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其特殊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生态环境与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在分析其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构建六位一体、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其中促进教育发展是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是前提,发展绿色产业是关键,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抓手,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支撑,完善基础与服务设施是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长效机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8;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21)04-0033-06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划定的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及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敏感地区于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至2020年底将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推进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新阶段的重要任务[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殊的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乡村振兴过程中需坚持绿色发展观,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本文尝试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突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政策措施在可持续性、协同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扶贫时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建议、参考。
一、相关研究进展
已有研究对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①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绿色发展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成为研究者的普遍共识,绿色发展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石[2-3],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4],能够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6]。②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乡村振兴是2020年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政策梯度优化,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1],贫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7],短期内脱贫攻坚政策的梯度跟进仍然是主要任务[8],尤其需要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政策[9]。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内容上的延续性、时序上的连续性和战略上的协同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实施的基础,乡村振兴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0],能够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更实举措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11]。③提出乡村地区绿色发展路径。如何推动乡村地区的绿色发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着力破解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12],其中,农村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财政支农和农村金融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6],需要以包容性绿色发展为指导[13],重点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增强农村内生动能和造血机制[14],包括弘扬生态文化[15],变革价值观念,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16],振兴乡村人才队伍[5],推动绿色金融实施[17],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等绿色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康养、文化产业[18],培育发展绿色优势产业[19-20],打造绿色发展品牌[21],健全生态补偿[22-23]与碳汇交易机制[24],加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16,18],通过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提升农民素质激发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25],构建绿色资源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价值循环机制,高效、合理、有序地利用好区域优势资源,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26-27]。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较深入地探讨了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策略、路径与措施,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理论上对于农村发展的一般性探讨较多,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发展的研究还不充分,指导乡村振兴的理论体系和长效机制尚未形成[28]。在实践过程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仍然存在比较重视经济利益与减贫脱贫效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集约程度不高等现象[29],尚未构建起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鉴此,探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教育发展滞后
教育落后是造成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的重要原因,并由此引起能力贫困[30]。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明显偏低,课题组调查表明,四川省甘孜、阿坝藏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4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8年。同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技术培训欠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队伍发展乏力,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不足。教育发展滞后直接导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农牧民思想观念保守,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内生发展能力较弱。
(二)体制机制存在梗阻
制度建設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31]。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尚未构建起一体化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体系,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格局尚未形成,利益相关主客体互动性不强,不同要素的协同性较差,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不高,良好体制机制的促进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需要疏通、创新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梗阻,充分发挥其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产业振兴基础薄弱
产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在扶贫攻坚任务约束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效益上具有“短平快”特征的产业项目,而较少考虑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前景、布局方式、差异化等因素[9],直接表现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造成项目短期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农牧业、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同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场主体弱小、市场机制运行不畅[32],与市场联结松散,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产业体系和区域互补的产业网络。
(四)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绿水青山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前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重合性[33],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大量生态服务,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机会受到严重限制,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严重不足。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2,34],但实践中因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导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区域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难以有效遏制,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进展乏力。
(五)灾害风险防治体系缺乏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长期以来,干旱洪涝、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发,青藏高原、西南石山区常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村庄占到40%—50%。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境监测薄弱[14],缺乏必要的气象、地质等灾害规避和风险防治应对体系[35],导致抵御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频发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引起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田地淹没、作物绝收,导致群众多年积累的财产瞬间化为乌有,陷入贫困境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频发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成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大威胁,亟需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
(六)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共服务总体供给能力偏低,尤其是末端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乡村一级道路、电力、饮水、住房、通讯、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落后,不能有效发挥毛细血管作用与功能,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对广西的调查表明,基础设施问题制约发展的贫困村约占90%[36]。同时,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不足制约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率仅约为10%,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湖水系,成为其主要污染源[18]。
三、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具有多维性与复杂性,单一的措施难以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构建囊括多种措施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综合体系,发挥不同措施的相互支撑和促进作用,持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根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构建六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其中,促进教育发展是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是前提条件,发展绿色产业是关键,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抓手,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支撑,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是保障(见图1)。
(一)促进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是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基础,后扶贫时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需要大力巩固教育成果、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拓展教育培训范围,具体措施包括:①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推动小学、初中、高中12年免费教育落地实施,支持乡村幼儿园、普高、寄宿制学校扩容,确保学生基本教育权利有保障,有效增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知识,提高群众认知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加大高等学校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推动高校定向特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用人才培养班。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结合区域发展导向与战略,考虑新环境下的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创新能力的培训项目,积极开展订单式农牧、旅游技能培训,与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培训提高非农就业技能;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的创业培训,有效拓展群众眼界,积极扶持和鼓励群众自主创业。③加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宣传教育,营造绿色发展氛围,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方式,采用環保宣传画、科普、经验交流介绍等形式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和知识,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
(二)创新体制机制,创造良好条件
顺畅的体制机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条件[1],其能够有效促进不同要素协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变革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体措施包括:①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合力作用,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体系,增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绿色发展技术难题,建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②强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不同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县级一体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平台,提升资金、人才、政策等不同要素的协同效率;完善区内外协作机制,利用财税政策优惠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投资,加强与区外对口帮扶省市在资金、技术、人才、“飞地园区”建设方面的协作,实现要素双向流动。③创新、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有效实现人才本地化,加大内地优秀人才对口支援力度,通过优惠待遇、提高补助标准,实施安居工程,改进激励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引进和稳定同步提升。④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大数据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动态监管能力,促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路径革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绿色产业,把握振兴关键
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居于首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绿色产业发展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需立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优势资源,构筑资源、市场、产业紧密结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主要措施包括:①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现代农牧种养业,着力落实“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工程,加快绿色农业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管理,倒逼农业生产主体参与绿色化、产业化经营[18],发展农牧有机产品,塑造绿色品牌,形成农牧精深加工产业集群。②充分利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特的山水风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国家、省级旅游振兴示范区建设,推动健康疗养、休闲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旅游形式发展,形成绿色旅游产业集群。③加强市场体系培育,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农牧有机产品生产、绿色旅游方面的优势与发达地区品牌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打造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产业跨区合作链条;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司+农(牧)户模式,形成前连市场、后连农户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发展,加快实现特色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无缝对接,切实融入国内外市场。④改造与绿色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传统产业,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着力培育和打造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资源环境特点相协调的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循环、低碳模式发展,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效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四)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形成重要抓手
生态补偿有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改善目标[37],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具体措施包括:①构建基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多元补偿主体,积极发挥政府补偿的指导、引领与示范作用,促进企业成为市场补偿机制运行主体,尤其是推动中央所属企业、国有企业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进行补偿的带动作用,通过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充分激发民营企业进行补偿的积极性,同时推动受益地区的消费者积极对所享受的资源消费、生态环境改善进行补偿。②构建基于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倾斜补偿、市场交易补偿、绿色金融补偿、教育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灾害补偿、就业补偿、消费补偿等多种形式的补偿模式,逐步扩大生态补偿实施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尤其是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水电资源开发、流域水资源补偿制度。③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支撑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区间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对口支援的巨大潜力,促进资源使用地区、生态功能受益地区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形成利益共享格局,加快生态建设、生态修复步伐,实现自然环境稳步改善、生态功能稳定发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五)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提供稳定支撑
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支撑,在自然灾害频发、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比较薄弱的背景下,亟需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灾害风险防治体系,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①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规划,科学协调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等不同规划之间的关系,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风险管理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②以地方政府部门为主导,吸纳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共同参与,筹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防灾减灾基金,以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为前提,摸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以生态建设、灾害防治为重要着力点,研发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有效耦合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持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灾害救治能力。③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保险体系,创新农牧业保险、绿色产业保险等符合地域特征的多样化产品类型,构建受灾快速响应机制和理赔绿色通道。④广泛应用新技术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监测网点与信息化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畅通、规范信息传输、信息管理机制,提高资源环境管理效率。
(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形成可靠保障
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的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反,设施供给不足将产生阻碍作用[38],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稳定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保障,具体措施包括:①优先发展绿色交通,规划建设一批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民用机场,补齐贫困地区区位不佳、交通不畅的短板,提高中央财政对通乡油路、通村公路硬化的建设补助标准,着力支持通村通组道路、牧道、旅游公路建设,畅通交通毛细血管,進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等级标准和通达深度。②完善公益性设施,加快电网改造、宽带乡村项目建设,加大安全饮用水、农田灌溉等水利投入,确保群众饮水、用电安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发展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18]。③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出台土地流转、道路、水电等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政策,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强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绿色、开放、共享的数字软硬件体系,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④加快民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教育、卫生、文化等重大设施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构建先进医疗技术共享平台,打造远程医疗救助网络体系。
四、结 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硬骨头,面临教育发展滞后、体制机制存在梗阻、产业振兴基础薄弱、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灾害风险防治体系缺乏、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等重大挑战,其特殊的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较为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本研究构建六位一体、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通过促进教育发展,奠定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坚实基础;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把握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通过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提供稳定支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1):19-29.
[2]王宾,于法稳.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山区精准扶贫路径选择——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17(10):74-79.
[3]于法稳.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西部论坛,2018,28(1):84-89.
[4]李业芹.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8:68-69.
[5]王俊.鄉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7):44-49.
[6]程莉,文传浩.乡村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8,37(10):98-106.
[7]文琦,郑殿元.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3):509-521.
[8]左停,刘文婧,李博.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1-28.
[9]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4):137-144.
[10]贾晋,尹业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和机制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3):68-74.
[11]程明,钱力,倪修凤,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样本数据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4):16-26.
[12]刘彦随.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3):461-466.
[13]郑长德.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减贫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115-121.
[14]郭远智,周扬,刘彦随.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地理研究,2019,38(12):2819-2832.
[15]王永厅.论“绿色”脱贫的路径选择[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68-70.
[16]段艳丰.乡村振兴视角下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9(12):6-13.
[17]王波,郑联盛.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1):84-88.
[18]周宏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J].环境保护,2018,46(7):16-20.
[19]黄小平.江西省生态产业扶贫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企业经济,2018(9):169-175.
[20]谭明交,冯伟林.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探析与启示[J].区域经济评论,2019(1):137-142.
[21]周莉.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业绿色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9(3):116-127.
[22]何寿奎.农村生态环境补偿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动力机制及政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6):106-113.
[23]童佩珊,施生旭.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福建省生态扶贫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3):16-21,26.
[24]王国庆,杨玉锋.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4):67-70.
[25]高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内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9,36(3):41-48.
[26]曹康康.“绿色扶贫”的理论意蕴、建构困境及其消解路径[J].理论导刊,2017(6):69-79.
[27]张琦,张诗怡.学习践行习近平绿色减贫思想[J].人民论坛,2017(10):58-59.
[28]庞智强.西部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实施思路、重点与路径建议[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36(1):47-55.
[29]秦国伟,董玮.绿色减贫的理论内涵与路径创新[J].东岳论丛,2019,40(2):94-101.
[30]李俊杰,耿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现状及治理路径研究——以“三区三州”为例[J].民族研究,2018(1):47-57.
[3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6.
[32]朱海波,聂凤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与路径——产业发展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15-25.
[33]刘慧,叶尔肯·吾扎提.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52-58.
[34]吴乐,靳乐山.贫困地区不同方式生态补偿减贫效果研究——以云南省两贫困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9(10):70-77.
[35]柳金峰,王淑新,游勇,等.西南贫困山区扶贫保障的山地灾害风险防控[J].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6):478-481.
[36]覃娟,潘文献,梁艳鸿.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境及路径优化[J].改革与战略,2019,35(9):107-115. [37]甘庭宇.精准扶贫战略下的生态扶贫研究——以川西高原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8(5):40-45.
[38]李春根,陈文美,邹亚东.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致贫机理与治理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9(4):69-73,98.
Constructing a Longterm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Wang Shuxin, Hu Yiyuan, Tang Pingp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 China)
Abstract: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are the most difficult task to crac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ir special geographical spatial patterns, fragil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ow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requir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llenges,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system of “Six in One” with a variety of measures, and construct a longterm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detail,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innovat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s the premise; developing green industry is the key;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the effective means; building a disaster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s the support; completing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is the guarantee.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green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promotion; a longterm driving mechanism;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責任编辑:李 萌)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长效机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8;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21)04-0033-06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划定的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及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敏感地区于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至2020年底将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推进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新阶段的重要任务[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殊的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乡村振兴过程中需坚持绿色发展观,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本文尝试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突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政策措施在可持续性、协同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扶贫时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建议、参考。
一、相关研究进展
已有研究对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①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绿色发展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成为研究者的普遍共识,绿色发展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石[2-3],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4],能够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6]。②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乡村振兴是2020年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政策梯度优化,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1],贫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7],短期内脱贫攻坚政策的梯度跟进仍然是主要任务[8],尤其需要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政策[9]。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内容上的延续性、时序上的连续性和战略上的协同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实施的基础,乡村振兴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0],能够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更实举措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11]。③提出乡村地区绿色发展路径。如何推动乡村地区的绿色发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着力破解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12],其中,农村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财政支农和农村金融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6],需要以包容性绿色发展为指导[13],重点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增强农村内生动能和造血机制[14],包括弘扬生态文化[15],变革价值观念,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16],振兴乡村人才队伍[5],推动绿色金融实施[17],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等绿色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康养、文化产业[18],培育发展绿色优势产业[19-20],打造绿色发展品牌[21],健全生态补偿[22-23]与碳汇交易机制[24],加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16,18],通过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提升农民素质激发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25],构建绿色资源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价值循环机制,高效、合理、有序地利用好区域优势资源,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26-27]。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较深入地探讨了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策略、路径与措施,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理论上对于农村发展的一般性探讨较多,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发展的研究还不充分,指导乡村振兴的理论体系和长效机制尚未形成[28]。在实践过程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仍然存在比较重视经济利益与减贫脱贫效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集约程度不高等现象[29],尚未构建起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鉴此,探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教育发展滞后
教育落后是造成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的重要原因,并由此引起能力贫困[30]。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明显偏低,课题组调查表明,四川省甘孜、阿坝藏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4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8年。同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技术培训欠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队伍发展乏力,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不足。教育发展滞后直接导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农牧民思想观念保守,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内生发展能力较弱。
(二)体制机制存在梗阻
制度建設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31]。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尚未构建起一体化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体系,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格局尚未形成,利益相关主客体互动性不强,不同要素的协同性较差,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不高,良好体制机制的促进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需要疏通、创新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梗阻,充分发挥其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产业振兴基础薄弱
产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在扶贫攻坚任务约束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效益上具有“短平快”特征的产业项目,而较少考虑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前景、布局方式、差异化等因素[9],直接表现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造成项目短期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农牧业、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同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场主体弱小、市场机制运行不畅[32],与市场联结松散,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产业体系和区域互补的产业网络。
(四)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绿水青山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前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重合性[33],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大量生态服务,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机会受到严重限制,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严重不足。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2,34],但实践中因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导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区域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难以有效遏制,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进展乏力。
(五)灾害风险防治体系缺乏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长期以来,干旱洪涝、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发,青藏高原、西南石山区常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村庄占到40%—50%。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境监测薄弱[14],缺乏必要的气象、地质等灾害规避和风险防治应对体系[35],导致抵御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频发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引起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田地淹没、作物绝收,导致群众多年积累的财产瞬间化为乌有,陷入贫困境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频发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成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大威胁,亟需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
(六)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共服务总体供给能力偏低,尤其是末端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乡村一级道路、电力、饮水、住房、通讯、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落后,不能有效发挥毛细血管作用与功能,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对广西的调查表明,基础设施问题制约发展的贫困村约占90%[36]。同时,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不足制约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率仅约为10%,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湖水系,成为其主要污染源[18]。
三、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具有多维性与复杂性,单一的措施难以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构建囊括多种措施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综合体系,发挥不同措施的相互支撑和促进作用,持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根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构建六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其中,促进教育发展是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是前提条件,发展绿色产业是关键,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抓手,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支撑,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是保障(见图1)。
(一)促进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是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基础,后扶贫时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需要大力巩固教育成果、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拓展教育培训范围,具体措施包括:①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推动小学、初中、高中12年免费教育落地实施,支持乡村幼儿园、普高、寄宿制学校扩容,确保学生基本教育权利有保障,有效增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知识,提高群众认知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加大高等学校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推动高校定向特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用人才培养班。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结合区域发展导向与战略,考虑新环境下的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创新能力的培训项目,积极开展订单式农牧、旅游技能培训,与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培训提高非农就业技能;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的创业培训,有效拓展群众眼界,积极扶持和鼓励群众自主创业。③加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宣传教育,营造绿色发展氛围,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方式,采用環保宣传画、科普、经验交流介绍等形式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和知识,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
(二)创新体制机制,创造良好条件
顺畅的体制机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条件[1],其能够有效促进不同要素协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变革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体措施包括:①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合力作用,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体系,增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绿色发展技术难题,建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②强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不同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县级一体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平台,提升资金、人才、政策等不同要素的协同效率;完善区内外协作机制,利用财税政策优惠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投资,加强与区外对口帮扶省市在资金、技术、人才、“飞地园区”建设方面的协作,实现要素双向流动。③创新、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有效实现人才本地化,加大内地优秀人才对口支援力度,通过优惠待遇、提高补助标准,实施安居工程,改进激励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引进和稳定同步提升。④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大数据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动态监管能力,促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路径革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绿色产业,把握振兴关键
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居于首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绿色产业发展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需立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优势资源,构筑资源、市场、产业紧密结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主要措施包括:①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现代农牧种养业,着力落实“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工程,加快绿色农业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管理,倒逼农业生产主体参与绿色化、产业化经营[18],发展农牧有机产品,塑造绿色品牌,形成农牧精深加工产业集群。②充分利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特的山水风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国家、省级旅游振兴示范区建设,推动健康疗养、休闲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旅游形式发展,形成绿色旅游产业集群。③加强市场体系培育,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农牧有机产品生产、绿色旅游方面的优势与发达地区品牌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打造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产业跨区合作链条;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司+农(牧)户模式,形成前连市场、后连农户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发展,加快实现特色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无缝对接,切实融入国内外市场。④改造与绿色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传统产业,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着力培育和打造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资源环境特点相协调的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循环、低碳模式发展,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效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四)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形成重要抓手
生态补偿有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改善目标[37],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具体措施包括:①构建基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多元补偿主体,积极发挥政府补偿的指导、引领与示范作用,促进企业成为市场补偿机制运行主体,尤其是推动中央所属企业、国有企业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进行补偿的带动作用,通过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充分激发民营企业进行补偿的积极性,同时推动受益地区的消费者积极对所享受的资源消费、生态环境改善进行补偿。②构建基于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倾斜补偿、市场交易补偿、绿色金融补偿、教育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灾害补偿、就业补偿、消费补偿等多种形式的补偿模式,逐步扩大生态补偿实施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尤其是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水电资源开发、流域水资源补偿制度。③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支撑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区间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对口支援的巨大潜力,促进资源使用地区、生态功能受益地区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形成利益共享格局,加快生态建设、生态修复步伐,实现自然环境稳步改善、生态功能稳定发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五)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提供稳定支撑
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支撑,在自然灾害频发、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比较薄弱的背景下,亟需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灾害风险防治体系,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①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规划,科学协调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等不同规划之间的关系,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风险管理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②以地方政府部门为主导,吸纳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共同参与,筹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防灾减灾基金,以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为前提,摸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以生态建设、灾害防治为重要着力点,研发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有效耦合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持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灾害救治能力。③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保险体系,创新农牧业保险、绿色产业保险等符合地域特征的多样化产品类型,构建受灾快速响应机制和理赔绿色通道。④广泛应用新技术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监测网点与信息化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畅通、规范信息传输、信息管理机制,提高资源环境管理效率。
(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形成可靠保障
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的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反,设施供给不足将产生阻碍作用[38],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稳定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保障,具体措施包括:①优先发展绿色交通,规划建设一批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民用机场,补齐贫困地区区位不佳、交通不畅的短板,提高中央财政对通乡油路、通村公路硬化的建设补助标准,着力支持通村通组道路、牧道、旅游公路建设,畅通交通毛细血管,進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等级标准和通达深度。②完善公益性设施,加快电网改造、宽带乡村项目建设,加大安全饮用水、农田灌溉等水利投入,确保群众饮水、用电安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发展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18]。③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出台土地流转、道路、水电等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政策,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强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绿色、开放、共享的数字软硬件体系,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④加快民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教育、卫生、文化等重大设施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构建先进医疗技术共享平台,打造远程医疗救助网络体系。
四、结 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硬骨头,面临教育发展滞后、体制机制存在梗阻、产业振兴基础薄弱、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灾害风险防治体系缺乏、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等重大挑战,其特殊的地理空间格局、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较为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本研究构建六位一体、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通过促进教育发展,奠定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坚实基础;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把握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通过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提供稳定支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1):19-29.
[2]王宾,于法稳.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山区精准扶贫路径选择——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17(10):74-79.
[3]于法稳.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西部论坛,2018,28(1):84-89.
[4]李业芹.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8:68-69.
[5]王俊.鄉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7):44-49.
[6]程莉,文传浩.乡村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8,37(10):98-106.
[7]文琦,郑殿元.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3):509-521.
[8]左停,刘文婧,李博.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1-28.
[9]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4):137-144.
[10]贾晋,尹业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和机制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3):68-74.
[11]程明,钱力,倪修凤,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样本数据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4):16-26.
[12]刘彦随.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3):461-466.
[13]郑长德.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减贫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115-121.
[14]郭远智,周扬,刘彦随.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地理研究,2019,38(12):2819-2832.
[15]王永厅.论“绿色”脱贫的路径选择[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68-70.
[16]段艳丰.乡村振兴视角下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9(12):6-13.
[17]王波,郑联盛.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1):84-88.
[18]周宏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J].环境保护,2018,46(7):16-20.
[19]黄小平.江西省生态产业扶贫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企业经济,2018(9):169-175.
[20]谭明交,冯伟林.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探析与启示[J].区域经济评论,2019(1):137-142.
[21]周莉.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业绿色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9(3):116-127.
[22]何寿奎.农村生态环境补偿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动力机制及政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6):106-113.
[23]童佩珊,施生旭.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福建省生态扶贫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3):16-21,26.
[24]王国庆,杨玉锋.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4):67-70.
[25]高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内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9,36(3):41-48.
[26]曹康康.“绿色扶贫”的理论意蕴、建构困境及其消解路径[J].理论导刊,2017(6):69-79.
[27]张琦,张诗怡.学习践行习近平绿色减贫思想[J].人民论坛,2017(10):58-59.
[28]庞智强.西部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实施思路、重点与路径建议[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36(1):47-55.
[29]秦国伟,董玮.绿色减贫的理论内涵与路径创新[J].东岳论丛,2019,40(2):94-101.
[30]李俊杰,耿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现状及治理路径研究——以“三区三州”为例[J].民族研究,2018(1):47-57.
[3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6.
[32]朱海波,聂凤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与路径——产业发展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15-25.
[33]刘慧,叶尔肯·吾扎提.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52-58.
[34]吴乐,靳乐山.贫困地区不同方式生态补偿减贫效果研究——以云南省两贫困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9(10):70-77.
[35]柳金峰,王淑新,游勇,等.西南贫困山区扶贫保障的山地灾害风险防控[J].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6):478-481.
[36]覃娟,潘文献,梁艳鸿.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境及路径优化[J].改革与战略,2019,35(9):107-115. [37]甘庭宇.精准扶贫战略下的生态扶贫研究——以川西高原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8(5):40-45.
[38]李春根,陈文美,邹亚东.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致贫机理与治理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9(4):69-73,98.
Constructing a Longterm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Wang Shuxin, Hu Yiyuan, Tang Pingp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 China)
Abstract: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are the most difficult task to crac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ir special geographical spatial patterns, fragil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ow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requir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llenges,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system of “Six in One” with a variety of measures, and construct a longterm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detail,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innovat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s the premise; developing green industry is the key;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the effective means; building a disaster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s the support; completing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is the guarantee.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green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promotion; a longterm driving mechanism;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責任编辑:李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