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古代社会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两个时代。《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所生活的汉末建安年间应该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因此,最终刘兰芝只能被这个社会无情地吞噬,用柔弱的身躯控诉了社会的黑暗。
美丽温柔、勤劳善良、正直大方,集多种优点、美德于一身的刘兰芝为什么会被赶出家门?原因不外乎:①焦母有“恋子情节”,希望自己独占家中唯一的男丁——儿子,不愿别人染指;②刘兰芝无嗣,致使焦家独传焦仲卿无后;③刘兰芝与焦仲卿沉溺于爱情,影响了焦仲卿的仕途;④婆媳矛盾紧张,同样刚烈的性格让双方水火不容;⑤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笔者认为其中的④最让人信服。焦母赶走刘兰芝后又准备娶进罗敷,让理由①不攻自破。刘兰芝无后是实,但“年始十八九”的县令公子和“娇逸未有婚”的郡守“五郎”,岂不比焦家更注重“继后世”的重要性?焦仲卿不过是低级官吏,且已是“薄禄相”(从政者对自己的仕途一般非常了解),焦刘两家门第自然谈不上悬殊,且刘兰芝经常守“空房”,与焦仲卿“相见常日稀”,断不会影响到焦的仕途。婆媳矛盾紧张的背后是封建家长专制与年轻人渴望自由、尊严之间的矛盾,两者不可调和,这也决定了刘命运只能是走向毁灭。
一、走与留的矛盾: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焦母是封建社会专制者的典型代表,其身上体现了专制者的共性:专制独裁,自私冷酷,压制自由,扼杀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焦母也是一个受害者,从逆来顺受,甘心受封建家长摧残迫害的儿媳妇变成独裁专制、处处施淫威的婆婆,期间的辛酸苦辣焦母自知。可惜的是,翻身后的焦母却没有给予同样身处儿媳妇的刘兰芝任何的同情与关怀,反而是采取了病态式的报复,来获得心理补偿,因此焦母以对专制的顺从程度来衡量刘兰芝的好坏贤愚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刘兰芝的言行并非焦母所说的“自专由”,焦母如此评价刘兰芝的唯一解释是刘兰芝的行为与焦母所期望的对专制绝对顺从的程度相距甚远,刘兰芝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家长权威。实际上,以刘兰芝刚强的性格是很难被焦母接纳的,这一点刘兰芝在多年的朝夕相处中早已明白。
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是屈辱地留下来(可能性几乎没有),还是有尊严地离开就成了摆在刘兰芝面前的一道选择题。面对着焦仲卿的求情,焦母一槌床,二大怒,三表态:久怀忿、慎莫留、不相从许。岂止是“久怀忿”, 赶走刘兰芝是蓄谋已久,连下一任儿媳妇都已经物色好了。在被驱赶的命运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刘兰芝索性主动提出来,让自己走得有尊严一点。
另一方面,刘兰芝对焦家还是非常留恋的,严庄、别姑等情节虽是出于礼节,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弱女子的沉着、自信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但同时更能看到他对焦家的留恋,通过呈现自己最漂亮的一面,希望焦仲卿能做通婆婆的思想工作,让婆婆回心转意。
在留与走的矛盾中,刘兰芝内心充满了矛盾:走,并非自己的本意,但婆婆的确容不下自己;留,处于自己的本心,但是现实不允许。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不与封建礼教妥协,刘兰芝也只得把爱情暂藏在心灵深处,将希望寄托于朦胧的未来。
二、守与嫁的矛盾:爱过的你还在我心里,无缘相守却又无法忘记。
刘兰芝被遣归后,她执着地期盼着仲卿,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媒人的提亲。刘兰芝为什么最终答应了媒人呢?表面上看是刘兄的逼迫。然而仔细研读文章就会发现,刘兰芝决定改嫁的深层原因应该有:①焦仲卿久无回音。“还家十余日”“媒人去数日”仲卿音信全无,原因要么是对焦母的思想工作没有做通,要么仲卿忙于政务,疏于此事,而这些都是兰芝所不愿意看到的。②刘母希望女儿有个新归宿。③最根本的是焦家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霸道的婆婆是容不下自己的,即使回去了,命运难卜,前途难料。④当然刘兰芝刚毅的性格也决定了她要与哥哥“赌气”。
此时的刘兰芝在纠结中难以进退:退而等仲卿,自己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进而嫁“五郎”,本非自己所愿。刘兰芝再一次陷入了矛盾当中,她不得不在矛盾当中试探着往前走,希望能闯出一条路。
三、生与死的矛盾: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
刘兰芝、焦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捍卫自己的爱情值得吗?如果焦刘轻易屈从封建专制家长的安排,就等于屈从了强权的支配,这样不但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同时也是放弃了生活的自由。即使活着或再嫁再娶,也是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地屈辱地苟活着。这样的生命没有精神、灵魂,没有生活自由,处于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又何在呢?因此刘兰芝、焦仲卿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为追求幸福人生而死。
正直善良,爱情专一,蔑视名利,对封建势力誓死抗争的中国古代妇女的代表刘兰芝的死,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毁灭人性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也表达了自由青年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对封建家长而言,他们主动地将亲人鲜活的生命、亲人的幸福祭献出去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幸福。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那一个时代所有人的不幸。
因此,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无论是压迫者还是被压迫者,他们最终都是受害者,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美丽温柔、勤劳善良、正直大方,集多种优点、美德于一身的刘兰芝为什么会被赶出家门?原因不外乎:①焦母有“恋子情节”,希望自己独占家中唯一的男丁——儿子,不愿别人染指;②刘兰芝无嗣,致使焦家独传焦仲卿无后;③刘兰芝与焦仲卿沉溺于爱情,影响了焦仲卿的仕途;④婆媳矛盾紧张,同样刚烈的性格让双方水火不容;⑤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笔者认为其中的④最让人信服。焦母赶走刘兰芝后又准备娶进罗敷,让理由①不攻自破。刘兰芝无后是实,但“年始十八九”的县令公子和“娇逸未有婚”的郡守“五郎”,岂不比焦家更注重“继后世”的重要性?焦仲卿不过是低级官吏,且已是“薄禄相”(从政者对自己的仕途一般非常了解),焦刘两家门第自然谈不上悬殊,且刘兰芝经常守“空房”,与焦仲卿“相见常日稀”,断不会影响到焦的仕途。婆媳矛盾紧张的背后是封建家长专制与年轻人渴望自由、尊严之间的矛盾,两者不可调和,这也决定了刘命运只能是走向毁灭。
一、走与留的矛盾: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焦母是封建社会专制者的典型代表,其身上体现了专制者的共性:专制独裁,自私冷酷,压制自由,扼杀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焦母也是一个受害者,从逆来顺受,甘心受封建家长摧残迫害的儿媳妇变成独裁专制、处处施淫威的婆婆,期间的辛酸苦辣焦母自知。可惜的是,翻身后的焦母却没有给予同样身处儿媳妇的刘兰芝任何的同情与关怀,反而是采取了病态式的报复,来获得心理补偿,因此焦母以对专制的顺从程度来衡量刘兰芝的好坏贤愚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刘兰芝的言行并非焦母所说的“自专由”,焦母如此评价刘兰芝的唯一解释是刘兰芝的行为与焦母所期望的对专制绝对顺从的程度相距甚远,刘兰芝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家长权威。实际上,以刘兰芝刚强的性格是很难被焦母接纳的,这一点刘兰芝在多年的朝夕相处中早已明白。
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是屈辱地留下来(可能性几乎没有),还是有尊严地离开就成了摆在刘兰芝面前的一道选择题。面对着焦仲卿的求情,焦母一槌床,二大怒,三表态:久怀忿、慎莫留、不相从许。岂止是“久怀忿”, 赶走刘兰芝是蓄谋已久,连下一任儿媳妇都已经物色好了。在被驱赶的命运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刘兰芝索性主动提出来,让自己走得有尊严一点。
另一方面,刘兰芝对焦家还是非常留恋的,严庄、别姑等情节虽是出于礼节,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弱女子的沉着、自信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但同时更能看到他对焦家的留恋,通过呈现自己最漂亮的一面,希望焦仲卿能做通婆婆的思想工作,让婆婆回心转意。
在留与走的矛盾中,刘兰芝内心充满了矛盾:走,并非自己的本意,但婆婆的确容不下自己;留,处于自己的本心,但是现实不允许。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不与封建礼教妥协,刘兰芝也只得把爱情暂藏在心灵深处,将希望寄托于朦胧的未来。
二、守与嫁的矛盾:爱过的你还在我心里,无缘相守却又无法忘记。
刘兰芝被遣归后,她执着地期盼着仲卿,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媒人的提亲。刘兰芝为什么最终答应了媒人呢?表面上看是刘兄的逼迫。然而仔细研读文章就会发现,刘兰芝决定改嫁的深层原因应该有:①焦仲卿久无回音。“还家十余日”“媒人去数日”仲卿音信全无,原因要么是对焦母的思想工作没有做通,要么仲卿忙于政务,疏于此事,而这些都是兰芝所不愿意看到的。②刘母希望女儿有个新归宿。③最根本的是焦家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霸道的婆婆是容不下自己的,即使回去了,命运难卜,前途难料。④当然刘兰芝刚毅的性格也决定了她要与哥哥“赌气”。
此时的刘兰芝在纠结中难以进退:退而等仲卿,自己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进而嫁“五郎”,本非自己所愿。刘兰芝再一次陷入了矛盾当中,她不得不在矛盾当中试探着往前走,希望能闯出一条路。
三、生与死的矛盾: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
刘兰芝、焦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捍卫自己的爱情值得吗?如果焦刘轻易屈从封建专制家长的安排,就等于屈从了强权的支配,这样不但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同时也是放弃了生活的自由。即使活着或再嫁再娶,也是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地屈辱地苟活着。这样的生命没有精神、灵魂,没有生活自由,处于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又何在呢?因此刘兰芝、焦仲卿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为追求幸福人生而死。
正直善良,爱情专一,蔑视名利,对封建势力誓死抗争的中国古代妇女的代表刘兰芝的死,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毁灭人性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也表达了自由青年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对封建家长而言,他们主动地将亲人鲜活的生命、亲人的幸福祭献出去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幸福。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那一个时代所有人的不幸。
因此,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无论是压迫者还是被压迫者,他们最终都是受害者,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