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论”课统编教材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中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主客观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实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等问题上的论述稍显薄弱,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相关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方案实施以来的新课程,有全国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该教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实现了在一门课程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整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但是,在教材、教辅资料全国统一的前提下,如何构建与新教材体系相协调的教学体系,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实效性,是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本章的第一节,中心是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和理论。这个思想和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转变理论。统编教材在这一节中列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二个问题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这个问题讲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就是基本国情。教材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入手,着重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与之相对应的三种阶级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向,得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性质的社会的结论,同时蕴含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客观必然性。笔者认为,讲授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首先应该着重强调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即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而不会向资本主义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分析:
一是从理论上来讲,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马克思提出了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序幕”和“不断革命”的思想;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和《社会民主党对农民的态度》等著作中完整提出了革命转变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七届二中全会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等等。总之,它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二是从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来讲,无产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决不可能把政权拱手交让给资产阶级。
三是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情来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经济上国营经济占主导,政治上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一切决定了新民主主义必然要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的内容,可纳入这里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涉及的问题也很多,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就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1、 最初的设想(略)
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可能性、必要性)。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教材在结构安排上略显重复,在63页的第二段中所讲的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转变的原因,事实上讲的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在65页,教材又用了很大的篇幅专门来谈可能性。在讲述时,教师可以把可能性提前,放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中来讲。之所以过渡的最初设想发生了转变,就是因为我们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也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教材从四个方面出发论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地域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1]
除此之外,还应该补充上一点,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实现转变的政治保障。这包括: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总之,经过三年的恢复,我国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这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也就是最初设想转变的原因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
相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来讲,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教材的论述略显简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教师应围绕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的要求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释。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这包括提出的过程和提出的依据,这里只提一下提出的依据,毛泽东在1955年3月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中专门提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问题:一是理论依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二是实践依据——总结国民经济建设的经验。我们与俄国的基本阶级力量,基本的经济成分相同,决定了我们以列宁的过渡学说为理论依据。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实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任务,过渡时期所需时间,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含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个特点体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的统一,体现了革命和建设的统一。“同时并举”不仅具有中国自己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可以设想发达的国家将来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时过渡实质是解决生产关系所有制问题,不存在并举的问题。苏联虽同样面临着工业化相对落后的问题,但苏联工业化是在没收资本家企业基础上实现的工业化,由于俄国的资产阶级不愿意被和平赎买,所以俄国的工业化中不存在处理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问题,而且苏联走的是先工业化,后合作化的道路,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同时并举的特点既不同于苏联,也不会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也即是消灭私有制的三大改造,毛泽东强调,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2]“唯一”的提法表明我们党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反映了我党那个时期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为什么把所有制的变革而不是工业化的实现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呢?如果从完整意义上来理解,“一化三改造”的完成才是标志,但我们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第一句来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也即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时期就结束了。既然过渡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那么,很明显三大改造的完成就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所有制变革才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工业化水平只能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衡量社会制度的标准是生产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英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很高,但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因为衡量社会制度的标准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很多学生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到底中国在当时具备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问题,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中国当时生产力不发达,我们搞社会主义是不是搞早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和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否违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二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上,中国转变之前的确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是还应该看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只是实现过渡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条件,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条件。另外,马克思也从来没有否认过一些国家可以跨越一两个历史阶段跳跃性发展的历史事实。我国虽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但有了一定的初步的发展,我们在生产力方面相对来说,是薄弱的,但其他条件是具备的,这个综合条件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过渡的可能性问题。
二、 关于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难题,对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典作家有过许多论述:恩格斯在1894年《德法农民问题》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不能用暴力剥夺去剥夺小农,只能引导小农走合作化的道路。列宁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完整的理论,斯大林则成功的实践了这一理论,完成了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教师在讲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时应该突出中国特色和中国特点,可以通过在与苏联农业改造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来得出中国农业改造最突出的特点:苏联走的是先工业化后合作化的道路,土改后,间歇5、6年后才开始搞合作化。我国则是同时并举,趁热打铁。毛泽东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明确阐释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观点。这里就涉及到合作化和机械化的关系问题。
教材之所以没有论述先合作化、后工业化的特点,可能是考虑到,在后来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实际上我们只搞了所有制改造,没有完成工业化,犯了错误。但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先合作化后工业化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的,在当时来说是可行的。从理论上看,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农业合作社则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土地改革与合作化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这是符合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要求的。从实践上看,则有利于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巩固工业联盟。苏联的“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模式,很显然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建国后,我国工业基础落后,农民普遍贫困买不起先进的机器,农业的分散经营也缺乏使用机器的需要。
“自愿互利”原则应该是教师讲解的重点,教材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相对薄弱。自愿,也就是必须做到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加入到互助合作组织,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剥夺农民。为农民谋利益的事情,用不着也不能用剥夺的手段,群众的事情只能靠发动群众自愿的去办,强迫命令只能适得其反。
互利也就是使加入合作化的所有农民都得到利益,增产增收,有了互利,才有自愿,互利是自愿的基础,没有互利就谈不上自愿。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赎买的可能性,教材只涉及到一些客观原因,如“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强大的国营经济基础”[3]等,教师还应该补充上能够进行和平赎买的主观原因,即我党政策的正确性,可围绕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利用限制改造、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及始终把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大改造”,是为了将非公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几乎消灭了所有的个体和私营经济,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又大力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在这里,教师向学生系统讲解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使学生明白改革是对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而不是否定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难免有一些不当之处。总之, “概论”课作为05方案实施以来的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注释:
①②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5、63、6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方案实施以来的新课程,有全国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该教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实现了在一门课程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整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但是,在教材、教辅资料全国统一的前提下,如何构建与新教材体系相协调的教学体系,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实效性,是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本章的第一节,中心是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和理论。这个思想和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转变理论。统编教材在这一节中列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二个问题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这个问题讲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就是基本国情。教材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入手,着重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与之相对应的三种阶级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向,得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性质的社会的结论,同时蕴含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客观必然性。笔者认为,讲授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首先应该着重强调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即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而不会向资本主义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分析:
一是从理论上来讲,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马克思提出了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序幕”和“不断革命”的思想;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和《社会民主党对农民的态度》等著作中完整提出了革命转变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七届二中全会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等等。总之,它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二是从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来讲,无产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决不可能把政权拱手交让给资产阶级。
三是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情来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经济上国营经济占主导,政治上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一切决定了新民主主义必然要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的内容,可纳入这里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涉及的问题也很多,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就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1、 最初的设想(略)
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可能性、必要性)。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教材在结构安排上略显重复,在63页的第二段中所讲的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转变的原因,事实上讲的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在65页,教材又用了很大的篇幅专门来谈可能性。在讲述时,教师可以把可能性提前,放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中来讲。之所以过渡的最初设想发生了转变,就是因为我们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也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教材从四个方面出发论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地域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1]
除此之外,还应该补充上一点,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实现转变的政治保障。这包括: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总之,经过三年的恢复,我国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这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也就是最初设想转变的原因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
相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来讲,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教材的论述略显简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教师应围绕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的要求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释。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这包括提出的过程和提出的依据,这里只提一下提出的依据,毛泽东在1955年3月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中专门提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问题:一是理论依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二是实践依据——总结国民经济建设的经验。我们与俄国的基本阶级力量,基本的经济成分相同,决定了我们以列宁的过渡学说为理论依据。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实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任务,过渡时期所需时间,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含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个特点体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的统一,体现了革命和建设的统一。“同时并举”不仅具有中国自己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可以设想发达的国家将来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时过渡实质是解决生产关系所有制问题,不存在并举的问题。苏联虽同样面临着工业化相对落后的问题,但苏联工业化是在没收资本家企业基础上实现的工业化,由于俄国的资产阶级不愿意被和平赎买,所以俄国的工业化中不存在处理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问题,而且苏联走的是先工业化,后合作化的道路,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同时并举的特点既不同于苏联,也不会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也即是消灭私有制的三大改造,毛泽东强调,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2]“唯一”的提法表明我们党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反映了我党那个时期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为什么把所有制的变革而不是工业化的实现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呢?如果从完整意义上来理解,“一化三改造”的完成才是标志,但我们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第一句来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也即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时期就结束了。既然过渡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那么,很明显三大改造的完成就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所有制变革才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工业化水平只能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衡量社会制度的标准是生产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英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很高,但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因为衡量社会制度的标准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很多学生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到底中国在当时具备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问题,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中国当时生产力不发达,我们搞社会主义是不是搞早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和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否违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二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上,中国转变之前的确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是还应该看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只是实现过渡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条件,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条件。另外,马克思也从来没有否认过一些国家可以跨越一两个历史阶段跳跃性发展的历史事实。我国虽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但有了一定的初步的发展,我们在生产力方面相对来说,是薄弱的,但其他条件是具备的,这个综合条件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过渡的可能性问题。
二、 关于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难题,对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典作家有过许多论述:恩格斯在1894年《德法农民问题》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不能用暴力剥夺去剥夺小农,只能引导小农走合作化的道路。列宁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完整的理论,斯大林则成功的实践了这一理论,完成了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教师在讲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时应该突出中国特色和中国特点,可以通过在与苏联农业改造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来得出中国农业改造最突出的特点:苏联走的是先工业化后合作化的道路,土改后,间歇5、6年后才开始搞合作化。我国则是同时并举,趁热打铁。毛泽东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明确阐释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观点。这里就涉及到合作化和机械化的关系问题。
教材之所以没有论述先合作化、后工业化的特点,可能是考虑到,在后来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实际上我们只搞了所有制改造,没有完成工业化,犯了错误。但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先合作化后工业化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的,在当时来说是可行的。从理论上看,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农业合作社则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土地改革与合作化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这是符合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要求的。从实践上看,则有利于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巩固工业联盟。苏联的“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模式,很显然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建国后,我国工业基础落后,农民普遍贫困买不起先进的机器,农业的分散经营也缺乏使用机器的需要。
“自愿互利”原则应该是教师讲解的重点,教材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相对薄弱。自愿,也就是必须做到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加入到互助合作组织,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剥夺农民。为农民谋利益的事情,用不着也不能用剥夺的手段,群众的事情只能靠发动群众自愿的去办,强迫命令只能适得其反。
互利也就是使加入合作化的所有农民都得到利益,增产增收,有了互利,才有自愿,互利是自愿的基础,没有互利就谈不上自愿。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赎买的可能性,教材只涉及到一些客观原因,如“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强大的国营经济基础”[3]等,教师还应该补充上能够进行和平赎买的主观原因,即我党政策的正确性,可围绕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利用限制改造、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及始终把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大改造”,是为了将非公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几乎消灭了所有的个体和私营经济,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又大力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在这里,教师向学生系统讲解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使学生明白改革是对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而不是否定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难免有一些不当之处。总之, “概论”课作为05方案实施以来的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注释:
①②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5、63、6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