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多元化护理的效果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多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人员按照研究中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共选取142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142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系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1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1名,接受多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长。结果 对比可知,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对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好转,缩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该护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多元化护理;护理效果
  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病情较为危急,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若是仅仅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会影响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延缓患者的住院时长,因此必须给予患者多元化护理,在巩固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科室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本次研究中,142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系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1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1名,接受多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按照研究中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共选取142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142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系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中,男性有38人,女性有33人,年龄区间在45-72岁,平均年龄为(56.82±3.0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40人,女性有21人,年龄区间在44-71岁,平均年龄为(56.32±2.15)岁;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并取得批件。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所有参加本次研究作为研究样本的患者,均为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②患者的体能状况、精神状况、意识状况均可;③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等基础检查指标中,均无影响研究的异常指标;④研究人员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知情讲解,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患者的依从性良好,配合度高。
  排除标准:①高龄且基础状况较差的患者,如:年龄大于85岁,且生活自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②按照本次研究要求,患有不符合要求的疾病,如:同时伴有癌症;③患者伴有重大器官衰竭,如:肝肾功能障碍等;④患者的心功能较差,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如:心功能分级达到3-4级;⑤患者自身不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71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1名,接受多元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宣教:对于意识状况仍然存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入科室时,热情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谈,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消除患者对重监护室的恐惧感,协助患者完善各项基础检查,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调节病房环境。(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谈,评估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知晓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根据患者的学历,采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述。(3)心理护理:部分患者担心住院费用昂贵,导致负性情绪增加,甚至出现抵抗治疗的念头,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个人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其制定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1-2】。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统计患者的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长。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观察指标,均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通过SPSS20.00计算软件计算P值,若是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于表格中呈现,对比可知,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对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重症监护室与普通病房相比,其护理工作要求更为细致,主要是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常规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必须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多元化护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3】。多元化护理是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护理知识,对患者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护理干预,以改善科室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多元化护理需要护理人员践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让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受到优质服务,从而坚定治疗的信心【4-5】。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采取多元化护理,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对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好转,缩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该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多元化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4):171-172.
  [2]赵晓霜,张葆荣,郭放,孙海瑞,张丹,胡莉莉,吴函书,刘洋,秦秀玉.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2):2656-2660.
  [3]魏静.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多元化护理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193-194.
  [4]樊晓康,柴瑞丽.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效果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42(11):252.
  [5]赵辉.浅析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观察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的服务效果以及评价方法。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贵州省石阡县医院在2015年到2017年来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60名。这些患者组成两个小组进行对比研究,每个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比较两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患者的评价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可以观察到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高。结论:研究得出实施高质量护理的实验组在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对纤维支气管镜中的护理规范进行了探索。方法:总结本院近一年100例来成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经验和教训。结果:该100例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顺利进行,并且实现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结论:支气管镜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的共同配合,要求医护人员规范自身操作,掌握先进的护理技能,引导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内收诊的11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5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护理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48±2.7)岁,病程6个月至3年,发病原因:糖尿病肾病21人,高血压肾病16人,慢性肾小球肾炎10人;其他原发病3人;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46±2.4)岁,病程8个月至3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留观病人的心理问题,探讨心理干预对留观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響。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7月急诊科留观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两组50例作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安排,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增加心理干预。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SAS量表测评。结果:实验组的SAS焦虑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焦虑感。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心内科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ADL以及ESCA评分和症状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DL以及ESC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症状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对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治疗及护理并患有股骨颈骨折的46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各23例患者,前者常规干预,后者联合优质护理,对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泌尿系统的感染、压疮、创口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2个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状情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脑梗塞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DVT的效果。方法调取2019年1月~3月我院90例脑梗塞疾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预见性护理与日常单一护理,评估2组下肢DVT、股静脉血流速、住院时间等指标,日常生活状况,护理满意状况对比。结果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状况更少(0.00%vs.8.89%),股静脉流速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用将其定义为两组,调研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普通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SAS、SDS)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调研组患者负面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中的急性重症胰腺炎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接受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8%,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性护理,重在监测患者病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