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及路径探究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本文从作用、方法、成效三个维度厘清专业课程思政推行中存在同频共振、核心要素和成效评价等共性问题,并提出探索搭建专题结构,提炼价值核心要素;依据学情分析,侧重专业课程的实践功能;检验育人实效,探索隐性信息推动素养研究等建设路径。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维度;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32-05
  我国自古就要求把“传道、授业、解惑”统一到教育过程中,最早的教育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实则是一个道德纲领。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既汲取了中华民族崇德的优良传统,也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的精神目标和实现途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思政改革是重要举措。除了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德育作用外,更要挖掘其他课程的德育因素,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大德育”“大思政”范式转换[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中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提出既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宽度,也要深化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深度。由此可见,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旨在变革传统课堂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即寓价值于知识和能力之中。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发挥好专业知识承载价值引领和社会责任的作用,使专业课程思政在守正中不断创新,是当前学者们积极探索研究的方向。
  一、从不同维度看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
  宏观层面上,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教育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微观层面上,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必须遵循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之间的建设意识和逻辑理念,才能实现预期育人效果的序列化;实操层面上,学者们从思政内涵、教育目标、理念方法等角度开展的研究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发展。当前,探索尚处起步阶段,下文将从作用、方法和成效三个维度来观察其建设现状。
  (一)从作用维度看,专业课程发挥的思政功能相对薄弱
  当前世界格局意识形态复杂多变,一些西方文化不断渗入我国并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企图影响国人特别是青年的价值取向。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之举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建设的基本载体,专业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但由于专业课程多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内容为辅,教学理念上难免会出现对思政学理上的认识偏差,对其基本要义的理解也不够明晰。加上部分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诠释意识形态的价值性上缺乏深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内涵,部分学生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而非品德的塑造。整体来说,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被边缘化,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泾渭分明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从方法维度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方式有限
  教学活动中的常见方法有语言传递、直接感知、欣赏活动、引导探究、实际训练等。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一是为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法和学法;二是教学方法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和制约,课程需要依据内容的具体特点选择方法;三是教师的能力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影响教学方法具体使用的因素之一。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综合考量思政元素如何以适当的方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融入课程,并加以优化组合。
  从现状看,示范性教材或讲义的缺失使得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设计上缺乏引导性和系统性。受课时制约,专业课程嵌入的思政内容有限,思政元素出现在理论部分集中讲授,并不能完全做到在全过程贯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知识能力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存在一定障碍,方式以讲授、陶冶为主,浸润方式不够立体化。教师对偏理论性的思政元素融入缺乏发散性导入,特别是针对专业课程将教学内容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创新创业功能,利用的教育资源较为单薄。
  (三)从成效维度看,评价机制重显性数据缺少隐性信息
  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评价机制实质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评价对象的广泛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因此完善的评价机制信息来源渠道理应是多层次的。专业课程思政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学生的“知情意信行”方面。知是思想品德认识,情是思想品德情感,意是思想品德意志,信是思想品德信念,行是思想品德行为。
  目前专业课程多将书面考试、心得体会、问卷调查等显性数据作为考核思政成效的依据,尚缺乏对隐性信息的探索与研究。毕竟,思想品德元素较为隐蔽,不易被指标化,特别是对高阶心理技能(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培养的实现程度较难考量[2]。同时,德育实施后对学生的兴趣经验、艰苦奋斗、创造开发等的影响程度应如何建构和重新界定,如何评价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深浅、职业道德信念和意志坚定与否等因素仍是评价考量中的难题。
  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
  在专业课程思政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达成共識,比如思政与专业的融合机制尚未建立。参照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研究,以微知著,触类旁通,借此消除专业课程因教学内容、目标不一形成的壁垒,为寻求合适的解决思路提供智力支持。
  (一)育人的同频共振问题
  思政教育是一项将价值理念外化为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通过显性教育或隐性途径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具体实施中,思政与专业侧重不一,思政教育注重立德,专业教育注重传授。但不同学科专业亦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两者可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互关联、贯通。以职业养成为例,专业课程的教学属性是满足专业方向、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重在职业素养的提升。而思政教育肩负的“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培育职责亦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构成。这就要求两者在协同育人的同频中产生共振,意识形态与专业建设之间需要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即融合点。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度决定专业课的育人影响力[3],因此,融合点的功能即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协调两者关系。在此方面,国外高校的德育方法较具实用性和普适性。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将德育内容与学生面向的行业岗位道德要求相结合。如哈佛大学法学院与美国律师协会协定学生的“职业道德”课程考试必须合格才能从事律师职业。以法国为例,法国学校在法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民族语言、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等道德意识。以隐性教育为例,通过校园中不同时代和风格的建筑等景观,融合校风、学风、制度等软环境,可展示道德的教化力量。
  在我国,将思政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在于找准同频共振的融合点。融合层面首先是思政内容的确定,任何课程的“知识选择”,不仅要覆盖学科专业知识和方法,而且要符合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3]。其次是育人资源的挖掘,专业课程要兼具思政功能,应充分挖掘课程内蕴含的价值体系。借鉴国外高校学生主修课程需要面对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拓展视野时应侧重于专业的实践价值。再者就是融合方式的选择,结合专业课程的逻辑思维特点融合、补充和深化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优化思政元素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无意识”的隐性教育方法。以上层面的叠加有利于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形成育人合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念并非只关注构建某一方面的融合,而是把融合的各层面作为重点来把握,有助于提高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效率,提高实施措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价值的核心要素问题
  价值观作为一种辨定是非的思维或取向,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以及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的内涵丰富,根据所作用社会领域的不同,可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职业价值等。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但不同高校办学模式和条件差异较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各异,因此专业课在实施思政的途径和方法上会有所不同。基于此,专业课程思政需要寻找共同遵循的改革理念,寻找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等之间的建设意识和逻辑理念,然后提炼出价值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不仅涉及思想、理念、信仰的培养,更包括对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4]。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创新实践等。针对立德树人的价值观范围及思政元素的提炼等问题,《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职业教育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并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推进措施。
  因学科专业而异,思政内容蕴含的价值理念也存在些许差异。如文学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等;教育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是爱国守法、师德师风、职业理想等。以工学类专业课程为例进行梳理,第一步对课程中的概念、定理、方法进行拓展,深挖思政元素;第二步将思政元素类别化,并从中抽象出同类元素的共性认知;第三步结合专业课程的教育内容和价值属性,提炼出含工匠精神、辩证思维、职业道德等在内的核心要素。因此,提炼价值的核心要素是基于各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分散的思政元素依照专业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挖掘出来,并进行汇总。
  (三)隐性的成效评价问题
  课程评价是评价者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判断,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是课程思政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提出将“价值引领”作为监测点指标,并纳入更多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社会亦是反馈育人目标达成程度的阵脚。因此,评价对象的范围不仅包括专家、教师和学生,还包括校外的实习单位。此种方式即能反映课程的实施,也能体现课程活动的结果。
  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可由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侧重于课程的实践价值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旨在考核学生受教育后将思想付诸行动的过程。其中,显性数据主要依赖专家同行打分、学生成绩等,但隐性的信息如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理想信念的升华、职业素养的提升等同样是专业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合理设置“过程+结果”的育人成效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过程评价中,关注问题起因,重在各个阶段不断收集信息,在实施中加以修正,以便为课程教学改进所用;在结果评价中,关注问题程度,重在考察课程实施之后的效果,既可以在各个阶段运行时进行,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无论是过程亦或结果,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其焦点是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经验反馈等来评价专业课程思政本身的价值。
  三、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专业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价值回归。如何根据课程特点契合价值引领?思政元素以何种教学方法融入课程较为适宜?考核体系如何多维度?基于此类学理的逻辑思考和实践探索能促成专业课程冲破藩篱,取而代之的是因材施教随形赋物,有针对性实施个性化的思政建設方案。
  (一)搭建专题结构,提炼价值核心要素
  专题是若干共性信息的集合体。在有限的专业课程课时内,以专题的形式展现思政元素可以宏观把控学生的认知,有效发挥思政教育的特殊作用。专题教学可以安排在专业课程内部,也可以打破各课程的界限,形成专业内互通的专题。不管哪种教学做法,专题内容的结构都要遵循认知规律,并服从于课程的发展逻辑。当前新生事物和前沿观念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征,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我国高校历来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因此,意识教育不能脱离我国历史文化和已有的精神资源根基。专题教学的知识结构要多元化,既要符合当前思政教育的主题要素,如家国情怀、民族自信、职业理想等,又能在此基础上有机扩展、延伸掘进、合理吸纳其它要素,如纵横勾连历史事件、地方特色、时政要闻以及热点话题等。   思政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学科领域众多,高校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立能承擔思政教育任务的课程。专业课程如能依据自己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和教育内容合理定位育人责任[5],则更有利于隐性育人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提炼价值核心要素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发展史上,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认识世界和自我是通用的价值取向[6]。201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全球胜任力”概念后,引发了学者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讨论。全球胜任力集“价值观、态度、知识、技能”于一体,目标维度集中体现在分析能力、理解欣赏的能力、互动能力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与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实则一致,对提炼核心要素有着一定的时代意义和启发意义。立足于此梳理出的“文化”“思维”“反思”和“创造”四个要素不失为普适性的价值核心要素,如图1所示。
  (二)依据学情分析,侧重专业课程的实践功能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情分析是课程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围绕核心要素搭建的主题教育适宜采用何种学习方法以达成教学目标,离不开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等状态分析。
  首先是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授课对象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状态,借助如QQ、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平台关注其兴趣、情感以及对事物事件的理解等基本状况,为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提供素材。
  其次是思政实施过程中应允许活跃因素(学生的批判意识、质疑和表达等)的存在,根据学生反馈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专题思政整合了多重思政元素,学生需要对新的认知加以理解并构建价值观,教师应构建学生易于接受和消化的教学思维和方式方法。
  最后是侧重大学生的年龄段特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设定多维目标,实行分层分类指导,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通过倡导学生从事实验实践活动,形成钻研和创新的学风,以达成“授人以渔”的思维训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课具有将教学内容运用到社会的功能,在应用育人上功不可没。抓好专业课程思政应聚焦实践和实干,研究如何促进学生把专业技能与思辨能力、处世之道等价值取向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通过倡导和开展校内外多种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拓展更为丰富的育人阵地。校内应以社团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为主,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校外应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特别需要指出,创新创业活动是一种改革方式,体现的是时代精神,蕴含的是创新元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比赛乃至创业,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和对知识产权意识的观念树立。
  (三)检验育人实效,探索隐性信息推动素养研究
  《纲要》要求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体系既重视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也重视学生判断价值的过程。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思政成效反馈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价值观的过程和结果。对于专业课程而言,有效的评价机制不仅注重考察思政教育的效果,还侧重于专业的实践价值。因此,评价机制遵循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的逻辑,纳入品德素养、课程成绩、创新实践等与思政成效相关的情况到评价范围,多维度挖掘思政成效的精准信息,以此汇总成整合性评价。
  在评价维度上,一是采用主题报告和话题谈论的形式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同时增加行业调研分析,以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价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检测育人目标的达成,并将数据反馈到今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加以完善。有益的实践经验应继续提炼,无效的引导则进行反思和修正,在如此闭环过程中,探索一种有效的动态融合形式。二是比对新旧技术阐述学理的发展脉络,结合发展趋势和现有成果,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评价形式以项目总结、实验报告等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创新能力等综合性文件为主。三是搭建以核心价值为监测点指标的平台,借助线上课程的教学数据健全评价信息,如线上阅读思政类资料的频次、发表评论的正能量值等。信息的外延性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而基于翔实的数据可以形象地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从而引导教师关注价值目标与专业素养的一致性,并进一步推进其对价值素养的研究。
  四、结语
  在立德树人指导思想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蔚然成风。育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需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思政主题,依托“文化”“思维”“反思”和“创造”为核心的价值要素,为课程把脉建言,健全精细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创建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主战场提供实践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崔欣伟.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落实机制[N]. 光明日报,2017-12-28(05).
  [2] 马晓宁,刘俊. 课程思政的解读与推行理念[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60-64.
  [3] 单彦广,曹海艳,罗尧成,等. 挖潜、融通、强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思考[J]. 改革与开放,2020(Z3):82-86.
  [4] 王园.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J]. 河北农机,2020(09):72+76.
  [5] 叶方兴. 观念·原则·活动: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三重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138-141.
  [6] 马晓宁,刘俊. 课程思政的解读与推行理念[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60-64.
  (荐稿人:李兴林,广西警察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其他文献
摘 要:情态构式形义配对关系较为复杂,韩国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本文通过考察真实语料,整理归纳出三种典型偏误类型:框式结构不完整、当用情态构式而未用、情态构式和动词宾语共现。研究发现,偏误成因或是由中介语、学习策略、教学环境引起的。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习得效率。  关键词:韩国学生;情态构式;偏误分析;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现如今的高职高专语文职业化教育和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截然不同,主要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开展相关的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相关综合素养,为此后的语文学习做好积淀,打好基础。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标准,就需要高职高专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熟练掌握教学策略,以此提升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专业性,使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被学生能应用到实
摘 要:传统的军事职业教育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军事职业素质以及岗位任职技能的培训需求,慕课为军事职业教育带来了突破瓶颈的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依托慕课教学设计,对加速推进慕课在军事职业教育中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究,加速推进慕课在军事职业教育中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有利于推进我国军事职业远程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水平。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慕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摘 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专业课会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和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电路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当中充分体现思政的作用,这就要求专业课老师积极行动起来,找到电路课程与思政教学的结合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措施、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确保电路课程和思政教学协同共振,把学生的工程师使命感、责任感树立起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