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水资源的重要性,然后总结了当前我国的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状,最后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与正确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重要作用
水是一座城市的根本,与城市环境的其他自然条件相比,水的合理化利用与管理及其所起到的自然作用会帮助到人类生活,否则会引起一些城市环境问题。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水是城市生活和建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命脉,并且不能被其他物质所替代。城市人们生活和城市建设每时每刻都需要用水,水对城市来说就像油是工业的血液一样,水同样在工业生产中不可替代,通常是用作传递热量的介质或工艺过程中的溶剂、洗涤剂、吸收剂、萃取剂,也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原料和反应物质的反应介质,几乎每一个工业生产部门都离不开水。
水是净化城市环境的最好物质,水体能够一定程度的影响气候,例如调节气温、湿润空气,而贯穿城区的河道又是一条天然的通风走廊,能促进空气流通、扩散城市热能、粉尘。人们渴望亲近水,亲近水能给人以欢乐,建造舒适的水环境景观,恢复美丽的河湖环境,治理水污染,蓄上净水同,并与沿岸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将水体周边环境改造成可供市民休闲的舒适场所,这些都是广大市民想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心愿。
二、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状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 6%,位居全球第四。但我国人均占有的淡水资源量只有2304立方米 ,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排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一)用水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1 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地区成为我国新增用水量的主要集中地区,并且工业用水增长幅度大。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水的需求总和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这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困难。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随后我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从而造成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因而水资源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我们参照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知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各方面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废水的排放量年年也快速增长,根据报道大约会以年增24亿立方米的速度蔓延。废水的增加,肯定会加重水环境的恶化,使人们生活坏境更坏,缺少愈严重。
(二)用水严重浪费现象与水资源短缺共存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据统计,截止2010年,在全国7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 120 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但是现阶段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存在着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发达国家不仅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远远高于我国,其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也与我国北方地区一样,家庭用水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城市。城市生活用水同样存在严重浪费,多数城市供水管网、用水器具陈旧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损失率占供水量的20%。
(三)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现在对水资源管理实行分散式的管理,水资源分配、水污染处理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责权交叉多,很难实现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因此人为地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具体表现在无法实现合理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又因为没有人能对水供需平衡负总责,故对水资源缺少统一安排,难以真正的实现节约用水,城市用水、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等环节相互脱节,故难以形成统一的水务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污染,没有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必然不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难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管理的方法
(一)进行节水建立节水型城市
大力推行节水方案,发展与倡导节水工业和服务业,创建节水型社会,工业节约用水和废水处理要以结构调整型节水和技术进步型节水并重,坚持以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为主的方针,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整个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增长速度快,通过工业发展、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和高效利用率一直就是工业节水的重点。
对于城市生活用水则要大力普及与倡导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市供水网络的改造,替换破损管道,降低输配水管网漏损率,并且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建设“节水型住宅”,提高节水效率;且提议城市水价每年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以满足当前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情况。
(二)回收可利用的工业废水
经过常规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应用“连续微滤技术”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达到工业循环水的补充水水质要求;并能继续经反渗透膜深度处理,使回用水达到除盐水的水质指标,从而实现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目的,下面是一些回收废水的技术。
1、蒸汽回收技术
此技术是以闭路循环回收方式,将用汽设备所排放出来的废蒸汽及高温凝结水,改变原来传统回收方式。去掉疏水阀,直接将乏汽、乏水,通过蒸汽回收压缩机加压,再以高温凝结汽水混合物直接压入锅筒内,形成产汽―用汽―回收―再产汽的闭路循环系统,从而加快了设备的热循环,有效提高用汽设备的热交换率,降低锅炉煤耗和燃烧负荷,90%的废蒸汽潜热全部回收。节能率达到25%~95%,比间接回收热率更高。该技术适用于化工、建材、棉纺、印染、制药、制革、烟草、石化、油田等企业。
2、冷凝水及闪蒸汽回收利用技术
蒸汽在用汽设备中释放潜热后,还原成同温度下的饱和水,即冷凝水。冷凝水具备可观的热能利用价值,是品质较好的蒸馏水,最适合重新作为锅炉给水。冷凝水是高温饱和水,用普通离心泵输送时,由于水泵发生汽蚀,导致水泵效率下降,严重时产生断流。采用以喷射增压原理可解决离心泵在输送高温饱和水时的汽蚀问题,直接将冷凝水站高于120℃的冷凝水送入锅炉除氧器,省去了软化水喷淋降温。让高低压用汽设备的冷凝水分别进入高压闪蒸罐和常压罐,再通过射流器将高压闪蒸罐内的闪蒸汽提升后供给低压用汽设备。这样,既解决了闪蒸汽的回收问题,又解決了低压用汽设备因背压过高造成的疏水困难问题。
(三)完善水资源市场机制,对水资源实行经济补偿与限量使用
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的使用价格太低,故难以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调节作用。据报道,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 0.1%~0.3%,占消费支出的 0.23%,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水平。水资源的低价难以有效地约束用水单位和个人,造成水资源浪费惊人。
建议通过建立水资源使用许可证制度,限制城市的取水总量低于全市的总有效径流;对污染水质的行为实行以污染损害费用为标准的收费,加强排污控制。建立水资源市场机制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是非常有益的。
(四)加强针对水资源利用的立法工作
法制法规是管理城市所有涉水事务的一种强制且有效的措施。城市水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城市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并以法律形式规范出来;另一方面则需要靠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水管理的立法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现行法律法规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于执法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
(五)加强宣传教育
适当的宣传教育同样是城市水管理的重要措施,期中主要包括: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专题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强化人们对保护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并且培养专门的城市水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城市水管理合理化管理的技术的培训;转变人们传统的观念,提高公众对诸如再生水利用、水价改革等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有利于各项水管理法规、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在城市水管理中,上述各种管理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成处理城市涉水事务的整体性、综合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志艳.《论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2]姚鹏举,刘宏伟.《水文水资源在城市中受到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3.9.
[3]董辅详,董欣东.《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重要作用
水是一座城市的根本,与城市环境的其他自然条件相比,水的合理化利用与管理及其所起到的自然作用会帮助到人类生活,否则会引起一些城市环境问题。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水是城市生活和建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命脉,并且不能被其他物质所替代。城市人们生活和城市建设每时每刻都需要用水,水对城市来说就像油是工业的血液一样,水同样在工业生产中不可替代,通常是用作传递热量的介质或工艺过程中的溶剂、洗涤剂、吸收剂、萃取剂,也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原料和反应物质的反应介质,几乎每一个工业生产部门都离不开水。
水是净化城市环境的最好物质,水体能够一定程度的影响气候,例如调节气温、湿润空气,而贯穿城区的河道又是一条天然的通风走廊,能促进空气流通、扩散城市热能、粉尘。人们渴望亲近水,亲近水能给人以欢乐,建造舒适的水环境景观,恢复美丽的河湖环境,治理水污染,蓄上净水同,并与沿岸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将水体周边环境改造成可供市民休闲的舒适场所,这些都是广大市民想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心愿。
二、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状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 6%,位居全球第四。但我国人均占有的淡水资源量只有2304立方米 ,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排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一)用水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1 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地区成为我国新增用水量的主要集中地区,并且工业用水增长幅度大。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水的需求总和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这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困难。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随后我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从而造成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因而水资源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我们参照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知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各方面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废水的排放量年年也快速增长,根据报道大约会以年增24亿立方米的速度蔓延。废水的增加,肯定会加重水环境的恶化,使人们生活坏境更坏,缺少愈严重。
(二)用水严重浪费现象与水资源短缺共存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据统计,截止2010年,在全国7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 120 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但是现阶段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存在着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发达国家不仅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远远高于我国,其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也与我国北方地区一样,家庭用水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城市。城市生活用水同样存在严重浪费,多数城市供水管网、用水器具陈旧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损失率占供水量的20%。
(三)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现在对水资源管理实行分散式的管理,水资源分配、水污染处理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责权交叉多,很难实现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因此人为地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具体表现在无法实现合理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又因为没有人能对水供需平衡负总责,故对水资源缺少统一安排,难以真正的实现节约用水,城市用水、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等环节相互脱节,故难以形成统一的水务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污染,没有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必然不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难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管理的方法
(一)进行节水建立节水型城市
大力推行节水方案,发展与倡导节水工业和服务业,创建节水型社会,工业节约用水和废水处理要以结构调整型节水和技术进步型节水并重,坚持以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为主的方针,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整个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增长速度快,通过工业发展、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和高效利用率一直就是工业节水的重点。
对于城市生活用水则要大力普及与倡导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市供水网络的改造,替换破损管道,降低输配水管网漏损率,并且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建设“节水型住宅”,提高节水效率;且提议城市水价每年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以满足当前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情况。
(二)回收可利用的工业废水
经过常规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应用“连续微滤技术”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达到工业循环水的补充水水质要求;并能继续经反渗透膜深度处理,使回用水达到除盐水的水质指标,从而实现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目的,下面是一些回收废水的技术。
1、蒸汽回收技术
此技术是以闭路循环回收方式,将用汽设备所排放出来的废蒸汽及高温凝结水,改变原来传统回收方式。去掉疏水阀,直接将乏汽、乏水,通过蒸汽回收压缩机加压,再以高温凝结汽水混合物直接压入锅筒内,形成产汽―用汽―回收―再产汽的闭路循环系统,从而加快了设备的热循环,有效提高用汽设备的热交换率,降低锅炉煤耗和燃烧负荷,90%的废蒸汽潜热全部回收。节能率达到25%~95%,比间接回收热率更高。该技术适用于化工、建材、棉纺、印染、制药、制革、烟草、石化、油田等企业。
2、冷凝水及闪蒸汽回收利用技术
蒸汽在用汽设备中释放潜热后,还原成同温度下的饱和水,即冷凝水。冷凝水具备可观的热能利用价值,是品质较好的蒸馏水,最适合重新作为锅炉给水。冷凝水是高温饱和水,用普通离心泵输送时,由于水泵发生汽蚀,导致水泵效率下降,严重时产生断流。采用以喷射增压原理可解决离心泵在输送高温饱和水时的汽蚀问题,直接将冷凝水站高于120℃的冷凝水送入锅炉除氧器,省去了软化水喷淋降温。让高低压用汽设备的冷凝水分别进入高压闪蒸罐和常压罐,再通过射流器将高压闪蒸罐内的闪蒸汽提升后供给低压用汽设备。这样,既解决了闪蒸汽的回收问题,又解決了低压用汽设备因背压过高造成的疏水困难问题。
(三)完善水资源市场机制,对水资源实行经济补偿与限量使用
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的使用价格太低,故难以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调节作用。据报道,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 0.1%~0.3%,占消费支出的 0.23%,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水平。水资源的低价难以有效地约束用水单位和个人,造成水资源浪费惊人。
建议通过建立水资源使用许可证制度,限制城市的取水总量低于全市的总有效径流;对污染水质的行为实行以污染损害费用为标准的收费,加强排污控制。建立水资源市场机制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是非常有益的。
(四)加强针对水资源利用的立法工作
法制法规是管理城市所有涉水事务的一种强制且有效的措施。城市水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城市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并以法律形式规范出来;另一方面则需要靠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水管理的立法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现行法律法规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于执法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
(五)加强宣传教育
适当的宣传教育同样是城市水管理的重要措施,期中主要包括: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专题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强化人们对保护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并且培养专门的城市水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城市水管理合理化管理的技术的培训;转变人们传统的观念,提高公众对诸如再生水利用、水价改革等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有利于各项水管理法规、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在城市水管理中,上述各种管理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成处理城市涉水事务的整体性、综合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志艳.《论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2]姚鹏举,刘宏伟.《水文水资源在城市中受到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3.9.
[3]董辅详,董欣东.《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