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壁内阑尾炎3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uh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盲肠壁内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3例盲肠壁内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临床及时手术治疗,盲肠壁内阑尾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后均无与术前类似的腹痛发生。结论:盲肠壁阑尾炎临床少见,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异位阑尾炎的基础知识,避免误诊及漏诊现象发生。
  关键词 阑尾炎 盲肠壁内 手术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4年2月~2007年5月收治阑尾炎65例,其中盲肠壁内阑尾炎3例,均为男性,年龄30~51岁,自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周左右。其临床症状,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和麦氏点固定压痛的表现,结肠充气呈阳性,有低、中度发热。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升高,B超阑尾区未探及包块,剖腹探查仅见有少量液体,盲肠固定,壁充血,水肿,大网膜充血,无明显阑尾及其他病灶。
  手术方法:适当扩大切口,切开盲肠后腹膜,游离盲肠,盲肠带融合点外侧盲肠壁触及一条索状物,要小心分离浆膜层,避免损伤盲肠壁,钝、锐性结合分离出索状物。保护腹腔后,探查索状物,有管壁、管腔及黏膜,管腔与盲肠腔相通,予以切除,根部荷包包埋,间断缝合浆膜层,必要时加浆肌层缝合。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用X2检验。
  
  结果
  
  盲肠壁内阑尾炎手术时间,一般需要3~4个小时,比常见的阑尾炎用时更长。由于盲肠壁内阑尾解剖变异,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寻找阑尾上,经仔细全面检查,与盲肠壁内分离除阑尾。从病理检查结果看,盲肠壁内阑尾一般常见于阑尾短(长3~4cm),表面有纤维蛋白性覆盖物,血管充血,可见腔内有少许血性脓液。阑尾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大量中性嗜酸性白细胞侵润,伴有溃疡和坏死。经跟踪随访可见,手术治疗后的3例患者,均无与术前类似的腹痛发生。
  
  讨论
  
  本组3例盲肠壁内阑尾炎,均属于异位阑尾。我们知道,异位阑尾的种类有:腹腔内异位阑尾和腹膜外阑尾。腹腔内异位阑尾,是指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出现异常,如高、低位阑尾,疝内阑尾、壁内阑尾、错位阑尾、腔内阑尾、腹膜外阑尾等;而腹膜外阑尾,是指阑尾位于壁层腹膜外,多发生于后腹膜外。本组壁内阑尾病例属于异位阑尾的一种,壁内阑尾常分三种:即盲肠壁内阑尾、回肠壁内阑尾、系膜内阑尾。其中盲肠壁内阑尾最多见。本类型异位阑尾是指阑尾位于回盲部组织内,大多数埋藏于盲肠壁内浆肌层,其原因是由于胚胎期阑尾发育过程中出现变异,阑尾分化减慢,未从盲肠壁分离出来,而被浆肌层包裹[1]。
  异位阑尾手术难度较大,在分离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分破盲肠壁,将带来严重的并发症[2]。为此,在手术中关键是切口选择,要以暴露阑尾根部为原则,结合腹部压痛点选择麦氏点为中心上下各1/2的切口,对正常位置的阑尾显露良好,对特殊类型阑尾炎及诊断不明者,则选用右下腹探查切口,有利于手术操作。在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上,主要原因是住院医师对异位阑尾认识不足,缺乏经验,致使术中反复寻找阑尾。其实只要采用沿着结肠带寻找阑尾的方法,一般都会顺利找到阑尾。对于异位阑尾,首先要找到盲肠,再找到结肠带融合点,如在回盲部结肠带融合点处未发现阑尾,应在麻醉下,游离盲肠,排除盲肠本身病变,然后再检查异位阑尾常见部位,以敏锐的手感触及回盲部及周围组织、盲肠壁,以免漏掉异位阑尾。如果有经验的医生触及盲肠壁后,可发现壁与壁之间不同,通常增厚处就是阑尾藏身的地方,切勿轻易下阑尾缺如的诊断。据报道,有的病例术前症状、体征、检查均支持阑尾炎诊断,而在手术中未找到阑尾而关腹,术后也无随访,结果病例出现阑尾缺如[3]。此病例可能是异位阑尾,尤其是盲肠壁内阑尾。如果术前患者症状、体征等均支持阑尾炎诊断,在术中又未找到阑尾或其他病灶,应考虑异位阑尾的可能性。阑尾缺如是少见的肠道先天性畸形,对此病作出诊断前,应按照常规寻找阑尾的方法检查,找到右下腹部疼痛的原因,方可诊断为阑尾缺如。本组病例虽然时间很长,但避免了误诊、漏诊,使病人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均无术前疼痛症状发生。
  
  参考文献
  1 乔海泉,代文杰,刘冰,等.阑尾炎再手术20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8):490-491.
  2 藤奔宇.盲肠壁内阑尾炎手术治疗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3):25-263.
  3 王大强,刘新英.阑尾缺如误诊阑尾炎2例.腹部外科杂志,1996,9(2):8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用PLC法建立鸡胆汁分散片中牛磺鹅去氧胆酸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采用高效液相色潜法[1]测定鸡胆汁分散片中的主要成分牛磺鹅去氧胆酸钠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水-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牛磺鹅去氧胆酸钠在1.162~46.48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年龄段与病种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度接诊的7466例病例将年龄分为6个段,病种分为7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岁以下以呼吸道为主,21~50岁以交通伤为主,51岁以上以心脑血管病为主。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种不同。  关键词 急诊病员 调查 年龄与疾病种类    资料与方法  资料:对2006年度我科接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  方法:将年龄分为6个段(≤6岁、7~1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SAS的概念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评价降压治疗同时应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既单纯高血压组17例,合并SAS高血压组15例。观察降压药物治疗2周,患者血压的改变。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白天、夜里血压明显下降,而合并SAS高血压组,白天高血压下降,但不如单纯组明显。而夜间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而12例合并SAS高血压患者加用一夜正压通气治疗后,夜间血压明显
期刊
正常解剖    Meziane等[1]对尸检中获得的新鲜肺组织进行RC扫描,并同大体标本和组织学切片进行对照,其研究结果如下:①直径小到0.5mm的肺血管表现为小点状或分支状。②在肺内中部3/4处见到支气管表现为光滑圆形影或轨道样索条影,靠近肺动脉分支。③特别是在肺周围可看到正常的次级肺小叶。肺小叶是RC图像的基本影像单位,正常肺小叶是边缘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正常小叶间隔在RC上可见。边缘部的小叶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确诊为肺炎支原体(MP)肺部感染者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7~14岁39例,4~62岁11例。发病季节以9~12月为多(68%),病程6~28天。  临床表现:咳嗽50例,咳痰11例,咯血2例,胸闷10例,发热23例,其中高热1例。其他表现如恶心、呕吐及腹泻共9例,心悸6例,关节肌肉疼痛7例,全身乏力36例。  体征:呼吸音粗45例,单
期刊
神经内科    摘 要 目的:探讨多颅神经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21例住院的多颅神经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病前有感染史,临床损害Ⅲ、Ⅳ、Ⅵ、Ⅸ、Ⅹ颅神经为主。早期应用激素、B族维生素,大多数效果尚可。结论:结合文献,发现多颅神经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关键词 多颅神经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1997年8月~2006年7月收治21例特发性多颅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6月1日~2007年9月1日130例诊断为AP患者的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用NCCLS推荐的K-B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81株(62.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率突出,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对青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的麻醉质量管理。方法:总结300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分析其意外和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并与报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术麻醉首选连续硬膜外麻醉是比较安全的,特殊病人可选用气管插管全麻,程序化操作及科学化的管理是提高麻醉质量、控制其并发症的最佳途径。结论:对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实行选择性程序化管理是可行的。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麻醉 麻醉质量    资料与
期刊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由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发展而来的。其病程凶险,易并发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重者可威胁病人生命。1993~2003年我们共收治45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2~81岁,以54~70岁为多发;平均住院14天。全组中29例发病前有饱餐、进油腻食物史,22例为夜间发病。发病初期为突发右上腹阵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口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优越性。 方法:对17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动脉灌注顺铂和5FU进行化疗,观察其术后不良反应,评估其有效性。结果:17例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3例,动脉化疗总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较轻,术后1~2天肿瘤局部疼痛肿大,有分泌物或坏死脱落细胞。结论:动脉化疗是晚期口腔恶性肿瘤较好疗效治疗方法之一,较全身化疗不良反应大幅度降低。  关键词 口腔肿
期刊