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楞娃一个”
和阎纲老师认“乡党”是两年前,在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同乘“国直”团第一组的5号车,常听阎纲、何西来两位评论家,操一口纯正的陕西话交谈,觉得特别入耳。虽然我只是半个“乡党”——妈妈是西安人,但我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陕西话是我的乡音,“麻食”、“臊子面”、“羊肉泡馍”等陕味美食是我的母食。后来学了文学,当了编辑,“陕军东征”的文学大气象令我自豪;得知这两位令人敬重的文学评论家也是陕人,怎不让人倍感亲切呢?于是,我上前搭讪套近乎。但这日子假冒伪劣的货多,认乡党也要“验明正身”。当下,阎纲老师出了一道考题,是一段陕西话:
今儿“黑了”有联欢会,“厄”(我)看咱就“薄”(别)回去吃咧,就在人大会堂“这达”买个“坨坨馍”“圪蹴”着吃“算咧”!
他问我,“圪蹴着吃”是什么意思?“这还不知道,就是‘蹲着吃’呗!”
阎老师一拍大腿,考试通过!我被两位老师接受为乡党,第二天,还就近在会上,带我拜见了在京陕人同乡会的会长周明。
当然,这些都是开会之余的玩笑,小“作料”而已。不过我确实很高兴有缘结识阎纲先生(西来先生是早就认识的)。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和我的大学同学初闯文学殿堂。是阎纲等高扬文艺复兴大旗的批评家,为我们打开了文学界思想解放的大门。《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读(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灵与肉>和张贤亮》、《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以及《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神学·文学·人学》等,排炮般的评论文字,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向文化专制宣战,伸张人道精神,鼓吹创作自由,倡导说真话。他那凌厉、锐利的文风和优美、简古的语言,刚柔相济,曾被那个时代称为“评论诗”。就是这一篇篇“评论诗”,为我们后来的文学编辑写作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底色。无论社会变得怎样喧嚣浮躁,五迷八道,始终不致迷失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
在这次作代会上,我看到年逾古稀的阎纲老师,清瘦颀长的身躯,睿智真诚的眼神里,当年的锐气丝毫不减。他对我们说起“鹏鸣事件”——个陕籍“诗人”的文坛诈骗事件。为了揭露骗子的无耻伎俩和嘴脸,净化文坛诗坛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起,阎纲发表了系列的打假文章。有记者问,你这样做值得吗?阎纲说:值得!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受骗,特别是手中有钱、有权的人不再受骗。我觉得阎纲老师花这么大的精力打假,正像当年吴祖光先生为两个在超市无端受辱的女孩打官司一样,不是和某个人、某个机构过不去,而是出于化在骨子里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对说假话、信假话的恶劣社会风气,深恶痛绝。阎纲老师这么做,也是出于一个“乡党”对家乡深深的爱。他说:“我写文章,因为我也受了骗,事出在我的家乡,我有责任。”
阎纲老师在评论陕西文学创作时,提到“一种悲壮慷慨的楞娃硬骨头精神”,“直而尚义的硬汉子楞娃脾气”,而阎纲老师自称“陕西楞娃一个”!“楞娃”,确是我们陕西乡党特有的一种精神气质。它源于广袤、奇崛、冷硬的黄土地,来自凛冽、古老、雄劲的西北风。它是构成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根硬骨头。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这种“楞娃”精神常不被人看重,有时还像堂·吉诃德一样让人觉得迂腐过时。现世流行的是软绵绵、滑溜溜的功利主义。正由于此,我们要记住被阎纲奉为圭臬的一句话:“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当我不能说真话时,也不要说假话;要做好事,不要干坏事,当我不能做好事时,也不要干坏事。”
三十八朵荷花
会后,代表们互赠自己的作品。我将散文集《牌戏人生》寄给阎纲,得到的是他的散文集《我吻女儿的前额》,上题:“乡党见乡党!有幸得识一位个性作家。送上拙作,也请博庞肠女士一哂。”
我是含着热泪读完这本书的。它使我看到“硬汉”式的“陕西楞娃”阎纲,还有着如此深切的父爱、绕指的柔情,如此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我吻女儿的前额》写的是他早逝的女儿、《文艺报》编辑阎荷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个父亲,面对爱女炼狱般的痛苦,无可挽回的逝去,那种悲怆、无助的感受,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他写出了女儿善良可爱的品性。灵动聪敏的才情,也写出父女、母女、夫妻之间的至爱深情。病榻前,看着女儿忍受病苦,肝肠寸断的父亲所能做的,只是一次次地深吻女儿的前额;女儿香魂离去,白发老父在黑发人胸前,放上冰清玉洁的三十八朵荷花。这清荷寄寓的哀思是那样深广,透过片片荷瓣,人们看到一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对生命的美丽竟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他笔下的人间至情丰富、拓展了人们的审美经验,使阎荷38年短短的生命历程得到完美的延续。阎荷在父亲的笔下复活了!她的美貌、她的爱恋、她的苦痛与坚毅,她动人的文笔,都长久活在了父亲的作品里。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幸的阎荷又是幸运的,作为阎纲的女儿她是有幸的。
据我所知,散文《我吻女儿的前额》发表后,引起广泛的反响,迄今已被40多家纸质媒体转载,获得首届冰心散文奖。读过的人无不深深为之感动。鲁迅先生曾有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辛辣犀利的批评文字和缠绵悱恻的抒情文字,嫉恶如仇的战士风格与温暖深挚的舔犊之情。就这样相辅相成地在阎纲身上融为一体。看完书后我给阎纲老师发去电邮:“谢谢您的书,非常喜欢您的文章。《我吻……》尤其感人,我几次忍不住流泪(我是很少掉泪的);写干校的一篇令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去过干校(当然是作为子女),但不知那时斗‘五一六’是那么残酷!我佩服您说真话的勇气;您写家乡的那些篇什使我倍感亲切,因为那是‘乡党’们的事情,有一分特别的牵挂;关于‘鹏鸣现象’的对话,体现出您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我们这个社会病毒太多了,如果没有您这样的人出来仗义执言,还不知会糟成什么样子。……我比您的女儿大上几岁,作为人女我非常能够体会您这个慈父爱女痛女惜女的心情。望您多多保重,为我们这个社会多写一些文章,多出几本书。”阎纲老师复信:“感谢真挚的来信,感谢您对亲情的理解。敢于‘谏诤’,服膺人道,此外别无所长。你们笔下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你的《四十自语》,我写不出来。再写,多写!”
我体会到长辈乡党对晚辈那种扶持爱护、鼓励有加的心意。我与阎荷都是文学编辑,阎荷也写得一手清丽的文章,遗憾的是病魔夺走了她的笔,而我还能再写。今年一月,我的《牌戏人生》出了新版,又寄给阎纲老师求教。阎纲老师回赠的是去年5月由家乡的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八朵荷花》。
《三十八朵荷花》接续《我吻女儿的前额》,是另一篇悼女的美文,丰富了前一篇的内容,同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书中还收入一组回忆故乡、故人的文章《我本蠼山郎》《故乡的门礅石》《母亲是被泪水淹死的》《七爷的豆腐坊》等,人们看到陕西醴泉阎家什子那一方水土,是怎样养育了乡党阎纲这位“楞娃”的;一组回忆《文艺报》历史风云的文章,使人重温新中国文坛那一段段波澜起伏的往事,看到一群身担使命的中国文人是怎样为文艺复兴而忘我工作的。
我尤其感念的,是阎纲老师赠书时一再强调的初衷。他说:妇科癌魔肆虐,务必高度重视,避免阎荷的悲剧重演;希望天下的父女、母女、男男女女、兄弟姐妹理解我的苦心,不为别的,只为珍惜健康,珍重亲情。
这是一颗多么善良、通达、博大的爱心啊!
和阎纲老师认“乡党”是两年前,在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同乘“国直”团第一组的5号车,常听阎纲、何西来两位评论家,操一口纯正的陕西话交谈,觉得特别入耳。虽然我只是半个“乡党”——妈妈是西安人,但我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陕西话是我的乡音,“麻食”、“臊子面”、“羊肉泡馍”等陕味美食是我的母食。后来学了文学,当了编辑,“陕军东征”的文学大气象令我自豪;得知这两位令人敬重的文学评论家也是陕人,怎不让人倍感亲切呢?于是,我上前搭讪套近乎。但这日子假冒伪劣的货多,认乡党也要“验明正身”。当下,阎纲老师出了一道考题,是一段陕西话:
今儿“黑了”有联欢会,“厄”(我)看咱就“薄”(别)回去吃咧,就在人大会堂“这达”买个“坨坨馍”“圪蹴”着吃“算咧”!
他问我,“圪蹴着吃”是什么意思?“这还不知道,就是‘蹲着吃’呗!”
阎老师一拍大腿,考试通过!我被两位老师接受为乡党,第二天,还就近在会上,带我拜见了在京陕人同乡会的会长周明。
当然,这些都是开会之余的玩笑,小“作料”而已。不过我确实很高兴有缘结识阎纲先生(西来先生是早就认识的)。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和我的大学同学初闯文学殿堂。是阎纲等高扬文艺复兴大旗的批评家,为我们打开了文学界思想解放的大门。《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读(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灵与肉>和张贤亮》、《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以及《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神学·文学·人学》等,排炮般的评论文字,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向文化专制宣战,伸张人道精神,鼓吹创作自由,倡导说真话。他那凌厉、锐利的文风和优美、简古的语言,刚柔相济,曾被那个时代称为“评论诗”。就是这一篇篇“评论诗”,为我们后来的文学编辑写作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底色。无论社会变得怎样喧嚣浮躁,五迷八道,始终不致迷失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
在这次作代会上,我看到年逾古稀的阎纲老师,清瘦颀长的身躯,睿智真诚的眼神里,当年的锐气丝毫不减。他对我们说起“鹏鸣事件”——个陕籍“诗人”的文坛诈骗事件。为了揭露骗子的无耻伎俩和嘴脸,净化文坛诗坛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起,阎纲发表了系列的打假文章。有记者问,你这样做值得吗?阎纲说:值得!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受骗,特别是手中有钱、有权的人不再受骗。我觉得阎纲老师花这么大的精力打假,正像当年吴祖光先生为两个在超市无端受辱的女孩打官司一样,不是和某个人、某个机构过不去,而是出于化在骨子里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对说假话、信假话的恶劣社会风气,深恶痛绝。阎纲老师这么做,也是出于一个“乡党”对家乡深深的爱。他说:“我写文章,因为我也受了骗,事出在我的家乡,我有责任。”
阎纲老师在评论陕西文学创作时,提到“一种悲壮慷慨的楞娃硬骨头精神”,“直而尚义的硬汉子楞娃脾气”,而阎纲老师自称“陕西楞娃一个”!“楞娃”,确是我们陕西乡党特有的一种精神气质。它源于广袤、奇崛、冷硬的黄土地,来自凛冽、古老、雄劲的西北风。它是构成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根硬骨头。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这种“楞娃”精神常不被人看重,有时还像堂·吉诃德一样让人觉得迂腐过时。现世流行的是软绵绵、滑溜溜的功利主义。正由于此,我们要记住被阎纲奉为圭臬的一句话:“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当我不能说真话时,也不要说假话;要做好事,不要干坏事,当我不能做好事时,也不要干坏事。”
三十八朵荷花
会后,代表们互赠自己的作品。我将散文集《牌戏人生》寄给阎纲,得到的是他的散文集《我吻女儿的前额》,上题:“乡党见乡党!有幸得识一位个性作家。送上拙作,也请博庞肠女士一哂。”
我是含着热泪读完这本书的。它使我看到“硬汉”式的“陕西楞娃”阎纲,还有着如此深切的父爱、绕指的柔情,如此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我吻女儿的前额》写的是他早逝的女儿、《文艺报》编辑阎荷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个父亲,面对爱女炼狱般的痛苦,无可挽回的逝去,那种悲怆、无助的感受,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他写出了女儿善良可爱的品性。灵动聪敏的才情,也写出父女、母女、夫妻之间的至爱深情。病榻前,看着女儿忍受病苦,肝肠寸断的父亲所能做的,只是一次次地深吻女儿的前额;女儿香魂离去,白发老父在黑发人胸前,放上冰清玉洁的三十八朵荷花。这清荷寄寓的哀思是那样深广,透过片片荷瓣,人们看到一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对生命的美丽竟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他笔下的人间至情丰富、拓展了人们的审美经验,使阎荷38年短短的生命历程得到完美的延续。阎荷在父亲的笔下复活了!她的美貌、她的爱恋、她的苦痛与坚毅,她动人的文笔,都长久活在了父亲的作品里。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幸的阎荷又是幸运的,作为阎纲的女儿她是有幸的。
据我所知,散文《我吻女儿的前额》发表后,引起广泛的反响,迄今已被40多家纸质媒体转载,获得首届冰心散文奖。读过的人无不深深为之感动。鲁迅先生曾有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辛辣犀利的批评文字和缠绵悱恻的抒情文字,嫉恶如仇的战士风格与温暖深挚的舔犊之情。就这样相辅相成地在阎纲身上融为一体。看完书后我给阎纲老师发去电邮:“谢谢您的书,非常喜欢您的文章。《我吻……》尤其感人,我几次忍不住流泪(我是很少掉泪的);写干校的一篇令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去过干校(当然是作为子女),但不知那时斗‘五一六’是那么残酷!我佩服您说真话的勇气;您写家乡的那些篇什使我倍感亲切,因为那是‘乡党’们的事情,有一分特别的牵挂;关于‘鹏鸣现象’的对话,体现出您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我们这个社会病毒太多了,如果没有您这样的人出来仗义执言,还不知会糟成什么样子。……我比您的女儿大上几岁,作为人女我非常能够体会您这个慈父爱女痛女惜女的心情。望您多多保重,为我们这个社会多写一些文章,多出几本书。”阎纲老师复信:“感谢真挚的来信,感谢您对亲情的理解。敢于‘谏诤’,服膺人道,此外别无所长。你们笔下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你的《四十自语》,我写不出来。再写,多写!”
我体会到长辈乡党对晚辈那种扶持爱护、鼓励有加的心意。我与阎荷都是文学编辑,阎荷也写得一手清丽的文章,遗憾的是病魔夺走了她的笔,而我还能再写。今年一月,我的《牌戏人生》出了新版,又寄给阎纲老师求教。阎纲老师回赠的是去年5月由家乡的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八朵荷花》。
《三十八朵荷花》接续《我吻女儿的前额》,是另一篇悼女的美文,丰富了前一篇的内容,同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书中还收入一组回忆故乡、故人的文章《我本蠼山郎》《故乡的门礅石》《母亲是被泪水淹死的》《七爷的豆腐坊》等,人们看到陕西醴泉阎家什子那一方水土,是怎样养育了乡党阎纲这位“楞娃”的;一组回忆《文艺报》历史风云的文章,使人重温新中国文坛那一段段波澜起伏的往事,看到一群身担使命的中国文人是怎样为文艺复兴而忘我工作的。
我尤其感念的,是阎纲老师赠书时一再强调的初衷。他说:妇科癌魔肆虐,务必高度重视,避免阎荷的悲剧重演;希望天下的父女、母女、男男女女、兄弟姐妹理解我的苦心,不为别的,只为珍惜健康,珍重亲情。
这是一颗多么善良、通达、博大的爱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