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超越企业IT部门自身提升阶段,上升至企业整体流程重组和利益再分配阶段,并要求在企业治理层面建立IT治理体制机制。IT治理是企业治理体系的有效补充,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体制机制推进信息化工作,规避IT风险,实现业务战略目标。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断融合,企业高层逐渐意识到应将IT治理上升到战略层,而非停留在执行层,这是IT在组织内发挥核心作用的定位基础。只有明确其核心定位,IT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实现IT与业务融合,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在介绍IT治理核心决策和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策略。
1 IT治理简介
1.1 IT治理核心决策[1-2]
(1)IT基本原则决策 IT基本原则决策指企业设定的IT治理方法、效果及目的等。
(2)IT架构决策 IT架构决策包括技术架构决策和组织架构决策。企业往往容易忽略组织架构决策对IT治理的作用,技术架构决策也往往由于企业特定的商业应用需要而缺乏统一性。
(3)IT基础设施决策 IT基础设施是支撑企业运营的信息化资产,也是提升业务变革能力的基础。IT基础设施决策强调基础设施在短期内稳定可靠,在长期内具有可扩展性和适度超前性;同时,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性也十分重要,缺乏科学规划性不仅会造成信息资源浪费,而且会导致客户流失和工期延误;此外,基础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也是决策关注的重点,以保证信息资源的高可用性。
(4)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 尽管IT治理的其他核心决策也强调商业价值,但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更注重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员工创造商业价值。对于外部客户,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利用信息手段变革服务流程,重组交易结构;对于内部员工,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通过提升员工自身的信息化理念,推动员工改进业务实践。在驱动业务与技术融合方面,应当对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进行一定的规范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应用需求评估委员会来平衡和归并业务流程等。
(5)IT投资决策 国内IT投资通常表现为“重硬轻软”,即对信息化硬件投入过多,而对支撑商业应用的软件投入过少;因此,IT投资决策最重要的问题是平衡前述4个决策的比例,并根据企业业务战略确定投资重点。
1.2 IT治理模式
为系统地分析企业IT治理模式,借用政治统治模型来描述拥有决策权或为IT治理输入信息的人员组合[3-4](见表1),以寻找符合当前企业逻辑的IT治理模式。
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IT治理模式呈现以下特点:
(1)在IT基本原则治理中,寡头制是主要治理模式。
(2)IT架构治理普遍采用君主制治理模式,表明企业普遍认为IT架构属于技术领域而非全局领域。
(3)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IT基础设施治理多采用君主制,以解决业务变化适应能力的问题;相对垄断行业的企业IT基础设施治理多采用双寡头制,主要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4)IT商业应用需求治理模式取决于企业人员构成情况和历史经验,不同企业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采用的IT商业应用需求治理模式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来看,采用联邦制治理模式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5)IT投资治理多采用业务君主制、联邦制、双寡头制等模式,我国企业多采用联邦制治理模式。
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提升阶段,大多数企业未能从战略层面来理解IT治理,这点从很多企业将IT部门划分到技术部即可见一斑。我国企业IT治理大多采用半封建半联邦制模式,即IT商业应用需求治理多采用封建制模式,IT投资治理多采用联邦制模式,这导致企业在IT治理决策过程中平衡多方利益时过分妥协,致使企业丧失IT性能、特色甚至框架统一性,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埋下隐患。
2 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IT基本原则处于封建制治理阶段,码头企业各部门对IT价值的理解不同,导致IT部门工作方针模糊或缺失,不利于形成企业层面的IT指导方针。
(2)IT架构处于封建制治理阶段,码头企业各部门均参与架构规划。有的码头企业虽然拥有统一架构,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互相妥协,导致企业IT架构(如数据库、开发技术架构等)缺乏统一性,从而造成大量信息孤岛,使企业面临繁重的系统整合工作。此外,码头企业往往忽略IT架构中的组织架构,导致其缺乏持续的IT优化能力。
(3)不同码头企业在IT基础设施方面采取外包策略的程度和形式各异,普遍存在外包服务缺乏科学管理、外包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
(4)码头企业商业应用需求处于封建制治理阶段,对企业整体业务流程优化十分不利。例如,信息系统建成后缺乏后续跟踪研究和推广使用,某个节点的不匹配常常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此外,封建制商业应用需求治理使各业务单位仅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不利于形成数据共享机制。
(5)码头企业IT投资治理多采用联邦制,在作出投资决策后缺乏对投资项目的跨部门领导和监管,常常导致项目管理缺乏控制手段、项目延期交付等问题。
3 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策略
3.1 定义IT原则,明确IT定位
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有必要针对未来业务战略规划,结合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和信息化前沿科技,明确企业定位及战略目标,锁定企业未来运营中需要变革的核心领域,将IT作为业务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IT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定IT定位和业务战略。
3.2 改善IT组织架构,确保IT架构高效性
(1)建立企业级IT技术委员会,从企业层面制定IT原则,实现码头企业各部门对IT价值的正确定位。 (2)IT架构选型(如码头核心操作管理软件的选型)由码头企业IT技术委员会集体决定,并要求IT技术委员会确保IT架构在运营过程中的一致性,提升IT架构的战略地位。
(3)改革IT组织架构,将IT组织架构分为基础设施管理组、软件开发管理组和改革推进组。改革推进组负责与码头企业其他部门进行业务对话,并提出流程改进措施,与软件开发管理组协作完成流程改进,与业务部门联合推进新业务流程;至于基础设施管理,可以通过外包方式实现低成本运营。从IT治理来看:由改革推进组负责IT基本原则和IT投资治理;由软件开发组负责IT架构选择及业务应用需求管理;由基础设施管理组负责IT基础设施相关事宜。IT组织架构各管理组之间是梯级管理的关系,改革推进组节制软件开发管理组和基础设施管理组。
(4)码头企业在进行架构设计时应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参考开放体系结构框架或其他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同时,应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企业架构。在保证数据和基础设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IT架构应具备良好灵活性,以支持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应用。
3.3 科学管理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标准、基础组织、基础数据、基础软件、技术设备、通信网络、安全系统、机房物理环境、外包服务商等。码头企业IT部门在管理IT基础设施时应注重其可靠性和扩展性,以适应业务增长和创新的需要,从而快速、高效地实施和部署业务扩展和创新应用。
3.4 促进IT与业务融合
采用IT人员到业务部门轮岗锻炼等方式,促进IT与业务融合,达到IT引领业务发展的目的。
3.5 有效管理IT投资风险
(1)强化码头企业IT投资内部管理,划分IT投资部门和IT消费部门,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摊销核算。
(2)分类管理IT资产:战略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获得竞争优势;信息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提供信息;事务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事务处理成本;基础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服务共享和整合。分类管理IT资产有助于确定码头企业投资的优先顺序,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利益。
(3)IT投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组织风险等。码头企业应充分评估IT投资风险,避免造成投资回报低或项目延期。
4 结束语
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即IT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取决于企业领导对IT定位的认识;同时,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对IT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未来码头企业的IT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安全、可靠,IT商业应用系统的功能将更加全面,IT投资将更加科学集约,IT价值将得到更好展现,IT对码头运营的支持将更加高效,并最终成为集装箱码头企业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戴文华. 中国证券业IT治理问题探讨[J]. 证券市场导报,2006(10):4-15.
[2] 何建佳,葛玉辉,张光远. 信息化进程中的组织变革与IT治理[J]. 商业研究,2006(17):117-120.
[3]WEILL P, ROSS J W. IT governance on one page[D]. Massachusetts: MIT, 2004.
[4]SOHAL A S, FITZPATRICK P. IT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n large Australian organisations[J]. Int J Production Econ, 2002, 75(1/2): 97-112.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3-10-08)
1 IT治理简介
1.1 IT治理核心决策[1-2]
(1)IT基本原则决策 IT基本原则决策指企业设定的IT治理方法、效果及目的等。
(2)IT架构决策 IT架构决策包括技术架构决策和组织架构决策。企业往往容易忽略组织架构决策对IT治理的作用,技术架构决策也往往由于企业特定的商业应用需要而缺乏统一性。
(3)IT基础设施决策 IT基础设施是支撑企业运营的信息化资产,也是提升业务变革能力的基础。IT基础设施决策强调基础设施在短期内稳定可靠,在长期内具有可扩展性和适度超前性;同时,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性也十分重要,缺乏科学规划性不仅会造成信息资源浪费,而且会导致客户流失和工期延误;此外,基础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也是决策关注的重点,以保证信息资源的高可用性。
(4)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 尽管IT治理的其他核心决策也强调商业价值,但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更注重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员工创造商业价值。对于外部客户,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利用信息手段变革服务流程,重组交易结构;对于内部员工,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通过提升员工自身的信息化理念,推动员工改进业务实践。在驱动业务与技术融合方面,应当对IT商业应用需求决策进行一定的规范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应用需求评估委员会来平衡和归并业务流程等。
(5)IT投资决策 国内IT投资通常表现为“重硬轻软”,即对信息化硬件投入过多,而对支撑商业应用的软件投入过少;因此,IT投资决策最重要的问题是平衡前述4个决策的比例,并根据企业业务战略确定投资重点。
1.2 IT治理模式
为系统地分析企业IT治理模式,借用政治统治模型来描述拥有决策权或为IT治理输入信息的人员组合[3-4](见表1),以寻找符合当前企业逻辑的IT治理模式。
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IT治理模式呈现以下特点:
(1)在IT基本原则治理中,寡头制是主要治理模式。
(2)IT架构治理普遍采用君主制治理模式,表明企业普遍认为IT架构属于技术领域而非全局领域。
(3)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IT基础设施治理多采用君主制,以解决业务变化适应能力的问题;相对垄断行业的企业IT基础设施治理多采用双寡头制,主要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4)IT商业应用需求治理模式取决于企业人员构成情况和历史经验,不同企业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采用的IT商业应用需求治理模式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来看,采用联邦制治理模式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5)IT投资治理多采用业务君主制、联邦制、双寡头制等模式,我国企业多采用联邦制治理模式。
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提升阶段,大多数企业未能从战略层面来理解IT治理,这点从很多企业将IT部门划分到技术部即可见一斑。我国企业IT治理大多采用半封建半联邦制模式,即IT商业应用需求治理多采用封建制模式,IT投资治理多采用联邦制模式,这导致企业在IT治理决策过程中平衡多方利益时过分妥协,致使企业丧失IT性能、特色甚至框架统一性,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埋下隐患。
2 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IT基本原则处于封建制治理阶段,码头企业各部门对IT价值的理解不同,导致IT部门工作方针模糊或缺失,不利于形成企业层面的IT指导方针。
(2)IT架构处于封建制治理阶段,码头企业各部门均参与架构规划。有的码头企业虽然拥有统一架构,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互相妥协,导致企业IT架构(如数据库、开发技术架构等)缺乏统一性,从而造成大量信息孤岛,使企业面临繁重的系统整合工作。此外,码头企业往往忽略IT架构中的组织架构,导致其缺乏持续的IT优化能力。
(3)不同码头企业在IT基础设施方面采取外包策略的程度和形式各异,普遍存在外包服务缺乏科学管理、外包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
(4)码头企业商业应用需求处于封建制治理阶段,对企业整体业务流程优化十分不利。例如,信息系统建成后缺乏后续跟踪研究和推广使用,某个节点的不匹配常常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此外,封建制商业应用需求治理使各业务单位仅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不利于形成数据共享机制。
(5)码头企业IT投资治理多采用联邦制,在作出投资决策后缺乏对投资项目的跨部门领导和监管,常常导致项目管理缺乏控制手段、项目延期交付等问题。
3 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策略
3.1 定义IT原则,明确IT定位
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有必要针对未来业务战略规划,结合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和信息化前沿科技,明确企业定位及战略目标,锁定企业未来运营中需要变革的核心领域,将IT作为业务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IT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定IT定位和业务战略。
3.2 改善IT组织架构,确保IT架构高效性
(1)建立企业级IT技术委员会,从企业层面制定IT原则,实现码头企业各部门对IT价值的正确定位。 (2)IT架构选型(如码头核心操作管理软件的选型)由码头企业IT技术委员会集体决定,并要求IT技术委员会确保IT架构在运营过程中的一致性,提升IT架构的战略地位。
(3)改革IT组织架构,将IT组织架构分为基础设施管理组、软件开发管理组和改革推进组。改革推进组负责与码头企业其他部门进行业务对话,并提出流程改进措施,与软件开发管理组协作完成流程改进,与业务部门联合推进新业务流程;至于基础设施管理,可以通过外包方式实现低成本运营。从IT治理来看:由改革推进组负责IT基本原则和IT投资治理;由软件开发组负责IT架构选择及业务应用需求管理;由基础设施管理组负责IT基础设施相关事宜。IT组织架构各管理组之间是梯级管理的关系,改革推进组节制软件开发管理组和基础设施管理组。
(4)码头企业在进行架构设计时应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参考开放体系结构框架或其他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同时,应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企业架构。在保证数据和基础设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IT架构应具备良好灵活性,以支持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应用。
3.3 科学管理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标准、基础组织、基础数据、基础软件、技术设备、通信网络、安全系统、机房物理环境、外包服务商等。码头企业IT部门在管理IT基础设施时应注重其可靠性和扩展性,以适应业务增长和创新的需要,从而快速、高效地实施和部署业务扩展和创新应用。
3.4 促进IT与业务融合
采用IT人员到业务部门轮岗锻炼等方式,促进IT与业务融合,达到IT引领业务发展的目的。
3.5 有效管理IT投资风险
(1)强化码头企业IT投资内部管理,划分IT投资部门和IT消费部门,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摊销核算。
(2)分类管理IT资产:战略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获得竞争优势;信息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提供信息;事务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事务处理成本;基础层IT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服务共享和整合。分类管理IT资产有助于确定码头企业投资的优先顺序,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利益。
(3)IT投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组织风险等。码头企业应充分评估IT投资风险,避免造成投资回报低或项目延期。
4 结束语
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即IT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取决于企业领导对IT定位的认识;同时,集装箱码头企业IT治理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对IT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未来码头企业的IT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安全、可靠,IT商业应用系统的功能将更加全面,IT投资将更加科学集约,IT价值将得到更好展现,IT对码头运营的支持将更加高效,并最终成为集装箱码头企业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戴文华. 中国证券业IT治理问题探讨[J]. 证券市场导报,2006(10):4-15.
[2] 何建佳,葛玉辉,张光远. 信息化进程中的组织变革与IT治理[J]. 商业研究,2006(17):117-120.
[3]WEILL P, ROSS J W. IT governance on one page[D]. Massachusetts: MIT, 2004.
[4]SOHAL A S, FITZPATRICK P. IT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n large Australian organisations[J]. Int J Production Econ, 2002, 75(1/2): 97-112.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