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带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

来源 :吉林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卫华以“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根据顽固性面瘫多表现为眼(不能闭合或兼流泪)、口部(歪斜)特征,应用眼部3+2(患侧头维、太阳、完骨下,患侧阳白、四白)滞针法、口部3向颊车(患侧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滞针法为主治疗,适当加大刺激,通经活络,以恢复正常功能.
其他文献
气虚阳微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病机,助推了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肾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黄芪、当归、淫羊藿三味小方作为处方基础进行治疗。黄芪为“补气之长”,其性升提,可充盈脉络之气,常用24 g或30 g;当归与黄芪同施,在令气血互生的同时,亦可养血活血以护络脉,常用15 g;淫羊藿温肾助阳,以小剂施之,可温化寒邪、令气血生化不竭,常用9 g,阳虚甚者用15 g。三味同用,气、血、阳兼顾,相须相使,在改善“老态”的同时,亦对改善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大有裨益。
痛经虽与痤疮分属不同疾病,但二者病因病机却有相似之处,气滞、血瘀、寒凝、湿热等病理产物不仅可以瘀阻胞宫经脉致使“不通则痛”,亦可诱导痤疮的发生。如气滞血瘀型痛经,日久化火上炎,痤疮丘疹色红,皮损经前加重;湿热蕴结型痛经,热盛肉腐成脓,痤疮囊肿脓疱,面部油腻痒痛;寒热错杂型痛经,少腹冷痛喜暖,目赤咽干面红,粉刺丘疹黑头。故临证时应异病同治,随证变法,施以疏肝理气除郁热、清热利湿化腐脓、清上温下调寒热、火针刺疮消疡肿等法治疗。
目的探究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制动患者应用达肝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3例,单号,阿司匹林预防治疗),乙组(53例,双号,达肝素预防治疗),对比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止血功能相关时间指标。结果止血功能时间指标(凝血酶、凝血酶原)对比,乙组稍短于甲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对比,乙组均低于甲组(P<0.05)。甲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8.87%,乙组3.77%,有显著差异(P<0.05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共同超声表现,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等。仝小林院士认为,此类疾病以情志失常为主要病因,并呈现“郁-瘀-虚”的发展过程,治疗时当注意察因重果,调态治靶。针对疾病早期痰火郁结之态,夏枯草、猫爪草、木贼草能清热泻火,化痰散结,态靶同调,临床常用剂量为夏枯草30~60 g,猫爪草15~30 g,木贼草15 g。
目的评价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内分泌科门诊以及福田区9家社区康复中心的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根据患者随访期间的暴露因素(是否接受中医药治疗)分为中医优化治疗组和生活方式干预组,定期随访2组12、24、48周的糖尿病发生率、转为正常率和次要疗效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对中医优化治疗组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并比较随访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剖宫产术后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广谱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内服外敷治疗。观察2组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血肿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时观察组血肿大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CRP、
目的探究清热凉血方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TIGIT表达及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热型银屑病患者28例及健康对照组1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血热型银屑病组中选取PASI评分>10分的8例患者进行清热凉血方干预,治疗2个月。观察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IGIT、IFN-g、IL-17、IL-10以及PASI评分表达情况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TIGIT+CD4+T细胞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治疗后表达频数较之前升高(P<0.01)。患者治疗后PASI评
目的观察消风止咳汤剂对风束肺络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通气功能及血清sIgE、EOS、EC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4例CVA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盐酸丙卡特罗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消风止咳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咳嗽症状(咳嗽频率、咳嗽程度、咳嗽性质)、肺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改善情况,评估2组
总结从“寒湿疫”理论治疗通化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策略与思路,凝练救治经验。COVID-19属于中医“寒湿疫”范畴,病机特点为“寒、湿、瘀、虚、痹”,寒湿阳虚是病因病机核心,气化顿滞为疾病变化的关键。结合通化地区气候特点,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等复杂因素,在治疗上,总以救治肺气为基本原则。全程注重内外通达,宣畅气机,心肺同治,温阳解毒。治疗策略上同质通治与个体辨治相结合,谨守病机,中西结合。在重症与危重症的救治中,思辨西医救治方法之影响,去伪存真。在治疗节点上,逆其病势,关口前移,既病防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与非痰瘀痹阻证在病程时间、疾病活动度及预后不良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方法纳入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瘀痹阻证组与非痰瘀痹阻证组,各50例,比较2组病程时间的差异,并以DAS28-ESR分值来比较2组疾病活动度的差异,以伴关节外病变、高滴度RF及抗CCP抗体阳性例数来比较2组预后不良因素的差异。结果与非痰瘀痹阻证组比较,痰瘀痹阻证组病程时间、DAS28-ESR数值显著升高(P<0.05);与非痰瘀痹阻证组预后不良因素指标比较,痰瘀痹阻证组伴关节外病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