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内媒体报道了河南汝州报废汽车翻新再卖的情况,还特别提出其中的部分车辆流入农村,成为校车。
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校车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过“废车成校车”的核心问题,不是废车的用途何在,而在于报废机制过于粗放。显然,在这个事件中,管理与利益问题是主要原因。国家出台规定,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实行资格认定制度,规定每个地市只允许一家国有专营的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存在。但遗憾的是,这种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开出的价格,远低于组装公司的报价。汝州的回收公司,几年前便没有了生意。对于车主的逐利,我们无可厚非,只能对这种简单粗放的报废机制充满怨言。
其实,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报废汽车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条例之前,国家还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并确定了14家汽车企业为再制造试点企业,对回收零部件的企业资质有严格的规定。然而,拆解回收拼装报废汽车再销售却在当地成为一个产业,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非法拼装车辆的问题不止在河南汝州一个地方有,国内的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产业链存在。笔者在这里不想就非法拼装车的利益,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做过多评论,只想谈一谈这些客车底盘为什么还有利用价值。
目前,我国对营运车辆有严格的报废时间限定,也就是8年。但是制定8年报废的时间是多年前的事情。最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进步很快,客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也突飞猛进,底盘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耐久性和可靠性都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客车企业建设的阴极电泳生产线能够保证车辆10年内不锈蚀,客车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8年的客车,残值仍然很高,仍然是有利用价值的,这是非法拼装车辆能够再销售的根源。
在河南汝州事情被报道之前,客车行业的这种事情还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与我国对营运车辆实行8年强制报废的规定不同,很多国家对车辆运营年限是没有规定的。因此,很多国家都使用价格较为便宜的二手车。这些二手车很多都是在情况很好的斯堪尼亚、奔驰、曼的底盘上改装而成的。这种现象在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比较普遍。我国之前的一些进口底盘,利用价值也很高。因此,有部分企业将这些车辆回收,经过改装后出口到国外,性能依然很好。一些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这些底盘的残值,会在新车用到5~6年后,改变一下车辆用途,用于企业班车等,这样也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年限。如果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来看,这些客车企业是否有资质回收这些车辆进行再制造,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有些客车企业负责人已经提出,应该对现行的8年报废的规定做一些修改,对不同用途的车辆分别对待。比如,使用强度较高的公路客车、公交车可以维持现行规定不变,而旅游车、企业通勤班车等都可以适当延长。
河南汝州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暴露出我国汽车产业在回收再制造上的很多深层次问题,而那些因为时代和技术变化不适应形势的规定和制度则首当其冲。只是因为在目前全社会关注校车问题的时候,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其实,非法拼装问题岂止在校车,只要是能在路上跑的,都可以拼装。希望这一事件被曝光后,相关规定能够尽快出台和修订。
(编辑/李燕)
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校车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过“废车成校车”的核心问题,不是废车的用途何在,而在于报废机制过于粗放。显然,在这个事件中,管理与利益问题是主要原因。国家出台规定,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实行资格认定制度,规定每个地市只允许一家国有专营的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存在。但遗憾的是,这种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开出的价格,远低于组装公司的报价。汝州的回收公司,几年前便没有了生意。对于车主的逐利,我们无可厚非,只能对这种简单粗放的报废机制充满怨言。
其实,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报废汽车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条例之前,国家还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并确定了14家汽车企业为再制造试点企业,对回收零部件的企业资质有严格的规定。然而,拆解回收拼装报废汽车再销售却在当地成为一个产业,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非法拼装车辆的问题不止在河南汝州一个地方有,国内的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产业链存在。笔者在这里不想就非法拼装车的利益,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做过多评论,只想谈一谈这些客车底盘为什么还有利用价值。
目前,我国对营运车辆有严格的报废时间限定,也就是8年。但是制定8年报废的时间是多年前的事情。最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进步很快,客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也突飞猛进,底盘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耐久性和可靠性都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客车企业建设的阴极电泳生产线能够保证车辆10年内不锈蚀,客车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8年的客车,残值仍然很高,仍然是有利用价值的,这是非法拼装车辆能够再销售的根源。
在河南汝州事情被报道之前,客车行业的这种事情还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与我国对营运车辆实行8年强制报废的规定不同,很多国家对车辆运营年限是没有规定的。因此,很多国家都使用价格较为便宜的二手车。这些二手车很多都是在情况很好的斯堪尼亚、奔驰、曼的底盘上改装而成的。这种现象在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比较普遍。我国之前的一些进口底盘,利用价值也很高。因此,有部分企业将这些车辆回收,经过改装后出口到国外,性能依然很好。一些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这些底盘的残值,会在新车用到5~6年后,改变一下车辆用途,用于企业班车等,这样也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年限。如果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来看,这些客车企业是否有资质回收这些车辆进行再制造,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有些客车企业负责人已经提出,应该对现行的8年报废的规定做一些修改,对不同用途的车辆分别对待。比如,使用强度较高的公路客车、公交车可以维持现行规定不变,而旅游车、企业通勤班车等都可以适当延长。
河南汝州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暴露出我国汽车产业在回收再制造上的很多深层次问题,而那些因为时代和技术变化不适应形势的规定和制度则首当其冲。只是因为在目前全社会关注校车问题的时候,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其实,非法拼装问题岂止在校车,只要是能在路上跑的,都可以拼装。希望这一事件被曝光后,相关规定能够尽快出台和修订。
(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