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内涵
社区安全预警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安全现的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对社区有关的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造成的危害进行度量,对不正常状态时空范围与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对可能突发的事故和灾害提前警报与提供相关警示的信息。社区安全预警系统涉及到多方面,有环境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社会安全等。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集语音、图像、数据等一体,信息网络作为基础、各个系统可以互动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信息网络与通信系统,将治安、卫生救急、消防等应急指挥高度集成在同一个管理的系统里,通过基础信息和共享指挥平台,可实现快速反应、统一指挥、联合行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紧急的救援服务,为上级部门处置紧急和灾害事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为社区的公共安全提供相关的技术保障。
建立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目的是预防与控制社区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的危害,保证社区处于可靠的、稳定的安全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参照、监测、评价与预防功能必须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中。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监测涉及到社区安全的环境、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供给和人身健康等方面,并把各方面运行的状况进行反映,在参照相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同时发现危害社区安全的问题,进而对社区安全系统中的非正常的状态及时地调控,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将社区的运行控制在正常的状态中。
二、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的内容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可分为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这两大子系统。预警分析指的是是对社区安全灾害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及时地给与警示的相关的管理活动;预控对策指的是进行矫正、避防和控制社区的灾害征兆不良趋势的相关的管理活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内容如图1所示。
社区安全预警分析涵盖四个层次: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预警系统正常地运转的前提是监测;关键环节是识别,在复杂的致错因素中识别使预警管理活动确立有效的预警制度;技术性的分析过程是诊断与评价,系统通过对确认事件危险度和评价损失度从而使预警活动能抓住主要的问题并追根溯源。它们四个阶段之间是有序地与信息相互共享的关系。
社区安全灾害的预控对策有准备阶段、日常监控与应急管理等三个阶段。执行预控对策的任务主体是准备阶段与日常监控,而应急管理则是在特殊状态的情况下对监控活动内容的一种外扩;准备活动不仅连接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等活动环节,而且也为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运行提供规范。
三、社区安全预警系统运行的机制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的原理实质就是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处理复杂的协调对象使之在同一个体系或同一个系统中进行,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因素看作为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要素,并且灵活地利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各要素间协同的效应来协调各部门间的行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所采用的运行机制作是科学的,能充分发挥整体的效能。所谓的协调机制则是组织管理并参与社区安全预警的部门间的配合工作;所谓的指挥机制则是社区安全预警工作所取得成功重要的保证,各部门组织在职责清晰情况下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在各部门与组织中主要职能发挥作用;所谓的信息沟通机制则是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实施基础,在处置危害社区安全事件时必须要处理好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换等,使各种信息能及时得进行沟通、反馈等;所谓的预案实施机制则是社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特色;所谓的投入机制则是实现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保障,预警的发布依赖于良好的设备和系统的适用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操作者的正确使用等,然而建立和维护的系统、培训操作者等等都需投入大量资金。
四、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的流程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主要通过对危害社区安全的活动监测,并及时地发现危机的预兆,然后诊断危机征兆,提出预控的对策,来确保社区的安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流程有4个阶段:预警准备、预警分析、预控对策和危机管理等。
(一)预警准备
在预警准备阶段,根据危害社区安全事件的原因与早期的征兆来构建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从而确定相关的预警指标并来界定预警范围,并通过预警的指标体系来对社区的安全状况监控。
(二)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是分析与评估社区安全状况的过程,包括警情监测、警兆识别、警源诊断与警级评析等环节。
警情监测是社区安全预警过程中的逻辑起点。警情就是引起人们警惕的一些异常的情况,也就是社区安全中存在的或者在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与社会安全等等问题。通过监测警情的指标,来敏感地反映在运行中的有异常状态的预警对象,并及时地反馈,从而进行控制的动态的过程。
警兆识别是社区安全预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警兆即是在警情的孕育与孳生的过程中首先暴露出的问题,也是警情爆发前先出现的征兆。警兆识别是对监测过程中的异常波动的现象进行分析,来寻找有可能会导致社区安全危机征兆的因子等。
警源是指致使警情发生的源头,警源诊断是对数据资料反复地分析与论证,合理地区分与分析不同的警源不同作用过程与作用效果,最终发现致使警情发生的真正的警源的过程。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中,寻找警源就是制定预警方案与对策的最重要的依据。一般每一种的警情是由不同的警源的不同组合来引起的,很少有只由单一的一种警源所导致的警情的发生,我们需要根据警情与警兆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反复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诊断结果,为预警的对策的选择来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把预警诊断的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安全预警部门。
警级是为了表示警情的严重性而人为地划分的有关的预警级别。预警系统最终的产出形式是预报警级,这也是社会预警目的原因。警级一般可划分成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与巨警级别。这种划分是依照人为制定的标准而制定的。警情整个过程有若干阶段包含孕育、发展、扩大、爆发。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划定其静态或者动态警限的变化区间来确定警级,特定的警限区间被实际数值超过是,就表明对应的级别的警情的出现。在相关的预警系统研究中,各种相关的警限的确定是最难的一项工作之一。这是因为警限是时刻在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与不同的地区间,警限就会有所改变,这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最终才能确定。 (三)预控对策
预控对策就是在分析预警的基础之上对出现危害社区安全危机早期的征兆来进行矫正和控制等阶段,需要建立相关的预控对策库等。
(四)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发生在相关提出的预控对策无法扭转社区安全管理的趋势是,所不得以采取的非常规的管理手段与应急措施等。我们可以设立社区安全应急小组,形成一个智囊团团队,在危机到来时各司其责。促进有关的预警管理活动的标准化,把预警的管理系统相关工作程序、方法与信息提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生动地表现出来,用系统设计图的方法来绘制成对应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当社区的安全预警系统开始运转时,负责社区安全的各级政府机构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社区安全预警管理的指挥中心提交本单位负责领域内的安全管理诊断的报表,并上报所采取的有关预控措施。预警部则通过识别、监测、诊断与评价危害社区安全灾害征兆的现象,确认监测的指标是处于正常、警戒或是危机的状态,来进一步地提出有效的预控对策并进行实施。当监测的指标处在正常的状态时,那么需要继续进行有关的监测,不会介入预控管理的阶段;而当监测的指标处在基本正常或是低度的危机状态是,即是警戒状态时,那么预警中心则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相关的预控对策的方案,并且会将该方案提供给上级政府部门,并下达相关的政府机构执行等,直至使社区的安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将对策的方案输入到对策库以供将来出现的问题进行参考;而当监测的指标处在危机的状态时,整个社区安全预警的管理指挥中心便会进入应急管理的程序,形成应急的管理小组,是由预警部提出应急的对策方案,并组织人员实施,直至危机化解。安全预警的指挥中心还需要检查各个机构的安全预警工作的状况,负责整个的城市安全的预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挥等。
五、结论
现有的社区安全预警模式还是处在探索的阶段,并未建立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广州市以后与社区减灾项目的实施相结合,并根据社区的特点探索以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公众等多方参与和有机协作的社区安全预警模式,并发挥政府、社会与社区等层面在灾害预警管理方面的相关作用,实现多种资源有效的整合,最终提高社区安全预警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安全预警过程中的角色的功能、定位、协作关系等,建立可操作性的运作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
本文为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康大教育院增城学院)
社区安全预警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安全现的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对社区有关的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造成的危害进行度量,对不正常状态时空范围与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对可能突发的事故和灾害提前警报与提供相关警示的信息。社区安全预警系统涉及到多方面,有环境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社会安全等。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集语音、图像、数据等一体,信息网络作为基础、各个系统可以互动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信息网络与通信系统,将治安、卫生救急、消防等应急指挥高度集成在同一个管理的系统里,通过基础信息和共享指挥平台,可实现快速反应、统一指挥、联合行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紧急的救援服务,为上级部门处置紧急和灾害事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为社区的公共安全提供相关的技术保障。
建立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目的是预防与控制社区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的危害,保证社区处于可靠的、稳定的安全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参照、监测、评价与预防功能必须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中。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监测涉及到社区安全的环境、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供给和人身健康等方面,并把各方面运行的状况进行反映,在参照相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同时发现危害社区安全的问题,进而对社区安全系统中的非正常的状态及时地调控,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将社区的运行控制在正常的状态中。
二、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的内容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可分为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这两大子系统。预警分析指的是是对社区安全灾害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及时地给与警示的相关的管理活动;预控对策指的是进行矫正、避防和控制社区的灾害征兆不良趋势的相关的管理活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内容如图1所示。
社区安全预警分析涵盖四个层次: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预警系统正常地运转的前提是监测;关键环节是识别,在复杂的致错因素中识别使预警管理活动确立有效的预警制度;技术性的分析过程是诊断与评价,系统通过对确认事件危险度和评价损失度从而使预警活动能抓住主要的问题并追根溯源。它们四个阶段之间是有序地与信息相互共享的关系。
社区安全灾害的预控对策有准备阶段、日常监控与应急管理等三个阶段。执行预控对策的任务主体是准备阶段与日常监控,而应急管理则是在特殊状态的情况下对监控活动内容的一种外扩;准备活动不仅连接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等活动环节,而且也为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运行提供规范。
三、社区安全预警系统运行的机制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的原理实质就是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处理复杂的协调对象使之在同一个体系或同一个系统中进行,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因素看作为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要素,并且灵活地利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各要素间协同的效应来协调各部门间的行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所采用的运行机制作是科学的,能充分发挥整体的效能。所谓的协调机制则是组织管理并参与社区安全预警的部门间的配合工作;所谓的指挥机制则是社区安全预警工作所取得成功重要的保证,各部门组织在职责清晰情况下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在各部门与组织中主要职能发挥作用;所谓的信息沟通机制则是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实施基础,在处置危害社区安全事件时必须要处理好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换等,使各种信息能及时得进行沟通、反馈等;所谓的预案实施机制则是社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特色;所谓的投入机制则是实现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保障,预警的发布依赖于良好的设备和系统的适用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操作者的正确使用等,然而建立和维护的系统、培训操作者等等都需投入大量资金。
四、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的流程
社区安全预警系统主要通过对危害社区安全的活动监测,并及时地发现危机的预兆,然后诊断危机征兆,提出预控的对策,来确保社区的安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工作流程有4个阶段:预警准备、预警分析、预控对策和危机管理等。
(一)预警准备
在预警准备阶段,根据危害社区安全事件的原因与早期的征兆来构建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从而确定相关的预警指标并来界定预警范围,并通过预警的指标体系来对社区的安全状况监控。
(二)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是分析与评估社区安全状况的过程,包括警情监测、警兆识别、警源诊断与警级评析等环节。
警情监测是社区安全预警过程中的逻辑起点。警情就是引起人们警惕的一些异常的情况,也就是社区安全中存在的或者在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与社会安全等等问题。通过监测警情的指标,来敏感地反映在运行中的有异常状态的预警对象,并及时地反馈,从而进行控制的动态的过程。
警兆识别是社区安全预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警兆即是在警情的孕育与孳生的过程中首先暴露出的问题,也是警情爆发前先出现的征兆。警兆识别是对监测过程中的异常波动的现象进行分析,来寻找有可能会导致社区安全危机征兆的因子等。
警源是指致使警情发生的源头,警源诊断是对数据资料反复地分析与论证,合理地区分与分析不同的警源不同作用过程与作用效果,最终发现致使警情发生的真正的警源的过程。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中,寻找警源就是制定预警方案与对策的最重要的依据。一般每一种的警情是由不同的警源的不同组合来引起的,很少有只由单一的一种警源所导致的警情的发生,我们需要根据警情与警兆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反复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诊断结果,为预警的对策的选择来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把预警诊断的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安全预警部门。
警级是为了表示警情的严重性而人为地划分的有关的预警级别。预警系统最终的产出形式是预报警级,这也是社会预警目的原因。警级一般可划分成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与巨警级别。这种划分是依照人为制定的标准而制定的。警情整个过程有若干阶段包含孕育、发展、扩大、爆发。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划定其静态或者动态警限的变化区间来确定警级,特定的警限区间被实际数值超过是,就表明对应的级别的警情的出现。在相关的预警系统研究中,各种相关的警限的确定是最难的一项工作之一。这是因为警限是时刻在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与不同的地区间,警限就会有所改变,这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最终才能确定。 (三)预控对策
预控对策就是在分析预警的基础之上对出现危害社区安全危机早期的征兆来进行矫正和控制等阶段,需要建立相关的预控对策库等。
(四)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发生在相关提出的预控对策无法扭转社区安全管理的趋势是,所不得以采取的非常规的管理手段与应急措施等。我们可以设立社区安全应急小组,形成一个智囊团团队,在危机到来时各司其责。促进有关的预警管理活动的标准化,把预警的管理系统相关工作程序、方法与信息提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生动地表现出来,用系统设计图的方法来绘制成对应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当社区的安全预警系统开始运转时,负责社区安全的各级政府机构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社区安全预警管理的指挥中心提交本单位负责领域内的安全管理诊断的报表,并上报所采取的有关预控措施。预警部则通过识别、监测、诊断与评价危害社区安全灾害征兆的现象,确认监测的指标是处于正常、警戒或是危机的状态,来进一步地提出有效的预控对策并进行实施。当监测的指标处在正常的状态时,那么需要继续进行有关的监测,不会介入预控管理的阶段;而当监测的指标处在基本正常或是低度的危机状态是,即是警戒状态时,那么预警中心则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相关的预控对策的方案,并且会将该方案提供给上级政府部门,并下达相关的政府机构执行等,直至使社区的安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将对策的方案输入到对策库以供将来出现的问题进行参考;而当监测的指标处在危机的状态时,整个社区安全预警的管理指挥中心便会进入应急管理的程序,形成应急的管理小组,是由预警部提出应急的对策方案,并组织人员实施,直至危机化解。安全预警的指挥中心还需要检查各个机构的安全预警工作的状况,负责整个的城市安全的预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挥等。
五、结论
现有的社区安全预警模式还是处在探索的阶段,并未建立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广州市以后与社区减灾项目的实施相结合,并根据社区的特点探索以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公众等多方参与和有机协作的社区安全预警模式,并发挥政府、社会与社区等层面在灾害预警管理方面的相关作用,实现多种资源有效的整合,最终提高社区安全预警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安全预警过程中的角色的功能、定位、协作关系等,建立可操作性的运作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
本文为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康大教育院增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