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里木蒙古族传统野生食疗植物及其开发利用和民族生态学意义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调查研究了哲里木蒙古族食疗的野生植物。结果表明,与当地农牧民食疗直接相关的野生植物包括11种。哲里木蒙古族食疗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在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当地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还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哲里木;蒙古族;野生食疗植物;开发利用;民族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0-0002-03
  哲里木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辖,地处松辽平原东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辽河平原的斜坡。北部为高寒山区和浅山区,属于大兴安岭余脉,海拔800~1000m,最高峰达1400m;西南部与南部为沙沼、黄土丘陵和浅山区,是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海拔高度约400~600m;东南部与中部是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50~250m。位于北纬420~460和东经1190~1230之间,总面积60,000km2。全市蒙古族人绝大多数从事传统的农业、草原畜牧业。蒙古族的传统医药一蒙医蒙药在当地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植物的药物利用是当地蒙古族民间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草原民族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他们关于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对草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食疗是指用特制的饮料和食物以调养人体和防治疾病的方法。古代蒙古族民间很早就有了食疗知识,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古代蒙医药学的“饮食疗法”。《饮膳要正》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元代以前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疗法,尤其总结和提高了古代蒙古族传统饮食方法。饮食疗法是现代蒙医学的药物、饮食、起居和疗术等四大治疗方法之一。是蒙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疗法是历代学者对民间传统食疗知识的经验挖掘、整理和提高的结果。一方面,历代学者的挖掘整理工作不彻底,很多民间传统食疗知识未被发现;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与传统药物基源之间的相互作用仍在不断形成新的食疗知识。因此,药用民间植物学(medical ethnobotany)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将不断发现包括传统食疗知识在内的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知识。本文总结了哲里木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疗植物调查研究的结果。
  1 研究方法
  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分类鉴定;运用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 Approach)的随机访谈(open—ended in—ter-views)和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方法,调查与当地蒙古族食疗直接相关的野生植物及其利用方法。
  2 研究结果
  证据标本的鉴定结果表明,哲里木蒙古族民间治疗某些疾病或用于保健而食用的野生植物共有11种。以野菜、野果和饮料为食用方式。他们把这些植物当作滋补、治坏血病、治高血压、治“协日乌素”病、抑“赫依”和养胃作用的药物,具有显著的药食兼用特点。
  2.1食物和饮料 百合科黄精属Ploygonatum植物黄精Psibiricum Red.和玉竹P.odoratum(Mill)Drllce.2种,哲里木蒙古族牧民采集它们的根状茎食用,认为具有补身健体作用,长期食用可长寿。牧民把黄精称为imaan orhudai,把玉
  作者简介:钱丹珠(1963-),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学和食品科学研究。E-mail:qiandanzhu@yahoo.com.cn;朵莉娅(1991-),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大学生,中药学院中药制药专业。竹统称为eBesun orhodai。名贵药材人参Panax ginseng的蒙古原始名亦称orhodai,反映了当地蒙古族十分重视此类植物。
  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的传统认识更接近于《饮膳正要》中记载的滋补、强身、长寿、抗衰老等内容。民间的用途同蒙药学上的主治身体虚弱方面相同。
  从饮用价值上看,黄精的根状茎每100g含蛋白质8.4g,淀粉20g,还原糖5g;玉竹的根状茎每lOOg含碳水化合物35g,蛋白质2.63g,所含粘液质水解后产生D-果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醛酸等。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茎是当地蒙古族牧民传统的茶用原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补身健体作用的饮料。地榆在蒙药中未见记载,中草药则用于凉血止血、收敛止泻。
  2.2治坏血病的野菜当地民间采集百合科的黄花葱AUi.am condensatum Turcz、菊科的苣荚菜Sonchus brachyotusDC.和荨麻科的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等嫩茎叶作野菜食用,治疗坏血病。当地民间称坏血病为“bam”,同蒙医学的名称一致。当地蒙古族牧民通过食用新鲜野菜来治疗坏血病,其基本原理就是摄取新鲜野菜所含有的维生素c。据报道,黄花葱嫩苗含维生素C64g/100g,苣荚菜嫩茎叶含维生素C 88g/100g ,证明哲里木蒙古族的食疗利用是合理的。黄花葱未见药用记载。苣莫菜和麻叶荨麻的民间用途及其认识同蒙药学不一致。
  2.3治高血压的野菜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是蔷薇科的灌木,当地民间采集其成熟果实当水果食用,认为能够治疗高血压症,食用部位是肉质筒状花托。蒙药用山刺玫干燥成熟果实治毒热、热性“协日乌素”、肝热、“ham”病;而中草药用于治疗脉管炎、高血压、头晕。可以看出,当地民间的认识更加接近中草药用途。从食用价值看,山刺玫的果实含多种维生素、果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1.6%~1.95%。
  2.4治“协日乌素”病的饮料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的枝条木质部以及山刺玫的叶子是当地民间传统的茶叶代用品,认为调制成饮料后饮用,能够治疗“协日乌素”病。“协日乌素”是蒙医学的“六因”之一,它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物质,具有随寒热而变的特征。“协日乌素”偏盛、偏衰以及存在部位等失去正常状态,均可变成致病因素。“协日乌素”侵入关节就可使关节部位红肿酸痛,引起肢关节“协日乌素”病,相当于“风湿性关节炎”。当地蒙古族牧民认为,关节痛、腰腿病、肌肉痛均属于“协日乌素”病,这些病症是由受寒、受潮湿引起的,当地民间关于“协日乌素”病的认识同蒙医学基础一致。   文冠果的茎干或枝条的干燥木质部,蒙医用于治疗游痛症、痛风症、热性“协日乌素”病、“吾雅曼”病、青腿病、皮肤瘙痒、癣、脱发、关节疼痛、黄水疮、风湿性心脏病、淋巴结肿大等。也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内热、皮肤风湿。
  2.5抑“赫依”的饮料当地民间采集蔷薇科山荆子Ma-lus baccata Borkh的叶子,经炒或发酵阴干后用做茶叶的代用品,认为这种饮料具有抑“赫依”作用。蒙医学认为“赫依”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调节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人体因精神紧张、忧虑过度等原因,造成“赫依”机能失常而偏盛,便能引起神经衰弱、神志异常、腰腿关节疼痛等。因此,哲里木蒙古族民间所说的“赫依”不是某一疾病,而是与蒙医学中的“赫依”相同的一类疾病。至于山荆子的叶子,未见药用记载。
  2.6养胃野菜野韭Allium ramosum L的嫩叶是哲里木蒙古族十分喜爱的野生蔬菜。当地民间认为,野韭助消化,长期食用能养胃。野韭未见药用记载。从食用价值上看,每100g野韭嫩茎叶含胡萝卜素2.8mg,维生素B20.12mg,维生素C52mg。
  2.7消积泻热食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E,蒙名“萨嘎得”,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制的面食是哲里木蒙古族十分喜爱的传统食物。用其种皮做枕、褥,认为具吸湿、凉血、抑头痛、抑疮之功效。.反映了民间十分重视此植物。民间的用途同蒙药学上的主治具有相同之处。
  在食用价值上,富含蛋白质、铁等人体必须的元素,是哲里木蒙古族嗜好的传统食物,也是哲里木的特产。
  3 分析讨论
  3.1开发利用哲里木蒙古族传统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意义在哲里木蒙古族民间食疗野生植物中,除山刺玫的叶和果实两种不同部位用于治疗不同疾病外,其余种类均是一种部位用于治疗一种疾病。以植物种类、药用部位和目的为标准,当地民间用于食疗的野生植物原料有11种。
  从传统医药体系与传统药的知识相互关系看,蒙药学是历代学者对蒙古族传统草药知识的挖掘、整理、提高的产物。蒙药学和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体系是一致的。11种哲里木蒙古族民间食疗野生植物中有7种用于蒙药,另4种未见蒙药用记载;而用于蒙药的7种在药用部位上同民间食疗的部位相同,但在蒙药学的主治和民间食疗目的上,除黄精属2种和文冠果等5种有相同之处外,其余6种完全不同。这就是说,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在植物种类选择和用途的认识上与本民族传统药有些不一致,说明民间仍存在着尚未记录整理的传统药知识。因此,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研究将不断丰富蒙药学内容,对蒙医蒙药学的发展十分有用。
  3.2研究哲里木蒙古族传统野生食疗植物的民族生态学意义 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自然环境包括植物、动物、景观、森林类型和土壤等。此外,不同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与特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等也是民族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生态环境条件日渐破坏,野生植物资源日渐贫乏的草原生态环境里,哲里木蒙古族选择一些野生植物作为粮食、蔬菜、果品以及用于食疗和保健,这是他们适应草原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是对草原生态环境良好适应性的例证,也是他们与草原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之一。当前引发哲里木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除了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不稳定和蒸发量大等自然因素外,还包括自然河水量分配不合理、人口增长、牲畜头数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等社会经济因素,而且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因素是哲里木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哲里木蒙古族在该地区生存了近几百年,但哲里木环境发生急剧恶化只有半个多世纪。因此,哲里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不是当地农牧民对野生植物的传统采集食疗用,而是由于非当地传统利用植物的方式,如大量采挖药材、掠夺式地开垦等以商业目的为主的植物采集和土地开发。这种掠夺式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当地植被,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IT业界一直在寻求新型数据库系统以弥补经典的关系数据库在管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的不足。Internet的异军突起以及XML语言的出现,给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原生XML数据库系统概念的问世,标志着数据库系统进入了新的一个的发展时期。    关于XML技术    20世纪70年代,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进入了“关系型数据库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时期。随着信息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真空静脉采血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巧用。方法:真空采血针采血后再接静脉输液导管进行输液,采血输液一针完成。结果:使用真空采血针接输液导管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准确,省时省力,无菌程度高,患者痛苦小。结论:利用真空静脉采血针进行输液避免了采血与静脉输液二次进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关键词】真空静脉采血针;静脉输液;应用体会
电子政务是我国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政府单位已经开始推广电子政务,很多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创建公正透明的阳光政府,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把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
在2008年3月成都日报的一篇报道中,记者描述了一幅.这样的场景:在荷花池经营玩具批发的王某近日到金牛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服装个体开业登记。递交所需材料后,他意外地被告知,1个小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院的广泛开展,术后康复锻炼Et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尤其是术后家庭健康教育也在术后的康复中得到了具体的安排。精细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锻炼,才能获
目的:探讨健康食品调味品——蒜、盐、乙醇对空气中杂菌和“腌菜”的协同抗菌防腐作用。方法:采用把空气中落下的杂菌培养后生长的杂菌总数测定和在试管内对黄瓜进行防腐试验,检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对80例经B超证实为稽留流产的患者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其临床有效率和副反应。结果:完全流产54例,不全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其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逐步提高患病人群对高血压的认识和保健能力,能够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次健康教育活动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经常性的健康宣教,通过对比分析教育前后患者的行为、知识和态度的变化,以检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