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位于大兴区东北角,旧宫镇以南,瀛海镇以北,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的三海子,占地近千亩。这里,既是北京市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场所,更是一个以开展自然、历史、文化生态探游及环境教育活动为特色的户外生态博物馆、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看点一:“麋鹿沧桑”展览以详实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麋鹿、麋鹿苑以及鹿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看点二:世界惟一的世界灭绝动物墓区由灭绝多米诺骨牌及衬托其后的工业废物、灭绝墓碑及灭绝墓志铭、灭绝原因壁画、世界五大洲灭绝动物十字架、与十字架相对的“世界著名的灭绝动物壁画”等部分组成,以极具震撼力的造型展示了几百年来人类行为给动物带来的灾难。
  看点三:东方护生壁画 以弘扬中国传统的护生文化思想为主旨,我们在丰子凯先生的多部《护生画集》中精选了三十幅与生态、动物保护及情感教育相关的诗文绘画,让世人认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学观、生态观和价值取向。
  这里的展览融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于一体,突出人文内涵和参与性。这里有北京平原地区难得一见的自然风貌,经初步调查,这里有植物近200种,野生鸟类80余种。
  作为中国特有物种麋鹿的科学命名之地(1865年),麋鹿一度在中国的本土灭绝(1900年),1985年,经中外保护人士共同努力,灭绝近一个世纪的麋鹿终于返回其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昔日元、明、清皇家猎苑的所在地。如今,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已成为以麋鹿保护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以麋鹿及多种鹿类动物为主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展示的场所。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铜掐丝珐琅器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外来手工艺相结合并有所创新与发展的一朵奇葩。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已经出现这种工艺。元人《吴渊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