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练笔因篇幅小、耗时少,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成以讲引导、以写领会、以评点拨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提升学生文字表达力上有独特的优势。
把评价具体化
无话可说是学生作文时常常面临的困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突出的是描写时习惯用评价性语言而非描述性语言。根据指定的评价性词语进行具体化描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笔者曾要求学生扣住“冷”字,自主写一个片段。学生练笔时,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发现有代表性的描写片段,随后在全班交流评议,归纳、总结出表现冷的具体方法。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生1:好冷啊!我的手冻得通红,连笔也握不住了。
师:通过手被冻僵握不住笔来表现冷,很好!
生2:起床后,我拧开水龙头,发现里面没有水。妈妈说,天太冷,水管上冻了,你用水桶里的水洗漱吧。我伸手去拿毛巾,發现毛巾硬邦邦的,像冰块一样。
师:写了这么长啊,谁来评一评?
生3:他写得很真实,很具体。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水龙头和毛巾都会结冰。
师:通过水龙头和湿毛巾上冻突出天气的寒冷,是真实的生活体验。
生4:北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一会儿工夫,地上,树上,房顶上,全都白了。
生5:他写了寒冬腊月时大雪纷飞的情景。
师:通过风、雪之大突出天气寒冷是环境描写。还有谁愿意读读自己写的片段?
生6:同学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把自己包得像个大狗熊,可是一到室外,还是忍不住缩成一团。
生7:“包得像个大狗熊”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出大家穿着厚衣服的样子,突出了天气的寒冷。
师:进行适当的想象、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能使描写更生动。刚才几位同学通过人们的衣着、动作,以及水龙头、毛巾的上冻等表现天气的寒冷。这样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表现冷,显然比单纯说一个冷字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展现风雪之大,表现泥土、植物、湿毛巾等的冻结,以及人的衣着、动作等来表现冷之后,再让学生修改润色之前的练笔,他们就不会无话可说。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练笔,点评环节很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互评,让其在互评中体会如何根据表达内容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
把个性细化
千人一面是学生写人时的通病。其实,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件时,即使心情相同,反应也不尽相同,而同样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时,因为心情不同,反应会相应地有所变化。另外,在面对同样的事件时,不同身份的人即使性格相似,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也会不同。让学生有意识地发现这些不同,并尝试用文字写下来,千人一面的问题就会慢慢得到改变。
笔者曾引导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练笔。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句子:“妈妈(
把评价具体化
无话可说是学生作文时常常面临的困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突出的是描写时习惯用评价性语言而非描述性语言。根据指定的评价性词语进行具体化描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笔者曾要求学生扣住“冷”字,自主写一个片段。学生练笔时,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发现有代表性的描写片段,随后在全班交流评议,归纳、总结出表现冷的具体方法。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生1:好冷啊!我的手冻得通红,连笔也握不住了。
师:通过手被冻僵握不住笔来表现冷,很好!
生2:起床后,我拧开水龙头,发现里面没有水。妈妈说,天太冷,水管上冻了,你用水桶里的水洗漱吧。我伸手去拿毛巾,發现毛巾硬邦邦的,像冰块一样。
师:写了这么长啊,谁来评一评?
生3:他写得很真实,很具体。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水龙头和毛巾都会结冰。
师:通过水龙头和湿毛巾上冻突出天气的寒冷,是真实的生活体验。
生4:北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一会儿工夫,地上,树上,房顶上,全都白了。
生5:他写了寒冬腊月时大雪纷飞的情景。
师:通过风、雪之大突出天气寒冷是环境描写。还有谁愿意读读自己写的片段?
生6:同学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把自己包得像个大狗熊,可是一到室外,还是忍不住缩成一团。
生7:“包得像个大狗熊”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出大家穿着厚衣服的样子,突出了天气的寒冷。
师:进行适当的想象、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能使描写更生动。刚才几位同学通过人们的衣着、动作,以及水龙头、毛巾的上冻等表现天气的寒冷。这样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表现冷,显然比单纯说一个冷字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展现风雪之大,表现泥土、植物、湿毛巾等的冻结,以及人的衣着、动作等来表现冷之后,再让学生修改润色之前的练笔,他们就不会无话可说。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练笔,点评环节很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互评,让其在互评中体会如何根据表达内容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
把个性细化
千人一面是学生写人时的通病。其实,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件时,即使心情相同,反应也不尽相同,而同样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时,因为心情不同,反应会相应地有所变化。另外,在面对同样的事件时,不同身份的人即使性格相似,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也会不同。让学生有意识地发现这些不同,并尝试用文字写下来,千人一面的问题就会慢慢得到改变。
笔者曾引导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练笔。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句子:“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