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里存在这样一群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他们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但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时会赶不上课程进度,经常处在心理紧张焦虑状态中,对数学这一学科有莫名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陷入了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资料研究表明,学困生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善于开发学困生的心智,激发学困生的潜能,大多数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进行了如下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方法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也称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智力属于正常范围,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记忆力差、阅读能力差或是厌学等导致数学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年级学生水平,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成因
1、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多数平时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从不预习、复习功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课等。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上课违纪现象屡屡发生,或骚扰邻座、或高声喧闹,或做小动作等等,甚至严惩扰乱课堂秩序,使教师难以进行正常课堂教学。可见“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积行成习,积习成性。它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态度,也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反,对数学学科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会觉得枯燥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这样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知识间严重脱节,导致对学习产生厌倦,更无兴趣。这类学生大多缺乏学习的兴趣。
3、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智力正常,学习也比较努力,但就是成绩不理想。不科学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他们往往死记硬背数学中的一些定义、法则,对学习的知识不求甚解,因而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稍难的数学题目就摸不着头绪了。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厌学、畏学。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学困生引导和督促;
三、帮助学困生学习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慨:“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五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想办法转化他们。
1、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记得王伟同学,升六年级时成绩较差,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日常更多地关注他,发现他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诚实、热爱集体,优点很多,我就让他当小组长。这样,他和老师接触多了,和好学生接触多了,这使他想把学习搞好。我在班上及时表扬他的这种好想法。利用这个时机,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第一套学习计划,并指定班长监督,家长及时反馈信息。第一套计划实施半个学期,他的学习成绩较以前有所进步,我乘机在班会上表扬了他,并告诉成绩差的学生,只要方法对头,再加上学习刻苦,你就不比别人差。后来,我又给他制定第二、第三、第四套学习计划,他的成绩也一步一步上升。在一次学校举办的学习交流会上,他这样说道:“是陈老师帮助我找回了自信,树立了信心,我要加倍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达到成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学生将会越学越好。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3、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优生之所以优,学困生之所以差,关键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优和差,学困生要转化为优生,就是要转变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伟大的文学家巴金说:“孩子的成功从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每个学生的智商其实差异不大,但成绩却判然有判然有别,这其中的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不注重学习方法,结果当然事倍功半。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小结,这些都是学困生不知道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每天通常都在适宜学习的时间学习,学习时间不是很长,但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并能长期坚持,学习成绩当然比较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后抓得不紧,让他们平时多观察学习好的学生在同一时在干什么,自己先照着做,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学困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直观学具入手,加强操作方法指导,让学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思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指导学生通过剪、拼、看、想、说等过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学困生上课认真听讲,身边备一本笔记本,听不懂的随时记录下来,课后来问我。把我讲解的内容也记在笔记本上,过一段时间复习一下。把平时多次做错的题型和相关的知识点也记下来,随时翻阅提醒自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
4、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以下方面去培养:
(1)听的习惯。学会听老师讲解,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听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的解题思路,老师总结的方法。听同学的回答。
(2)做的习惯。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平均分时可以借助小棒、糖果、纸片等学具来自己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这一抽象概念。
(3)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4)阅读的习惯。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教师任务,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5)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困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给他们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自信,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摆脱学困生的困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方法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也称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智力属于正常范围,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记忆力差、阅读能力差或是厌学等导致数学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年级学生水平,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成因
1、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多数平时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从不预习、复习功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课等。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上课违纪现象屡屡发生,或骚扰邻座、或高声喧闹,或做小动作等等,甚至严惩扰乱课堂秩序,使教师难以进行正常课堂教学。可见“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积行成习,积习成性。它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态度,也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反,对数学学科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会觉得枯燥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这样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知识间严重脱节,导致对学习产生厌倦,更无兴趣。这类学生大多缺乏学习的兴趣。
3、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智力正常,学习也比较努力,但就是成绩不理想。不科学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他们往往死记硬背数学中的一些定义、法则,对学习的知识不求甚解,因而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稍难的数学题目就摸不着头绪了。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厌学、畏学。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学困生引导和督促;
三、帮助学困生学习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慨:“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五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想办法转化他们。
1、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记得王伟同学,升六年级时成绩较差,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日常更多地关注他,发现他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诚实、热爱集体,优点很多,我就让他当小组长。这样,他和老师接触多了,和好学生接触多了,这使他想把学习搞好。我在班上及时表扬他的这种好想法。利用这个时机,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第一套学习计划,并指定班长监督,家长及时反馈信息。第一套计划实施半个学期,他的学习成绩较以前有所进步,我乘机在班会上表扬了他,并告诉成绩差的学生,只要方法对头,再加上学习刻苦,你就不比别人差。后来,我又给他制定第二、第三、第四套学习计划,他的成绩也一步一步上升。在一次学校举办的学习交流会上,他这样说道:“是陈老师帮助我找回了自信,树立了信心,我要加倍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达到成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学生将会越学越好。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3、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优生之所以优,学困生之所以差,关键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优和差,学困生要转化为优生,就是要转变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伟大的文学家巴金说:“孩子的成功从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每个学生的智商其实差异不大,但成绩却判然有判然有别,这其中的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不注重学习方法,结果当然事倍功半。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小结,这些都是学困生不知道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每天通常都在适宜学习的时间学习,学习时间不是很长,但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并能长期坚持,学习成绩当然比较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后抓得不紧,让他们平时多观察学习好的学生在同一时在干什么,自己先照着做,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学困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直观学具入手,加强操作方法指导,让学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思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指导学生通过剪、拼、看、想、说等过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学困生上课认真听讲,身边备一本笔记本,听不懂的随时记录下来,课后来问我。把我讲解的内容也记在笔记本上,过一段时间复习一下。把平时多次做错的题型和相关的知识点也记下来,随时翻阅提醒自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
4、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以下方面去培养:
(1)听的习惯。学会听老师讲解,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听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的解题思路,老师总结的方法。听同学的回答。
(2)做的习惯。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平均分时可以借助小棒、糖果、纸片等学具来自己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这一抽象概念。
(3)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4)阅读的习惯。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教师任务,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5)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困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给他们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自信,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摆脱学困生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