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份,又一批孩子走进幼儿园。他们初次离开家长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哭闹、恐惧、睡不安稳、生病……孩子的这些不适应在心理学上可称为分离性焦虑,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帮助孩子学会应付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分离所造成的心理失落,是父母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专家支招:适应期,建立安全感最重要
告诉孩子他在幼儿园要呆多久
对许多幼儿来说,时间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不能判断在幼儿园到底要呆多长时间,害怕和妈妈长久分离,所以,我们不妨通过以下的方式,帮助孩子明白自己将离开妈妈多长时间:
方式一:画一个时钟,用颜色标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这样就能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明在园时间与一整天时间的关系。
方式二:拿一本日历,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地方涂上颜色,这也会使孩子形象地认识到自己什么时候在幼儿园,什么时候和家人在一起。孩子可以从时间图表上看出分离只是暂时的,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通过游戏帮助孩子表达感情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幼儿园特别恐惧,父母则要想方设法进行引导,及时帮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若孩子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家长还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将房间某个角落布置成幼儿园教室的样子,利用各种玩具创设情境,开展“上幼儿园”的游戏。孩子可自己选择当小朋友或老师,家长配合做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场景,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一些情绪反应,进而做出更耐心细致的帮助。
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分离
有时,家长会安慰孩子别哭,或者说“宝贝要勇敢”之类的话。这些并不一定恰当。哭是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也是家长对孩子表示理解的机会。如果家长说:“我知道你特别伤心,但我必须走,下班后我会来接你的。”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大人没有忽视和误解他们的感情,而且也有助于清楚地理解分离是不可避免的。
积极乐观地接孩子回家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孩子可能会哭着扑向大人,也可能完全忽视大人,这两种反应都是正常的。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就泪流满面,惊叹说:“妈妈想死宝贝了,你还好吗?”这样只能让孩子感到:分离的确是件很不好的事。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如:老师说你今天玩积木很开心。这种说法带给孩子的暗示是:没有妈妈,宝贝在幼儿园也很高兴。
一线建议:巧妙帮幼儿度过分离焦虑
当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熟悉的亲人,总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分离焦虑现象,家长该怎样减缓幼儿的哭闹行为呢?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进行哪些相关的教育,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对幼儿园生活和老师产生认同感
家长要相信老师,并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使孩子觉得在幼儿园虽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人,但是同样有像妈妈一样关爱和照顾自己的老师,有像兄弟姐妹一样友爱互助的伙伴,有快乐好玩的游戏、玩具,在这里同样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使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信赖感、认同感和安全感。
熟悉幼儿园环境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因为陌生的环境和老师、同伴所致,所以,家长在入园前应该带孩子到幼儿园转转,感受幼儿园生活的美好,激发对于幼儿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认识和熟悉老师,提高他的适应能力,让孩子觉得老师同样是可亲可敬的人,使焦虑情绪得以缓解,从而逐渐接纳并适应新的生活。
鼓励孩子积极来园
入园后,家长要帮助孩子积极回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美好时光,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向往和期待之情,并鼓励孩子积极来园,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这个适应阶段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家长因为心疼孩子,而依着他的性子在家休息,那么只会延长他的适应期。对于哭闹严重的幼儿,可以适当缩短他在园的时间,下午早点来接,给幼儿适应上的“坡度”和心理上的缓冲。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规律的作息
在家中,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学会照顾自己,能够自己吃饭、穿脱衣服、上厕所等,独立为自己进行服务,从而增加自信心,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此外,还要帮助孩子养成和幼儿园同步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缩小家园间的差异性,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等等,使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常规要求。
总之,分离焦虑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进入集体生活必经的情感体验。作为家长,不仅要学会以孩子的视角解读童心,更要用自己智慧的头脑、热诚的心灵、温暖的双手关爱儿童,赋予亲情,使他们坚实而自信地走好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专家支招:适应期,建立安全感最重要
告诉孩子他在幼儿园要呆多久
对许多幼儿来说,时间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不能判断在幼儿园到底要呆多长时间,害怕和妈妈长久分离,所以,我们不妨通过以下的方式,帮助孩子明白自己将离开妈妈多长时间:
方式一:画一个时钟,用颜色标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这样就能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明在园时间与一整天时间的关系。
方式二:拿一本日历,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地方涂上颜色,这也会使孩子形象地认识到自己什么时候在幼儿园,什么时候和家人在一起。孩子可以从时间图表上看出分离只是暂时的,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通过游戏帮助孩子表达感情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幼儿园特别恐惧,父母则要想方设法进行引导,及时帮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若孩子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家长还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将房间某个角落布置成幼儿园教室的样子,利用各种玩具创设情境,开展“上幼儿园”的游戏。孩子可自己选择当小朋友或老师,家长配合做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场景,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一些情绪反应,进而做出更耐心细致的帮助。
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分离
有时,家长会安慰孩子别哭,或者说“宝贝要勇敢”之类的话。这些并不一定恰当。哭是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也是家长对孩子表示理解的机会。如果家长说:“我知道你特别伤心,但我必须走,下班后我会来接你的。”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大人没有忽视和误解他们的感情,而且也有助于清楚地理解分离是不可避免的。
积极乐观地接孩子回家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孩子可能会哭着扑向大人,也可能完全忽视大人,这两种反应都是正常的。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就泪流满面,惊叹说:“妈妈想死宝贝了,你还好吗?”这样只能让孩子感到:分离的确是件很不好的事。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如:老师说你今天玩积木很开心。这种说法带给孩子的暗示是:没有妈妈,宝贝在幼儿园也很高兴。
一线建议:巧妙帮幼儿度过分离焦虑
当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熟悉的亲人,总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分离焦虑现象,家长该怎样减缓幼儿的哭闹行为呢?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进行哪些相关的教育,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对幼儿园生活和老师产生认同感
家长要相信老师,并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使孩子觉得在幼儿园虽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人,但是同样有像妈妈一样关爱和照顾自己的老师,有像兄弟姐妹一样友爱互助的伙伴,有快乐好玩的游戏、玩具,在这里同样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使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信赖感、认同感和安全感。
熟悉幼儿园环境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因为陌生的环境和老师、同伴所致,所以,家长在入园前应该带孩子到幼儿园转转,感受幼儿园生活的美好,激发对于幼儿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认识和熟悉老师,提高他的适应能力,让孩子觉得老师同样是可亲可敬的人,使焦虑情绪得以缓解,从而逐渐接纳并适应新的生活。
鼓励孩子积极来园
入园后,家长要帮助孩子积极回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美好时光,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向往和期待之情,并鼓励孩子积极来园,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这个适应阶段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家长因为心疼孩子,而依着他的性子在家休息,那么只会延长他的适应期。对于哭闹严重的幼儿,可以适当缩短他在园的时间,下午早点来接,给幼儿适应上的“坡度”和心理上的缓冲。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规律的作息
在家中,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学会照顾自己,能够自己吃饭、穿脱衣服、上厕所等,独立为自己进行服务,从而增加自信心,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此外,还要帮助孩子养成和幼儿园同步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缩小家园间的差异性,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等等,使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常规要求。
总之,分离焦虑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进入集体生活必经的情感体验。作为家长,不仅要学会以孩子的视角解读童心,更要用自己智慧的头脑、热诚的心灵、温暖的双手关爱儿童,赋予亲情,使他们坚实而自信地走好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