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是我们在高考作文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文体,如何恰当地选用材料则是一个必须考虑也大有讲究的问题。这里所谈的材料选用,主要是指议论文的论据材料选用。高考中如果是写议论文,我们根据题目(或是命题,或是话题,或是材料等)确立的观点再好,如果没有恰当的选用论据材料,也是没有说服力以致会严重影响得分的。
材料的选用,其实可以分为“选”和“用”。先说“选”。选就是选取。议论文的论据材料,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材料两类。作为高中生,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材料积累,包括源自古今与中外、科学与人文、书本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考场上一篇八百多字的文章里,究竟选取什么好呢?是选苏轼的乐观旷达对待人生,还是选刘翔的奥运因伤退赛到亚运会的再显雄风?是选“天生我材必有用”,还是选“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就有个讲究选取原则的问题。首先,是要讲一致性。所谓一致性,就是材料和文章所持的观点高度的吻合,材料能够证明或推导出观点,这是文章具有说服力的根本所在。如2009年全国卷题目,是就“动物管理局让兔子、小狗、小龟、小松鼠等上游泳训练班及有关评论”这个寓意性材料作文,有篇叫《看,参差而美丽的五指》的优秀作文,观点是“优点和缺陷共同组成了与众不同的人,成功永远不能脱离个人特质,要扬长避短,发掘特质”,选取的材料有罗丹由青年时期潜心画技转而学习雕塑终成大师,齐白石未专攻文学而在画坛上建树终成艺术泰斗,朱光潜在生物、数学等学科中绕了一圈最后选定美学终成美学名家等。这些材料和文章观点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说明了人要成功得从自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的道理。其次,要讲典型性。词典对典型的解释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议论文选取典型的论据材料,就是指选取“某一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个体。这一个体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一般的,体现出个性与共性、具体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对于说明观点具有以一当十的作用。2010年山东的题目是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句话,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文章。有篇叫《阴影之美》的优秀作文,所持的观点是“阴影之下的苦难和泪水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是穿破阴影后,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选取的材料是“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索翁曾被判处劳改、流放,后又流亡多年,“正是他那埋藏于阴影之下的苦难成就了他”,直至“在万众瞩目的光明之下接受普京总统颁发的国家奖”。索翁的人生,正是“阴影之美”的人生!他的经历突出反映了光明和阴影构成人生的独特风景这一普遍道理,作者选取这一材料就很好地体现了典型性的原则要求。
再说说“用”。“用”是指对材料的处理和表述,是材料在文章中的物化和呈现,是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的揭示和发挥,诸如引述角度、叙写详略、表达方式以及材料与观点的黏合等。就事实性论据材料的引述运用来讲,特别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引述要紧扣论点。一个材料往往蕴含着多种意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但用在一篇特定的文章之中,它的使命就是为某个观点服务,和此篇文章的此个观点保持高度的统一。因此,引述材料就需要把握好侧重点和角度。比如,我们说居里夫人“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这是侧重于突出她的贡献和价值;说她“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而这又是侧重于突出她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可以用来说明人贵有自知之明、广开言路非常重要、提意见有时也得讲点委婉艺术等观点,但是在不同的观点之下就要求对故事材料做不同的引述。2010年湖南作文题目是“早”,有个考生的观点是“早固然有早的好,但晚了、迟了也不见得不能转变成早”,文章选取的材料之一是“‘英国达人’苏珊大妈”。苏珊大妈由一个普通的英格兰老妇成为了“平民天后”,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平民也可不平凡、兴趣是成功的最好老师、梦想的实现“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等观点,问题就看你怎样去引述。这位考生的引述是:英国著名选秀节目“英国达人”近来捧红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天后苏珊大妈。参赛前的苏珊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行的英格兰老妇,而她的一曲《我曾有梦》使她名传天下。当她站在台上引吭高歌的时候,心中定然有一个信念,那便是向所有人证明,我仍有梦。她站在一个很低很低的起点,在一个很晚很晚的时刻出发。但她成功了,她完成了人生的一场华丽蜕变。她晚吗?太晚了!晚到了一个可以做奶奶的年龄。她早吗?还很早!她还有无穷的精力与未知余生可以飞翔,可以追梦!作者紧扣自己“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这一独到见解引述苏珊大妈的材料,使材料和观点高度统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二,引述要与议论结合。议论文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事实材料是为议论服务的,从论据材料“用”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做纯粹地引述,也不是引述出来后就完事了,还要考虑如何使材料和观点黏合起来,这就需要做到引述和议论紧密结合。这里的议论是相对引述而言,其实议论就是指分析说理,目的就是要揭示出引述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材料和观点的内在联系。引述与议论如何结合,大致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在议论后引述。如前述《看,参差而美丽的五指》一文,先做如此议论:人岂非如此?优点和缺点共同组成了与众不同的人。全面发展难道就推倒了扬长避短吗?成功,永远不能脱离个人特质。扬长避短,发掘特质,如同起跑线上标准的姿势,为视线之外的终点确定了方向。此后,再引述罗丹、齐白石等人发掘自己特质、正确定向的材料。二是引述中议论。如前面谈“引述要紧扣观点”时所举的例子,作者在引述“苏珊大妈”这一材料时,或边述边议,或述中带议,述议同行,议述一体。三是引述后议论。如前述《阴影之美》一文,在引述了索尔仁尼琴和李清照的材料之后,再作如此一番议论:光明之美,美得鲜艳,夺目,众所周知,而阴影美得太过含蓄,常被人遗忘。阴影之美,美在它的低调,不张扬。美在它对人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染,美在它对人格长久而坚韧的塑造。人们常常因为苦难太过深重而想要远离和摒弃它,但当我们真正感受到阴影之下的荣耀时,才会理解它的珍贵与可爱。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只有真正领悟阴影之中苦难的力量,才会在光明之下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这段议论分析,是事实性材料引述的逻辑延伸;有了这样的议论分析,论据材料也才可以说“用”出了深刻的意义。
田泽生,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松滋。本文编校:王 玲
材料的选用,其实可以分为“选”和“用”。先说“选”。选就是选取。议论文的论据材料,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材料两类。作为高中生,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材料积累,包括源自古今与中外、科学与人文、书本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考场上一篇八百多字的文章里,究竟选取什么好呢?是选苏轼的乐观旷达对待人生,还是选刘翔的奥运因伤退赛到亚运会的再显雄风?是选“天生我材必有用”,还是选“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就有个讲究选取原则的问题。首先,是要讲一致性。所谓一致性,就是材料和文章所持的观点高度的吻合,材料能够证明或推导出观点,这是文章具有说服力的根本所在。如2009年全国卷题目,是就“动物管理局让兔子、小狗、小龟、小松鼠等上游泳训练班及有关评论”这个寓意性材料作文,有篇叫《看,参差而美丽的五指》的优秀作文,观点是“优点和缺陷共同组成了与众不同的人,成功永远不能脱离个人特质,要扬长避短,发掘特质”,选取的材料有罗丹由青年时期潜心画技转而学习雕塑终成大师,齐白石未专攻文学而在画坛上建树终成艺术泰斗,朱光潜在生物、数学等学科中绕了一圈最后选定美学终成美学名家等。这些材料和文章观点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说明了人要成功得从自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的道理。其次,要讲典型性。词典对典型的解释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议论文选取典型的论据材料,就是指选取“某一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个体。这一个体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一般的,体现出个性与共性、具体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对于说明观点具有以一当十的作用。2010年山东的题目是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句话,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文章。有篇叫《阴影之美》的优秀作文,所持的观点是“阴影之下的苦难和泪水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是穿破阴影后,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选取的材料是“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索翁曾被判处劳改、流放,后又流亡多年,“正是他那埋藏于阴影之下的苦难成就了他”,直至“在万众瞩目的光明之下接受普京总统颁发的国家奖”。索翁的人生,正是“阴影之美”的人生!他的经历突出反映了光明和阴影构成人生的独特风景这一普遍道理,作者选取这一材料就很好地体现了典型性的原则要求。
再说说“用”。“用”是指对材料的处理和表述,是材料在文章中的物化和呈现,是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的揭示和发挥,诸如引述角度、叙写详略、表达方式以及材料与观点的黏合等。就事实性论据材料的引述运用来讲,特别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引述要紧扣论点。一个材料往往蕴含着多种意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但用在一篇特定的文章之中,它的使命就是为某个观点服务,和此篇文章的此个观点保持高度的统一。因此,引述材料就需要把握好侧重点和角度。比如,我们说居里夫人“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这是侧重于突出她的贡献和价值;说她“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而这又是侧重于突出她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可以用来说明人贵有自知之明、广开言路非常重要、提意见有时也得讲点委婉艺术等观点,但是在不同的观点之下就要求对故事材料做不同的引述。2010年湖南作文题目是“早”,有个考生的观点是“早固然有早的好,但晚了、迟了也不见得不能转变成早”,文章选取的材料之一是“‘英国达人’苏珊大妈”。苏珊大妈由一个普通的英格兰老妇成为了“平民天后”,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平民也可不平凡、兴趣是成功的最好老师、梦想的实现“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等观点,问题就看你怎样去引述。这位考生的引述是:英国著名选秀节目“英国达人”近来捧红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天后苏珊大妈。参赛前的苏珊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行的英格兰老妇,而她的一曲《我曾有梦》使她名传天下。当她站在台上引吭高歌的时候,心中定然有一个信念,那便是向所有人证明,我仍有梦。她站在一个很低很低的起点,在一个很晚很晚的时刻出发。但她成功了,她完成了人生的一场华丽蜕变。她晚吗?太晚了!晚到了一个可以做奶奶的年龄。她早吗?还很早!她还有无穷的精力与未知余生可以飞翔,可以追梦!作者紧扣自己“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这一独到见解引述苏珊大妈的材料,使材料和观点高度统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二,引述要与议论结合。议论文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事实材料是为议论服务的,从论据材料“用”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做纯粹地引述,也不是引述出来后就完事了,还要考虑如何使材料和观点黏合起来,这就需要做到引述和议论紧密结合。这里的议论是相对引述而言,其实议论就是指分析说理,目的就是要揭示出引述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材料和观点的内在联系。引述与议论如何结合,大致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在议论后引述。如前述《看,参差而美丽的五指》一文,先做如此议论:人岂非如此?优点和缺点共同组成了与众不同的人。全面发展难道就推倒了扬长避短吗?成功,永远不能脱离个人特质。扬长避短,发掘特质,如同起跑线上标准的姿势,为视线之外的终点确定了方向。此后,再引述罗丹、齐白石等人发掘自己特质、正确定向的材料。二是引述中议论。如前面谈“引述要紧扣观点”时所举的例子,作者在引述“苏珊大妈”这一材料时,或边述边议,或述中带议,述议同行,议述一体。三是引述后议论。如前述《阴影之美》一文,在引述了索尔仁尼琴和李清照的材料之后,再作如此一番议论:光明之美,美得鲜艳,夺目,众所周知,而阴影美得太过含蓄,常被人遗忘。阴影之美,美在它的低调,不张扬。美在它对人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染,美在它对人格长久而坚韧的塑造。人们常常因为苦难太过深重而想要远离和摒弃它,但当我们真正感受到阴影之下的荣耀时,才会理解它的珍贵与可爱。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只有真正领悟阴影之中苦难的力量,才会在光明之下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这段议论分析,是事实性材料引述的逻辑延伸;有了这样的议论分析,论据材料也才可以说“用”出了深刻的意义。
田泽生,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松滋。本文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