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担任了水产养殖专业的辅导员,并迎来了第一批新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经历,藏着不为人知的心事,但他们陌生的面庞带着相同的渴望……
经过两个星期的新生入学教育后,学生们开始真正进入大学生活,我也为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感到无比的高兴。然而有一天,一名男生跑来告诉我,他要退学。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原因:“老师,我家在福建贫困山区,父母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我们家没有钱供我念完四年的大学,我也不想让父母过度为我操劳,我要像高中同学一样出去工作赚钱……”任凭我如何劝他,他都对我摇头。
水产养殖专业是我们学校的重点学科,有很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与他有一样想法的学生应该还有不少。那段日子,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复杂的思绪,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重新定位:不应该只是整日机械地完成接到的任务,不应该只是以一个教师的姿态去对待这份工作,在我的工作中需要添加的应该是情感和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关心。
那些天,我认真查看了所有学生的档案和资料,并对那位男生以及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在完成了这些工作后,我回到宿舍,静下心来,给这位让我心靈震颤的孩子写了一封长信。通过这封信,我要告诉他大学生活是如何的精彩,告诉他虽然眼前困难,但四年的学习和积累也是一份投资,告诉他经济困难可以通过贷款、勤工助学和奖学金解决,告诉他我自己的大学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二天,我把自己的“真情”送给了这名学生。我一直相信文字和真诚是有力量的,希望他能够感受到我字里行间的那份关爱和支持。
作为辅导员,我并不希望这些学生在刚踏进大学校门就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中最珍贵的四年时光,他们应该自信、自立、自强,应该明白世上的一切辉煌与壮美,都需要在生命的搏击中才能体现,面对苦难和挑战,我们应该放下一切彷徨与顾虑,拿出勇气,去争取胜利与幸福。
考虑到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存在的共有问题,我打算通过“我的大学生活”系列活动来鼓励支持更多的学生。
在一个没课的晚上,我召开了一次“我的大学生活”主题班会。班会上,我把自己的大学成绩单发给学生们看,告诉他们没有念过高中的自己一样可以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告诉他们通过勤工助学和奖助学金一样可以让经济困难的我过得精彩,告诉他们大学里有老师、有朋友真好。我把自己剖析给了这些孩子们,因为深知只有同样的经历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支撑起学生们走向美好未来的信心,我要用我的真情去爱他们,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与我的心扉紧贴。
接下来,我又请了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来“传经送宝”,让同龄人向我班学生讲述大学生活,最后让每名同学都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来设计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悉心疏导与鼓舞,让学生找到了学习与生活的支点。让我欣喜的是,很多学生把我的成绩单贴在了床头,说要超过我。
不知不觉中,那个来自福建贫困山区的孩子依靠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顺利地走过了新生适应期和那本以为要放弃了的四年大学时光。其间,他也打工,也加入学校社团,也有朋友,也有了正常的大学生活,并且获得了学位证书,拥有了比正常孩子辛苦但却一样精彩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的那一年,他怀揣着一份感恩的心走进了上海海洋水族馆,成为一名光荣的水族师。
辅导员在学生心中,不外乎有三种状态:把我们看做上级,仅按要求办事,并不透露内心——这是对我们的一种畏惧;把我们看做榜样——这是对我们的尊重;把我们看做朋友——这是对我们的理解、亲近与友好。如何才能达到第三种状态呢?那就需要我去关心身边的每一名学生,无论其家境是富裕的还是贫寒的,无论其智力是聪慧的还是迟钝的,也无论其个性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我们都应该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亲人,用心去抚平每个孩子身上的棱角,因为学生会从辅导员的话语及行为中重拾信心与斗志。我们只有积极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一起分担与分享,才能使彼此的心贴得更近,才能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教育学生。不求所得,因为付出本身就能获得快乐与满足。
(作者系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辅导员)
责编:赵 东
经过两个星期的新生入学教育后,学生们开始真正进入大学生活,我也为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感到无比的高兴。然而有一天,一名男生跑来告诉我,他要退学。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原因:“老师,我家在福建贫困山区,父母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我们家没有钱供我念完四年的大学,我也不想让父母过度为我操劳,我要像高中同学一样出去工作赚钱……”任凭我如何劝他,他都对我摇头。
水产养殖专业是我们学校的重点学科,有很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与他有一样想法的学生应该还有不少。那段日子,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复杂的思绪,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重新定位:不应该只是整日机械地完成接到的任务,不应该只是以一个教师的姿态去对待这份工作,在我的工作中需要添加的应该是情感和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关心。
那些天,我认真查看了所有学生的档案和资料,并对那位男生以及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在完成了这些工作后,我回到宿舍,静下心来,给这位让我心靈震颤的孩子写了一封长信。通过这封信,我要告诉他大学生活是如何的精彩,告诉他虽然眼前困难,但四年的学习和积累也是一份投资,告诉他经济困难可以通过贷款、勤工助学和奖学金解决,告诉他我自己的大学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二天,我把自己的“真情”送给了这名学生。我一直相信文字和真诚是有力量的,希望他能够感受到我字里行间的那份关爱和支持。
作为辅导员,我并不希望这些学生在刚踏进大学校门就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中最珍贵的四年时光,他们应该自信、自立、自强,应该明白世上的一切辉煌与壮美,都需要在生命的搏击中才能体现,面对苦难和挑战,我们应该放下一切彷徨与顾虑,拿出勇气,去争取胜利与幸福。
考虑到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存在的共有问题,我打算通过“我的大学生活”系列活动来鼓励支持更多的学生。
在一个没课的晚上,我召开了一次“我的大学生活”主题班会。班会上,我把自己的大学成绩单发给学生们看,告诉他们没有念过高中的自己一样可以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告诉他们通过勤工助学和奖助学金一样可以让经济困难的我过得精彩,告诉他们大学里有老师、有朋友真好。我把自己剖析给了这些孩子们,因为深知只有同样的经历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支撑起学生们走向美好未来的信心,我要用我的真情去爱他们,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与我的心扉紧贴。
接下来,我又请了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来“传经送宝”,让同龄人向我班学生讲述大学生活,最后让每名同学都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来设计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悉心疏导与鼓舞,让学生找到了学习与生活的支点。让我欣喜的是,很多学生把我的成绩单贴在了床头,说要超过我。
不知不觉中,那个来自福建贫困山区的孩子依靠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顺利地走过了新生适应期和那本以为要放弃了的四年大学时光。其间,他也打工,也加入学校社团,也有朋友,也有了正常的大学生活,并且获得了学位证书,拥有了比正常孩子辛苦但却一样精彩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的那一年,他怀揣着一份感恩的心走进了上海海洋水族馆,成为一名光荣的水族师。
辅导员在学生心中,不外乎有三种状态:把我们看做上级,仅按要求办事,并不透露内心——这是对我们的一种畏惧;把我们看做榜样——这是对我们的尊重;把我们看做朋友——这是对我们的理解、亲近与友好。如何才能达到第三种状态呢?那就需要我去关心身边的每一名学生,无论其家境是富裕的还是贫寒的,无论其智力是聪慧的还是迟钝的,也无论其个性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我们都应该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亲人,用心去抚平每个孩子身上的棱角,因为学生会从辅导员的话语及行为中重拾信心与斗志。我们只有积极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一起分担与分享,才能使彼此的心贴得更近,才能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教育学生。不求所得,因为付出本身就能获得快乐与满足。
(作者系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辅导员)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