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78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再予以中医药物治疗,且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4.9%)明显比参照组患者(82.1%)高,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关键词:肛周脓肿;手术;坐浴
在临床上,肛周脓肿是一种比较多见、多发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为肛周红肿、疼痛、发热,且有坠胀感,后期还可能出现纳差、乏力等症状,继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1]。因而,需采取有效手段对肛周脓肿进行处理,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接收的39例肛周脓肿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78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吴在德《外科学》(2003年)中有关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诊断标准,且均表现为肛门坠胀感、肛周肿痛,部分患者出现恶寒、发热等症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39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在15~67岁,平均年龄为(33.8±3.7)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3.5±0.6)天。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在16~69岁,平均年龄为(34.2±3.1)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3.8±0.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即首先局麻,取截石位,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肛周脓肿,予以相应的术式治疗,其中,对低位脓肿者,对其予以一次性切开引流手术治疗,针对高位脓肿者,对其实施一次性切开手术+橡皮筋挂线手术治疗;针对多间隙脓肿、肛管后蹄铁形脓肿者,对其实施脓肿内口切开手术+对口引流术治疗[2]。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在手术前、手术后,需对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且在手术后,需每天更换药物,直到创面愈合为止。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予以中医(汤药与坐浴)治疗,其中中医汤药的成分有:甘草6g、银花10g、丹皮10g、乳香10g、川芎10g、地丁10g、没药10g、当归10g、败酱草10g、蒲公英10g。将全部药物浸泡60min,水浓后煎煮,一天一次,分三次服用,持续治疗6天。另外,坐浴所需药物为:乳香10g、苍术10g、银花10g、芒硝10g、地榆10g、黄柏10g、紫草10g、五倍子10g、蒲公英10g、马齿笕15g。取水1.5~2.0L,同样浸泡60min,之后煎煮至0.5~1.0L,坐浴,一天两次,一次20min,持续治疗6天。
1.3疗效判定标准[3]
经半个月的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排便时无痛感,未出现出血症状,且创面恢复程度在六至八成,创面肉芽鲜红,为显效;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排便时无明显痛感,创面恢复程度在五至七成,出血症状停止,创面肉芽红,且存在轻度水肿,为有效;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创面恢复程度在四至六成,为无效。
另外,采取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加以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治疗效果分析: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9%(37/39),参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1%(32/39),组间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2)疼痛情况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7±0.6)分,参照组为(4.6±0.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肛管或直肠附近的软组织中,又或是附近间隙中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且诱发脓肿,就叫做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若患有此病,需及时予以切实可行的治疗,否者可能会自行破溃,或者是在实施手术切开引流之后,极易发生肛瘘[4]。通常引发肛周脓肿的病原菌有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而其症状表现为:最初发现肛周附近有肿块、硬块,之后出现剧烈的疼痛感,随后出现诸多直肠刺激症状,比如坠胀、发热、红肿、排便不顺等,最后出现各种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乏力以及食欲下降等[5]。
在祖国医学中,肛周脓肿隶属“肛痈”范围,且认为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过于厚昧,又或者是外感风热,燥火湿邪,继而导致内生湿热,热毒聚于肛门,造成经络阻塞、瘀血凝滞,血败肉腐,最终形成肛周脓肿[6]。对于肛周脓肿疾病的治疗,临床上有诸多方式,但在本研究中,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其中,西医采取手术的方式,即脓肿切开引流+一次根治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操作者需找准内口,对原发感染内口进行彻底、有效的清除,且让创口敞开,保持引流顺畅,就能确保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成功。另外,在中医治疗方面,本研究中采取内服外用的方式,其中中药汤剂中的地丁、银花以及蒲公英等药物,具有消痈、散结、清热、解毒的效果;乳香、川芎以及没药具有散结、祛瘀、活血、消腫的作用,同时还能去腐生肌,直达病灶所在部位,且有效抑制炎症的进一步扩散。另外,当归、丹皮以及败酱草具有消痈、排脓、解毒、清热、凉血之效。上述药物相配伍使用,即可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功效。与此同时,再辅以中药坐浴治疗,能够直接将药物作用在病灶,继而加速肿块的消退。
通过本研究发现,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患者高,即94.9%vs82.1%,差异明显;且VAS评分低于参照组。由此可见,对肛周脓肿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参考文献:
[1]谢钧,李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8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2):121.
[2]代拥军,张晓伟.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49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52-1353.
[3]程文松.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4(2):238-239.
[4]陈国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550-551.
[5]张重阳,肖彬,邢志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80例[J].河北中医,2012,34(2):235-236.
[6]崔刚.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5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6):872-873.
关键词:肛周脓肿;手术;坐浴
在临床上,肛周脓肿是一种比较多见、多发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为肛周红肿、疼痛、发热,且有坠胀感,后期还可能出现纳差、乏力等症状,继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1]。因而,需采取有效手段对肛周脓肿进行处理,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接收的39例肛周脓肿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78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吴在德《外科学》(2003年)中有关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诊断标准,且均表现为肛门坠胀感、肛周肿痛,部分患者出现恶寒、发热等症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39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在15~67岁,平均年龄为(33.8±3.7)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3.5±0.6)天。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在16~69岁,平均年龄为(34.2±3.1)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3.8±0.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即首先局麻,取截石位,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肛周脓肿,予以相应的术式治疗,其中,对低位脓肿者,对其予以一次性切开引流手术治疗,针对高位脓肿者,对其实施一次性切开手术+橡皮筋挂线手术治疗;针对多间隙脓肿、肛管后蹄铁形脓肿者,对其实施脓肿内口切开手术+对口引流术治疗[2]。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在手术前、手术后,需对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且在手术后,需每天更换药物,直到创面愈合为止。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予以中医(汤药与坐浴)治疗,其中中医汤药的成分有:甘草6g、银花10g、丹皮10g、乳香10g、川芎10g、地丁10g、没药10g、当归10g、败酱草10g、蒲公英10g。将全部药物浸泡60min,水浓后煎煮,一天一次,分三次服用,持续治疗6天。另外,坐浴所需药物为:乳香10g、苍术10g、银花10g、芒硝10g、地榆10g、黄柏10g、紫草10g、五倍子10g、蒲公英10g、马齿笕15g。取水1.5~2.0L,同样浸泡60min,之后煎煮至0.5~1.0L,坐浴,一天两次,一次20min,持续治疗6天。
1.3疗效判定标准[3]
经半个月的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排便时无痛感,未出现出血症状,且创面恢复程度在六至八成,创面肉芽鲜红,为显效;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排便时无明显痛感,创面恢复程度在五至七成,出血症状停止,创面肉芽红,且存在轻度水肿,为有效;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创面恢复程度在四至六成,为无效。
另外,采取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加以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治疗效果分析: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9%(37/39),参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1%(32/39),组间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2)疼痛情况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7±0.6)分,参照组为(4.6±0.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肛管或直肠附近的软组织中,又或是附近间隙中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且诱发脓肿,就叫做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若患有此病,需及时予以切实可行的治疗,否者可能会自行破溃,或者是在实施手术切开引流之后,极易发生肛瘘[4]。通常引发肛周脓肿的病原菌有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而其症状表现为:最初发现肛周附近有肿块、硬块,之后出现剧烈的疼痛感,随后出现诸多直肠刺激症状,比如坠胀、发热、红肿、排便不顺等,最后出现各种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乏力以及食欲下降等[5]。
在祖国医学中,肛周脓肿隶属“肛痈”范围,且认为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过于厚昧,又或者是外感风热,燥火湿邪,继而导致内生湿热,热毒聚于肛门,造成经络阻塞、瘀血凝滞,血败肉腐,最终形成肛周脓肿[6]。对于肛周脓肿疾病的治疗,临床上有诸多方式,但在本研究中,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其中,西医采取手术的方式,即脓肿切开引流+一次根治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操作者需找准内口,对原发感染内口进行彻底、有效的清除,且让创口敞开,保持引流顺畅,就能确保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成功。另外,在中医治疗方面,本研究中采取内服外用的方式,其中中药汤剂中的地丁、银花以及蒲公英等药物,具有消痈、散结、清热、解毒的效果;乳香、川芎以及没药具有散结、祛瘀、活血、消腫的作用,同时还能去腐生肌,直达病灶所在部位,且有效抑制炎症的进一步扩散。另外,当归、丹皮以及败酱草具有消痈、排脓、解毒、清热、凉血之效。上述药物相配伍使用,即可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功效。与此同时,再辅以中药坐浴治疗,能够直接将药物作用在病灶,继而加速肿块的消退。
通过本研究发现,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患者高,即94.9%vs82.1%,差异明显;且VAS评分低于参照组。由此可见,对肛周脓肿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参考文献:
[1]谢钧,李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8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2):121.
[2]代拥军,张晓伟.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49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52-1353.
[3]程文松.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4(2):238-239.
[4]陈国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550-551.
[5]张重阳,肖彬,邢志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80例[J].河北中医,2012,34(2):235-236.
[6]崔刚.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5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6):87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