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钝”一点 精彩无限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m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是年过七旬的渡边淳一的最新人生感悟。在他看来,“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看起来不够机灵也不够聪明,却总能在竞争中胜出。就是这种钝感让他不像一般人那样浮躁张扬,能够以超出常人的执著与认真。一丝不苟地工作。教师也应该拥有如他一般的钝感力。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一、学“钝”一点——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善于运用钝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验成功快乐,树立学习信心。
  如学习“循环小数的认识”时,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由于学生不知道商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为了比赛的胜利,他们使劲地除着,终于有一个学生忍不住地说:“怎么会除不尽呢?”教师佯装不相信地说:“哪有除不尽的道理?我来除!”这下学生的目光全指向老师,心里暗道:“看你有多大本事!”老师一本正经地除着,学生可乐坏了:“怎么样?再除下去,商又出现重复了。”老师终于认输了:“还是同学们说得对,永远也除不尽的。”在这个过程中,正是老师的“钝”,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循环小数的表象,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
  
  二、学“钝”一点——激活已有认知
  
  有效的数学学习和教学应从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提供学生具有现实意义的材料和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丰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研究活动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有关数学结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钝一点,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
  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121第11题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先从图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解答出来。学生完成后,教师要求同学们说出计算过程。学生的做法大致有以下三种:①原来有9个人在堆雪人,又跑来5个人,一共是14人。②原来有9个人在堆雪人,又跑来6个人,一共是15人。③原来有9个人在堆雪人,又跑来9个人。一共是18人。师:“同样是求一共有多少人,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同意原来有9个人在堆雪人,对后来又跑来多少人有不同看法,所以算出的结果不一样。”师:“这个问题连老师都犯傻了。到底又跑来多少人呢?你们是怎么想的?”生:“我认为是跑来6个人,因为树下又露出了一只脚,说明树后还有一个人。”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不少同学都露出得意的笑容。这时生,急冲冲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又跑来了9个人。”老师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生:“图里有个穿黄衣服的女孩说‘又来了9个人’,所以跑来的小朋友应是9个。”师:“可是我们只看到6个啊?”部分学生也有同感,这时已激起两部分学生的自由辩论,课堂气氛活跃。生,又迫不及待地说:“虽然我们只看到6个人,但是这个树好大,好多小朋友被大树挡住了。”生:“我们以前用数数的方法准确数出了图中有几个小朋友,老师您还表扬过我呢。”生:“以前图中没有文字,小朋友不说话。可这道题中的小女孩说又来了9个,所以我认为生,说得有道理。”师:“小女孩是怎么知道的?”生:“小女孩是看见后说的。”师:“我们为什么看不见?”生:“因为我们和小女孩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不信我做给你看。”(钻到讲台桌下)师恍然大悟:“哦,你躲在讲台桌下,下面的同学就看不见了,而我站在讲台上却看得见。”通过有力的证明和激烈的争论。学生之间产生了共鸣,一致认为“又跑来了9个小朋友”,用9+9=18才是准确的答案。
  在本案例中,教师故意犯傻,表现得十分“钝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辩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自主地寻找自己知识储备中对辩论有帮助的知识点,并把各个零碎的知识点链接起来,灵活运用了生活中的遮挡现象,又运用了观察角度的知识,说明角度不同看到的情景也不同。
  
  三、学“钝”一点——培养创新思维
  
  当一个开放性问题或答案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应学钝一点,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模式、习惯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会倾听、学会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立即给予评价,其他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回答了,那么一个开放性问题必然失去应有的价值。导致众人一法,不利创新。
  如教学“从茶叶公园到学校。小军需要15分钟。小东需要10分钟,如果小军先走5分钟,小东才开始走,几分钟后能追上小军”这道题时,平时较为急性的生,脱口而出:“只要用15分减去10分得到5分钟。”师马上附和说:“太简单啦!”这时生,站起来说:“老师错啦!我认为应该是10分钟。我是这样想的:把公园到学校的路程看作单位1 根据题目的条件得小东追上小军的时间为:(1/15×5)÷(1/10-1/15)=10(分)。”师:“有道理吗?”生,马上接口:“我认为生,讲得有道理。不过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我是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的,根据题目的条件,可得小军和小东所用时间的比为15:10=3:2,走同样的路程小军要比小东多用1份,正好多用5分钟,因此小军先走5分钟后,小东只要用5×2=10分钟就可追上小军。”师:“老师又学会了一种方法。”生,迫不及待地说:“老师,其实我想这道题目根本不用列式计算就可解决。因为题目告诉我们从茶叶公园到学校小军要走15分钟,小东要走10分钟,意思是如果小军先走5分钟,小东10分钟可追上。这是明摆着的。”师:“哇。确实不用列式,不过同学们同意吗?”这时师请全班同学针对以上解法进行讨论,这时生,说出了错误的原因并表示以后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师:“哇,同学们真行,能从分数、比例等多方面的知识去思考,还有的同学用直觉思考就解决了问题,看来以后老师要向你们多学点。”
  
  四、学“钝”一点——促进主动参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包括观察、描述、画图、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等, 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如在教学“将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水平地放入水中,它露出水面的高度正好是正方体棱长的一半。这时木块与空气接触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师故意这样讲解“由于露出水面的高度正好是正方体棱长的一半。所以只要用10×10×10÷2就行了。”生:“老师错了。”师:“我哪有错?”生:“你求的是体积的一半,题目要求的应是表面积。”师:“老师太不注意审题了。对不起!我知道该怎么求啦!”我就在黑板上边写边讲道:“由于露出水面的高度正好是正方体棱长的一半。所以只要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再除以2就行了。”这时生:“老师这样不行,因为这时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应该是一个长方体。”师:“对呀,这时应该是一个长10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生:“老师这样还是错的。”师:“怎么?又错啦?”生:“这时木块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只有5个面。”师:“那么是哪几个面呢?怎样列式?”生:“五个面是上面、前后面和左右面。列式为10×10+(10×5+lO×5)×2=300(平方厘米)。”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但我想这样列式更为简单。10×10+10×5×4=300(平方厘米)。”师:“你是怎样想的?”生:“因为4个侧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积再乘4就可以了。”师:“这方法确实不错,老师很欣赏!这道题经过刚才同学们的思考,大致有这三种解法,没有别的了。”这时生。站起来说:“不对,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师疑惑地问道:“你还有什么方法?”生:“其实,由于4个侧面的面积都相等,各只有原来的一半。那么4个侧面的面积之和就相当于原来2个面的面积所以应该是10×10+10×10×2=300(平方厘米)。”师:“说得还真有道理,老师明白了。”生:“生的方法确实不错,但我认为还可以直接列为10×10×3=300(平方厘米)。”师:“这个3是哪来的?”生:“因为4个侧面的面积之和相当于原来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上上面的面积就是原来3个面的面积。”师:“我赞成!’,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许多时候,钝感比敏感更加有力。”敏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机智。钝感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机智,是一种极度敏感。敏感与钝感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将会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责任编辑:王 彬
其他文献
课堂互动,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的创新点  1 通过动手操作和科学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实践是何等重要。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眼、脑等各种器官参与学习。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实现以人为本。如,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活
期刊
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感觉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障碍,而且每一种障碍都是递增式发展的。    1 情感方面障碍。    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在情感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布卢姆认为:“学习成绩中的四分之一的差异是由于学习前的情感特点造成的。”我们发现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常常是按照“失败一再失败一还是失败”的过程进行的。当老师同学不断给他们以失败性的评价,他们会把前一次学习活动中的失败情感带到新的学习任务中。从
期刊
因工作需要,听了不少教师的说课。在说课活动中发现了一些制约说课朝更高层次发展的共性问题。即误区。  误区一:大玩“空手道”。说课不仅要回答“怎样教”,而且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教”。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理论运用得越多,说课含金量就越大,自己的水平就越高。于是。盲目地搬用名家论述、滥用理论术语,至于具体的教材该如何处理,具体的程序该如何设计,具体的文本内容该如何取舍等,则谈及甚少,
期刊
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小学美术课是一门艺术教育课程,美术教师在导课设计中,除了遵循普通教育和一般艺术教育的规律外,还应遵循美术教育的自身规律。    一、紧扣教学目标导入    导课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导课方式。  如《重复图案》的导人:教师出示一只白色的硬纸盒,让学生改变这只盒子面貌
期刊
有位教育家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如今的品德课程,一改“事例”加“遁理”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用精彩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用现实的生活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影响。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构建开放和谐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成为
期刊
在一节“圆锥的体积”课上,老师先拿出圆柱与圆锥形的量杯各一个说:大家来猜一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呢?第一个学生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2接着又有学生说是1/3、1/4、1/8等。然后老师又接着说:到底哪位同学猜对了呢?下面请大家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做个实验,老师为每组各准备了底和高都相等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量杯各一个,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一次实验,用圆锥量杯将水往圆柱量杯里倒,看一看要
期刊
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建模能力    模式是从众多个别题例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该知识的共性。它本身有抽象性、概括性,对学习有重大影响。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通过直观手段展现题目中具体数量和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转化成数学用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建构新的解题模式,提高建模水平和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发现厦门市同安第二实验小学编写这套校本教材是在书稿已经基本成型时。暑假期间一次下校时,碰到蒋大营老师和陈少敏校长正商讨将此校本教材正式出版,粗翻一下,极为兴奋,顿来兴致,于是,支持本教材的正式出版便成分内之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的沿袭主要靠的是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其生命力在于有用、有味、有趣,其表现形式在于直接影响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在于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并予以传承。  同
期刊
有人说得不到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计较得太多。快乐。其实很简单。  镜头一:  某日,在校园楼梯拐角,偶遇一戴眼镜的可爱小女孩。  女孩很有礼貌地问:“校长好!”  “你好!”  小女孩侧抬着头,甜甜地笑:“校长,你教几年级?”  “六年级!”  又问:“是二班吗?”  “嗯。”(摸摸她的小脑袋)  小女孩转过身子,很开心,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走了。  镜头二:  走廊尽头,碰到一同事女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