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踵访问延安的外国人中,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斯大林派来中国的,是摄影师兼记者,他用摄影和文字两种方式记录了延安的方方面面。而且,他是来访的外国人中唯一一个乘坐小汽车到达延安的。
一、用摄像机记录世界的人
罗曼·卡尔曼是苏联著名的纪录电影导演、摄影师、记者和编剧,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他于1906年11月26日,出生在敖德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大学摄影系。他所拍摄、导演的纪录片,都是表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卡尔曼请缨前往,拍摄了《关于西班牙事件》新闻纪录片,在苏联,而后乃至全世界,这部影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1938年10月,卡尔曼受斯大林指派,满怀热情地来到中国,拍摄中国抗战影片。同时他还兼任苏联《消息报》的特派记者,先后在湖北、湖南拍下前线士兵的战斗和生活。接着到广西,拍摄了新安旅行团(1935年中共建立的一个青少年文艺团体)的抗日戏剧演出。1938年冬,他到了广东,拍摄了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同年12月,他又辗转到达重庆。
1939年5月,卡尔曼开着小汽车到达延安访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拍摄电影素材,这成为他后来完成的两部表现中国抗战的纪录影片《中国在战斗》(1939年)和《在中国》(1941年)的重要构成部分。他还为《消息报》写了《中国在战斗》的长篇通讯和《毛泽东会见记》,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卡尔曼领导一个前方摄影组,拍摄了《在莫斯科城下击溃德寇》(1942年)、《列宁格勒在战斗》(1942年)、《柏林》(1945年)等影片。1947年,他拍摄了记录纽伦堡审判德、意法西斯头目过程的影片《人民法庭》。上世纪50年代,他导演纪录片《黑海石油工人故事》(1957年)和《海洋的征服者》(1959年,获列宁奖金)。他还导演了苏联第一部宽银幕影片《我们祖国多么广大》(1959年)。20世纪60年代,他用珍贵的历史资料编辑了20集的电影史诗《伟大的卫国战争》。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有《燃烧着的大漠》(1973年)等。他用手中的镜头书写了历史,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1978年4月28日,因心肌梗塞逝世。
二、在延安受到热烈欢迎
卡尔曼1938年10月来到中国后,开始从武汉到长沙、衡阳、桂林等地拍摄电影素材。国民党方面调来一辆小汽车供他专用,并对司机说:“好好为他服务,他说到哪里,你就开到哪里。”这句话的本意是,“在国统区”可以自由行动。但卡尔曼“利用”它让司机把车开到延安。实际上,他在国统区的采访受到种种限制,国民党派了一个青年副官“陪伴同行”,这使他很不自由。于是,他机智甩掉“陪伴”,于1939年5月,以《消息报》记者的身份,乘小汽车来到自由的延安。
卡尔曼一到延安,立即受到各界的盛情欢迎。5月14日晚,他应邀参加了组织部礼堂的文艺晚会,观看鲁艺演出的三幕话剧《冀东起义》。在这里他巧遇刚从苏联返同延安不久的朋友萧三,他们热烈拥抱。他兴奋地对萧三说:“来中国八个月了,到了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说了!”
5月17日,延安文艺团体联合在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设午宴,招待卡尔曼。饭菜是从就近的饭馆要来的。出席宴会的有鲁艺副院长沙可夫,音乐家吕骥、冼星海,戏剧家张庚等。席间谈笑甚为愉快,宾主间传递着浓浓情谊。卡尔曼在这里拍下了教堂、“鲁艺战地写生画展”、校旁的古墓林、文庙以及鲁艺师生上山开荒生产的情景。午宴后,卡尔曼即去参加延安工人学校的开学典礼,进行拍摄。会场设在20年代西班牙人修建的天主教大教堂内。他到达时,里面已坐满了人,校长张浩正在讲话,邓发、王若飞等也在座。卡尔曼在这里拍了不少影片。从这里返回延安城内时路过清凉山,他又上山去观看庙宇。山上有万佛洞,风景很美,卡尔曼又拍了许多影片。
此后,一连几天又有《新中华报》社和青年记者联合会集会欢迎卡尔曼,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也设宴招待卡尔曼。罗瑞卿宴请卡尔曼,是一次别致的宴会。原来抗大自己搞了一个相当出色的合作社,一切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应有尽有。卡尔曼听了介绍后,极力夸赞,说一定把这个新闻报道出去。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很快就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各种访问和影片拍摄中去。
三、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5月25日晚,毛泽东在杨家岭接见了卡尔曼。晚9时许,萧三陪同卡尔曼乘车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窑洞里摆设朴素简单:靠窗是一张大书桌,几把座椅,一把布躺椅,靠墙几排书架,整齐的排列着各种书籍,并有标签,内有不少线装古书。虽是5月末,延安的夜晚仍是凉意袭人。毛泽东身穿鼓鼓囊囊的灰色士兵棉衣,着布鞋,只是没有戴帽子。他经常彻夜忙碌,直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才休息。
毛泽东坐在书桌前,桌上点着两只蜡烛,烛光不时跳动着。卡尔曼坐在桌子的右首,萧三坐在他们对面,充当翻译。
卡尔曼首先就国际形势问题向毛泽东提问。毛泽东回答说:德、意、日进一步结成军事同盟,英、美、法不赞成日本的侵略,但又和他妥协。中国只有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长期抗战,坚持抗战到底,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但是中国人有两部分:大多数中国人赞成抗战到底,赞成统一战线;而另一部分人则不然,他们要和日本妥协。这一部分人反苏反共。现在这两部分人的斗争很激烈。假如不能战胜这后一部分人,中国的抗战就难以取得胜利。毛泽东接着指出:现在妥协派和顽固分子捣乱,反共、反人民,反对民众运动,破坏八路军、新四军,破坏共产党和抗日团体,这些都是抗战中很大的危险。所以,共产党的工作,一面抗日,一面反对投降妥协。中国共产党十多年来都为民族解放而斗争,曾经遇到过很大的困难,是有经验的。党有全国人民和各党派积极分子的支持、赞助,因此,任务虽困难,但胜利是必然的。
卡尔曼说:西班牙共和军之所以失败,是由于“民主”国家出卖了它。请问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抗战态度是怎样的? 毛泽东答:它们也是要出卖中国的。但是中国和西班牙不同,中国地方大,日本不能全部占领。我们固然希望苏、英、美、法国家的援助,但主要是靠我们自己……只要国民党政府不受日本的引诱,并且改变它的对内政策,就是好的。
毛泽东这时问卡尔曼到中国几个月了。卡尔曼回答:8个月了。毛泽东说:要留8年。又说:苏联应该派20个青年作家、艺术家到中国来,参加八路军,学中国话,住中国房子,吃中国饭,穿中国衣,留住40年……
在叙述长征经过时,毛泽东说:长征中有时没有烟抽,就晒干一种草,用纸卷着吸;没有饭吃时,吃一种草,或把树根、野菜磨成粉末吃。因此,那时候大家的胡须上和嘴的周围尽是粉末。
后来,话题转到“托派”问题,毛泽东说:中国的托派分两类,一部分属国民党的,国民党出钱给他们办刊物,并且下令叫学生读。这部分人在西安、重庆比较多;另一部分在上海、香港等地活动。在华北的托派,则替日本做工作。托派内部也有斗争。陈独秀骂别的托派过“左”,别的托派骂陈独秀是机会主义。他们共同之点是反共。再则他们都主张等日本占领中国,在中国发展工业之后,再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接见卡尔曼,不仅是简单地回答他提出的提问,同时也向他提出许多问题,进行了解。毛泽东询问了苏联海军建设和航空事业发展情况,还问了许多关于苏联北极破冰船、北极冰站,以及苏联科学工作方面的问题,问得非常仔细、认真,有时简直让人觉得太天真好奇了。得到满意回答之后,他就非常高兴,有时还笑出声来。比如,他认真地问卡尔曼:假如希特勒的轰炸机飞到莫斯科来,要炸克里姆林宫,那时斯大林躲到哪去?卡尔曼无法作答,只得告饶说:“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使我的情绪坏起来呢?”说罢一同大笑。
在问答交谈中,毛泽东语言通俗,由浅而深,引人入胜。整个谈话诙谐幽默,十分自然,使交谈双方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萧三为他们做翻译,力求不遗漏每一句重要的话。在翻译成语和笑话的时候,力求找出对双方都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这虽然困难,但很有趣味。
这次谈话,至深夜12时结束。
四、在延安参观访问
卡尔曼在延安期间,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访问了许多地方。路好走的地方,他们就乘车;路远且难行的地方,他们就骑马;特别难走的地方就步行。他觉得到处都是新事物。
1939年5月18日,他提出要访问八路军医院。这所医院地处延安城东北40里处的拐峁,陪同他参观的有萧三、专职女翻译张郁廉、鲁艺政治部主任徐一新三人。他们乘坐卡尔曼从重庆开来的小汽车前往。院长苏井观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介绍了红军时代以来的医务工作和现在医院的情况。他说:现在陕甘宁边区有卫生部,分前方卫生部和后方卫生部。后方有“兵站医院”、“边区医院”和这所八路军医院。拐峁医院刚成立半个月,有180个病床,收治重伤的军人和生病的地方干部,现有病人120人。医院设备基本能满足需要,其中化验室是边区最好的。病人的给养受到特殊照顾,能吃到蔬菜和鸡蛋。卡尔曼听得津津有味,还到病房参观拍摄、与病员谈话。
医院有一个“印度街”,住着几个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他们住的窑洞比较大,光线充足,白布床单,桌椅、书架、衣架齐全。卡尔曼一行到访时,爱德华医生正开着留声机听音乐。见有客人来了,他就关掉留声机,和他们聊起来。他讲了来延安的曲折过程,国民党百般阻挠他们来延安,在周恩来和宋庆龄帮助下,他们开着两部医疗车,带着58箱医药和x光机,长途颠簸,今年2月22日来到延安。爱德华讲的这段经历,引起卡尔曼极大的共鸣,因为他来延安也不顺利。他激动地大声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自由的来,太不可思议了!来,我们同命运的人照个相留念吧!”萧三为他们照了相。下午5时,卡尔曼一行下山返回。
5月底,卡尔曼骑马到延安西北40里的安塞访问。这里是延安的后方,不少边区政府机关驻在这里。他参观了战时儿童保育院,这里收养着烈士遗孤和前方干部的子弟,分婴儿部、幼儿部、小学部。最多可接收500人。卡尔曼见幼儿班正在上课,他专注的听起来。老师教的儿歌是:“吹起小喇叭,哒嘀哒嘀哒/打起小铜鼓,咚咚咚咚响/手提小刀枪,冲锋上战场/一刀杀汉奸,一枪打东洋。”“放在心头上,记在脑子里,不买日本的东西;握着小拳头,大步向前走,去同日本斗一斗。”卡尔曼被孩子们的朗朗齐读声吸引,让翻译翻给他听。之后,他又记在笔记本上。他说:“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一定能够打败日本!”
此外,卡尔曼还参观了边区高等法院看守所。
五、吃烤羊肉串
1939年6月1日,卡尔曼在杨家岭要给毛泽东照相,并拍摄“毛泽东的工作一日”,由萧三担任翻译。
他们共进午餐后,便驱车来到南门外的抗大,参加该校建校三周年庆祝会。路上,车子停下来,毛泽东与农民谈话。临近抗大,又与几个“小鬼”谈话。卡尔曼把这些场面都拍摄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性的照片。
下午4时,毛泽东与卡尔曼参加抗大的会餐。6时,庆祝会开始。那时延安没有电灯,为了利用夕阳的余晖拍摄毛泽东的活动,安排他在庆祝会上第一个讲话。毛泽东说:“抗大是抗日的,办抗大的目的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抗大三年以来,造就了很多坚持抗日的干部,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我们抗大的人,不能有一个人不抗战到底,不能有一个人不反对投降。全国党派也一样,要全体一致,抗战到底。反对投降,抗战到底,这就是抗大的方针。”
在毛泽东讲话过程中,卡尔曼扛着摄像机,台上台下,会场前后紧忙活,抢拍了许多感人的镜头。
接着,洛甫、邓发、刘少奇等相继讲话。国民党驻延安的联络参谋也讲话祝贺抗大。晚上还有文艺晚会,但卡尔曼和毛泽东都未参加,他们同乘卡尔曼的小汽车返回杨家岭。
卡尔曼也许是为了使《毛泽东的工作一日》这部纪录片更富情节性,也许是为了感谢毛泽东对他今天拍摄影片的配合,他高兴地说要请毛泽东吃烤羊肉串,并且亲自烧制。于是找来木柴、羊肉、洋葱、铁丝等,在毛泽东窑洞外烧起了火堆。火光熊熊,照亮了围观人们的笑脸,山坡和绿树,涂上了一层火光色。只见卡尔曼熟练地操作,他把羊肉切成小片,与洋葱瓣相间串在铁丝上,在火上翻来转去地烧制。木柴噼啪作响,羊肉呲呲冒油,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毛泽东、刘少奇都在火堆旁观看。卡尔曼将烧好的一串羊肉,首先送给了毛泽东品尝,问:“怎么样?”毛泽东说:“味道好极了!”卡尔曼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中传开,树上夜栖的鸟儿,被这从来未见过的夜景所吸引,好奇地观看“大鼻子”的烧烤表演。突然又以一阵大笑结束,吓得鸟儿“扑棱棱”飞去。卡尔曼很幽默,目送消失在夜色中的小鸟,咕噜了几声。毛泽东问萧三:“他说什么?”萧三说:“他说,亲爱的小鸟别飞呀,下一串该给你吃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卡尔曼做了个鬼脸,吹起口哨来,也很得意。
大家围坐吃着羊肉串谈笑时,卡尔曼提起摄影机抢拍起来。这珍贵的场面,为《毛泽东的工作一日》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这时,卡尔曼想起了毛泽东前几天对他说,革命者都爱吃辣椒的笑谈,便说西班牙人也爱吃辣椒,为什么佛朗哥不革命昵?毛泽东风趣地说:“西班牙的辣椒不如中国的辣。吃辣椒的都革命,斯大林、季米特洛夫都喜欢吃辣椒。假如他们的辣椒不够吃,叫他们写封信来,我给他们寄去。”这话引得满场大笑。
卡尔曼在延安和边区访问后,于1939年6月3日离开,经西安去晋东南访问,不久即回国。
后来,卡尔曼写成《在中国一年》一书,其中的《毛泽东会见记》这一篇,生动地描述了与毛泽东会见的情形。1939年7月8日,苏联《消息报》用半版篇幅发表了这篇文章。同年,7月23日纽约《星期日工人报》,也以《中国最伟大的战略家谈抗日战争问题》为题,发表了卡尔曼所发的电讯。它们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扩大了党的对外开放方针的效果。
一、用摄像机记录世界的人
罗曼·卡尔曼是苏联著名的纪录电影导演、摄影师、记者和编剧,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他于1906年11月26日,出生在敖德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大学摄影系。他所拍摄、导演的纪录片,都是表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卡尔曼请缨前往,拍摄了《关于西班牙事件》新闻纪录片,在苏联,而后乃至全世界,这部影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1938年10月,卡尔曼受斯大林指派,满怀热情地来到中国,拍摄中国抗战影片。同时他还兼任苏联《消息报》的特派记者,先后在湖北、湖南拍下前线士兵的战斗和生活。接着到广西,拍摄了新安旅行团(1935年中共建立的一个青少年文艺团体)的抗日戏剧演出。1938年冬,他到了广东,拍摄了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同年12月,他又辗转到达重庆。
1939年5月,卡尔曼开着小汽车到达延安访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拍摄电影素材,这成为他后来完成的两部表现中国抗战的纪录影片《中国在战斗》(1939年)和《在中国》(1941年)的重要构成部分。他还为《消息报》写了《中国在战斗》的长篇通讯和《毛泽东会见记》,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卡尔曼领导一个前方摄影组,拍摄了《在莫斯科城下击溃德寇》(1942年)、《列宁格勒在战斗》(1942年)、《柏林》(1945年)等影片。1947年,他拍摄了记录纽伦堡审判德、意法西斯头目过程的影片《人民法庭》。上世纪50年代,他导演纪录片《黑海石油工人故事》(1957年)和《海洋的征服者》(1959年,获列宁奖金)。他还导演了苏联第一部宽银幕影片《我们祖国多么广大》(1959年)。20世纪60年代,他用珍贵的历史资料编辑了20集的电影史诗《伟大的卫国战争》。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有《燃烧着的大漠》(1973年)等。他用手中的镜头书写了历史,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1978年4月28日,因心肌梗塞逝世。
二、在延安受到热烈欢迎
卡尔曼1938年10月来到中国后,开始从武汉到长沙、衡阳、桂林等地拍摄电影素材。国民党方面调来一辆小汽车供他专用,并对司机说:“好好为他服务,他说到哪里,你就开到哪里。”这句话的本意是,“在国统区”可以自由行动。但卡尔曼“利用”它让司机把车开到延安。实际上,他在国统区的采访受到种种限制,国民党派了一个青年副官“陪伴同行”,这使他很不自由。于是,他机智甩掉“陪伴”,于1939年5月,以《消息报》记者的身份,乘小汽车来到自由的延安。
卡尔曼一到延安,立即受到各界的盛情欢迎。5月14日晚,他应邀参加了组织部礼堂的文艺晚会,观看鲁艺演出的三幕话剧《冀东起义》。在这里他巧遇刚从苏联返同延安不久的朋友萧三,他们热烈拥抱。他兴奋地对萧三说:“来中国八个月了,到了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说了!”
5月17日,延安文艺团体联合在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设午宴,招待卡尔曼。饭菜是从就近的饭馆要来的。出席宴会的有鲁艺副院长沙可夫,音乐家吕骥、冼星海,戏剧家张庚等。席间谈笑甚为愉快,宾主间传递着浓浓情谊。卡尔曼在这里拍下了教堂、“鲁艺战地写生画展”、校旁的古墓林、文庙以及鲁艺师生上山开荒生产的情景。午宴后,卡尔曼即去参加延安工人学校的开学典礼,进行拍摄。会场设在20年代西班牙人修建的天主教大教堂内。他到达时,里面已坐满了人,校长张浩正在讲话,邓发、王若飞等也在座。卡尔曼在这里拍了不少影片。从这里返回延安城内时路过清凉山,他又上山去观看庙宇。山上有万佛洞,风景很美,卡尔曼又拍了许多影片。
此后,一连几天又有《新中华报》社和青年记者联合会集会欢迎卡尔曼,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也设宴招待卡尔曼。罗瑞卿宴请卡尔曼,是一次别致的宴会。原来抗大自己搞了一个相当出色的合作社,一切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应有尽有。卡尔曼听了介绍后,极力夸赞,说一定把这个新闻报道出去。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很快就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各种访问和影片拍摄中去。
三、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5月25日晚,毛泽东在杨家岭接见了卡尔曼。晚9时许,萧三陪同卡尔曼乘车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窑洞里摆设朴素简单:靠窗是一张大书桌,几把座椅,一把布躺椅,靠墙几排书架,整齐的排列着各种书籍,并有标签,内有不少线装古书。虽是5月末,延安的夜晚仍是凉意袭人。毛泽东身穿鼓鼓囊囊的灰色士兵棉衣,着布鞋,只是没有戴帽子。他经常彻夜忙碌,直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才休息。
毛泽东坐在书桌前,桌上点着两只蜡烛,烛光不时跳动着。卡尔曼坐在桌子的右首,萧三坐在他们对面,充当翻译。
卡尔曼首先就国际形势问题向毛泽东提问。毛泽东回答说:德、意、日进一步结成军事同盟,英、美、法不赞成日本的侵略,但又和他妥协。中国只有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长期抗战,坚持抗战到底,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但是中国人有两部分:大多数中国人赞成抗战到底,赞成统一战线;而另一部分人则不然,他们要和日本妥协。这一部分人反苏反共。现在这两部分人的斗争很激烈。假如不能战胜这后一部分人,中国的抗战就难以取得胜利。毛泽东接着指出:现在妥协派和顽固分子捣乱,反共、反人民,反对民众运动,破坏八路军、新四军,破坏共产党和抗日团体,这些都是抗战中很大的危险。所以,共产党的工作,一面抗日,一面反对投降妥协。中国共产党十多年来都为民族解放而斗争,曾经遇到过很大的困难,是有经验的。党有全国人民和各党派积极分子的支持、赞助,因此,任务虽困难,但胜利是必然的。
卡尔曼说:西班牙共和军之所以失败,是由于“民主”国家出卖了它。请问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抗战态度是怎样的? 毛泽东答:它们也是要出卖中国的。但是中国和西班牙不同,中国地方大,日本不能全部占领。我们固然希望苏、英、美、法国家的援助,但主要是靠我们自己……只要国民党政府不受日本的引诱,并且改变它的对内政策,就是好的。
毛泽东这时问卡尔曼到中国几个月了。卡尔曼回答:8个月了。毛泽东说:要留8年。又说:苏联应该派20个青年作家、艺术家到中国来,参加八路军,学中国话,住中国房子,吃中国饭,穿中国衣,留住40年……
在叙述长征经过时,毛泽东说:长征中有时没有烟抽,就晒干一种草,用纸卷着吸;没有饭吃时,吃一种草,或把树根、野菜磨成粉末吃。因此,那时候大家的胡须上和嘴的周围尽是粉末。
后来,话题转到“托派”问题,毛泽东说:中国的托派分两类,一部分属国民党的,国民党出钱给他们办刊物,并且下令叫学生读。这部分人在西安、重庆比较多;另一部分在上海、香港等地活动。在华北的托派,则替日本做工作。托派内部也有斗争。陈独秀骂别的托派过“左”,别的托派骂陈独秀是机会主义。他们共同之点是反共。再则他们都主张等日本占领中国,在中国发展工业之后,再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接见卡尔曼,不仅是简单地回答他提出的提问,同时也向他提出许多问题,进行了解。毛泽东询问了苏联海军建设和航空事业发展情况,还问了许多关于苏联北极破冰船、北极冰站,以及苏联科学工作方面的问题,问得非常仔细、认真,有时简直让人觉得太天真好奇了。得到满意回答之后,他就非常高兴,有时还笑出声来。比如,他认真地问卡尔曼:假如希特勒的轰炸机飞到莫斯科来,要炸克里姆林宫,那时斯大林躲到哪去?卡尔曼无法作答,只得告饶说:“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使我的情绪坏起来呢?”说罢一同大笑。
在问答交谈中,毛泽东语言通俗,由浅而深,引人入胜。整个谈话诙谐幽默,十分自然,使交谈双方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萧三为他们做翻译,力求不遗漏每一句重要的话。在翻译成语和笑话的时候,力求找出对双方都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这虽然困难,但很有趣味。
这次谈话,至深夜12时结束。
四、在延安参观访问
卡尔曼在延安期间,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访问了许多地方。路好走的地方,他们就乘车;路远且难行的地方,他们就骑马;特别难走的地方就步行。他觉得到处都是新事物。
1939年5月18日,他提出要访问八路军医院。这所医院地处延安城东北40里处的拐峁,陪同他参观的有萧三、专职女翻译张郁廉、鲁艺政治部主任徐一新三人。他们乘坐卡尔曼从重庆开来的小汽车前往。院长苏井观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介绍了红军时代以来的医务工作和现在医院的情况。他说:现在陕甘宁边区有卫生部,分前方卫生部和后方卫生部。后方有“兵站医院”、“边区医院”和这所八路军医院。拐峁医院刚成立半个月,有180个病床,收治重伤的军人和生病的地方干部,现有病人120人。医院设备基本能满足需要,其中化验室是边区最好的。病人的给养受到特殊照顾,能吃到蔬菜和鸡蛋。卡尔曼听得津津有味,还到病房参观拍摄、与病员谈话。
医院有一个“印度街”,住着几个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他们住的窑洞比较大,光线充足,白布床单,桌椅、书架、衣架齐全。卡尔曼一行到访时,爱德华医生正开着留声机听音乐。见有客人来了,他就关掉留声机,和他们聊起来。他讲了来延安的曲折过程,国民党百般阻挠他们来延安,在周恩来和宋庆龄帮助下,他们开着两部医疗车,带着58箱医药和x光机,长途颠簸,今年2月22日来到延安。爱德华讲的这段经历,引起卡尔曼极大的共鸣,因为他来延安也不顺利。他激动地大声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自由的来,太不可思议了!来,我们同命运的人照个相留念吧!”萧三为他们照了相。下午5时,卡尔曼一行下山返回。
5月底,卡尔曼骑马到延安西北40里的安塞访问。这里是延安的后方,不少边区政府机关驻在这里。他参观了战时儿童保育院,这里收养着烈士遗孤和前方干部的子弟,分婴儿部、幼儿部、小学部。最多可接收500人。卡尔曼见幼儿班正在上课,他专注的听起来。老师教的儿歌是:“吹起小喇叭,哒嘀哒嘀哒/打起小铜鼓,咚咚咚咚响/手提小刀枪,冲锋上战场/一刀杀汉奸,一枪打东洋。”“放在心头上,记在脑子里,不买日本的东西;握着小拳头,大步向前走,去同日本斗一斗。”卡尔曼被孩子们的朗朗齐读声吸引,让翻译翻给他听。之后,他又记在笔记本上。他说:“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一定能够打败日本!”
此外,卡尔曼还参观了边区高等法院看守所。
五、吃烤羊肉串
1939年6月1日,卡尔曼在杨家岭要给毛泽东照相,并拍摄“毛泽东的工作一日”,由萧三担任翻译。
他们共进午餐后,便驱车来到南门外的抗大,参加该校建校三周年庆祝会。路上,车子停下来,毛泽东与农民谈话。临近抗大,又与几个“小鬼”谈话。卡尔曼把这些场面都拍摄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性的照片。
下午4时,毛泽东与卡尔曼参加抗大的会餐。6时,庆祝会开始。那时延安没有电灯,为了利用夕阳的余晖拍摄毛泽东的活动,安排他在庆祝会上第一个讲话。毛泽东说:“抗大是抗日的,办抗大的目的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抗大三年以来,造就了很多坚持抗日的干部,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我们抗大的人,不能有一个人不抗战到底,不能有一个人不反对投降。全国党派也一样,要全体一致,抗战到底。反对投降,抗战到底,这就是抗大的方针。”
在毛泽东讲话过程中,卡尔曼扛着摄像机,台上台下,会场前后紧忙活,抢拍了许多感人的镜头。
接着,洛甫、邓发、刘少奇等相继讲话。国民党驻延安的联络参谋也讲话祝贺抗大。晚上还有文艺晚会,但卡尔曼和毛泽东都未参加,他们同乘卡尔曼的小汽车返回杨家岭。
卡尔曼也许是为了使《毛泽东的工作一日》这部纪录片更富情节性,也许是为了感谢毛泽东对他今天拍摄影片的配合,他高兴地说要请毛泽东吃烤羊肉串,并且亲自烧制。于是找来木柴、羊肉、洋葱、铁丝等,在毛泽东窑洞外烧起了火堆。火光熊熊,照亮了围观人们的笑脸,山坡和绿树,涂上了一层火光色。只见卡尔曼熟练地操作,他把羊肉切成小片,与洋葱瓣相间串在铁丝上,在火上翻来转去地烧制。木柴噼啪作响,羊肉呲呲冒油,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毛泽东、刘少奇都在火堆旁观看。卡尔曼将烧好的一串羊肉,首先送给了毛泽东品尝,问:“怎么样?”毛泽东说:“味道好极了!”卡尔曼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中传开,树上夜栖的鸟儿,被这从来未见过的夜景所吸引,好奇地观看“大鼻子”的烧烤表演。突然又以一阵大笑结束,吓得鸟儿“扑棱棱”飞去。卡尔曼很幽默,目送消失在夜色中的小鸟,咕噜了几声。毛泽东问萧三:“他说什么?”萧三说:“他说,亲爱的小鸟别飞呀,下一串该给你吃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卡尔曼做了个鬼脸,吹起口哨来,也很得意。
大家围坐吃着羊肉串谈笑时,卡尔曼提起摄影机抢拍起来。这珍贵的场面,为《毛泽东的工作一日》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这时,卡尔曼想起了毛泽东前几天对他说,革命者都爱吃辣椒的笑谈,便说西班牙人也爱吃辣椒,为什么佛朗哥不革命昵?毛泽东风趣地说:“西班牙的辣椒不如中国的辣。吃辣椒的都革命,斯大林、季米特洛夫都喜欢吃辣椒。假如他们的辣椒不够吃,叫他们写封信来,我给他们寄去。”这话引得满场大笑。
卡尔曼在延安和边区访问后,于1939年6月3日离开,经西安去晋东南访问,不久即回国。
后来,卡尔曼写成《在中国一年》一书,其中的《毛泽东会见记》这一篇,生动地描述了与毛泽东会见的情形。1939年7月8日,苏联《消息报》用半版篇幅发表了这篇文章。同年,7月23日纽约《星期日工人报》,也以《中国最伟大的战略家谈抗日战争问题》为题,发表了卡尔曼所发的电讯。它们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扩大了党的对外开放方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