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冲管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万古霉素冲管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s)感染的效果.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并辅以其他相关期刊检索.收集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统计分析,从预防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效果、预防导管细菌定植效果及预防导管出口感染效果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RCT(包括4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和肝素混合液与肝索液比较,2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差异明显,导管细菌定植发生率差异明显,导管出口感染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万古霉素和肝素混合液较之肝素液.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但万古霉素是否对预防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对中性粒细胞未减少的肿瘤患者更为有效,结论有待进一步确认,我们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其他文献
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单针双腔静脉导管,为肾功能衰竭又无血管内瘘的患者,建立一条迅速简便的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保证了血流量,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管发生破裂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如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目的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相关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具体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抑郁症且具有自杀危险的住院患者68例,对这些患者的自杀危险性因素和原因进行系统归类并予以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具体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对患者实施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68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自杀行为.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
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3/10万,女性大于男性2倍多,死亡率91.5%.能接受手术的较少,能成功进行分离且术后婴儿存活的更罕见[1].其中坐骨联体尤其罕见,仅占所有联体婴儿的6%[2].国内坐骨联体儿分离手术,未见双双存活案例.我院2009年10月19日收治1例坐骨联体女婴,并于2009年11月17日进行联体双胎分离术,术后送综合ICU进行监护.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稳定,于11月22日转普
临床上为患者进行导尿很常见,导尿过程对于患者来说很容易引起紧张情绪,加之尿道黏膜的特点,会造成一定的疼痛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作为护理人员如何利用操作手法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尤为重要.通过对2006-2008年共102例16~56岁的神志清醒、感知觉正常、言语表达正常的患者实施导尿操作,调整在插入和拔出导尿管时患者的呼吸动作配合,取得了良好的减轻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目的 建立客观的、有针对性的转运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流程.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德尔菲)方法和资料分析法对指标框架进行初步设置,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与论证,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 确立的转运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分为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结论 应用德尔菲法建立转运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现了新形式下护理的内涵,
肾动态显像是检查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核素检查方法,能同时测肾血流灌注显像和肾功能动态显像,为临床提供双肾血流、大小、形态、位置及其摄取、分泌、排泄功能的数据。
大面积深Ⅲ度烫伤不仅丧失皮肤功能,也造成肢体功能的畸形,严重者引起全身性反应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1],妊娠期妇女更是危及胎儿及母体的生命.我院于2010年7月收治1例孕晚期Ⅲ度烫伤患者,并为其成功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母子平安,经后续治疗,已顺利出院.本文总结了在此特殊病例中的手术护理要点,并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经验,现报道如下。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广泛应用,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血液制品及肠外营养输注等.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通路,它不仅可以保证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而且可以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PICC优点很多,但它的并发症一直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其中导管堵塞是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导管堵塞发生率可达21.3%,并且随时间延长而
腹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是治疗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其手术路径有经腹、经腹膜后、经腹腔镜几种[1].20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血管外科,尽管该技术难度大,对术者要求高,却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
妇科腹腔镜手术俗称"钥匙孔"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腹腔镜术后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就使得原本微创手术后的患者舒适度降低,不能更好地体现妇科微创手术的优越性.2009年起我科采用无创伤的穴位按摩疏通经络后再行穴位艾灸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进行干预,以达到预防术后伤口疼痛及非伤口疼痛发生的目的,全面体现妇科微创手术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