的学生。小组学生以“个人探索——小组讨论——集体反馈”的方式进行尝试性学习。学生在质疑、释疑后仍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实情进行二次解决。
2.2 课堂讨论
把预习中学生反馈上来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小组成员提出来,教师围绕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各小组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春蚕》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本课的题目是“春蚕”,按理说是写春蚕,为什么写的却是我的母亲?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趁机把学习任务分配到学习小组,他们的思维因疑而动,有的在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讨论;有的直接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终于明白了题目与中心的关系。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以积极高昂的状态参与到合作当中,他们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同学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3 课后合作
它是课堂合作的有力补充,是课堂合作的延续。由于学生各自的差异,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合作中,有些知识掌握不住,这就得通过课后合作来完成。如在教学《三只白鹤》一课时,在学生解决了中心问题“哪只白鹤能找到那条大鱼,为什么?”后,再设计一个问题:“请你来告诉另外两只白鹤,还有什么办法既能藏鱼,又能找到鱼?”让小组课后思考讨论,下节课交流。课后合作中,通过优差互补、共同合作的过程,后进生掌握了知识;优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以上这些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交流、认真探讨、互相启发,学到知识、悟到学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也为今后的学习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教师参与,适时调控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探究”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变,中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参与学习活动,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情况,及时拨动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抓住“为什么英法联军来烧圆明园时,我们国家没人管?”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提出了各种答案。教师及时总结点拨:只有国力强盛,才没有人敢欺负我们。如果教师不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和评价。
4.机会均等,形式多样
面向全体学生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出发点,教师应当采用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促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
4.1 晨会或课前举行演讲
利用晨会或上课前3-5分钟,请1-2名学生到讲台上向全体学生演讲,演讲交流的内容由同学们自己决定。通过演讲活动,使每个学生得到均等的锻炼机会,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2 一问多解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让学生思考:狼向小羊扑去,会有什么结果呢?大家众说纷纭,教师让学生想像:如果你是小羊,会怎样智斗恶狼呢?这种设计不仅超越了教材本身,使学生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培养了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形成。
4.3 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之间互相弥补、借鉴,相互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
5.放手质疑,相互释疑
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5.1 在合作中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向思考同一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胆质疑,说明自己的观点。
5.2 互动中释疑
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要求学生要做到:问自己、问工具书、问课本、问同学。其次,发动学生互相解疑。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发现了问题,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互相解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并运用了知识。
总之,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产生碰撞,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互补互促中得到提高。
1.科学搭配,合理分组
科学划分异质小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它对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和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等各种技能,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基本做法是:
1.1 分组方式
首先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文化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其中最优先考虑的应是学习成绩。其次,考虑学生的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变化,每学期进行一次小组重组。
1.2 小组规模
小组规模应视班额大小而定,一般每组由3-8名学生组成。最好是四人一组,优、中、差生的比例大约为1∶2∶1。
1.3 排列方式
一般采用前后两桌排列的方式。合作时,前排同学可回过头来,面对面的进行活动。
教学是以班级集体授课与小组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利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由于各学习小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有利于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公开竞争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具体指导,教会方法
要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2.1 集体预习
在讲授新课前,学生必须预习,做到学生不学,教师不讲。教师要制定出科学实用的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手段传达给各小组的学生。小组学生以“个人探索——小组讨论——集体反馈”的方式进行尝试性学习。学生在质疑、释疑后仍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实情进行二次解决。
2.2 课堂讨论
把预习中学生反馈上来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小组成员提出来,教师围绕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各小组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春蚕》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本课的题目是“春蚕”,按理说是写春蚕,为什么写的却是我的母亲?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趁机把学习任务分配到学习小组,他们的思维因疑而动,有的在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讨论;有的直接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终于明白了题目与中心的关系。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以积极高昂的状态参与到合作当中,他们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同学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3 课后合作
它是课堂合作的有力补充,是课堂合作的延续。由于学生各自的差异,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合作中,有些知识掌握不住,这就得通过课后合作来完成。如在教学《三只白鹤》一课时,在学生解决了中心问题“哪只白鹤能找到那条大鱼,为什么?”后,再设计一个问题:“请你来告诉另外两只白鹤,还有什么办法既能藏鱼,又能找到鱼?”让小组课后思考讨论,下节课交流。课后合作中,通过优差互补、共同合作的过程,后进生掌握了知识;优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以上这些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交流、认真探讨、互相启发,学到知识、悟到学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也为今后的学习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教师参与,适时调控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探究”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变,中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参与学习活动,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情况,及时拨动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抓住“为什么英法联军来烧圆明园时,我们国家没人管?”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提出了各种答案。教师及时总结点拨:只有国力强盛,才没有人敢欺负我们。如果教师不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和评价。
4.机会均等,形式多样
面向全体学生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出发点,教师应当采用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促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
4.1 晨会或课前举行演讲
利用晨会或上课前3-5分钟,请1-2名学生到讲台上向全体学生演讲,演讲交流的内容由同学们自己决定。通过演讲活动,使每个学生得到均等的锻炼机会,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2 一问多解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让学生思考:狼向小羊扑去,会有什么结果呢?大家众说纷纭,教师让学生想像:如果你是小羊,会怎样智斗恶狼呢?这种设计不仅超越了教材本身,使学生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培养了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形成。
4.3 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之间互相弥补、借鉴,相互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
5.放手质疑,相互释疑
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5.1 在合作中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向思考同一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胆质疑,说明自己的观点。
5.2 互动中释疑
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要求学生要做到:问自己、问工具书、问课本、问同学。其次,发动学生互相解疑。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发现了问题,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互相解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并运用了知识。
总之,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产生碰撞,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互补互促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