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玉米南繁育种工作中,病虫害是影响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了南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措施,以期为南繁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南繁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61-01
海南省地处北纬20°以南,以其独特的生态条件、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成为我国大部分玉米育种单位的南繁基地,同时,也为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总的来说,病虫害发生特点是种类多、时期长、危害重,对玉米科研工作威胁很大。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整个南繁工作的意义重大。
1 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规律
1.1 大斑病
从幼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初侵染斑为水浸状斑点,成熟病斑为长梭型,一般长度在50cm以上。病斑有3种类型:一是病斑为黄褐色,中央灰褐色,病斑较大,易出现在感病品种上。气候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二是病斑为黄褐色或灰绿色,外围有明显的黄色褪绿圈,病斑较小。三是病斑为紫红色,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大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随气流、雨水传播到玉米上引起发病,条件适宜时,病斑很快又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氣温在18~27℃,湿度在90%以上时易暴发流行。
1.2 小斑病
从幼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初侵染病斑为水渍状半透明的小斑点,成熟病斑有3种类型:一是病斑受叶脉限制,两端呈弧形或近长方形,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黄褐色或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2~6)mm×(3~22)mm。二是病斑较小,梭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大小为(0.6~1.2)mm×(0.6~1.7)mm。三是病斑为点状,黄褐色,边缘紫褐色或深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此类型产生在抗病品种上。小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随气流、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在60~72h内可完成1个侵染循环,1个生长季节可有多次再侵染。气温26~32℃、田间湿度较高时,易造成病害流行。
1.3 锈病
一般在抽雄前开始侵染,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褪绿小斑点,后发展成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夏孢子堆。孢子堆开裂后散出金黄色到黄褐色的夏孢子。严重时全株布满夏孢子堆。该病原菌为专性寄生菌,只能寄生在活的玉米组织上,夏孢子离体后存活时间很短。因此,病原菌在南方沿海地区玉米越冬后,夏孢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到内陆玉米上,遇合适的温湿度萌发侵入,1年可有多次再侵染。温度26~28℃、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适合该病的流行。
1.4 青枯病
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期至蜡熟期为盛发期。症状分2种:一是青枯型。整株叶片突然呈青灰色失水干枯,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空松,手可捏动,根系水浸状或红褐色腐烂,果穗下垂。二是黄枯型。病株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枯死,果穗下垂;茎部变软,内部组织腐烂,维管束丝状游离,褐腐或红腐。根系腐烂破裂,呈粉红色到褐色,须根减少;除植株枯死导致粒重下降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植株茎节变软倒伏还可造成更大的间接损失。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源为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的病原菌,全生育期均可从根、茎基部、近地茎节处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并在以上各处形成病斑,病原菌在组织内蔓延,最后到达茎基部,堵塞维管束,地上部分因得不到水分和营养而干枯死亡。
2 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规律
2.1 地下害虫
从玉米播种至幼苗期,主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老虎可为害生长点或从根茎处蛀入嫩茎中取食,造成萎蔫苗和空心苗;叶片被咬成小孔、缺刻状;大龄幼虫常把幼苗齐地咬断,并拉入洞穴取食,严重造成缺苗断垄。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大地老虎1年发生1代,小地老虎1年发生2~7代,以老熟幼虫或蛹的形式越冬。蝼蛄直接取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咬断处呈乱麻状,造成植株萎蔫。蝼蛄常在地表土层穿行,形成的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幼苗失水干枯而死。蝼蛄一般1~2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层中越冬,夜间活动猖獗。蛴螬取食萌发种子或幼苗根茎,常导致地上部萎蔫死亡。1年或多年发生1代,喜松软湿润的土壤。金针虫取食种子、嫩芽使其不能发芽,并可钻入根茎内取食,有褐色蛀孔,被害株的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金针虫幼虫较耐低温,一般在土壤表层取食为害。
2.2 食叶害虫
此类害虫以取食玉米叶片为主,主要有玉米螟、粘虫及蝗虫等。玉米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群聚取食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呈花叶状;2~3龄幼虫在心叶内潜藏为害,心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4龄后陆续蛀入茎秆中为害,蛀孔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茎秆遇风易从蛀孔处折断。粘虫3龄后咬食叶片成缺刻状,5~6龄达暴食期,很快将幼苗吃光,或将成株叶片吃光只剩叶脉。幼虫畏光,白天潜伏在心叶或土缝中,傍晚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为害。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被害部呈缺刻状。为害速度快,大量发生时可吃成光秆。土壤干湿交替,有利于蝗虫的孵化。
2.3 穗部害虫
穗部害虫多为钻蛀性害虫,主要包括桃蛀螟及大螟等。桃蛀螟主要蛀食玉米雌穗,也可蛀茎,蛀后的茎遇风常倒折。幼虫从雌穗上部钻入后,蛀食或啃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直接产量损失。蛀孔口堆积颗粒状的粪屑,1个果穗上常有多头桃蛀螟为害,也存在与玉米螟混合为害现象,严重时整个果穗被蛀食,还可引起穗腐病。大螟可为害叶片,又可为害果穗,玉米心叶期常被取食成孔洞缺刻状,有多头幼虫在同一茎秆内取食,使植株枯死。蛀食果穗、穗轴、茎秆和雄穗柄,造成茎秆折断和果穗腐烂,有转株为害习性。
2.4 蚜虫
在玉米开花授粉期,蚜虫的为害非常严重。它们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能分泌“蜜露”并常在被害部位形成黑色霉状物,发生在雌、雄穗上常影响授粉导致减产。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损失。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3.1.1 大、小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10%世高或70%代森锰锌等杀菌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7~10d,连续施药2~3次。
3.1.2 锈病的防治。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敌锈钠250~300倍液喷雾2~3次。
3.1.3 青枯病的防治。要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灌溉,清除田间残枝病叶,消灭地下害虫,减少各种损伤;选择生物型种衣剂ZSB对种子进行包衣,有一定的效果;对病株进行销毁,尽量减少侵染源;重病田避免秸秆还田,可轮作倒茬。
3.2 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3.2.1 地下害虫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或好年冬颗粒剂拌种;用48%乐斯本或40%辛硫磷1 000倍液灌根或傍晚时喷雾茎叶;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3.2.2 地上害虫的防治。防治玉米螟、粘虫、蝗虫、桃蛀螟、大螟等地上害虫可用下列措施:一是在心叶内撒施辛硫磷、毒死蜱、呋喃丹颗粒剂。二是用Bt、白僵菌等生物制剂内撒施或喷雾于玉米心叶内。三是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对玉米蚜虫的防治要尽早、尽小、尽了。
关键词 南繁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61-01
海南省地处北纬20°以南,以其独特的生态条件、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成为我国大部分玉米育种单位的南繁基地,同时,也为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总的来说,病虫害发生特点是种类多、时期长、危害重,对玉米科研工作威胁很大。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整个南繁工作的意义重大。
1 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规律
1.1 大斑病
从幼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初侵染斑为水浸状斑点,成熟病斑为长梭型,一般长度在50cm以上。病斑有3种类型:一是病斑为黄褐色,中央灰褐色,病斑较大,易出现在感病品种上。气候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二是病斑为黄褐色或灰绿色,外围有明显的黄色褪绿圈,病斑较小。三是病斑为紫红色,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大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随气流、雨水传播到玉米上引起发病,条件适宜时,病斑很快又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氣温在18~27℃,湿度在90%以上时易暴发流行。
1.2 小斑病
从幼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初侵染病斑为水渍状半透明的小斑点,成熟病斑有3种类型:一是病斑受叶脉限制,两端呈弧形或近长方形,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黄褐色或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2~6)mm×(3~22)mm。二是病斑较小,梭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大小为(0.6~1.2)mm×(0.6~1.7)mm。三是病斑为点状,黄褐色,边缘紫褐色或深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此类型产生在抗病品种上。小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随气流、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在60~72h内可完成1个侵染循环,1个生长季节可有多次再侵染。气温26~32℃、田间湿度较高时,易造成病害流行。
1.3 锈病
一般在抽雄前开始侵染,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褪绿小斑点,后发展成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夏孢子堆。孢子堆开裂后散出金黄色到黄褐色的夏孢子。严重时全株布满夏孢子堆。该病原菌为专性寄生菌,只能寄生在活的玉米组织上,夏孢子离体后存活时间很短。因此,病原菌在南方沿海地区玉米越冬后,夏孢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到内陆玉米上,遇合适的温湿度萌发侵入,1年可有多次再侵染。温度26~28℃、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适合该病的流行。
1.4 青枯病
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期至蜡熟期为盛发期。症状分2种:一是青枯型。整株叶片突然呈青灰色失水干枯,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空松,手可捏动,根系水浸状或红褐色腐烂,果穗下垂。二是黄枯型。病株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枯死,果穗下垂;茎部变软,内部组织腐烂,维管束丝状游离,褐腐或红腐。根系腐烂破裂,呈粉红色到褐色,须根减少;除植株枯死导致粒重下降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植株茎节变软倒伏还可造成更大的间接损失。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源为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的病原菌,全生育期均可从根、茎基部、近地茎节处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并在以上各处形成病斑,病原菌在组织内蔓延,最后到达茎基部,堵塞维管束,地上部分因得不到水分和营养而干枯死亡。
2 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规律
2.1 地下害虫
从玉米播种至幼苗期,主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老虎可为害生长点或从根茎处蛀入嫩茎中取食,造成萎蔫苗和空心苗;叶片被咬成小孔、缺刻状;大龄幼虫常把幼苗齐地咬断,并拉入洞穴取食,严重造成缺苗断垄。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大地老虎1年发生1代,小地老虎1年发生2~7代,以老熟幼虫或蛹的形式越冬。蝼蛄直接取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咬断处呈乱麻状,造成植株萎蔫。蝼蛄常在地表土层穿行,形成的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幼苗失水干枯而死。蝼蛄一般1~2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层中越冬,夜间活动猖獗。蛴螬取食萌发种子或幼苗根茎,常导致地上部萎蔫死亡。1年或多年发生1代,喜松软湿润的土壤。金针虫取食种子、嫩芽使其不能发芽,并可钻入根茎内取食,有褐色蛀孔,被害株的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金针虫幼虫较耐低温,一般在土壤表层取食为害。
2.2 食叶害虫
此类害虫以取食玉米叶片为主,主要有玉米螟、粘虫及蝗虫等。玉米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群聚取食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呈花叶状;2~3龄幼虫在心叶内潜藏为害,心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4龄后陆续蛀入茎秆中为害,蛀孔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茎秆遇风易从蛀孔处折断。粘虫3龄后咬食叶片成缺刻状,5~6龄达暴食期,很快将幼苗吃光,或将成株叶片吃光只剩叶脉。幼虫畏光,白天潜伏在心叶或土缝中,傍晚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为害。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被害部呈缺刻状。为害速度快,大量发生时可吃成光秆。土壤干湿交替,有利于蝗虫的孵化。
2.3 穗部害虫
穗部害虫多为钻蛀性害虫,主要包括桃蛀螟及大螟等。桃蛀螟主要蛀食玉米雌穗,也可蛀茎,蛀后的茎遇风常倒折。幼虫从雌穗上部钻入后,蛀食或啃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直接产量损失。蛀孔口堆积颗粒状的粪屑,1个果穗上常有多头桃蛀螟为害,也存在与玉米螟混合为害现象,严重时整个果穗被蛀食,还可引起穗腐病。大螟可为害叶片,又可为害果穗,玉米心叶期常被取食成孔洞缺刻状,有多头幼虫在同一茎秆内取食,使植株枯死。蛀食果穗、穗轴、茎秆和雄穗柄,造成茎秆折断和果穗腐烂,有转株为害习性。
2.4 蚜虫
在玉米开花授粉期,蚜虫的为害非常严重。它们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能分泌“蜜露”并常在被害部位形成黑色霉状物,发生在雌、雄穗上常影响授粉导致减产。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损失。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3.1.1 大、小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10%世高或70%代森锰锌等杀菌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7~10d,连续施药2~3次。
3.1.2 锈病的防治。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敌锈钠250~300倍液喷雾2~3次。
3.1.3 青枯病的防治。要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灌溉,清除田间残枝病叶,消灭地下害虫,减少各种损伤;选择生物型种衣剂ZSB对种子进行包衣,有一定的效果;对病株进行销毁,尽量减少侵染源;重病田避免秸秆还田,可轮作倒茬。
3.2 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3.2.1 地下害虫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或好年冬颗粒剂拌种;用48%乐斯本或40%辛硫磷1 000倍液灌根或傍晚时喷雾茎叶;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3.2.2 地上害虫的防治。防治玉米螟、粘虫、蝗虫、桃蛀螟、大螟等地上害虫可用下列措施:一是在心叶内撒施辛硫磷、毒死蜱、呋喃丹颗粒剂。二是用Bt、白僵菌等生物制剂内撒施或喷雾于玉米心叶内。三是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对玉米蚜虫的防治要尽早、尽小、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