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人口》栏目的公共服务功能剖析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son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制作承办的中央电视台《人口》栏目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较高的收视率。从该栏目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研究,推广到政府和媒体各自提供的公共服务,剖析二者之间极其紧密、辩证的联系性,有助于理清、强化该栏目的定位并对各媒体该类具备了公共服务功能栏目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口》栏目 公共服务 中央电视台
  
  《人口》栏目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办、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承办,是中央电视台目前唯一的揭示生命奥秘、传递生命科学,探寻中国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档专题栏目。自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风风雨雨已有22年历史。《人口》长期坚持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宗旨,传播人口知识、宣扬健康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呼吁尊重生命,追求科学,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栏目的宗旨是提供人口公共服务
  
  《人口》栏目以改善人民生活生命质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为主题,围绕着人口、家庭和健康话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向观众传播人口知识和健康理念,把党和政府的倡导与观众的家庭、命运、健康、幸福紧密结合。在这个主题背后,有来自三个方面的支撑:
  首先是核心价值层面的支撑。《人口》栏目“从政策和国家利益来诠释人口方案”,主要表现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舆论环境、打造公开透明的政府。“让政府形象充分优化,政府的形象是党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拟态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建设,最根本当然还是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口公共服务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可称之为人口宣传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时,首先强调的也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这是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以构建‘生育生命、家庭健康、和谐发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树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理念。在倡导理念、宣传政策、普及知识、建设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服务、影响和引导群众婚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更为注重人文关怀,树立‘大众认同、社会认可’新形象,大力推进‘人口文化先导力建设’,努力促进群众婚育观念为的转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口》栏目的设立和发展有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营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氛围,为全国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发展环境。
  其次是文化层面的支撑。传播人口文化是《人口》栏目的重要功能。人口文化是国家人口计生委所倡导的一种独特的表述,这种亚文化种类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人口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条件之上的生育观念文化与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人口文化是一个范围比较宽泛的概念,生育文化是人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口文化的全部内容。现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工作内容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需要从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来理解、建设的人口文化。人口文化除了过去的一些理念内容之外,还包含了人口与媒体、人口与文化产业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利用大众传媒,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持续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宣传。“中华民族有几千年从未间断的人口文化传承。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无限的人文魅力,以及由此形成的丰富的家庭、婚姻、生活习俗和文化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以及生活生命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口文化更加博大精深。人口文化在倡导人与自然、环境、资源和谐发展、人与家庭社会和谐相处,以及新的生活理念包括生理心理健康、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第三是学术层面的支撑。《人口》栏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从人性、社会学、人口学、伦理学、医学、行为学等方面解读人口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口学、伦理学、医学三种学科背景的相互支撑”,这三门学科正好相对应于《人口》栏目“人口、家庭、健康”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口学,以人口学所依托,社会学为学科支撑,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与人口学相关的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问题。通过这个栏目,观众了解到人口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比如人口分布和人口流动,人口比例和男女性别比,这些知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因此,恰当地处理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知识传播中专业性和普及性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必要。二是伦理学,“伦理学的学科背景是哲学,与人口、家庭相关的问题之一首先是人伦,其中既包括人伦的规范,也包括人伦的缺失,这就决定了《人口》栏目的内容不仅有讴歌式的,即对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肯定,也要有监督式的,即对有违伦理规范行为的批评。”涉及到人的伦理、家庭的伦理和社会伦理,最明显的就是《人口》所宣传的节育理念同流传了千年的儒家思想“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间的矛盾与统一。三是医学,《人口》栏目定位于“揭示生命奥秘、传递生命科学,探寻中国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档专题栏目”,自然少不了涉及医学方面的知识。人口公共服务有很大的比重在于向广大群众提供如优生优育、避孕节育、“五期”教育、生殖健康等优质服务,这些体现在栏目中往往是一个个融合了知识、政策和人文关怀的案例故事。
  
  二、《人口》栏目的公共服务功能内涵
  
  根据栏目的发展,《人口》栏目具备四种公共服务功能:政策宣传、信息传递、知识普及、文化传播。
  政策宣传功能,就是“喉舌功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声音,人口计生委作为政府部门办栏目的目的就是要表现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和社会温暖。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制度的规定性,电视媒介一直以来都被定位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现代媒体的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到广大地区的受众,既能够在短时间内塑造和提升政府形象,也能够很快地毁坏政府形象。因此,《人口》栏目的正面报道,凸现政府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秉公执法、廉洁高效,不仅有利于政府工作舆论的形成,而且是巩固政权的需要。充分发挥喉舌功能,加强政府工作的正面报道,并坚持从科学性、建设性和现实性的角度出发做好舆论监督,是政府形象树立和传播的关键。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理上,要通过媒体报道形成政府以人为本、科学预见、妥善处置、勇于负责的政府形象。
  信息传递功能,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信息可以消除人们对周围世界新近变动情况的不確定性,为人们改造世界的 行动和决策提供参考。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信息,也是大众传媒在社会中最基本的功能。栏目在传播信息时应保持信息传播的“有益性和平衡性”。当代传媒在从传统方式向市场导向方式转向的过程中,新闻价值观也随之进入重构过程,不少媒体受市场影响。“在我们的新闻传播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在提倡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又在提倡吃喝玩乐,追求豪华奢侈。甚至有些栏目就是以吃喝玩乐命名的。一方面提倡关注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却出现了城市报纸盛极一时,而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新闻媒介却越来越少的趋势。致使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一农民在新闻传播领域有日益被边缘化的危险。”《人口》栏目往往关注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如农民工、艾滋毒感染者等而言,这种信息功能更难能可贵。
  知识普及功能。“人口”有着丰富的知识内容,从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到避孕节育自我防护、从女性“五期”教育到男性健康,无疑不是与每个受众自身需求息息相关。栏目追求的不是趣味,不是轰动效应,追求的是为观众传播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以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
  文化传播功能。在栏目中体现的人口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生育的问题,人口问题应该提到更高的程度来看,要谈到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问题,其实就是人口文化的问题。人口文化对应的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以及“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中的“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栏目传播的就是人口文化,弘扬人口文化是栏目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时,《人口》栏目通过自身的发展还能反作用于公共服务的改进。具体表现在“影响决策层、影响舆论、舆论监督”三点作用。
  《人口》栏目作为中央电视台一套的显著地位,本身会引起高层的注意,除了本部门领导干部是忠实观众以外,甚至可以影响到更有影响力的决策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9年国庆期间为配合中央电视台“部长访谈录”系列节目,《人口》栏目也录制了一期节目,将国家人口委主任李斌请到演播室,运用人性化包装将部长还原成一位和蔼可亲的充满女性魅力的发言人形象,用交谈式口吻解读了人口政策的成就与变化,本期节目成为当时央视的一个亮点,塑造了领导亲民形象和人口工作新形象的同时,对于当时正在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有收看代表和中央领导都是一次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问题,存在许多现实的困惑与问题需要披露和监督。因此,《人口》栏目除了正面报道之外,还更多的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监督,以使栏目所展示的内容,真正呈现和还原现实社会的丰富性,而不是将它窄化或模式化。《人口》欄目作为人口部门宣传的一杆旗帜,同时对于全国各省市县的人口部门自办广播电视栏目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①叶皓:《政府新闻学一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1页
  ②钟庆才,《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为“先导”的重心和支点》,《人口研究》,2010(1)
  ③刘哲峰,《“人口文化理念”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3)
  ④张汉湘,《论科学发展语境下的人口传播》,《现代传播》,2009(1)
  ⑤涂光晋,《人口、人文、人本——对于中央电视台<人口>栏目的思考》,《现代传播》,2009(1)
  ⑥郑保卫:《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8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提高竞争力、提升收视率,电视栏目在做好节目内容选择和差异化编排的同时,对节目形式的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蓬勃发展的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文以安徽卫视早间新闻节目《超级新闻场》对新技术(多点触摸技术)的应用为例,来简单阐述多点触摸技术对电视新闻播报的影响。  【关键词】新技术 多点触摸 电视 新闻播报    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内容是节目的基础和
目的观察体外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和蛋白表达
目的分析不同波前像差矫正策略下的人眼视锐度变化,探索个性化的波前像差矫正模式。方法在暗室内,对4位受试者(4眼)予以5g&#183;L-1新福林充分散瞳后,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6.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字,但准确的数字反而让人模糊,模糊的数字却让人感觉清楚。笔者借用“模糊数字”这个词,谈谈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如何运用“模糊数字”。  【关键词】广播 电视 模糊数字 运用    二十多年前,当广播还是县级唯一的媒体时,我们每天有一档15分钟的“报纸摘要”栏目,在摘取报纸重要信息的同时,编辑为了方便听众,除将少数难以听懂的书面语言改写成广播语言外,在内容上不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