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北迁内在原因的实证分析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主产区由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南方逐渐向北转移,在东南沿海地区,水稻总产量持续下降,而东北地区的水稻总产量却显著增加。基于2002-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水稻变迁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替代作物收益、有效灌溉面积、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对水稻主产区的变迁具有重要影响,水稻产区的北移将加大中国水稻产量的波动性。
其他文献
杨树落叶时N、P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叶和干枝根之间,落叶时叶中2/3的N和1/2的P可迁移至干枝根的皮层和木材之中。皮层和木材中的K在落叶时可能部分向体外排出,叶中的K贮量则几乎
选用湖北省荆门市具有代表性的籼型杂交中稻和常规中稻品种与新引进的粳稻组合或品系进行对比试验.共设4个品种6个播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全生育期不同程度地缩短
分离得到1株对染料活性艳红X-3B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菌株, 经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分析鉴定为希瓦氏菌属, 命名为Shewanella sp. 3Y. 将该菌固定到活性炭上构建了生物活性
通过温热因子和小麦产量的相关分析及最优回归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在降水较少的地区,温热增产作用未能正常发挥;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温热增产作用则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并针对
研究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的核形态学特征,可为分类和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百日草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①间期核里染色中心数目较少,形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高盐碱地区采集的麻黄样本中分离得到7株内生真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中有5株具有较高的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有5株菌的发酵液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得到江汉平原1994、2001、2010共3期土地利用分类图。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江汉平原耕地的数量、空间结构、转移情况及其变化机
将各排污企业归属于若干行业,选取并量化体现各行业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控制指标作为分配依据,以总量和削减比例为约束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变异系数最小加权和的行业水污染
采用RP-HPLC法测定除草油悬浮剂中五氟磺草胺和氟胺磺隆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V/V,用磷酸调节pH至2.5);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体积为20μ
探索四川丘陵地区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机械化农艺和农机结合的生产模式,解决四川丘陵地区油菜种植中存在用工多、效率低、收益少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筛选了油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