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坚持把现代种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强化政策扶持、创新育种机制、培育种业龙头、加强基地建设,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企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累计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12个、国家新品种授权85个,种业年产值超过35亿元,良种覆盖率超过98%,居全省前列。
“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在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种子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市政府谋划制定了《寧波市高水平推进种业强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明确了宁波市种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力争到2025年,全市种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种业及衍生产业集群,高水平建成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现代种业强市。
狠抓种业科技创新攻关。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等四大种业,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大力开展生物遗传育种和分子育种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联合育种攻关,加快构建种质创新联合体。巩固提升水稻、瓜菜两大种业先发优势,大力发展榨菜、大黄鱼、青蟹、岔路黑猪、浙东白鹅、奉化水蜜桃、红枫樱花、特色茶树以及珍贵树种等九类宁波特色种业,整体提升现代种业竞争力。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种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
培育发展现代种业企业。大力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以大型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业骨干企业为支撑、以服务型种业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加快发展种业总部经济。鼓励种业龙头企业建设种业技术数字交易平台和新品种交流展示平台,推动种业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升级。扶持发展一批特色中小种业企业,完善和优化种业企业群体结构。到2025年,力争培育(引进)5家全国一流、行业领先的种业集团,10家育种技术强、生产能力足、营销网络广、运营模式好的种业骨干企业。
提升良种生产推广能力。完善市内种子生产、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杂交水稻、特色瓜菜、象山柑橘、奉化水蜜桃、四明山花木、北仑杜鹃、浙东白鹅、岔路黑猪、宁海蛏子、象山大黄鱼等十大特色良种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的特色良种产业园,扩大良种生产规模。建立完善分区分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体系,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力度,每年重点推介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主导品种和配套技术。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达90%以上。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深入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系统调查,全面摸清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林特种质资源家底。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特色资源和地方品种等收集保存,推进市级特色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加快构建原生境保护和异地集中保存、活体保种与遗传物质保存相结合的保护体系。完善种质资源登记制度,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种质资源库(场、区、圃)50个以上,建设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平台5个。
强化种业发展要素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领导、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集聚的工作机制,组建成立种业强市工作专班。强化资金保障,将种业强市建设纳入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新品种选育、种业总部经济培育、特色良种产业园建设、高层次种业创新人才与团队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重点种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对进入种业企业的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进行财政补助。■
“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在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种子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市政府谋划制定了《寧波市高水平推进种业强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明确了宁波市种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力争到2025年,全市种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种业及衍生产业集群,高水平建成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现代种业强市。
狠抓种业科技创新攻关。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等四大种业,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大力开展生物遗传育种和分子育种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联合育种攻关,加快构建种质创新联合体。巩固提升水稻、瓜菜两大种业先发优势,大力发展榨菜、大黄鱼、青蟹、岔路黑猪、浙东白鹅、奉化水蜜桃、红枫樱花、特色茶树以及珍贵树种等九类宁波特色种业,整体提升现代种业竞争力。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种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
培育发展现代种业企业。大力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以大型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业骨干企业为支撑、以服务型种业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加快发展种业总部经济。鼓励种业龙头企业建设种业技术数字交易平台和新品种交流展示平台,推动种业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升级。扶持发展一批特色中小种业企业,完善和优化种业企业群体结构。到2025年,力争培育(引进)5家全国一流、行业领先的种业集团,10家育种技术强、生产能力足、营销网络广、运营模式好的种业骨干企业。
提升良种生产推广能力。完善市内种子生产、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杂交水稻、特色瓜菜、象山柑橘、奉化水蜜桃、四明山花木、北仑杜鹃、浙东白鹅、岔路黑猪、宁海蛏子、象山大黄鱼等十大特色良种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的特色良种产业园,扩大良种生产规模。建立完善分区分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体系,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力度,每年重点推介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主导品种和配套技术。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达90%以上。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深入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系统调查,全面摸清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林特种质资源家底。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特色资源和地方品种等收集保存,推进市级特色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加快构建原生境保护和异地集中保存、活体保种与遗传物质保存相结合的保护体系。完善种质资源登记制度,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种质资源库(场、区、圃)50个以上,建设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平台5个。
强化种业发展要素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领导、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集聚的工作机制,组建成立种业强市工作专班。强化资金保障,将种业强市建设纳入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新品种选育、种业总部经济培育、特色良种产业园建设、高层次种业创新人才与团队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重点种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对进入种业企业的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进行财政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